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12年北大创立的哲学门算起,北大哲学系迄今已满一百周岁了。北大哲学系是中国大学第一个哲学系,迄今已有近万名毕业生,培养出了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堪称中国“思想家的摇篮”。从某种意义上说,北大哲学系的历史,就是中国现代哲学发展的历史。
中国最早的哲学科系
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原来的“京师大学堂”被更名为“北京大学”。也就是在这一年,北京大学开设了哲学门,哲学门原本要再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两个专业,但由于当时找不到讲授西洋哲学的教授,故只能开“中国哲学”专业,是以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
此前,哲学是一直被排除在清末学堂章程和大学学科之外的,因为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并无这一概念,更无此学科。黄遵宪于1887年从日本首先引进了这一概念,此后“哲学”一词才逐渐为学人所引用。
在1912至1913年间,北大曾四易校长,并两次遭遇停办裁并之危,直到1914年胡仁源接任校长后,才恢复了常态。哲学门也因此而沉寂了两年。哲学门是从1914年开始正式招生的,首届学生毕业于1917年6月。1916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他的“兼容并包”给北大带来了新的气象,也直接开启了哲学门的兴盛。
蔡元培爱好佛学与哲学,他本身也是学哲学和伦理学的,他不仅为北大延揽了一批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这样的风云学者,还不拘一格地聘用了只有初中学历的梁漱溟。
1917年,时在同盟会的《民国报》当记者的梁漱溟,持其所写的一篇题为《究元决疑论》的论文向蔡元培请教。没想到蔡元培说自己早已在杂志上读过他的这篇文章了,并称赞他写得“很好”,更当场请他来北大讲授印度哲学。多年以后,梁漱溟仍记得他当时内心中的惶恐,他说:“我何曾懂得什么印度哲学?我只不过是为解决自己在人生问题上的一些狐疑,而钻研了一些佛典。”蔡元培就宽慰他道:“你不要当自己是来做老师教人,只当是来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的就好了。”就这样,年仅24岁的梁漱溟,成为了北大哲学系的讲师。
哲人各领风骚。开风气之先
1919年,北大哲学门更名为哲学系,并已发展为当时北大最重要的一个学系。这一年,“五四运动”爆发。北大成为了中国社会新思想的策源地。曾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后来是这样形容当时的北大的:“背后拖着长辫子、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哲学系的先生们更是各具风采,奇人妙语,不仅引来许多人旁听,也往往引领风气之先。
“中国哲学史”是北大的老课了,在胡适之前,曾由陈汉章讲授。陈从伏羲讲起,讲了一年才讲到《尚书》的《洪范》篇。胡适一开始授课便新意迭出。后来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当时是北大哲学系大二的学生,一时颇难接受:“他(胡适)来了,他不管以前的课业,重新讲义,开头第一章是‘中国哲学的结胎的时代’,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径从周宣王以后讲起。这一改,把我们一般人充满着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作一个重大的打击,骇得一堂中舌挢而不能下。”
于是顾颉刚便拉着在读文学系的大二学生傅斯年,想要“扳倒”胡适。当时,胡适刚从国外留学回来不久,比他们也不过只大五六岁。而傅斯年在北大已是赫赫有名,此前他就已成功地将讲授《文心雕龙》的教授、章太炎的得意门生朱蓬仙逐出了校门。他将朱的讲义一夜读完,勾出了三十多条错误,将了他一军。校长蔡元培看了,只得将朱辞退。但傅斯年在“鉴定”完胡适的课后,得出的结论却是:“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条路却是对的。你们不能闹。”后来更虔诚地投在胡适麾下,不时造访请益。
