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各种运动损伤将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妨碍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本文作者对主要的运动损伤及其损伤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运动损伤 原因 预防
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体育课也许是他们最主要的运动时间。由于缺乏对体育基本知识的了解,因此,他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容易导致身体的一些部位受到损伤,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遗憾。为了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我们对致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以防患于未然。
1.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擦伤、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髌骨劳损、脱臼、骨折、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脑震荡等。造成这些损伤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每种损伤也各有它的发生原因。但归纳起来基本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技术动作错误;动作粗野,违反规则;准备活动不足或带伤运动;精神紧张;思想麻痹;场地器材不良;意外损伤,等等。
1.1技术动作错误。
技术动作错误是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正确的技术动作必定是合理的,符合人体活动姿势的要求;如果技术动作错误,就是以反人体的姿势进行运动,必定使身体受到损伤。
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学生只要求自己完成动作或只要求自己有好的成绩,而不重视动作姿势是否正确,在练习过程中没有充分地稳定肌肉力量群来完成动作,以致发生主动或被动肌群损伤。也有学生因为长期错误的技术训练动作造成了身体某部位不应有的沉重负荷,使该部位组织变性,失去了组织应有的弹性和韧性,降低了组织的负荷能力,这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如在跳跃时,由于动作不正确,两脚掌不是同时落地,使地面的反作用力不是均匀地承担在两个跟踺上,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单侧跟踺劳损变性,当受到外在较大的爆发力时,跟踺就会受到损伤。这种损伤在田径、排球中发生较多。
1.2动作粗暴,违犯规则。
在体育运动比赛和体育教学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是为了保证运动员或学生在比赛和教学过程中不受损伤,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正确理解和遵守规则。因此,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对规则不完全理解,导致在运动中受到伤害,既伤到自己又害到别人。如在足球比赛中,有些学生为了有好的表现,不惜做出铲人、撞人、拉人等粗暴动作,致使别人受到创伤,同时自己也受到擦伤、扭伤等伤害。
1.3准备活动不足或带伤运动。
每项运动开始之前都要进行热身运动,也就是做准备活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身体慢慢进入运动状态,为正式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但有些学生的准备活动不足,致使肌肉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展,韧带没有充分拉伸,当进入正式教学内容时,由于负荷量增大,而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肌肉的承担负荷都还没有进入运动状态,就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如上健美操课时,准备活动中,韧带没有认真拉开,各大关节没有充分活动开,热身操也没达到一定效果,这时如果进入正式教学内容,就会导致韧带拉伤、关节扭伤。
再一个就是带伤运动,有些学生认为一些小伤不能阻止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结果导致更严重的损伤。一旦受伤,伤就存在,不管它是大是小。伤的出现就是向身体提出警告,如果忽视它继续运动,受伤的地方就在强迫之下勉强运动,就会导致更严重的损伤,此时再加以重视,可能就为时已晚了。如篮球课上,碰撞、扭伤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学生在运动中不小心扭伤了脚,却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继续运动,损伤的韧带被迫超负荷运转,结果发生韧带撕裂、断裂,追悔莫及。
1.4精神紧张或疲乏。
人在精神紧张时,思想就会混乱,行动就会迟缓,肌肉就会“僵硬”。此时进行运动,运动损伤也就再所难免了。因为此时的精神并不能集中到这个项目上来,精神分散必定导致失误的出现,意外的发生。如一个初学跨栏的学生,第一次面对栏架时,他的思想不能集中到跨栏动作上来,思想的混乱再加上肌肉不能自如伸展,就会出现被栏跌倒、扭伤、擦伤等运动损伤情况。
疲乏也会导致运动损伤。疲乏的时候,人的精神处在松散的状态,四肢软弱无力,血液中乳酸含量高,供氧能力下降,此时若再继续运动,体力不能跟上,技术动作变形,冒冷汗,神经反映速度减慢,易发生运动损伤,严重者会休克。
1.5思想麻痹或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或麻痹大意有关。他们都存在着某些片面的认识,平时在体育教学中不重视安全教育,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生运动损伤后,也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以致伤害事故不断发生。如在体操课中学生在做双杠上一个简单的摆动动作,如果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教师也不多加注意,该学生边做动作边嘻嘻哈哈,这样就很容易脱手从杠上摔下造成损伤。还有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在慢跑的时候不在意,又蹦又跳,很容易扭伤、摔伤,造成事故。
1.6场地器材不良或保护帮助不足。
场地是体育课中必可少的设施,也是学生健康与运动的场所。运动场地不平,有小碎石或杂物;跑道太硬或太滑;沙坑没掘松或有小石子,坑沿高出地面,踏板与地面不平齐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潜在的危险,学生在不良的环境中进行运动,易造成损伤。
