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营造的重要载体,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是深化社区营造、实现社区自治的关键途径。社区营造包括行政社造化、组织社造化和社区社造化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的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专业社工介入和居民有序参与这三要素,其中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是基础、专业社工介入是助力、居民有序参与是支撑。三要素共同构成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机制运作逻辑,有效地实践了社区营造理念、促进了社区自治。但
【基金项目】
: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协同机制创新研究”(18GLC0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营造的重要载体,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是深化社区营造、实现社区自治的关键途径。社区营造包括行政社造化、组织社造化和社区社造化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的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专业社工介入和居民有序参与这三要素,其中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是基础、专业社工介入是助力、居民有序参与是支撑。三要素共同构成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机制运作逻辑,有效地实践了社区营造理念、促进了社区自治。但当前机制中仍存在若干问题,需从拓展资源获取渠道、降低资源依赖风险,大力推进“三社联动”、精准对接社区需求,发挥党建引领功能、建设居民参与长效机制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索与完善,以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基于我国2015—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产品制造、数字产品服务、数字技术应用、数字基础保障和数字化效率提升5个层面构建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赋权、泰尔指数分解差距因素、障碍度模型找出障碍因子。研究发现:全国和三大区域2015—2019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自东向西依次降低,但增长率自西向东依次升高;东部沿海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邻近省份联系较多,中部和西部较少
自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四史"教育的号召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就如何推动党员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四史"教育,展开了具有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部分学者围绕"四史"教育的思考,深刻地触及了党史、国史领域中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等核心议题。从"四史"教育的理论诠释、学术思考、实践方向几个方面,及时梳理总结"四史"教育的实践进展,是推动当前"四史"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的教科书作用,并对历史学习赋予深刻的教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下称“四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更是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四史”教育既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实践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
技术赋能与制度赋权不断增进当前乡村社区技术治理与制度治理的融合。从刚性治理到柔性治理、从乡情涣散到情感回归、从负面情绪到情感重塑、从治理乏力到“治理有效”的演进维度,乡村社区情感治理在范式、内容、工具、效果等治理新转向,持续凸显乡村社区治理的转型价值。在运行逻辑上,情感治理与技术治理、制度治理功能互补,协同提升乡村社区治理效能。从治理理念、行为方式与组织结构的层面,解构了乡村社区情感治理的运行机理
社区教育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打造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基石,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当前社区教育存在诸如社区教育服务质量欠佳、社区教育设施不完善、社区教育活动单一、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一般等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从协同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构建政府牵头组织、社区居民、培训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高校、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六维”一体模型,营造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氛围,从而提升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式,法治化则是社区治理现代化实现的重要保障。以法治达到良法善治,从而使社区治理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宁夏作为民族自治地方,面对社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因地制宜,不断探寻社区治理法治化路径,通过法治化创新治理方式,从而不断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红色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指党领导人民共同进行革命、建设和奋斗历程中所积淀的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价值目标、实践主体与实践内容与当下的社区治理有着内在的耦合关系,在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引领功能、重塑功能、规范功能与民主治理功能,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其治理功能在社区治理的实践中有诸多可以借鉴的理念与制度。应不断推进红色文化融入社区治理实践的模式,形成红色文化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