1922年,熊十力被蔡元培请来北大主讲佛家法相唯识。他一到北大,即打破了“师生蚁聚一堂”的学院式教学方式,而效仿古代师生朝夕相处的书院式教学方式。熊十力为人狂放不羁,一派魏晋风度。他在北大讲课时,兴致之处往往情不自禁,随手便在听讲者头上或肩上猛拍一巴掌,然后哈哈大笑,声震堂宇。因此学生们都不敢坐在第一排,怕挨“熊掌”。哲学家牟宗三,1929年考入北大哲学系。他曾回忆与熊十力老师的初见:那是1932年冬,他“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走方郎中,在寒风瑟缩中,刚解完小手走进来”。正讲着课,老先生突然把桌子一拍,很严肃地叫起来:“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牟宗三耳目一振,看着老师把眼睛瞪起来,“目光清而且锐,前额饱满,口方大,颧骨端正,笑声震屋宇,直从丹田发。”他感叹:“我在这里始见了一个真人,始嗅到了学问与生命的意味。”牟宗三追随熊的时间最久,受教也最多。
哲学家冯友兰是1915年考入北大的,他是北大哲学系的第二届学生。他曾在《北大忆旧记》中温情地回忆了自己当年的求学时光。当时的功课以中国哲学为主,课程有经学、中国哲学史、诸子哲学与宋学。陈黻宸给他们上诸子哲学,陈一口温州土话,非常难懂。他从伏羲讲起,讲了一个学期,才讲到周公。一次,有个同学问:“照这样讲,什么时候可以讲完。”老师坦然答之:“哲学无所谓讲完讲不完。若要讲完,一句就可以讲完。若要讲不完,永远也讲不完。”毕业时,全体师生照相留念。他写道:陈独秀与梁漱溟坐在一起,梁态度恭谨,陈则很豪放,他的一双脚,直横伸到梁漱溟面前。相片洗出后,陈独秀一看,说:“很好,只是梁先生的脚,伸出太远了一点。”班长孙时哲回说:“这是先生的脚。”陈独秀大笑不已。
哲学系几位名教授间还有“打对台”的传统。比如胡适和梁漱溟就打过“擂台”,二人同时在北大红楼开课,西装革履的胡博士在四楼上“中国哲学史”,布鞋布袜的梁漱溟则在三楼开讲“印度哲学”。二人各执己见,胡主张全盘西化;梁认为应当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胡适说梁:“他连电影院都没进去过,怎么可以讲东西文化、印度哲学?”梁漱溟则针锋相对:“胡先生根本不懂啥叫哲学,正犯着老圣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毛病。”两人的课都很叫座,这出对台戏足足唱了一年。 宽松而自由的氛围,自然催生了学术硕果。胡适在1919年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影响极大,不到两个月就印行两次,两年内共印行了七次。此书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在中国成立的标志,胡适本人也因此被视为中国现代哲学史的开篇人物。不过,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下卷),却是到死也没著完,为此他还得了一个“上卷先生”的别名。梁漱溟则在1921年写成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被誉为“中国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北大哲学系还是当时中西哲学思想交流的中心。1919年,美国哲学家杜威和英国哲学家罗素都曾来北大讲学。1924年,在牛津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的张颐学成归国。他在北大开了西洋哲学史、德国哲学、康德和黑格尔哲学等课程,西方古典哲学才开始真正进入中国近代大学的哲学系。
西南联大,交融共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高校纷纷内迁。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在危难之际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三校哲学系合并,改为“哲学心理系”,由汤用彤任系主任。当时哲学系的教授有清华的金岳霖、冯友兰、沈有鼎等,北大的汤用彤、贺麟、郑昕和南开的冯文潜等,皆一时之人杰。
金岳霖当时已以《逻辑》一书闻名,雅号“金逻辑”。他于1926年回母校清华任教,并一手创办了清华哲学系。初创维艰,当时清华哲学系只有一个教师,沈有鼎一个学生,一师一生,号称一系,成为美谈。冯友兰后与他一同发展壮大了清华哲学系。北大哲学系重考据,看重中外哲学史的研究,清华哲学系则赞赏英国的穆尔和罗素的逻辑分析方法,致力于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金岳霖对此戏言道,北大哲学系是“学而不思”,清华哲学系是“思而不学”。三校在学术上各有千秋,合并后交融互补,相得益彰。
