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市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调查,分析了制约消费能量增长、影响城乡居民消费意愿提升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趋势进行了分析,对金融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消费信贷 调查 思考
金融如何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消费健康增长,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通过对平顶山市居民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金融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平顶山市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概况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影响即期消费的实现。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31,比去年同期增加15.5%,同比增长率下降2.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42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4%,同比增长率下降0.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不高,直接影响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造成居民消费需求的减弱。
(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制约消费能量的增长。2009年的报表显示,平顶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出2.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比率由上年的3.13:1下降到3.06:l;而实际情况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的3.06倍。这已经大大超过了世界银行公布的城乡居民合理的人均收入差距2:1的临界线.根据发展态势分析:居民收入差距还有继续扩大趋势。另外.由于不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贫富居民之间收入的不平衡状况.使居民之间消费水平的差距也明显拉开,此种情况从总体上制约了消费规模的扩大。
(三)社会保障水平低下,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还较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受到财力的严重制约.大量农村居民甚至还没有纳入养老保障体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负仍让一般工薪阶层不敢放开消费,加之存在一些未来不确定或不可知因素,如失业和工作、收入不稳定导致的预期收入方面的影响,使居民只能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预防性储蓄,城乡居民消费倾向逐步走低。
(四)消费信贷制度缺陷,影响居民消费意愿提升。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和信用保障,金融机构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目前消费贷款都有非常严格的准人条件,致使银行审贷过程中手续繁锁,灵活性差,服务措施不够完善,同时由于消费贷款面广量大,抵押物难以变现,造成金融机构管理成本增加.过度集中的信贷管理办法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又使银行开办消费信贷的积极性不高.削弱了基层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使目前银行消费信贷范围和品种十分有限。仅开办了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品种也只有抵押、质押贷款方式和信用卡服务,且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二、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趋势的分析
(一)消费总量增长。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消费观念日趋成熟,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城镇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如,2009年,平顶山市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642.7元.同比增长12.4%。居民主要消费支出有六项呈现上升趋势:一是食品支出持续增长,人均80836元,同比增长25.56%。二是衣着支出增长平稳,人均342.68元,同比增长16.23%。三是医疗保健支出增长.人均242.15元.同比增长31.8%。四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幅超过三成.人均261.05元,同比增长32.33%。五是其它服务支出增长,人均支出132.35元,同比增长22.61%。六是居住支出增长。人均286.34元.同比增长58.3%。
(二)家庭收入不同,消费明显差异。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同群体间的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呈现不同的需求特点。除食品支出仍是不同家庭主要需求外,低收入家庭的需求重点是教育、医疗保健和住房;中等收入家庭需求重点依次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交通通讯、服饰和医疗保健;高收入家庭的需求重点依次是交通、旅游、居住等。对商品房的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加大。需求的层次化还体现在商品的档次差异,高收入群体更重视产品档次和品牌知名度.而低收人群体会更加重视价格和质量。
(三)教育投入加大,健康消费增加。为应对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子女非义务教育和岛身再教育的支出将大幅度提高。教育费用仍是城市居民的一项重要支出,也是居民家庭储蓄的主要目的。不同教育层次的支出将出现分化,居民家庭的义务教育支出随着政府加强教育收费的管理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各种减免政策的出台将保持稳定或下降。非义务教育支出将随着私立学校的增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同收费标准人数结构的调整而保持稳定的增长。成人学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及各种家教、假期培训支出将不断增加。旅游、度假消费将是增长最快的项目,健康消费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重视.虽然这类支出水平还不高,但预期其增长势头会非常快。
(四)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市场优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消费环境会得到很大改善.农民日常消费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将大幅度提高,教育、购房、通讯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增加,农村市场会进一步活跃,这将对启动消费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金融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宣传,改变消费者和银行经营者的思想偏差。消费信贷在我国是一项较新的信贷业务品种,银行业要通过加强宣传,普及消费信贷知识,引导居民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实现从无债消费到适度负债消费,从滞后型消费到适当超前型消费的理念转变,使广大居民真正摆脱过去“量入为出”的传统思想的束缚,纠正对信贷消费认识上的偏差,积极尝试全新的消费方式,使消费信贷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形式。同时引导居民增强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普及居民金融知识,向居民推广助学贷款、小额质押贷款、信用卡、基金等金融产品,增强居民致富本领.建立新的经济条件下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
