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B16黑色素瘤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混合培养上清对淋巴细胞的趋化、活化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制备细胞培养上清液,分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B16细胞混合培养组及单纯B16细胞培养组.应用Boyden小室法检测两组培养不同时间(0.5、1、2、4、8和12h)的上清液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各组趋化时间均为12h);应用CCK-8检测混合培养组和单纯B16细胞培养组不同培养时间点(0.5
【机 构】
:
221002徐州医学院病理学实验室,221002徐州医学院病理学实验室,221002徐州医学院病理学实验室,221002徐州医学院病理学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B16黑色素瘤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混合培养上清对淋巴细胞的趋化、活化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制备细胞培养上清液,分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B16细胞混合培养组及单纯B16细胞培养组.应用Boyden小室法检测两组培养不同时间(0.5、1、2、4、8和12h)的上清液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各组趋化时间均为12h);应用CCK-8检测混合培养组和单纯B16细胞培养组不同培养时间点(0.5、1、2、4、8和12h)的培养上清对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结果 在培养时间为0.5、1、2、4、8和12h,混合培养组所趋化的淋巴细胞数量分别是(1.00±0.82)× 104、(7.00±1.63)×104、(9.50±0.58)×104、(11.25±2.36)×104、(17.25±1.71)×104和(21.50±1.29)×104,而单纯培养组所趋化的淋巴细胞数量分别是(0.00±0.00) ×104、(0.25±0.50)×104、(1.75±0.96)×104、(5.25±0.96)×104、(5.75±1.26)×104和(10.75±3.20)×104,除0.5 h外,其他培养时间点,混合培养组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强于单纯培养组(P<0.05).除0.5 h和1h外,其他培养时间点,混合培养组对于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强于单纯培养组(P<0.05),培养12h的上清激活作用强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结论 细胞混合培养的上清液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明显,并能较强地活化淋巴细胞从而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异环磷酰胺(IFO)方案(NI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并与NVB联合顺铂(DDP)(NP方案)作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蒽环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或治疗失败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40例接受NI方案:NVB2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IFO 1.2 g/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3天;42例接受NP方案:NVB 25 mg/m2静脉滴注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DLBCL之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组DLBCL患者168例,发生CNS浸润11例(6.5%).11例中6例表现为软脑膜浸润,3例表现为脑实质多发浸润,2例同时有两者的浸润.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乳酸脱
目的 分析肺内肿瘤囚呼吸导致运动的影响因素,寻找运动度大的肿瘤特征.方法 分别在平静吸气后屏气、平静呼气后屏气状态下接受CT扫描的肺内肿瘤患者30例,肺内可测量病灶30个.由同一位医生在两个时相的CT数据上勾画肿瘤大体肿瘤体积(GTV),分别测量GTV中心层面前后内外界在呼吸周期中左右、前后方向的运动幅度;肿瘤最上层及最下层上下方向的运动幅度.对与运动度可能相关的临床变量和解剖学因素进行讨论.结果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对肝肾功能受损伴腹腔积液的晚期癌症患者中重度疼痛的镇痛效果、安全性、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晚期癌症伴肝肾功能受损的慢性持续性中重度疼痛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6例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患者(简称芬太尼组)为试验组,以42例使用硫酸吗啡控释片(商品名:美施康定)的患者(简称吗啡组)为对照组,记录治疗前后疼痛强度、肝肾功能变化指标、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等
患者女,25岁.入院前2个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白色泡沫样痰、量少,无发热、盗汗等症状,未予诊治.半月前出现活动后胸闷喘憋,夜间不能平卧.门诊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左上肺阴影.为进一步诊治于2012年9月入我科.入院后胸部增强CT扫描示左肺上叶舌段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物,最大横截面积约6.2 cm×4.0 cm,平扫CT值约30 ~ 40Hu,增强扫描CT值约50 ~ 60 Hu,并可见血管
目的 调查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选用Beck抑郁问卷、生活质量问卷对住院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Beck抑郁得分与生活质量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230例患者,回收有效问卷213份,95.3%(203/213)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症状.Beck抑郁状态评估得分与生活质量问卷的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失眠和厌食因子呈正相关(均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8年间收治的19例胰腺SP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16例.结果 手术方式依肿瘤的生长部位及大小而定.术后并发症以胰漏较多见,本组19例中9例发生胰漏.随访3~ 70个月,未发现复发、转移.结论 胰腺SPT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其多见于年轻女性,治疗依赖于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目的 探讨肝肿瘤细胞的自动凋亡.方法 报道1例肝肿瘤自动凋亡病例,通过对近年文献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肝肿瘤细胞自动凋亡的原因.结果 肝肿瘤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自杀、死亡的过程,凋亡有多种方式.结论 细胞凋亡与基因、免疫功能、药物、氧活性等有关。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寻找合理的预测指标.方法 对98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随访.处方剂量60~68 Gy,以患者临床症状、胸部X线片、薄层CT了解患者有无放射性肺炎发生,对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计划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结果 98例中,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26例(26.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前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
目的 探讨亚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肿瘤直径≤2em Ⅰ期原发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亚肺叶切除术治疗肿瘤直径≤2cm Ⅰ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为原发性肺癌,术前均考虑周围型肺占位,术后病理分期ⅠA期13例,ⅠB期17例.无手术期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1年生存率100%(29/29),3年生存率90%(18/20).局部复发1例,对侧复发1例,均为ⅠB期患者.结论 亚肺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