虽身处战时炮火的动荡中,但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仍闹中取静,保持着求知的热情和独立的品格。任继愈当时就读于联大的哲学心理学系。他回忆,那时全国高校都要上“党义”课,教者照本宣科,学生勉强应付。只有西南联大不设“党义”课,而以伦理学取而代之,全国院校只此一家。
当时,哲学系的教授们按照现成的教科书讲课,会被认为不光彩,是以都讲自己编写的教材。教授之间也互相听课,切磋取经。沈有鼎讲《周易》,这部书太难懂,听者寥寥,但其中便有闻一多。郑听讲康德哲学,数学教授程毓淮也来旁听。
艰难的条件下,教授们也不忘苦中求乐。西南联大从长沙迁到昆明,冯友兰途经镇南关过城门时,手臂意外骨折。金岳霖后来对冯友兰的女儿宗璞说起此事,幽默地演绎了一番:“当时司机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过城门了。别人都很快照办,只有你父亲听了这话,便考虑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区别是什么,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是什么。还没考虑完,就已经骨折了。”
西南联大的八年中,汤用彤完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魏晋玄学论稿》,金岳霖写就了堪与《逻辑》媲美的《论道》,冯友兰则以《新理学》等“贞元六书”创制了“新理学”的思想体系。成为上世纪40年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前述经典与贺麟的《近代唯心论简释》、陈康的《(巴曼尼德斯篇)译注》等,都是可以彪炳史册的著述。
群星璀璨与星光黯淡
1946年秋,北大复校。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南京政府有意将北大南迁,幸得胡适据理力争,才使北大留在了北平。然而时任校长的胡适,却坐上了赴台的飞机。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大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保留了哲学系的高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56年。清华、燕大、辅仁、南大、武大的哲学系骨干教师,也都一纸调令齐聚燕园。从现代中国哲学教育的格局来看,这次大调整无疑是伤筋动骨了。但北大哲学系一时群贤毕至,灿若星河,“这一人才济济的盛况,迄今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但伴随院系调整而来的,却是思想改造运动。会聚到北大的众多“旧教授”,并不能继续传道授业,更遑论著书立说了。美学家刘刚纪在1952年考上北大哲学系,他说当时就是想学自己很感兴趣的美学。但直到他毕业,北大哲学系始终没有开过美学课,连讲座也没有,虽然当时美学界的权威宗白华、邓以蜇就在哲学系,朱光潜在西语系,求知若渴的他也只有在私底下频频“打扰”这些老师了……
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的学者汤用彤,在院系调整后,就不让他再管教学了,而成了分管“基建”的副校长。当时北大校园中很多地方都在大兴土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常常可以看到他缓慢的脚步和不高的身影。汤用彤一贯谦和温雅,还说这没有什么不好,事情总需要有人去做,做什么都一样。1954年,《人民日报》组织批判胡适,领导要汤用彤发言。汤用彤心理压力很大,当年他去北大教书就是胡适推荐的。胡适飞台湾前,还把北大的事务委托给了担任文学院院长的他和秘书长郑天挺。他回到家的第二天便出现了大面积的脑溢血,自此手腿不能再用,只能坐在轮椅上。
一些教授则走上了另一条路。金岳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转变,也让许多老朋友都看不懂了。他开始热衷于讨论和批判,全面否定自己,认真地参加批判胡适、梁漱溟、章伯钧的各种活动,并批判起自己毕生尊敬的罗素,甚至还在《逻辑论》中说“逻辑是有阶级性的”。汪子嵩认为:“如果让金先生的学术研究发展下去,他可能成为现代中国的亚里士多德。”
另一位哲学大家张岱年也在晚年感叹:“我一生中最遗憾的事就是在1957年多说了几句话,结果被戴上了右派帽子,经过五年才摘帽。摘了也不行,到1979年才改正……可惜从五十岁到七十岁什么工作也不许做,二十年里光阴虚度。”
直到拨乱反正后,北大哲学系才重新焕发了青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冯友兰在他临终前完成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最后一页上,抄录的宋人张载的几句话,无疑将激励更多的后来者。
