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首先探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背景,进而梳理了一个关于各个学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针对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结构性矛盾而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地下问题所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继而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类产业对我国供给结构性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提升,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双重机遇与挑战,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表现为“四降一升”的发展现状。为了主动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任务与政策方向,致力于通过创新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加快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变。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背景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趋势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分析。需求側主要从产品市场进行分析,有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了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主要从要素市场进行分析,有劳动力、资本、技术与制度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的改进本质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于供给侧的提出,既是为了与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学派有区别,又突出了问题的关键在供给方。但各个学者对经济发展专注的问题不同,对供给侧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吴敬琏通过从资源错配分析经济结构的扭曲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来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黄群慧从生产要素的投入视角分析,认为面对当前中国“四降一升”的经济形势,需要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以培育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贾康从“双创”项目的实践中发现,关注供给侧首先就要解决有效制度供给问题,进而才可以提高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众说纷纭,但都强调关注供给侧是解决目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必要之举。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解读,需要从中央的提出和理论界的解读两个方面进行考虑。2016年年初,中央层面从整体性考虑,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习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根本目的时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理论学家对此做出的解读,主要有黄群慧的“问题-原因-对策”逻辑解读,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由于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结构性矛盾而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问题所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且从问题导向出发,可以有两个逻辑线来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问题的原因分析逻辑,二是问题的解决方法逻辑,前者回答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后者则回答了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贾康认为应首先从落脚点“改革”角度分析,以突出改革的新意在于通过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来解决供给侧的有效制度供给问题。陈剑、吴敬琏等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在于政府的减政、减干预、减税等工作。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措施
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逻辑进行梳理后,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次产业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促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的转型,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第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农业服务主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有机结合,促进农业发展从生产导向消费导向转变。第三,全面深化农产权和要素市场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和资源跨界集约配置,增强农业的创新驱动能力,推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由于工业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对于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从三个层面进行论述。第一,从企业层面分析,需要形成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来处置“僵尸企业”、以技术创新来降低实体企业成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企业创新环境等发展形势;第二,从产业层面分析,需完善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手段推进工业部门的“去产能”问题,大力发展新经济,加快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第三,从区域层面分析,以区域型对外开放战略为依托,推进工业要素跨区域的有效流动,化解工业资源配置在全球和地区间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三)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阶段我国服务业同时存在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的双重矛盾, 其中低端服务产品供给供过于求, 尽管价格较为低廉, 但是消费者依然感到索然无味;而优质服务产品供给则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当中。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必须要在遵循市场基本规律的前提之下尽量提升服务产品质量, 加强对消费者服务需求的挖掘, 引导市场资源向优质服务的转移, 降低低端供给, 避免资源浪费与市场供求的不均衡。
参考文献:
[1]黄群慧.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16(09):5-23.
[2]刘世锦.十三五时期经济持续增长的若干问题[J].清华金融评论,2016(01):18-21.
[3]巴曙松. 去杠杆、去产能对金融体系挑战及建议[A]. .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2015:2.
关键词: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提升,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双重机遇与挑战,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表现为“四降一升”的发展现状。为了主动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任务与政策方向,致力于通过创新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加快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变。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背景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趋势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分析。需求側主要从产品市场进行分析,有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了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主要从要素市场进行分析,有劳动力、资本、技术与制度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的改进本质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于供给侧的提出,既是为了与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学派有区别,又突出了问题的关键在供给方。但各个学者对经济发展专注的问题不同,对供给侧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吴敬琏通过从资源错配分析经济结构的扭曲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来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黄群慧从生产要素的投入视角分析,认为面对当前中国“四降一升”的经济形势,需要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以培育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贾康从“双创”项目的实践中发现,关注供给侧首先就要解决有效制度供给问题,进而才可以提高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众说纷纭,但都强调关注供给侧是解决目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必要之举。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解读,需要从中央的提出和理论界的解读两个方面进行考虑。2016年年初,中央层面从整体性考虑,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习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根本目的时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理论学家对此做出的解读,主要有黄群慧的“问题-原因-对策”逻辑解读,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由于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结构性矛盾而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问题所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且从问题导向出发,可以有两个逻辑线来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问题的原因分析逻辑,二是问题的解决方法逻辑,前者回答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后者则回答了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贾康认为应首先从落脚点“改革”角度分析,以突出改革的新意在于通过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来解决供给侧的有效制度供给问题。陈剑、吴敬琏等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在于政府的减政、减干预、减税等工作。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措施
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逻辑进行梳理后,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次产业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促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的转型,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第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农业服务主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有机结合,促进农业发展从生产导向消费导向转变。第三,全面深化农产权和要素市场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和资源跨界集约配置,增强农业的创新驱动能力,推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由于工业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对于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从三个层面进行论述。第一,从企业层面分析,需要形成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来处置“僵尸企业”、以技术创新来降低实体企业成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企业创新环境等发展形势;第二,从产业层面分析,需完善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手段推进工业部门的“去产能”问题,大力发展新经济,加快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第三,从区域层面分析,以区域型对外开放战略为依托,推进工业要素跨区域的有效流动,化解工业资源配置在全球和地区间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三)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阶段我国服务业同时存在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的双重矛盾, 其中低端服务产品供给供过于求, 尽管价格较为低廉, 但是消费者依然感到索然无味;而优质服务产品供给则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当中。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必须要在遵循市场基本规律的前提之下尽量提升服务产品质量, 加强对消费者服务需求的挖掘, 引导市场资源向优质服务的转移, 降低低端供给, 避免资源浪费与市场供求的不均衡。
参考文献:
[1]黄群慧.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16(09):5-23.
[2]刘世锦.十三五时期经济持续增长的若干问题[J].清华金融评论,2016(01):18-21.
[3]巴曙松. 去杠杆、去产能对金融体系挑战及建议[A]. .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