(二)改善服务,支持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国内外经济表明,发展消费信贷,是刺激消费的重要措施,因此,银行业应结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惠农政策.在个人消费信贷方面满足百姓的金融需求,按市场细分的原则,确立自己的营销策略和发展战略,并适时开发和推出一些“适销对路”的消费信贷品种,要积极拓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满足农村居民在家电、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交通工具、农机具等方面的消费需求,积极提供消费信贷咨询服务促进消费信贷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三)完善制度,健全消费信贷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以规范银行和消费者行为,保护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消费信贷创造有序发展的基础。同时要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授权授信管理,加强自我约束,严禁违规经营。有关部门应加强配合,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发展的外部环境。切实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四)采取措施,加大信贷业务的投入力度。一是加大以消费品生产企业特别是重点品牌企业发展的投入;二是支持现代物流重点企业发展.加大对县域二、三产业和农村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能源、环境建设、农村城镇化、农村产业化等方面的投入.借鉴开办农户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推进小额信贷进社区,开辟信贷服务新市场;三是加大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以农业等弱质行业和农户、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学生为扶持对象,采取措施,积极发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健康快速发展,推行信用小额积分贷款,解决农民工贷款需求问题。四是大力发展银行卡业务.加大打工人群银行卡发放力度,引导农民工了解掌握银行卡服务的作用操作规则及安全常识,提高农民工对银行卡的认知度,大力开发培育真正适合农民工的银行卡产品.扩大农村地区银行卡服务覆盖面.解决农民工资金结算不便的问题。
(五)履行职能,积极优化信贷消费外围环境。基层央行金融服务职责要在提供资金清算、现金供应、国库收支等传统业务基础上追求服务内涵的延伸和外延的扩张,依托良好的政银企关系和协调服务及调研分析、参谋建议等“软服务”,将自身的服务理念渗透于政府领导阶层和社会各阶层,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促使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致力改善信用环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从而吸引金融资金的持续大量投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消费增长。同时。要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加大征信宣传力度,规范征信市场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从而为发展消费信贷,控制相关风险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消费信贷 调查 思考
金融如何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消费健康增长,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通过对平顶山市居民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金融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平顶山市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概况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影响即期消费的实现。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31,比去年同期增加15.5%,同比增长率下降2.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42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4%,同比增长率下降0.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不高,直接影响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造成居民消费需求的减弱。
(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制约消费能量的增长。2009年的报表显示,平顶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出2.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比率由上年的3.13:1下降到3.06:l;而实际情况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的3.06倍。这已经大大超过了世界银行公布的城乡居民合理的人均收入差距2:1的临界线.根据发展态势分析:居民收入差距还有继续扩大趋势。另外.由于不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贫富居民之间收入的不平衡状况.使居民之间消费水平的差距也明显拉开,此种情况从总体上制约了消费规模的扩大。
(三)社会保障水平低下,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还较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受到财力的严重制约.大量农村居民甚至还没有纳入养老保障体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负仍让一般工薪阶层不敢放开消费,加之存在一些未来不确定或不可知因素,如失业和工作、收入不稳定导致的预期收入方面的影响,使居民只能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预防性储蓄,城乡居民消费倾向逐步走低。
(四)消费信贷制度缺陷,影响居民消费意愿提升。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和信用保障,金融机构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目前消费贷款都有非常严格的准人条件,致使银行审贷过程中手续繁锁,灵活性差,服务措施不够完善,同时由于消费贷款面广量大,抵押物难以变现,造成金融机构管理成本增加.过度集中的信贷管理办法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又使银行开办消费信贷的积极性不高.削弱了基层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使目前银行消费信贷范围和品种十分有限。仅开办了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品种也只有抵押、质押贷款方式和信用卡服务,且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二、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趋势的分析