张宁据《文史参考》黄薇/文 整理
中国最早的哲学科系
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原来的“京师大学堂”被更名为“北京大学”。也就是在这一年,北京大学开设了哲学门,哲学门原本要再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两个专业,但由于当时找不到讲授西洋哲学的教授,故只能开“中国哲学”专业,是以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
此前,哲学是一直被排除在清末学堂章程和大学学科之外的,因为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并无这一概念,更无此学科。黄遵宪于1887年从日本首先引进了这一概念,此后“哲学”一词才逐渐为学人所引用。
在1912至1913年间,北大曾四易校长,并两次遭遇停办裁并之危,直到1914年胡仁源接任校长后,才恢复了常态。哲学门也因此而沉寂了两年。哲学门是从1914年开始正式招生的,首届学生毕业于1917年6月。1916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他的“兼容并包”给北大带来了新的气象,也直接开启了哲学门的兴盛。
蔡元培爱好佛学与哲学,他本身也是学哲学和伦理学的,他不仅为北大延揽了一批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这样的风云学者,还不拘一格地聘用了只有初中学历的梁漱溟。
1917年,时在同盟会的《民国报》当记者的梁漱溟,持其所写的一篇题为《究元决疑论》的论文向蔡元培请教。没想到蔡元培说自己早已在杂志上读过他的这篇文章了,并称赞他写得“很好”,更当场请他来北大讲授印度哲学。多年以后,梁漱溟仍记得他当时内心中的惶恐,他说:“我何曾懂得什么印度哲学?我只不过是为解决自己在人生问题上的一些狐疑,而钻研了一些佛典。”蔡元培就宽慰他道:“你不要当自己是来做老师教人,只当是来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的就好了。”就这样,年仅24岁的梁漱溟,成为了北大哲学系的讲师。
哲人各领风骚。开风气之先
1919年,北大哲学门更名为哲学系,并已发展为当时北大最重要的一个学系。这一年,“五四运动”爆发。北大成为了中国社会新思想的策源地。曾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后来是这样形容当时的北大的:“背后拖着长辫子、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哲学系的先生们更是各具风采,奇人妙语,不仅引来许多人旁听,也往往引领风气之先。
“中国哲学史”是北大的老课了,在胡适之前,曾由陈汉章讲授。陈从伏羲讲起,讲了一年才讲到《尚书》的《洪范》篇。胡适一开始授课便新意迭出。后来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当时是北大哲学系大二的学生,一时颇难接受:“他(胡适)来了,他不管以前的课业,重新讲义,开头第一章是‘中国哲学的结胎的时代’,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径从周宣王以后讲起。这一改,把我们一般人充满着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作一个重大的打击,骇得一堂中舌挢而不能下。”
于是顾颉刚便拉着在读文学系的大二学生傅斯年,想要“扳倒”胡适。当时,胡适刚从国外留学回来不久,比他们也不过只大五六岁。而傅斯年在北大已是赫赫有名,此前他就已成功地将讲授《文心雕龙》的教授、章太炎的得意门生朱蓬仙逐出了校门。他将朱的讲义一夜读完,勾出了三十多条错误,将了他一军。校长蔡元培看了,只得将朱辞退。但傅斯年在“鉴定”完胡适的课后,得出的结论却是:“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条路却是对的。你们不能闹。”后来更虔诚地投在胡适麾下,不时造访请益。
