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徽杭古道自开辟以来,已经成为联系安徽和浙江交流的重要通道,对其分析能够反映地区之间的交流。徽州因为其地理位置相对的封闭,交通不便,徽杭古道就极具意义。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侧面研究中原民族入徽史、徽商创业史、路会组织史。它是商旅之路、宦游之路、人口迁移之路、旅游之路和物资之路,凝聚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丰富信息。
【关键词】:徽杭古道;人口迁移;徽商;路会
近年来,古道旅游逐渐兴起,其内涵主要是挖掘古道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古道文化和现今遗留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来开展旅游活动,满足当代游客的需要,是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
与之相适应的是,也兴起对诸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等文化线路的研究。此类文化线路大多处在自然环境独特、区域交流频繁的地区,对其分析能够反映地区的风情民俗、经济交流、社会变迁等。然而目前对徽杭古道的研究多集中在旅游线路和旅游探险方面,对历史与现状未深入分析与探究。
一、古道的形成和历史演变
“从徽州到浙江的主要线路有两条:一条是以新安江为路线,走水路,沿着新安江到达浙江的建德、淳安,然后到达杭州,再转到扬州、苏州、上海;另一条则走陆路,即所谓的徽杭古道。徽杭古道西起安徽省绩溪县鱼川村,东至浙江省临安市浙基田村,全长50余里,雏形在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修成。”
徽杭古道形成原因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一、粮食问题。徽州地区多山,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耕地十分少,加之气候不稳定,常常发生洪涝灾害或者干旱。加之人口大量的迁入,粮食更加紧张。二、资源交换。徽州地处亚热带,土壤属酸性。据史料记载,自唐到明清,徽州一直是我国著名的产茶区。三、交通不便。徽州的地理环境使得其地“马不受驰,车不容轨”。又由于境内地势起伏大,“东涉浙江,险滩三百六十;西通彭蠡,险滩八十有四”。因此旅途往来,绝非易事。
总之,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的差异,一方面引起了地区的不平衡,另一方面这种不平衡又无形中成为人们不断扩张的需要。
为保证贸易畅通,古道的建设和维护长期以来受到两地人民,特别是徽商的关心和重视。徽商以其雄厚的资本,投入到家乡建桥筑路的建设当中去。
而到在近代,一方面,由于年久失修,多段古道已经荒草丛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变迁,近代交通工具的冲击,例如1933年的杭徽公路的开通,古道已经难以满足两地的经济贸易往,古道上的经济活动也变得萧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那时的古道不仅是徽杭两地居民生命支撑点,还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沿海敌占区与大后方的物资交流枢纽。但自抗战以来,这条古道就变得人迹罕至。古道上的历史变迁也正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二、古道的历史内涵
(一)迁移之路
徽杭古道见证了徽州的人口变迁史。徽州有“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的说法,即徽州处于万山环绕之中,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使其成为一个“战争罕及之地”的世外桃源。而历代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灾祸不断,这样就产生了大量为了躲避战乱和饥荒而远离家乡的流民。他们与当地的居民逐渐融合,演变成宗族。据方志记载,曾有三次大的中原衣冠南迁:一次是西晋末“永嘉之乱”;第二次是唐黄巢大起义与安史之乱;第三次北宋“靖康之乱”。
明清时期徽州人丁较为兴盛,而晚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徽州数十年人口损失严重。“同治壬戌,粤匪难作,江南几无子遗,徽、宁、池等郡丁男百无一二。”人口的减少主要是伤亡和逃离,如休宁县“咸丰年间,太平军和清军在徽州一带征战激烈,居民多迁居外地。咸丰十年(1860),休宁人百一存”。所以,这时候徽杭古道就是一条很重要的人口逃亡之路。
(二)商业之路
在这人多地少的环境下,且外来居民的融入,逼迫徽州人另谋生路。选择的结果,一部分是读书科举入仕;更多的则是负贩四方,养家糊口。
