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抗癌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探讨

来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药复方扶正抗癌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BAMAN数据库收集扶正抗癌方各味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再从BATMAN数据库检索各化学成分的靶标,收集打分(Score)大于20的化学成分及其预测的靶标,导入CytoScape Version 3.7.1软件,绘制成分-靶标网络图,得到该方的效应靶标.以“非小细胞肺癌”为关键词,从GeneCards数据库查找疾病靶标,绘制韦恩图.靶标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设定阈值P<0.05.对KEGG通路中排名前20位的通路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导入R(i386 3.5.2)和R Studio软件,绘制KEGG信号通路的气泡图.将作用靶标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获取蛋白相互作用信息后,导入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提取成分-靶标网络图,计算其网络拓扑性质,前20位的化学成分即为该方治疗NSCLC的潜在有效成分.结果 共检索出135个小分子成分,4 898个基因靶标,共同靶基因663个,收集了Score≥20的关键基因164个,其中度值排名较靠前的蛋白TP53、TNF、TLR4、STAT2、SRC、PTGS2、NFKB1、MYC、JUN、IL1B、MTOR、FOS、CTNNB1、AKT1被认为是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的核心靶点;分析GO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及细胞组分相关条目前10条及KEGG通路前20条,主要涉及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p53信号通路等.结论 扶正抗癌方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参与调控NSCLC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发挥对NSCLC的干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山药活性成分抗老年痴呆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收集并筛选山药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标蛋白.利用Uniprot数据库获
电子烟终于要被管起来了!rn我国工信部发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拟将电子烟按照卷烟来监管.rn这意味着什么?rn室内禁烟场所
期刊
目的 探究以干姜、白术、黄连、薏苡仁、茯苓5种不同药性、归脾经为代表的中药对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有何不同.方法 SPF级雄性KM小鼠,连续2周通过“夹尾刺激
体检单rn只一年时间,张先生的肾结石就从1厘米大增加到了2厘米.rn2厘米,已经是大结石了.rn一般而言,6毫米以下的结石,大多可以自行排出,不建议手术;而1厘米以上的结石想要清
期刊
目的 考察鸡血藤断面树脂环纹数与其药材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按照《中国药典:一部》(2015年版)附录XA法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儿茶酸、儿荼素、
目的:观察冰芒散对三踝骨折肿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闭合性三踝骨折患者,按照就诊先后次序,依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冰芒散局部外敷,对照组给予芒硝溶液冰敷,两组均持续外敷1周,在外敷后3 d和1周对比VAS评分和踝关节周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外敷冰芒散1周后VAS评分和踝关节周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芒散外敷对三踝骨折消肿明显,能减轻局部疼痛。
目的 基于入血成分研究鹿角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机制.方法 依托TCMSP数据库和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平台预测鹿角方入血成分靶点.运用DisG
目的 比较引种的印尼广藿香和传统肇庆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在叶、茎、根及地上部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样品不同部位挥发油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软组织肉瘤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例36岁腕部巨大平滑肌肉瘤经新辅助化疗后的男性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平扫、3.0 T MRI平扫,获得DICOM原始数据导入三维重构软件系统。对病灶周围各种组织行可视化边缘检测、分割、提取和测算,并用不同颜色标记从而生成STL格式的三维模型,再将三维模型通过Hololens眼镜映射到真实世界形成混合现实三维影像。术前结合
目的:探究傍刺颈夹脊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先将76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位,观察组采用傍刺颈夹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颈夹脊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颈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更佳(P<0.05),减轻疼痛效果更好(P<0.05),更能有效改善颈部功能(P<0.05)。结论:傍刺颈夹脊较常规针刺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的程度更明显,可改善颈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