1922年,熊十力被蔡元培请来北大主讲佛家法相唯识。他一到北大,即打破了“师生蚁聚一堂”的学院式教学方式,而效仿古代师生朝夕相处的书院式教学方式。熊十力为人狂放不羁,一派魏晋风度。他在北大讲课时,兴致之处往往情不自禁,随手便在听讲者头上或肩上猛拍一巴掌,然后哈哈大笑,声震堂宇。因此学生们都不敢坐在第一排,怕挨“熊掌”。哲学家牟宗三,1929年考入北大哲学系。他曾回忆与熊十力老师的初见:那是1932年冬,他“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走方郎中,在寒风瑟缩中,刚解完小手走进来”。正讲着课,老先生突然把桌子一拍,很严肃地叫起来:“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牟宗三耳目一振,看着老师把眼睛瞪起来,“目光清而且锐,前额饱满,口方大,颧骨端正,笑声震屋宇,直从丹田发。”他感叹:“我在这里始见了一个真人,始嗅到了学问与生命的意味。”牟宗三追随熊的时间最久,受教也最多。
哲学家冯友兰是1915年考入北大的,他是北大哲学系的第二届学生。他曾在《北大忆旧记》中温情地回忆了自己当年的求学时光。当时的功课以中国哲学为主,课程有经学、中国哲学史、诸子哲学与宋学。陈黻宸给他们上诸子哲学,陈一口温州土话,非常难懂。他从伏羲讲起,讲了一个学期,才讲到周公。一次,有个同学问:“照这样讲,什么时候可以讲完。”老师坦然答之:“哲学无所谓讲完讲不完。若要讲完,一句就可以讲完。若要讲不完,永远也讲不完。”毕业时,全体师生照相留念。他写道:陈独秀与梁漱溟坐在一起,梁态度恭谨,陈则很豪放,他的一双脚,直横伸到梁漱溟面前。相片洗出后,陈独秀一看,说:“很好,只是梁先生的脚,伸出太远了一点。”班长孙时哲回说:“这是先生的脚。”陈独秀大笑不已。
哲学系几位名教授间还有“打对台”的传统。比如胡适和梁漱溟就打过“擂台”,二人同时在北大红楼开课,西装革履的胡博士在四楼上“中国哲学史”,布鞋布袜的梁漱溟则在三楼开讲“印度哲学”。二人各执己见,胡主张全盘西化;梁认为应当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胡适说梁:“他连电影院都没进去过,怎么可以讲东西文化、印度哲学?”梁漱溟则针锋相对:“胡先生根本不懂啥叫哲学,正犯着老圣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毛病。”两人的课都很叫座,这出对台戏足足唱了一年。 宽松而自由的氛围,自然催生了学术硕果。胡适在1919年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影响极大,不到两个月就印行两次,两年内共印行了七次。此书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在中国成立的标志,胡适本人也因此被视为中国现代哲学史的开篇人物。不过,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下卷),却是到死也没著完,为此他还得了一个“上卷先生”的别名。梁漱溟则在1921年写成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被誉为“中国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北大哲学系还是当时中西哲学思想交流的中心。1919年,美国哲学家杜威和英国哲学家罗素都曾来北大讲学。1924年,在牛津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的张颐学成归国。他在北大开了西洋哲学史、德国哲学、康德和黑格尔哲学等课程,西方古典哲学才开始真正进入中国近代大学的哲学系。
西南联大,交融共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高校纷纷内迁。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在危难之际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三校哲学系合并,改为“哲学心理系”,由汤用彤任系主任。当时哲学系的教授有清华的金岳霖、冯友兰、沈有鼎等,北大的汤用彤、贺麟、郑昕和南开的冯文潜等,皆一时之人杰。
金岳霖当时已以《逻辑》一书闻名,雅号“金逻辑”。他于1926年回母校清华任教,并一手创办了清华哲学系。初创维艰,当时清华哲学系只有一个教师,沈有鼎一个学生,一师一生,号称一系,成为美谈。冯友兰后与他一同发展壮大了清华哲学系。北大哲学系重考据,看重中外哲学史的研究,清华哲学系则赞赏英国的穆尔和罗素的逻辑分析方法,致力于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金岳霖对此戏言道,北大哲学系是“学而不思”,清华哲学系是“思而不学”。三校在学术上各有千秋,合并后交融互补,相得益彰。
虽身处战时炮火的动荡中,但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仍闹中取静,保持着求知的热情和独立的品格。任继愈当时就读于联大的哲学心理学系。他回忆,那时全国高校都要上“党义”课,教者照本宣科,学生勉强应付。只有西南联大不设“党义”课,而以伦理学取而代之,全国院校只此一家。