徽商萌芽在东晋,成长在唐宋,兴盛于明清中叶,衰落于清末,其间明清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徽商”成词,反映了徽州地域为中心的商帮群体,而不是零散个人。侧面可以看出从事贸易的艰辛,需要加强团结。徽商因此被称为“徽骆驼”。《辞海》对“徽骆驼”释义:徽州不产骆驼,此乃喻徽州人正义奋斗、宁死不屈之性格。
从古代关于商人的记载和经济史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比任何经济形式更加依赖交通运输的发展。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明清的徽商就以徽杭古道为平台,以茶叶、木材、文房四宝等广交天下,促进了地区之间交流与融合。
(三)宦游之路
徽州由于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徽文化。徽州注重教育,结合传统的宗族意识,坚韧的徽商精神,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徽州人才辈出,例如著名理学家朱熹、近代文学大师胡适。
徽商年幼时大都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他们虽因生存所迫不得不出外经商,但经商牟利并不是他们的最高价值追求。徽商又有“儒商”之称,他们将所得金钱大量投入家乡的教育事业,渴望能够光耀门楣。
而徽州的地形相对封闭,且远离中央政府的文化中心,所以,徽州学子进京多了许多的困难。“匹马将驱岂容易,弟兄亲故满离亭。”道出了离别的感伤、旅程的艰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满怀期待和未知,不辞辛劳的踏上徽杭古道,走出徽州,开创了徽州热衷科举的新风尚。
三、历史文化价值
徽杭古道是古代联系安徽和浙江的重要贸易通道,曾被誉为皖浙的生命线,见证了两地的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等方面的交往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路会出现
古道自从开凿以来,沿途居民就自发保护中,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群众性自發护路组织——路会。路会对徽杭古道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路会,徽商的突围之路会更加艰辛。“各村路会变迁过程主要受对古道的依赖程度、路会组织形式、传统信仰的淡化程度以及古道整体文化空间四种因素影响。” 由于徽杭古道的地位下降,古道的保存情况不容乐观,修路组织的形式与结构已不够完整严密,路会组织已经趋于瓦解。村民对路会缺乏十分强烈的认同感,年轻村民自己很少参与过或只参加维护新公路。
作为徽商文化符号的路会组织,在徽商逐渐衰弱后,也日渐成为散落于徽杭古道沿途各村庄中形态不一的文化碎片。
(二)古道建筑文物
古道沿线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例如古碑、古桥、古亭、古寺庙。还有现代革命战争遗址,民族融合等在徽杭古道上也有反映。不少碑文,文意简骇,既有艺术感染力,又有巨大的社会教化作用,惩恶扬善,规范行为的义理要求,又有包容性。
古道沿途的古碑、古寺等无不渗透着徽州人民的修养文化和审美情趣,蕴含着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这些对于研究明清之际的徽州社会形态、经济结构、传统思想等具有重要价值。
(二)古道旅游
在如今,古道旅游盛行,其主要是挖掘古道文化内涵。人们重走古道,体味文化意味,感受历史变化沧桑。古道附近的森林等自然生态景观也吸引很多登山爱好者前往,属于生态旅游的内容。由于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也是动植物生态乐园,古道成为了众多旅游爱好者的探险观光之地。古道周边的古桥、寺庙、古碑等也都极具历史人文风光,吸引不少历史爱好者。
沧桑古道上,古道上求取功名的士人、日夜兼程的商旅、流亡的百姓都已灰飞烟灭,永恒的是人类的历史与文化的积累。徽杭古道衰榮转换的历史过程可以透视社会变迁。徽杭古道体现的是农耕文明下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和适应,还代表着儒家思想对商业文明的包容心态。因此,徽杭古道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跨越。
参考文献:
[1]李跃军.试论中国古道旅游开发思路[A].前沿,2003(11):79
[2]冬冰、张益、谢青桐.文明的空间联系:大运河、新安江和徽杭古道构建的徽商文化线路[A].中国名城,2009(9):17
[3]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绩溪县志.黄山书社,1998:78
[4]马洪路.漫漫长路行[M].济南出版社,2000:63-64
[5]张建.新安江文献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1