场地不可忽视,器械也不可不重视。各种运动器械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能提高他们的兴趣,但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练习,学生就有受到伤害的可能。器械的锻炼功能是依据运动解剖学和力学原理设计的,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盲目模仿他人练习,易引起损伤。器械维护不良或年久失修,表面粗糙或有裂痕;器械安装不牢或放置位置不妥;器械的高低、大小或重量不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点;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具,没有足够的保护存在;运动时的服装、鞋袜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等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都有使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些细节的问题,要给学生一个安全、和谐的运动环境。
1.7意外损伤。
意外是不可预见的,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意外的损伤会让人有始料未及的感觉,但仔细看来,却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如不良的天气影响,气温过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或因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降低而引起肌肉韧带损伤;潮湿高温可导致肌肉痉挛或虚脱;光线不足不仅影响视力,而且使兴奋性降低、反应迟钝,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意外损伤。
运动员负荷过大也是导致意外损伤的一个原因。运动负荷过大会让学生很快感到疲劳且不易恢复,此时若继续运动,意外也就在所难免。
由此可见,意外导致的损伤有预见的可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放松自如地运动,但也应该提醒他们注意身边的细小问题。
2.运动损伤预防的原则
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为学习、生活准备一个健康的体魄。因此,我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应该积极预防运动损伤。虽然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不同,但预防的原则必须是综合性的,这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2.1加强安全运动的思想教育。
平时要加强安全运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
2.2加强保健指导。
平时要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遵守体育卫生要求的自觉性。当学生了解了这些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后在运动中他们会更加注意,运动损伤也就能得到预防。
2.3注意运用正确的技术动作。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都有它特定的基本要求。熟练地掌握基本技术不仅可以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增进体质,而且对预防运动损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错误的技术动作和不规范的技术要求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如在上铅球课时,只是一心把球投出去,而不去想技术要领,在投掷中就很容易使肩、肘关节受损,如果想到了技术要领,全身协调用力把球掷出,不仅不会受伤,还能获得理想的成绩。
2.4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运动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顺序,事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教学中可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加强基本技术教学,使学生的活动能力得到提高。负荷的安排也应合理,防止出现疲劳,要懂得积极休息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也应循序渐进,这样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2.5加强运动前的热身,做好准备活动。
在正式教学内容前,我们都应有适当的热身,热身的内容最好能与教学内容接轨,准备活动还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克服肌体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教学打下好的基础。热身时,我们应循序渐进,运动量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在适当的热身后就可以在正式的内容中施展拳脚了。
2.6运动后的按摩放松。
按摩可以通过刺激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来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因此,在教学后用按摩的方法放松,能使疲劳很快消除。
2.7合理的营养补充。
食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能量物质。没有合理的营养补充,我们将难以生存,更无法达到最佳状态。所谓合理就是指对人体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使膳食的质和量都能适应人体的生理、生活、劳动及一切活动的需要。合理的营养能快速修复受损的肌纤维,从而使受伤几率大大降低。
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时常出现,为此,要认真做好运动场器械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具的管理,平时要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教育,增加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遵守体育卫生要求的自觉性,从而使体育教学中的损伤减少,让体育的真正作用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程戴荣.运动员创伤及防治[J].体育师友,1997,(5).
[2]洪国武,常炎珍.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报,1997,(4).
[3]文兰佃.体育课中的按摩[J].体育教学,1998,(2).
[4]祝瑞雪,孔燕.浅谈运动员损伤的特点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报,1997,(4).
[5]张明炬.运动损伤的预防[J].田径,1999,(8).
[6]柯亚龙.学校群体锻炼损伤原因及预防[J].体育科学研究,2000,(1).
[7]赵毓申.关注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J].少年体育训练,1998,(4).
[8]赵军红.对学生发生运动创伤的分析及建议[J].沈阳体育学院报,1999,(3).
