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对客观事物所引起的某种态度的体验和感受,如喜欢、爱慕、愤怒、悲伤等。所谓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中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容易产生偏差。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中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唤醒学生各种心理感受,包括对自然、社会、艺术等的感受。一方面,人的每一认识总不同程度地受到情感的折射,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从而使人的认识活动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只有在主体对客体有所认识,才能去体味去感受。
第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几幅优美的移动图画,把读者带入静美的意境,融情于景,读者可在产生的丰富想象中分享词人对自然美的感受,理解词人朝期闲适的情感和心境;"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第三,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能拉近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也喜欢上语文课,语文素养也就加强了。
第四,情感教育能陶冶情操,增强爱国情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篇课文的情感目标和态度目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陶冶他们的情操,达到既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还得受到正确的世界观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和民族自豪感。如在教学《背影》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背影”和“泪水”这两个意象中逐渐深入地体会父子之间的绵绵深情,感悟无穷的艺术情味。
那怎樣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
第一,在导入新课中渗透情感。优美奇妙的导语,往往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进入教学情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我先用录音机播放电视剧《水浒》主题曲《好汉歌》,学生立刻被激昂动听的歌声所吸引,眼前仿佛出现无数个梁山好汉形象,教师再辅于简短导入语,有效地唤起学生学习这篇小说积极性,情緒激昂地进入语文学习。
第二,朗读课文声情并茂,把老师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转达给学生,中学生学习、诵读一些优秀诗篇,对情感的陶冶、精神的升华、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健全,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中的朗诵就是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重要一环,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进入深层次的感情体验。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这首诗歌,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生死之痛以及对于大陆故乡的怀念。诗歌用了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手法,旋律流畅而又深沉。教师对学生提出朗诵要求学生自会在充满激情的朗诵中体验到亿万炎黄子孙所共有的那种历劫不灭的思乡之情、民族之魂。
二、欣赏意境,理解感情
意境指抒情诗及其他文学创作中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
读意境优美的词,要有丰富的想象,在丰富的想象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如(李煜《相见欢》),创造了凄凉而又幽美的意境,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在这凄凉而又幽美的意境想象中,学生可以深切理解一个亡国之君的幽囚生活愁苦滋味。
三、写作实践,培养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不能与情感的体验融为一体的话,这种训练将会显得枯燥乏味,最终苍白无力。因此,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凭借教材的语言文字,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体验,就表示学生已经感应到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味、意境,在此过程中,如果能有机地引导学生品尝语言或运用语言,其训练的力度无疑是扎实的,其训练的效果肯定是显著的。实际操作中,我们须寻找语言和情感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因为"情动"而"辞发",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
第一,在课堂教学延伸训练中培养情感。写作实践既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又是独立的语言训练必由之路。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所教内容,进行延伸训练。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着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有着凝练生动的优美词语,有着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凭借教材,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产生情感体验,延伸课文内容,读写结合,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教材激情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具人文精神的。
第二,在作文教学专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专门的作文训练课上,语文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写作有情感内容的题材,借此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在切身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可以各种题材让学生写作,引领学生理解生活的真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真情。
第三,在随笔训练中培养情感。学生的随笔本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情感的重要途径。
总之,情感渗透不仅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乏情感的教学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整体生命意义的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要求教师重视课堂生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讲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注意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的协调,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情理、情趣、情态激发学生的情思,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语文课堂成为激荡、抒唱学生情感的海洋;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让他们在优美生动的祖国语言中,滋润心灵,体验美丽。
一、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中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唤醒学生各种心理感受,包括对自然、社会、艺术等的感受。一方面,人的每一认识总不同程度地受到情感的折射,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从而使人的认识活动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只有在主体对客体有所认识,才能去体味去感受。
第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几幅优美的移动图画,把读者带入静美的意境,融情于景,读者可在产生的丰富想象中分享词人对自然美的感受,理解词人朝期闲适的情感和心境;"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第三,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能拉近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也喜欢上语文课,语文素养也就加强了。
第四,情感教育能陶冶情操,增强爱国情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篇课文的情感目标和态度目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陶冶他们的情操,达到既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还得受到正确的世界观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和民族自豪感。如在教学《背影》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背影”和“泪水”这两个意象中逐渐深入地体会父子之间的绵绵深情,感悟无穷的艺术情味。
那怎樣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
第一,在导入新课中渗透情感。优美奇妙的导语,往往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进入教学情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我先用录音机播放电视剧《水浒》主题曲《好汉歌》,学生立刻被激昂动听的歌声所吸引,眼前仿佛出现无数个梁山好汉形象,教师再辅于简短导入语,有效地唤起学生学习这篇小说积极性,情緒激昂地进入语文学习。
第二,朗读课文声情并茂,把老师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转达给学生,中学生学习、诵读一些优秀诗篇,对情感的陶冶、精神的升华、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健全,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中的朗诵就是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重要一环,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进入深层次的感情体验。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这首诗歌,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生死之痛以及对于大陆故乡的怀念。诗歌用了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手法,旋律流畅而又深沉。教师对学生提出朗诵要求学生自会在充满激情的朗诵中体验到亿万炎黄子孙所共有的那种历劫不灭的思乡之情、民族之魂。
二、欣赏意境,理解感情
意境指抒情诗及其他文学创作中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
读意境优美的词,要有丰富的想象,在丰富的想象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如(李煜《相见欢》),创造了凄凉而又幽美的意境,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在这凄凉而又幽美的意境想象中,学生可以深切理解一个亡国之君的幽囚生活愁苦滋味。
三、写作实践,培养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不能与情感的体验融为一体的话,这种训练将会显得枯燥乏味,最终苍白无力。因此,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凭借教材的语言文字,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体验,就表示学生已经感应到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味、意境,在此过程中,如果能有机地引导学生品尝语言或运用语言,其训练的力度无疑是扎实的,其训练的效果肯定是显著的。实际操作中,我们须寻找语言和情感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因为"情动"而"辞发",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
第一,在课堂教学延伸训练中培养情感。写作实践既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又是独立的语言训练必由之路。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所教内容,进行延伸训练。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着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有着凝练生动的优美词语,有着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凭借教材,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产生情感体验,延伸课文内容,读写结合,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教材激情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具人文精神的。
第二,在作文教学专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专门的作文训练课上,语文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写作有情感内容的题材,借此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在切身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可以各种题材让学生写作,引领学生理解生活的真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真情。
第三,在随笔训练中培养情感。学生的随笔本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情感的重要途径。
总之,情感渗透不仅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乏情感的教学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整体生命意义的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要求教师重视课堂生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讲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注意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的协调,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情理、情趣、情态激发学生的情思,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语文课堂成为激荡、抒唱学生情感的海洋;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让他们在优美生动的祖国语言中,滋润心灵,体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