[6]张孝进、樊嘉禄.徽杭古道路会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66
[7]马勇.旅游规划与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155-156
【关键词】:徽杭古道;人口迁移;徽商;路会
近年来,古道旅游逐渐兴起,其内涵主要是挖掘古道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古道文化和现今遗留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来开展旅游活动,满足当代游客的需要,是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
与之相适应的是,也兴起对诸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等文化线路的研究。此类文化线路大多处在自然环境独特、区域交流频繁的地区,对其分析能够反映地区的风情民俗、经济交流、社会变迁等。然而目前对徽杭古道的研究多集中在旅游线路和旅游探险方面,对历史与现状未深入分析与探究。
一、古道的形成和历史演变
“从徽州到浙江的主要线路有两条:一条是以新安江为路线,走水路,沿着新安江到达浙江的建德、淳安,然后到达杭州,再转到扬州、苏州、上海;另一条则走陆路,即所谓的徽杭古道。徽杭古道西起安徽省绩溪县鱼川村,东至浙江省临安市浙基田村,全长50余里,雏形在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修成。”
徽杭古道形成原因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一、粮食问题。徽州地区多山,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耕地十分少,加之气候不稳定,常常发生洪涝灾害或者干旱。加之人口大量的迁入,粮食更加紧张。二、资源交换。徽州地处亚热带,土壤属酸性。据史料记载,自唐到明清,徽州一直是我国著名的产茶区。三、交通不便。徽州的地理环境使得其地“马不受驰,车不容轨”。又由于境内地势起伏大,“东涉浙江,险滩三百六十;西通彭蠡,险滩八十有四”。因此旅途往来,绝非易事。
总之,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的差异,一方面引起了地区的不平衡,另一方面这种不平衡又无形中成为人们不断扩张的需要。
为保证贸易畅通,古道的建设和维护长期以来受到两地人民,特别是徽商的关心和重视。徽商以其雄厚的资本,投入到家乡建桥筑路的建设当中去。
而到在近代,一方面,由于年久失修,多段古道已经荒草丛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变迁,近代交通工具的冲击,例如1933年的杭徽公路的开通,古道已经难以满足两地的经济贸易往,古道上的经济活动也变得萧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那时的古道不仅是徽杭两地居民生命支撑点,还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沿海敌占区与大后方的物资交流枢纽。但自抗战以来,这条古道就变得人迹罕至。古道上的历史变迁也正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二、古道的历史内涵
(一)迁移之路
徽杭古道见证了徽州的人口变迁史。徽州有“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的说法,即徽州处于万山环绕之中,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使其成为一个“战争罕及之地”的世外桃源。而历代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灾祸不断,这样就产生了大量为了躲避战乱和饥荒而远离家乡的流民。他们与当地的居民逐渐融合,演变成宗族。据方志记载,曾有三次大的中原衣冠南迁:一次是西晋末“永嘉之乱”;第二次是唐黄巢大起义与安史之乱;第三次北宋“靖康之乱”。
明清时期徽州人丁较为兴盛,而晚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徽州数十年人口损失严重。“同治壬戌,粤匪难作,江南几无子遗,徽、宁、池等郡丁男百无一二。”人口的减少主要是伤亡和逃离,如休宁县“咸丰年间,太平军和清军在徽州一带征战激烈,居民多迁居外地。咸丰十年(1860),休宁人百一存”。所以,这时候徽杭古道就是一条很重要的人口逃亡之路。
(二)商业之路
在这人多地少的环境下,且外来居民的融入,逼迫徽州人另谋生路。选择的结果,一部分是读书科举入仕;更多的则是负贩四方,养家糊口。
徽商萌芽在东晋,成长在唐宋,兴盛于明清中叶,衰落于清末,其间明清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徽商”成词,反映了徽州地域为中心的商帮群体,而不是零散个人。侧面可以看出从事贸易的艰辛,需要加强团结。徽商因此被称为“徽骆驼”。《辞海》对“徽骆驼”释义:徽州不产骆驼,此乃喻徽州人正义奋斗、宁死不屈之性格。
