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逐步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让人体会到,超级大国美国正陷入焦虑和危机感中。长期研究美国问题的专家们普遍认为,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感到担忧,充分暴露了其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领域的“世界霸主”心态。
专家们指出,面对其他国家的发展,美国的应对方式十分老套,21世纪全球化发展需要的是规则,而不是“霸主”。
美国对自己缺乏自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袁征说,中国的发展太快了,这让华盛顿的政客们有了危机感。
最近日渐严苛的对华贸易政策正是这种心态的体现。美国政府号称要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但其公布的对华商品加税建議清单并不集中在贸易不平衡主要来源的行业。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东艳指出,加税建议清单里很多是高科技产品,明显想打击中国最有发展潜能的行业。“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对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自信。”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将贸易作为遏制和打压别国发展的手段。袁征说,尽管日本是美国的盟友,上世纪80年代面对日本的发展,美国政府依然没有手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也对美日“广场协议”印象深刻。他认为,面对国内出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问题,美国政府没有把精力集中在改革国内制度和调整政策,而是把矛头指向他国。
“美国政府通常会把责任推给外人。事实上,全球化规则正是美国主导制定并强加给他国的。当前的世界贸易体系曾经很好地服务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现在,看到有的国家从中受益,华盛顿立即翻脸,转而指责这个体系是个陷阱。”王义桅说。
专家指出,中国并非美国唯一的防范目标。比如,美国始终认为高端制造业是其领地,把德国等国也看作高度警惕的对象。
不惜血本维护美元霸权
美国“贸易战”一般虚虚实实,而更多为“虚”,也就是虚张声势;“贸易战”只是逼你谈判其他事物的由头,同时也是逼你在其他方向让步的手段,正所谓项庄舞剑。
为什么美国发动“贸易战”是虚张声势?理解这一点,必须充分了解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时就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这个体系实际还在延续,美元与黄金脱钩,但却与全球资源类商品挂钩,也就是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均以美元计价和结算,而美国为维护这一体系,不惜发动战争。实际上,伊拉克、叙利亚等石油输出国都因“非美元货币结算”石油而身陷美国发动的战争,伊朗也是为此而受到严厉的制裁。
全球较为共识的分析结论是:美元霸权依托“四大霸权”的支撑。第一是军事霸权,美国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庞大的军队,之所以热衷于一小时打到世界任何角落,其核心意义就是保护美国公司全球资源占有、控制资源走向,并消除一切威胁美元计价和结算地位的行为;第二是金融霸权,利用美国强势金融机构控制全球投资者支持商品交易的美元计价和结算;第三是理论霸权,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整套理论当成“不容置疑的圣经”,控制世界各国的认知;第四是舆论霸权,有了理论霸权就更容易形成舆论导向,金融霸权就很容易控制价格。
把自己包装成“吃亏者”
美国所有“反全球化”行为都有“矛盾的两面性”,而美国试图“鱼和熊掌兼得”。一方面,美国真心希望恢复一些实体经济,把20世纪80年代之后持续不断赶出美国本土的制造业,一部分重新拉回美国本土,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方向,一来解决经济空心化的泡沫问题,二来讨好美国民众,缓解因失业、因贫富已经极致性分化所带来的、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有意以“反全球化”动作震撼世界,不只是“得便宜卖乖”,还要把自己包装成“吃亏者”,向其他国家要价。这就牵涉到上文提及的、也是中国学界应该多多讨论的问题——沛公是谁?如何应对?
