【摘 要】
:
传统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直接将用户的生物特征模板存储于数据库中。由于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一旦被窃取,用户的生物特征将终身不可再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存储伪生物特征图像的手掌静脉识别算法,该算法不从外部输入密钥,不存储原始掌脉生物特征模板。在注册阶段,于近红外光下采集用户手掌静脉图像,对图像进行加密形成伪图像,将伪图像存储于数据库中;在认证阶段,将数据库中的伪图像解密后提取特征,与认证阶段采
【机 构】
:
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4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葫芦岛125105沈阳工业大学视觉检测技术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7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直接将用户的生物特征模板存储于数据库中。由于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一旦被窃取,用户的生物特征将终身不可再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存储伪生物特征图像的手掌静脉识别算法,该算法不从外部输入密钥,不存储原始掌脉生物特征模板。在注册阶段,于近红外光下采集用户手掌静脉图像,对图像进行加密形成伪图像,将伪图像存储于数据库中;在认证阶段,将数据库中的伪图像解密后提取特征,与认证阶段采集图像提取的特征进行匹配,给出认证结果。在PolyU图库、CASIA图库和自建图库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其他文献
The irradiation of a target with high laser intensity can lead to self-generation of an intense magnetic field (B-field) on the target surface. It has therefore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sheath-driven acceleration of high-energy protons would be significant
针对传统阴影绘制算法在构建阴影图时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VH的自适应阴影图算法。该算法能够对三维场景中的几何体自下而上地快速构建基于AABB包围盒的BVH空间索引结构,并对SAH代价函数加以改进,构建包含"几何体组-面掩码"对的列表,可以自适应地剔除与对应光源无关的几何体,减少阴影图构建时的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加快阴影图的构建速度,提高三维场景的阴影绘制效
报道了双LD列阵侧面垂直径向入射抽运Nd:YAG固体激光器的实验结果, 光光转换效率达30%左右,在抽运能量为96 mJ时,得到脉冲能量30 mJ的1064 nm激光输出, 重复频率达1000 Hz。
基于深度学习的波前复原方法是利用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并直接根据输入的光强图像得到波前像差的Zernike系数,不需要进行迭代计算,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便于快速获取相位。CNN的训练是通过对大量畸变远场光强图像和其对应的Zernike波前系数数据进行训练,自动提取光强图像特征,学习光强和Zernike系数的关系。本研究基于35阶Zernike大气湍流像差,建立了基于CNN的波前复原模型,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对源自国内外不同产地的软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结果表明在7 000~7 400 cm-1波数范围内, 部分产地的软玉中出现四个由羟基倍频振动致近红外吸收谱带, 分别归属OH(Mg MgMg), OH(MgMgFe2 ), OH(MgFe2 Fe2 ), OH(Fe2 Fe2 Fe2 )的倍频振动所致, 并与软玉中透闪石矿物晶体结构中M1和M3位置的Mg2 , Fe2 占位有关。 随着透闪石中Fe2 /(Fe2 Mg2 )比值的增大, 亦可导致软玉中羟基NIR谱带的进
本文用半径典理论阐述宽带可调谐激光器的调频范围同各种激光器参量的关系.表明调频范围不仅同激活介质的增益线型有关,而且有赖于选频元件的选择性能力、激光器的相对功率水平、输出谱线的宽度以及激光器的运转类型等因素.对调频范围刻界点行为也在文中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被选模光子数在调频范围内改变缓慢,而当越出调频范围时迅速下降,激光器能量将迅速地从被选模转移至非被选模,出现了以最高增益模为中心的激光振荡旁带.从而对上述普遍实验现象给予了理论解释.
以变系数耦合高阶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理论模型,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讨论了孤子和艾里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研究表明三阶色散、自频移和自陡峭效应导致孤子和艾里脉冲所分离出的俘获孤子的中心位置发生偏移,且三阶色散会影响俘获孤子的强度,并讨论了两脉冲的中心位置及强度对艾里脉冲截断系数的依赖关系。
巳获得脉冲重复率高达200脉冲/秒的Blumlein电路驱动XeF受激准分子激光器的持续运转。还介绍了一种简单技术,用以回收及再循环激光混合气体中的氙。
The conventional optical system design employs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lenses to combat aberrations, which usually leads to considerable volume and weight. In this Letter, a tailored design scheme that exploits state-of-the-art digital aberration cor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