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5年12月12日,冰心在孤寂的宿舍中无心看书,便披上大衣,打算到人多的图书馆去。
不料,在楼外的雪地上,竟看到了满地的“相思”。
后来,冰心在图书馆也没能读成书,却写成了一首诗,名曰《相思》:
躲开相思,
披上裘儿
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小径里明月相窥,
枯枝———
在雪地上
又纵横的写遍了相思。
寥寥数行,却满是深情。这是以写母爱、童心而著称的“世纪老人”冰心,屈指可数的爱情诗。
可是,这首诗除了冰心当时的导师L夫人外,却再无其他人看过。当然,也包括这首诗的主人公——吴文藻。
此时,两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才刚刚成为情侣,他们不知道的是:开始是你,最终是你,此后余生都是你。
两人携手相伴,共度了半个多世纪,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平平淡淡地甜到心坎里去了。
1.意外相识,天赐良缘
1923年,23岁的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了,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她离开家人只身前往美国求学。
同年,22岁的吴文藻以极优异的成绩从清华毕业,并获得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
互不相识的两人,在去往美国的“约克逊”号游轮上第一次相遇了。
因受朋友之托,冰心本意是想找同学的弟弟过来照顾一二,谁知却误打误撞地找到了吴文藻。
找错了人,冰心也不好意思直接让吴文藻回去。于是,两人倚着栏杆,看海谈天,从诗词歌赋谈到了人生哲学。
此时的冰心已小有名气,诗集《繁星》和小说集《超人》都已经出版,船上的同窗大多过来称赞一声“久仰”。吴文藻却不像其他人一样,恭维客套地夸赞冰心,反而耿直地说:“你如果不趁在国外的时间,多看一些课外的书,那么这次到美国就算是白来了!”
这话深深地刺痛了冰心,但吴文藻的学识渊博、见解不凡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船上的两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下船后,冰心收到了很多热情的来信,信中纷纷表达了好感。但是,唯独一个人与众不同,只礼貌性地寄来了一张明信片,这个人就是吴文藻。
冰心也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她反其道而行之,给寄信的人回复了应酬式的明信片,却给寄明信片的人认真地写了一封回信。不好说,这是不是吴文藻独出心裁的策略,总之他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从此,冰心和吴文藻开始了鸿雁传书,每看到有趣的书,吴文藻都迫不及待地寄给冰心,与她分享。
就这样,两个风华正茂的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成为了知己和恋人。
2.學术伉俪,并肩前行
1926年,冰心完成了在美国的学业,回国到燕京大学任教,吴文藻则继续留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社会学博士。
不久后,学成回国的吴文藻也“妇唱夫随”,来到了燕京大学教学。
1929年6月,冰心和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举行了婚礼。婚礼十分简单,但他们备加珍惜。婚后的冰心一边教学一边创作,吴文藻也心满意足地过起了“书呆子”的生活。他们一起参加“平绥沿线旅游团”,尽情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两人畅谈文学和梦想,好不快活。他们一起访问游学,去了德国的柏林、苏联的莫斯科、法国的巴黎,笔耕不辍,步履不停,每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收获。
冰心在文章中写道:“恋爱不应该只感性地注意到‘才’和‘貌’,而应该理智地注意到双方的‘志同道合’,然后是‘情投意合’。”而冰心和吴文藻就是对“情投意合”的好“搭档”。他们不止有生活中的合拍,更有学术上的惺惺相惜。两人并肩前行,琴瑟和鸣。
