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完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他们愉愉快快、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师在教学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有力保证。只有学生的兴趣真正被激发,才能使小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从而最终实现“快乐学习”这一根本宗旨。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188-01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觉地克服困难,集中注意,活跃思维,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展。我们教师在激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多下工夫,是使孩子学得愉快、学有收获的重要途径。根据平时的观察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在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现在的孩子接触到最多的是动画片,利用故事中的动画形象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人做完某一件事后,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孩子的自我意识不强,更需要来自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使孩子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老师善于教学生利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二是能修证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样孩子学习的情绪才会高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教师导入新课的教学语言巧妙合理、生动形象,能充分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也能使学生越听越想听,就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我们充分调动起来了,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设疑、激疑、解疑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创设问题情境,具有恰当的提问语,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寻求问题答案。如,在学习“识字”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采用猜字谜、编儿歌、编故事巧记字形、 加减法识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 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但没有规定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规定了学习领域,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达到课程目标的途径是多样的,体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会面临如何选择的问题。那么教师根据什么来进行选择呢?无论选择的依据有多少,不可忽视的一个依据就是学生的需要。而以往的教学总是给予书本知识以举足轻重的地位,个人知识和经验则是无足轻重的。应该使人们认识到,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那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更为根本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之间不断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四 让小学生保持学习的新鲜感
每天都重复一样的学习模式,是孩子缺乏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要在孩子的学习之外适当地增加一些新鲜的学习内容,让孩子对学习充满新鲜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保持持续学习的兴趣,可 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吸引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具体做法:
1.增强学习科目的吸引力,根据本地的情况加大劳技课的课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举办一些学科知识的小型展览,学生优秀作业、作品及成果展览等。
2.给儿童讲清楚参加实践活动的意义,要让他们亲自动手,通过他们自己积极活动,看到自己活动的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有效能的兴趣。
3.组织小学生参观、访问,使他们明白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等。
总之,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完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他们愉愉快快、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师在教学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有力保证。只有学生的兴趣真正被激发,才能使小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从而最终实现“快乐学习”这一根本宗旨。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188-01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觉地克服困难,集中注意,活跃思维,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展。我们教师在激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多下工夫,是使孩子学得愉快、学有收获的重要途径。根据平时的观察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在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现在的孩子接触到最多的是动画片,利用故事中的动画形象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人做完某一件事后,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孩子的自我意识不强,更需要来自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使孩子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老师善于教学生利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二是能修证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样孩子学习的情绪才会高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教师导入新课的教学语言巧妙合理、生动形象,能充分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也能使学生越听越想听,就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我们充分调动起来了,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设疑、激疑、解疑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创设问题情境,具有恰当的提问语,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寻求问题答案。如,在学习“识字”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采用猜字谜、编儿歌、编故事巧记字形、 加减法识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 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但没有规定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规定了学习领域,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达到课程目标的途径是多样的,体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会面临如何选择的问题。那么教师根据什么来进行选择呢?无论选择的依据有多少,不可忽视的一个依据就是学生的需要。而以往的教学总是给予书本知识以举足轻重的地位,个人知识和经验则是无足轻重的。应该使人们认识到,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那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更为根本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之间不断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四 让小学生保持学习的新鲜感
每天都重复一样的学习模式,是孩子缺乏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要在孩子的学习之外适当地增加一些新鲜的学习内容,让孩子对学习充满新鲜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保持持续学习的兴趣,可 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吸引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具体做法:
1.增强学习科目的吸引力,根据本地的情况加大劳技课的课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举办一些学科知识的小型展览,学生优秀作业、作品及成果展览等。
2.给儿童讲清楚参加实践活动的意义,要让他们亲自动手,通过他们自己积极活动,看到自己活动的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有效能的兴趣。
3.组织小学生参观、访问,使他们明白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等。
总之,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完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他们愉愉快快、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师在教学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有力保证。只有学生的兴趣真正被激发,才能使小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从而最终实现“快乐学习”这一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