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目的:探索和评价去炎松-A和5-氟脲嘧啶联合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5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应用去炎松-A和5-氟脲嘧啶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内注射,对照组单独用去炎松-A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内注射。比较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18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5.86%及48.28%,有效率分别为93.1%及72.41%;痊愈率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和评价去炎松-A和5-氟脲嘧啶联合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5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应用去炎松-A和5-氟脲嘧啶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内注射,对照组单独用去炎松-A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内注射。比较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18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5.86%及48.28%,有效率分别为93.1%及72.41%;痊愈率和有效率差异显著。结论:去炎松-A和5-氟脲嘧啶联合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去炎松-A;5-氟脲嘧啶;局部注射
[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10-1126-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15例AngleleⅢ类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牙合),进行颞颌关节方面研究,以期从颞颌关节适应性改建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变化情况,并与前牵引组及反式TBA组进行比较。结果:未发现一例患者出现TMD症状。联合组治疗前后线性百分比分别为24.67%和11.62
[摘要]目的:应用不同斜导面角度的磁力Twin-block矫治器(TMA)治疗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比较疗效,探讨改良方法。方法:分别应用45°斜导面和70°斜导面的磁力Twin-block治疗两组各10例早期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和疗程记录对比疗效。结果:①不同角度斜导面的Twin-block矫治器对颌骨关系的改善不同,经实验证实70°斜导面组刺激上颌骨向前发
单侧唇裂婴幼儿时期唇裂修补术后,绝大多数患儿到青少年时期遗留鼻畸形,需要二期鼻整复术。我们根据鼻畸形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对39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进行综合整复,取得较为满意的手术效果。
在修复临床中基牙牙龈萎缩而导致根面大量暴露较为常见,是烤瓷金属熔附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PFM)修复的难点之一。以往的修复方法主要是:前牙采用龈瓷覆盖根面,后牙采用龈上肩台[1],要达到美观逼真的效果,往往比较困难,患者满意率低。我科自1999年以来,在中老年患者的PPM修复中,直接采用颈色瓷恢复根面形态,充分体现修复治疗的人性化和个性美,取得了更加满
[摘要]目的:研究E-钙粘素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对人扩张皮肤和正常皮肤E-钙粘素的分布和表达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扩张皮肤和正常皮肤表皮基底层均有E—钙粘素的表达和分布,但扩张皮肤中的E-钙粘素的分布和表达较明显,染色较深且密,部分阳性细胞呈多层排列;对正常皮肤和扩张皮肤的相对灰度值和阳性细胞密度的图像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察结果。结论
整形美容 1 转移生长因子—可促使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 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是由于胶原的过度沉积造成,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一种与瘢痕形成及组织纤维化有关的生物活性因子,它是一种能分泌富含半胱氨酸的肽,对骨骼的发育、血管生成、细胞迁移和细胞粘附有重要作用。是TGF-β活性的下游介导者。Mori等在新生鼠诱导皮肤纤维化的实验中证实,CTGF与TGF-β在促纤
[摘要]目的:探讨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双侧面神经下颊支,制成15mm的兔面神经下颊支缺损模型。左侧用甲壳素涂层聚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poly(L-lactide-co-glycolide),PGLA]神经导管修复;右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术后5周、10周和14周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查、组织学、电镜观察评价修复效果。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病情较为顽固,易反复发作,目前研究表明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尽管多种方法可治疗本病,但均非特效。自1925年Goekerman首次采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和焦油联合治疗银屑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以来,光疗已成为皮肤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308nm激光因高效、安全而被越来越多患者和皮肤科医生所接受。本文就3
[摘要]目的:探讨P53蛋白(P53 protein)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B)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明确在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P53蛋白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腺病毒介导法将野生型P53基因(Ad-P53)转染至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将来源于瘢痕疙瘩组织的成纤维细胞随机分成二组。实验组转染野生型P53基因至成纤维细胞中。非转染组的成纤维细胞
太田痣,又名“眼上颚褐青色痣”,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常分布于三叉神经第一、二支,很少分布于第三支。人多数患者在出生时即发病,其余在青春期发病。女性多见(约占80%),发病率最高的人种为亚洲人和肤色较深的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