3.你的痴傻,亦是可爱
吴文藻在学术上孜孜不倦,生活中的他却过于“痴傻”。
一日,冰心正在赏花,赏得高兴,一时兴起,把正在研究学术的吴文藻也叫了出去。吴文藻虽然人已经站在丁香树前了,但心还在屋子里呢。他目光茫然,应付式的问了句“这是什么花”。冰心看出了他的心不在焉,故意逗他说“这是香丁”。吴文藻根本没过脑子,只无意识地重复了句“哦,原来是香丁啊”。此话一出,现场的人全都捧腹大笑。
吴文藻的“痴傻”闹了很多笑话,而让吴文藻“傻姑爷”的形象深入人心,还要靠“马”和“羽毛纱”的故事。
有一次,夫妻俩一起回城看望老丈人,冰心让吴文藻给孩子买“萨其马”,给老丈人买一件双丝葛的夹袍面子。可孩子只会说“马”,“双丝葛的夹袍面子”这个词又太过复杂,到了店里,这两样东西的名字,吴文藻都说不出来。幸好店员和谢家熟识,特意打电话来问:“你要一丈多的羽毛纱干啥子呦?”傻姑爷这才没把“羽毛纱”带回家。老丈人听说后,也大笑着调侃冰心:“这傻姑爷可不是我替你挑的。”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冰心面前的吴文藻有着最纯粹的书生痴气,而吴文藻面前的冰心有着最单纯的放肆可爱。
抗战后,清华校长梅贻琦曾到冰心家里做客,冰心便将这股“怨气”撒到了清华身上,冰心写宝塔诗给梅校长:
马
香丁
羽毛纱
样样都差
傻姑爷到家
说起真是笑话
教育原来在清华
梅贻琦校长笑着在后面加了两句:
冰心女士眼力不佳
书呆子怎配得交际花
千挑万选选中了书呆子,冰心女士也只能“自认倒霉”喽。
4.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
战乱时期,生活艰苦,夫妻二人更是聚少离多。对此,冰心却没有丝毫怨言。她认真地在呈贡一中兼职授课,课余时间,便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家庭上。
冰心说:“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一人一世一双人,既有“志同道合”,又有“情投意合”,想必已是满足了吧。
1985年9月24日,吴文藻逝世,享年84岁。
1999年2月28日,冰心逝世,享年99岁。
两人骨灰合葬,骨灰盒上写着:“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
生同眠,死同穴,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才是最动人的情话。
责编:何建娇
不料,在楼外的雪地上,竟看到了满地的“相思”。
后来,冰心在图书馆也没能读成书,却写成了一首诗,名曰《相思》:
躲开相思,
披上裘儿
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小径里明月相窥,
枯枝———
在雪地上
又纵横的写遍了相思。
寥寥数行,却满是深情。这是以写母爱、童心而著称的“世纪老人”冰心,屈指可数的爱情诗。
可是,这首诗除了冰心当时的导师L夫人外,却再无其他人看过。当然,也包括这首诗的主人公——吴文藻。
此时,两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才刚刚成为情侣,他们不知道的是:开始是你,最终是你,此后余生都是你。
两人携手相伴,共度了半个多世纪,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平平淡淡地甜到心坎里去了。
1.意外相识,天赐良缘
1923年,23岁的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了,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她离开家人只身前往美国求学。
同年,22岁的吴文藻以极优异的成绩从清华毕业,并获得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
互不相识的两人,在去往美国的“约克逊”号游轮上第一次相遇了。
因受朋友之托,冰心本意是想找同学的弟弟过来照顾一二,谁知却误打误撞地找到了吴文藻。
找错了人,冰心也不好意思直接让吴文藻回去。于是,两人倚着栏杆,看海谈天,从诗词歌赋谈到了人生哲学。
此时的冰心已小有名气,诗集《繁星》和小说集《超人》都已经出版,船上的同窗大多过来称赞一声“久仰”。吴文藻却不像其他人一样,恭维客套地夸赞冰心,反而耿直地说:“你如果不趁在国外的时间,多看一些课外的书,那么这次到美国就算是白来了!”