(一)消费总量增长。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消费观念日趋成熟,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城镇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如,2009年,平顶山市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642.7元.同比增长12.4%。居民主要消费支出有六项呈现上升趋势:一是食品支出持续增长,人均80836元,同比增长25.56%。二是衣着支出增长平稳,人均342.68元,同比增长16.23%。三是医疗保健支出增长.人均242.15元.同比增长31.8%。四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幅超过三成.人均261.05元,同比增长32.33%。五是其它服务支出增长,人均支出132.35元,同比增长22.61%。六是居住支出增长。人均286.34元.同比增长58.3%。
(二)家庭收入不同,消费明显差异。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同群体间的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呈现不同的需求特点。除食品支出仍是不同家庭主要需求外,低收入家庭的需求重点是教育、医疗保健和住房;中等收入家庭需求重点依次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交通通讯、服饰和医疗保健;高收入家庭的需求重点依次是交通、旅游、居住等。对商品房的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加大。需求的层次化还体现在商品的档次差异,高收入群体更重视产品档次和品牌知名度.而低收人群体会更加重视价格和质量。
(三)教育投入加大,健康消费增加。为应对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子女非义务教育和岛身再教育的支出将大幅度提高。教育费用仍是城市居民的一项重要支出,也是居民家庭储蓄的主要目的。不同教育层次的支出将出现分化,居民家庭的义务教育支出随着政府加强教育收费的管理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各种减免政策的出台将保持稳定或下降。非义务教育支出将随着私立学校的增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同收费标准人数结构的调整而保持稳定的增长。成人学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及各种家教、假期培训支出将不断增加。旅游、度假消费将是增长最快的项目,健康消费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重视.虽然这类支出水平还不高,但预期其增长势头会非常快。
(四)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市场优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消费环境会得到很大改善.农民日常消费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将大幅度提高,教育、购房、通讯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增加,农村市场会进一步活跃,这将对启动消费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金融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宣传,改变消费者和银行经营者的思想偏差。消费信贷在我国是一项较新的信贷业务品种,银行业要通过加强宣传,普及消费信贷知识,引导居民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实现从无债消费到适度负债消费,从滞后型消费到适当超前型消费的理念转变,使广大居民真正摆脱过去“量入为出”的传统思想的束缚,纠正对信贷消费认识上的偏差,积极尝试全新的消费方式,使消费信贷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形式。同时引导居民增强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普及居民金融知识,向居民推广助学贷款、小额质押贷款、信用卡、基金等金融产品,增强居民致富本领.建立新的经济条件下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
(二)改善服务,支持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国内外经济表明,发展消费信贷,是刺激消费的重要措施,因此,银行业应结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惠农政策.在个人消费信贷方面满足百姓的金融需求,按市场细分的原则,确立自己的营销策略和发展战略,并适时开发和推出一些“适销对路”的消费信贷品种,要积极拓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满足农村居民在家电、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交通工具、农机具等方面的消费需求,积极提供消费信贷咨询服务促进消费信贷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三)完善制度,健全消费信贷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以规范银行和消费者行为,保护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消费信贷创造有序发展的基础。同时要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授权授信管理,加强自我约束,严禁违规经营。有关部门应加强配合,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发展的外部环境。切实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四)采取措施,加大信贷业务的投入力度。一是加大以消费品生产企业特别是重点品牌企业发展的投入;二是支持现代物流重点企业发展.加大对县域二、三产业和农村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能源、环境建设、农村城镇化、农村产业化等方面的投入.借鉴开办农户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推进小额信贷进社区,开辟信贷服务新市场;三是加大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以农业等弱质行业和农户、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学生为扶持对象,采取措施,积极发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健康快速发展,推行信用小额积分贷款,解决农民工贷款需求问题。四是大力发展银行卡业务.加大打工人群银行卡发放力度,引导农民工了解掌握银行卡服务的作用操作规则及安全常识,提高农民工对银行卡的认知度,大力开发培育真正适合农民工的银行卡产品.扩大农村地区银行卡服务覆盖面.解决农民工资金结算不便的问题。
(五)履行职能,积极优化信贷消费外围环境。基层央行金融服务职责要在提供资金清算、现金供应、国库收支等传统业务基础上追求服务内涵的延伸和外延的扩张,依托良好的政银企关系和协调服务及调研分析、参谋建议等“软服务”,将自身的服务理念渗透于政府领导阶层和社会各阶层,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促使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致力改善信用环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从而吸引金融资金的持续大量投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消费增长。同时。要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加大征信宣传力度,规范征信市场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从而为发展消费信贷,控制相关风险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