[9]杨中虎.青少年体育锻炼常见运动性创伤的发生与预防[J].体育科学研究,1999,(1).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运动损伤 原因 预防
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体育课也许是他们最主要的运动时间。由于缺乏对体育基本知识的了解,因此,他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容易导致身体的一些部位受到损伤,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遗憾。为了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我们对致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以防患于未然。
1.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擦伤、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髌骨劳损、脱臼、骨折、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脑震荡等。造成这些损伤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每种损伤也各有它的发生原因。但归纳起来基本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技术动作错误;动作粗野,违反规则;准备活动不足或带伤运动;精神紧张;思想麻痹;场地器材不良;意外损伤,等等。
1.1技术动作错误。
技术动作错误是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正确的技术动作必定是合理的,符合人体活动姿势的要求;如果技术动作错误,就是以反人体的姿势进行运动,必定使身体受到损伤。
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学生只要求自己完成动作或只要求自己有好的成绩,而不重视动作姿势是否正确,在练习过程中没有充分地稳定肌肉力量群来完成动作,以致发生主动或被动肌群损伤。也有学生因为长期错误的技术训练动作造成了身体某部位不应有的沉重负荷,使该部位组织变性,失去了组织应有的弹性和韧性,降低了组织的负荷能力,这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如在跳跃时,由于动作不正确,两脚掌不是同时落地,使地面的反作用力不是均匀地承担在两个跟踺上,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单侧跟踺劳损变性,当受到外在较大的爆发力时,跟踺就会受到损伤。这种损伤在田径、排球中发生较多。
1.2动作粗暴,违犯规则。
在体育运动比赛和体育教学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是为了保证运动员或学生在比赛和教学过程中不受损伤,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正确理解和遵守规则。因此,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对规则不完全理解,导致在运动中受到伤害,既伤到自己又害到别人。如在足球比赛中,有些学生为了有好的表现,不惜做出铲人、撞人、拉人等粗暴动作,致使别人受到创伤,同时自己也受到擦伤、扭伤等伤害。
1.3准备活动不足或带伤运动。
每项运动开始之前都要进行热身运动,也就是做准备活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身体慢慢进入运动状态,为正式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但有些学生的准备活动不足,致使肌肉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展,韧带没有充分拉伸,当进入正式教学内容时,由于负荷量增大,而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肌肉的承担负荷都还没有进入运动状态,就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如上健美操课时,准备活动中,韧带没有认真拉开,各大关节没有充分活动开,热身操也没达到一定效果,这时如果进入正式教学内容,就会导致韧带拉伤、关节扭伤。
再一个就是带伤运动,有些学生认为一些小伤不能阻止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结果导致更严重的损伤。一旦受伤,伤就存在,不管它是大是小。伤的出现就是向身体提出警告,如果忽视它继续运动,受伤的地方就在强迫之下勉强运动,就会导致更严重的损伤,此时再加以重视,可能就为时已晚了。如篮球课上,碰撞、扭伤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学生在运动中不小心扭伤了脚,却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继续运动,损伤的韧带被迫超负荷运转,结果发生韧带撕裂、断裂,追悔莫及。
1.4精神紧张或疲乏。
人在精神紧张时,思想就会混乱,行动就会迟缓,肌肉就会“僵硬”。此时进行运动,运动损伤也就再所难免了。因为此时的精神并不能集中到这个项目上来,精神分散必定导致失误的出现,意外的发生。如一个初学跨栏的学生,第一次面对栏架时,他的思想不能集中到跨栏动作上来,思想的混乱再加上肌肉不能自如伸展,就会出现被栏跌倒、扭伤、擦伤等运动损伤情况。
疲乏也会导致运动损伤。疲乏的时候,人的精神处在松散的状态,四肢软弱无力,血液中乳酸含量高,供氧能力下降,此时若再继续运动,体力不能跟上,技术动作变形,冒冷汗,神经反映速度减慢,易发生运动损伤,严重者会休克。
1.5思想麻痹或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或麻痹大意有关。他们都存在着某些片面的认识,平时在体育教学中不重视安全教育,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生运动损伤后,也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以致伤害事故不断发生。如在体操课中学生在做双杠上一个简单的摆动动作,如果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教师也不多加注意,该学生边做动作边嘻嘻哈哈,这样就很容易脱手从杠上摔下造成损伤。还有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在慢跑的时候不在意,又蹦又跳,很容易扭伤、摔伤,造成事故。
1.6场地器材不良或保护帮助不足。
场地是体育课中必可少的设施,也是学生健康与运动的场所。运动场地不平,有小碎石或杂物;跑道太硬或太滑;沙坑没掘松或有小石子,坑沿高出地面,踏板与地面不平齐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潜在的危险,学生在不良的环境中进行运动,易造成损伤。
