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课改探索初中语文教学新方法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要进行相应的转变。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要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倡导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亟需变革。在丰富的课改实践中,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我们逐渐探索出了语文课堂的“自主创新”四步教学模式。
  
  一、质疑释疑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结合资料给课文的生字注音释义,分析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对那些经过预习,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书中予以标记,带到课堂中讨论。问题的解决,也应力求通过小组或班级合作进行。这一个教学环节,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在此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一切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的。从某中意义上来上来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我们要改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一问一答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师主导的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的思维过程由教师牢牢的控制着,学生只是机械的围绕着教师的思路转。思维的积极性不能充分的调动。况且,教师的提问,有时也不是学生最迫切的疑问,说不定学生早已明白了。将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更有针对性,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就会得到发展。问题的解决,主要由学生们自己解决,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组织作用。这一环节,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激荡,思维的火花相互猛烈碰撞,尤其是问题最终顺利的解决,学生们会有极大的成就感。思维、合作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中,日渐长进。当然,在此教学环节,教师要面对着很大的课堂不确定性,因为教者很难完全预知学生会提什么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者有较高的教学机智,能巧妙灵活的依据课堂进程,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相应的机动处理。
  
  二、整体感知
  
  质疑释疑部分,只是停留在释词释句上,是对文章局部的重点探讨。教师应在学生已经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跳出”课文,站在一个高度“俯视”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也就是说,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大意,体会文章的主旨。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把一篇文章支解的支离破碎,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美。就仿佛欣赏一幅油画,从远处整体上来欣赏,我们常会不自觉的陶醉于美的境界之中。但是,当我们从近处仔细的分析时,我们看到的是大块大块的杂乱的颜料,没有丝毫美丽可言。学生欣赏不到文章的美,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当然就大大折扣。本来充满智慧、激情的语文课堂变成了学生心灵的屠宰场。而更为可悲的是,教师们还不知道自己就是刽子手。整体把握课文,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现课文的要点,并以此作为突破口,设计 1-2个统揽全文的问题,课堂教学就紧紧的围绕这类问题展开。设计问题时,切忌琐碎零乱面面俱到。
  
  三、研赏课文
  
  这一环节的任务是对选文中的重点难点,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研讨。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的就是在此环节得到实现。可以通过多種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可强求一致。这一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大有裨益,同时还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在学习《爱莲说》时,可以这样问学生:本文除了写莲花之外,还写了哪些花,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怎样?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此环节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4种。(1)专题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指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题能力训练。如《春》的教学。在课文赏读之后,安排这样一个练习:从“春的畅想”“夏雨”“秋风”“冬雪”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专题,写作一段 150 字左右的文字。这个练习设计就是引导学生借鉴《春》的写景方法进行写景,培养学生的写景能力。(2)比较阅读。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组织学生学习课外的与课文相关联的文章,对它们的异同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蝉》一诗的教学。(3)积累练习。如在《夏》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交流了解的或收集的有关夏天的诗文、词语。课文为“点”,以次带动了课外的一大片,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积累。(4)专题研究。如《松鼠》一文的教学。在学生了解了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特点之后,组织学生开展“松鼠是否应该猎捕”辩论。此举意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保护动物的意识。总之,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又富有活力的课程,应打破课内与课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实现与课外的以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教师要精心的设计连接点,巧妙的实现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
  “自主创新”四步教学法,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效的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我们相信,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其他文献
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如课堂效率不高, 课堂气氛沉闷, 因材施教不到位, 以教师为中心, 满堂灌, 一言堂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 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 ,学生的创新性受到抑制等. 笔者认为, 要激活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的教学应采用以下策略.    一、宽松有序的学习氛围,是激活英语课堂的基础    教师是教学的组
期刊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使我国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新的高中课程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英语课程更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交际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用
期刊
一、关于诵读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可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读如何体现出训练层次呢?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
期刊
一、把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就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和现代信息技术阐明了六条基本理念。在这六条基本理念中第一线的教师特别要注意把握六个词。即,地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内容: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
期刊
在音乐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地用心去感受、学唱歌曲。不但重视范唱、学唱、歌曲处理等环节,还要注重导言的作用,导言是通向学习新歌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科学诱导积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新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初步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猜谜语引入音乐新课  这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好方法。老师请大家猜一条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身穿一件绿裤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来呱呱
期刊
一、让学生研读课程标准  课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航标”亦是评价教与学效果的依据。在讲课的前一天,发放印制好的章节“课标”为学生自学指明方向。例如: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大气的压强”一节课标如下:知道:(1)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2)大气压强的大小。  理解:大气压强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会:(1)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2)会用大气压强解
期刊
作业的批改既是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大部分是通过练习作业来完成的,它也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缺漏;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检查教学效果,掌握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因而在教学中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往往存在着以下缺憾:第一、作业批改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答题规范化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农村中学,政治学术语言的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    一、存在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我们几个政治教师谈到学生在政治学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几乎所有的政治教师都会提到这么几个问题:“他们写作业时,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我看不懂他们的答案,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
期刊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是人们用来进行实际思维活动的有效工具。初中英语新教材突出交际性,它是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规律。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如教会他们怎样自觉地学习到以下几点:    一、以“本”为本,寓教于乐    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方案,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度适当。在课堂教
期刊
传统历史教学侧重对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介绍,“以本为本、以纲为纲”长期以来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因而形成了“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本上介绍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书本以外的东西不想学、不会学;把课本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因而难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新课程则扬弃了这一传统的惯性模式,既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又注意让学生基于其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