从古代关于商人的记载和经济史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比任何经济形式更加依赖交通运输的发展。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明清的徽商就以徽杭古道为平台,以茶叶、木材、文房四宝等广交天下,促进了地区之间交流与融合。
(三)宦游之路
徽州由于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徽文化。徽州注重教育,结合传统的宗族意识,坚韧的徽商精神,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徽州人才辈出,例如著名理学家朱熹、近代文学大师胡适。
徽商年幼时大都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他们虽因生存所迫不得不出外经商,但经商牟利并不是他们的最高价值追求。徽商又有“儒商”之称,他们将所得金钱大量投入家乡的教育事业,渴望能够光耀门楣。
而徽州的地形相对封闭,且远离中央政府的文化中心,所以,徽州学子进京多了许多的困难。“匹马将驱岂容易,弟兄亲故满离亭。”道出了离别的感伤、旅程的艰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满怀期待和未知,不辞辛劳的踏上徽杭古道,走出徽州,开创了徽州热衷科举的新风尚。
三、历史文化价值
徽杭古道是古代联系安徽和浙江的重要贸易通道,曾被誉为皖浙的生命线,见证了两地的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等方面的交往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路会出现
古道自从开凿以来,沿途居民就自发保护中,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群众性自發护路组织——路会。路会对徽杭古道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路会,徽商的突围之路会更加艰辛。“各村路会变迁过程主要受对古道的依赖程度、路会组织形式、传统信仰的淡化程度以及古道整体文化空间四种因素影响。” 由于徽杭古道的地位下降,古道的保存情况不容乐观,修路组织的形式与结构已不够完整严密,路会组织已经趋于瓦解。村民对路会缺乏十分强烈的认同感,年轻村民自己很少参与过或只参加维护新公路。
作为徽商文化符号的路会组织,在徽商逐渐衰弱后,也日渐成为散落于徽杭古道沿途各村庄中形态不一的文化碎片。
(二)古道建筑文物
古道沿线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例如古碑、古桥、古亭、古寺庙。还有现代革命战争遗址,民族融合等在徽杭古道上也有反映。不少碑文,文意简骇,既有艺术感染力,又有巨大的社会教化作用,惩恶扬善,规范行为的义理要求,又有包容性。
古道沿途的古碑、古寺等无不渗透着徽州人民的修养文化和审美情趣,蕴含着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这些对于研究明清之际的徽州社会形态、经济结构、传统思想等具有重要价值。
(二)古道旅游
在如今,古道旅游盛行,其主要是挖掘古道文化内涵。人们重走古道,体味文化意味,感受历史变化沧桑。古道附近的森林等自然生态景观也吸引很多登山爱好者前往,属于生态旅游的内容。由于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也是动植物生态乐园,古道成为了众多旅游爱好者的探险观光之地。古道周边的古桥、寺庙、古碑等也都极具历史人文风光,吸引不少历史爱好者。
沧桑古道上,古道上求取功名的士人、日夜兼程的商旅、流亡的百姓都已灰飞烟灭,永恒的是人类的历史与文化的积累。徽杭古道衰榮转换的历史过程可以透视社会变迁。徽杭古道体现的是农耕文明下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和适应,还代表着儒家思想对商业文明的包容心态。因此,徽杭古道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跨越。
参考文献:
[1]李跃军.试论中国古道旅游开发思路[A].前沿,2003(11):79
[2]冬冰、张益、谢青桐.文明的空间联系:大运河、新安江和徽杭古道构建的徽商文化线路[A].中国名城,2009(9):17
[3]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绩溪县志.黄山书社,1998:78
[4]马洪路.漫漫长路行[M].济南出版社,2000:63-64
[5]张建.新安江文献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1
[6]张孝进、樊嘉禄.徽杭古道路会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66
[7]马勇.旅游规划与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