这话深深地刺痛了冰心,但吴文藻的学识渊博、见解不凡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船上的两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下船后,冰心收到了很多热情的来信,信中纷纷表达了好感。但是,唯独一个人与众不同,只礼貌性地寄来了一张明信片,这个人就是吴文藻。
冰心也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她反其道而行之,给寄信的人回复了应酬式的明信片,却给寄明信片的人认真地写了一封回信。不好说,这是不是吴文藻独出心裁的策略,总之他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从此,冰心和吴文藻开始了鸿雁传书,每看到有趣的书,吴文藻都迫不及待地寄给冰心,与她分享。
就这样,两个风华正茂的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成为了知己和恋人。
2.學术伉俪,并肩前行
1926年,冰心完成了在美国的学业,回国到燕京大学任教,吴文藻则继续留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社会学博士。
不久后,学成回国的吴文藻也“妇唱夫随”,来到了燕京大学教学。
1929年6月,冰心和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举行了婚礼。婚礼十分简单,但他们备加珍惜。婚后的冰心一边教学一边创作,吴文藻也心满意足地过起了“书呆子”的生活。他们一起参加“平绥沿线旅游团”,尽情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两人畅谈文学和梦想,好不快活。他们一起访问游学,去了德国的柏林、苏联的莫斯科、法国的巴黎,笔耕不辍,步履不停,每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收获。
冰心在文章中写道:“恋爱不应该只感性地注意到‘才’和‘貌’,而应该理智地注意到双方的‘志同道合’,然后是‘情投意合’。”而冰心和吴文藻就是对“情投意合”的好“搭档”。他们不止有生活中的合拍,更有学术上的惺惺相惜。两人并肩前行,琴瑟和鸣。
3.你的痴傻,亦是可爱
吴文藻在学术上孜孜不倦,生活中的他却过于“痴傻”。
一日,冰心正在赏花,赏得高兴,一时兴起,把正在研究学术的吴文藻也叫了出去。吴文藻虽然人已经站在丁香树前了,但心还在屋子里呢。他目光茫然,应付式的问了句“这是什么花”。冰心看出了他的心不在焉,故意逗他说“这是香丁”。吴文藻根本没过脑子,只无意识地重复了句“哦,原来是香丁啊”。此话一出,现场的人全都捧腹大笑。
吴文藻的“痴傻”闹了很多笑话,而让吴文藻“傻姑爷”的形象深入人心,还要靠“马”和“羽毛纱”的故事。
有一次,夫妻俩一起回城看望老丈人,冰心让吴文藻给孩子买“萨其马”,给老丈人买一件双丝葛的夹袍面子。可孩子只会说“马”,“双丝葛的夹袍面子”这个词又太过复杂,到了店里,这两样东西的名字,吴文藻都说不出来。幸好店员和谢家熟识,特意打电话来问:“你要一丈多的羽毛纱干啥子呦?”傻姑爷这才没把“羽毛纱”带回家。老丈人听说后,也大笑着调侃冰心:“这傻姑爷可不是我替你挑的。”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冰心面前的吴文藻有着最纯粹的书生痴气,而吴文藻面前的冰心有着最单纯的放肆可爱。
抗战后,清华校长梅贻琦曾到冰心家里做客,冰心便将这股“怨气”撒到了清华身上,冰心写宝塔诗给梅校长:
马
香丁
羽毛纱
样样都差
傻姑爷到家
说起真是笑话
教育原来在清华
梅贻琦校长笑着在后面加了两句:
冰心女士眼力不佳
书呆子怎配得交际花
千挑万选选中了书呆子,冰心女士也只能“自认倒霉”喽。
4.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
战乱时期,生活艰苦,夫妻二人更是聚少离多。对此,冰心却没有丝毫怨言。她认真地在呈贡一中兼职授课,课余时间,便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家庭上。
冰心说:“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一人一世一双人,既有“志同道合”,又有“情投意合”,想必已是满足了吧。
1985年9月24日,吴文藻逝世,享年84岁。
1999年2月28日,冰心逝世,享年99岁。
两人骨灰合葬,骨灰盒上写着:“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
生同眠,死同穴,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才是最动人的情话。
责编:何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