当时,哲学系的教授们按照现成的教科书讲课,会被认为不光彩,是以都讲自己编写的教材。教授之间也互相听课,切磋取经。沈有鼎讲《周易》,这部书太难懂,听者寥寥,但其中便有闻一多。郑听讲康德哲学,数学教授程毓淮也来旁听。
艰难的条件下,教授们也不忘苦中求乐。西南联大从长沙迁到昆明,冯友兰途经镇南关过城门时,手臂意外骨折。金岳霖后来对冯友兰的女儿宗璞说起此事,幽默地演绎了一番:“当时司机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过城门了。别人都很快照办,只有你父亲听了这话,便考虑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区别是什么,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是什么。还没考虑完,就已经骨折了。”
西南联大的八年中,汤用彤完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魏晋玄学论稿》,金岳霖写就了堪与《逻辑》媲美的《论道》,冯友兰则以《新理学》等“贞元六书”创制了“新理学”的思想体系。成为上世纪40年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前述经典与贺麟的《近代唯心论简释》、陈康的《(巴曼尼德斯篇)译注》等,都是可以彪炳史册的著述。
群星璀璨与星光黯淡
1946年秋,北大复校。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南京政府有意将北大南迁,幸得胡适据理力争,才使北大留在了北平。然而时任校长的胡适,却坐上了赴台的飞机。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大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保留了哲学系的高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56年。清华、燕大、辅仁、南大、武大的哲学系骨干教师,也都一纸调令齐聚燕园。从现代中国哲学教育的格局来看,这次大调整无疑是伤筋动骨了。但北大哲学系一时群贤毕至,灿若星河,“这一人才济济的盛况,迄今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但伴随院系调整而来的,却是思想改造运动。会聚到北大的众多“旧教授”,并不能继续传道授业,更遑论著书立说了。美学家刘刚纪在1952年考上北大哲学系,他说当时就是想学自己很感兴趣的美学。但直到他毕业,北大哲学系始终没有开过美学课,连讲座也没有,虽然当时美学界的权威宗白华、邓以蜇就在哲学系,朱光潜在西语系,求知若渴的他也只有在私底下频频“打扰”这些老师了……
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的学者汤用彤,在院系调整后,就不让他再管教学了,而成了分管“基建”的副校长。当时北大校园中很多地方都在大兴土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常常可以看到他缓慢的脚步和不高的身影。汤用彤一贯谦和温雅,还说这没有什么不好,事情总需要有人去做,做什么都一样。1954年,《人民日报》组织批判胡适,领导要汤用彤发言。汤用彤心理压力很大,当年他去北大教书就是胡适推荐的。胡适飞台湾前,还把北大的事务委托给了担任文学院院长的他和秘书长郑天挺。他回到家的第二天便出现了大面积的脑溢血,自此手腿不能再用,只能坐在轮椅上。
一些教授则走上了另一条路。金岳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转变,也让许多老朋友都看不懂了。他开始热衷于讨论和批判,全面否定自己,认真地参加批判胡适、梁漱溟、章伯钧的各种活动,并批判起自己毕生尊敬的罗素,甚至还在《逻辑论》中说“逻辑是有阶级性的”。汪子嵩认为:“如果让金先生的学术研究发展下去,他可能成为现代中国的亚里士多德。”
另一位哲学大家张岱年也在晚年感叹:“我一生中最遗憾的事就是在1957年多说了几句话,结果被戴上了右派帽子,经过五年才摘帽。摘了也不行,到1979年才改正……可惜从五十岁到七十岁什么工作也不许做,二十年里光阴虚度。”
直到拨乱反正后,北大哲学系才重新焕发了青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冯友兰在他临终前完成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最后一页上,抄录的宋人张载的几句话,无疑将激励更多的后来者。
张宁据《文史参考》黄薇/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