美国舞剑是在威逼中国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并企图借此打乱中国自主的开放节奏,把中国不由自主地导入“失度性陷阱”,从而诱发危机,并彻底打断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让中国变成第二个日本。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金融“开放失度”极易导致金融危机。有鉴于此,中国需要开放,但一定是在改革的前提之下,有序、有度、主动的开放过程;中国需要改革,但一定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而绝不是简单按照西方经济学原理照抄照搬的过程。中国未来的改革在系统推进的前提下,更需要定力,更需要“快、准、稳”的节奏控制。
(新华社2018.4.9 )
专家们指出,面对其他国家的发展,美国的应对方式十分老套,21世纪全球化发展需要的是规则,而不是“霸主”。
美国对自己缺乏自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袁征说,中国的发展太快了,这让华盛顿的政客们有了危机感。
最近日渐严苛的对华贸易政策正是这种心态的体现。美国政府号称要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但其公布的对华商品加税建議清单并不集中在贸易不平衡主要来源的行业。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东艳指出,加税建议清单里很多是高科技产品,明显想打击中国最有发展潜能的行业。“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对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自信。”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将贸易作为遏制和打压别国发展的手段。袁征说,尽管日本是美国的盟友,上世纪80年代面对日本的发展,美国政府依然没有手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也对美日“广场协议”印象深刻。他认为,面对国内出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问题,美国政府没有把精力集中在改革国内制度和调整政策,而是把矛头指向他国。
“美国政府通常会把责任推给外人。事实上,全球化规则正是美国主导制定并强加给他国的。当前的世界贸易体系曾经很好地服务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现在,看到有的国家从中受益,华盛顿立即翻脸,转而指责这个体系是个陷阱。”王义桅说。
专家指出,中国并非美国唯一的防范目标。比如,美国始终认为高端制造业是其领地,把德国等国也看作高度警惕的对象。
不惜血本维护美元霸权
美国“贸易战”一般虚虚实实,而更多为“虚”,也就是虚张声势;“贸易战”只是逼你谈判其他事物的由头,同时也是逼你在其他方向让步的手段,正所谓项庄舞剑。
为什么美国发动“贸易战”是虚张声势?理解这一点,必须充分了解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时就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这个体系实际还在延续,美元与黄金脱钩,但却与全球资源类商品挂钩,也就是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均以美元计价和结算,而美国为维护这一体系,不惜发动战争。实际上,伊拉克、叙利亚等石油输出国都因“非美元货币结算”石油而身陷美国发动的战争,伊朗也是为此而受到严厉的制裁。
全球较为共识的分析结论是:美元霸权依托“四大霸权”的支撑。第一是军事霸权,美国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庞大的军队,之所以热衷于一小时打到世界任何角落,其核心意义就是保护美国公司全球资源占有、控制资源走向,并消除一切威胁美元计价和结算地位的行为;第二是金融霸权,利用美国强势金融机构控制全球投资者支持商品交易的美元计价和结算;第三是理论霸权,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整套理论当成“不容置疑的圣经”,控制世界各国的认知;第四是舆论霸权,有了理论霸权就更容易形成舆论导向,金融霸权就很容易控制价格。
把自己包装成“吃亏者”
美国所有“反全球化”行为都有“矛盾的两面性”,而美国试图“鱼和熊掌兼得”。一方面,美国真心希望恢复一些实体经济,把20世纪80年代之后持续不断赶出美国本土的制造业,一部分重新拉回美国本土,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方向,一来解决经济空心化的泡沫问题,二来讨好美国民众,缓解因失业、因贫富已经极致性分化所带来的、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有意以“反全球化”动作震撼世界,不只是“得便宜卖乖”,还要把自己包装成“吃亏者”,向其他国家要价。这就牵涉到上文提及的、也是中国学界应该多多讨论的问题——沛公是谁?如何应对?
美国舞剑是在威逼中国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并企图借此打乱中国自主的开放节奏,把中国不由自主地导入“失度性陷阱”,从而诱发危机,并彻底打断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让中国变成第二个日本。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金融“开放失度”极易导致金融危机。有鉴于此,中国需要开放,但一定是在改革的前提之下,有序、有度、主动的开放过程;中国需要改革,但一定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而绝不是简单按照西方经济学原理照抄照搬的过程。中国未来的改革在系统推进的前提下,更需要定力,更需要“快、准、稳”的节奏控制。
(新华社201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