场地不可忽视,器械也不可不重视。各种运动器械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能提高他们的兴趣,但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练习,学生就有受到伤害的可能。器械的锻炼功能是依据运动解剖学和力学原理设计的,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盲目模仿他人练习,易引起损伤。器械维护不良或年久失修,表面粗糙或有裂痕;器械安装不牢或放置位置不妥;器械的高低、大小或重量不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点;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具,没有足够的保护存在;运动时的服装、鞋袜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等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都有使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些细节的问题,要给学生一个安全、和谐的运动环境。
1.7意外损伤。
意外是不可预见的,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意外的损伤会让人有始料未及的感觉,但仔细看来,却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如不良的天气影响,气温过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或因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降低而引起肌肉韧带损伤;潮湿高温可导致肌肉痉挛或虚脱;光线不足不仅影响视力,而且使兴奋性降低、反应迟钝,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意外损伤。
运动员负荷过大也是导致意外损伤的一个原因。运动负荷过大会让学生很快感到疲劳且不易恢复,此时若继续运动,意外也就在所难免。
由此可见,意外导致的损伤有预见的可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放松自如地运动,但也应该提醒他们注意身边的细小问题。
2.运动损伤预防的原则
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为学习、生活准备一个健康的体魄。因此,我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应该积极预防运动损伤。虽然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不同,但预防的原则必须是综合性的,这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2.1加强安全运动的思想教育。
平时要加强安全运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
2.2加强保健指导。
平时要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遵守体育卫生要求的自觉性。当学生了解了这些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后在运动中他们会更加注意,运动损伤也就能得到预防。
2.3注意运用正确的技术动作。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都有它特定的基本要求。熟练地掌握基本技术不仅可以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增进体质,而且对预防运动损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错误的技术动作和不规范的技术要求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如在上铅球课时,只是一心把球投出去,而不去想技术要领,在投掷中就很容易使肩、肘关节受损,如果想到了技术要领,全身协调用力把球掷出,不仅不会受伤,还能获得理想的成绩。
2.4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运动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顺序,事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教学中可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加强基本技术教学,使学生的活动能力得到提高。负荷的安排也应合理,防止出现疲劳,要懂得积极休息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也应循序渐进,这样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2.5加强运动前的热身,做好准备活动。
在正式教学内容前,我们都应有适当的热身,热身的内容最好能与教学内容接轨,准备活动还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克服肌体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教学打下好的基础。热身时,我们应循序渐进,运动量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在适当的热身后就可以在正式的内容中施展拳脚了。
2.6运动后的按摩放松。
按摩可以通过刺激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来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因此,在教学后用按摩的方法放松,能使疲劳很快消除。
2.7合理的营养补充。
食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能量物质。没有合理的营养补充,我们将难以生存,更无法达到最佳状态。所谓合理就是指对人体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使膳食的质和量都能适应人体的生理、生活、劳动及一切活动的需要。合理的营养能快速修复受损的肌纤维,从而使受伤几率大大降低。
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时常出现,为此,要认真做好运动场器械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具的管理,平时要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教育,增加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遵守体育卫生要求的自觉性,从而使体育教学中的损伤减少,让体育的真正作用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程戴荣.运动员创伤及防治[J].体育师友,1997,(5).
[2]洪国武,常炎珍.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报,1997,(4).
[3]文兰佃.体育课中的按摩[J].体育教学,1998,(2).
[4]祝瑞雪,孔燕.浅谈运动员损伤的特点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报,1997,(4).
[5]张明炬.运动损伤的预防[J].田径,1999,(8).
[6]柯亚龙.学校群体锻炼损伤原因及预防[J].体育科学研究,2000,(1).
[7]赵毓申.关注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J].少年体育训练,1998,(4).
[8]赵军红.对学生发生运动创伤的分析及建议[J].沈阳体育学院报,1999,(3).
[9]杨中虎.青少年体育锻炼常见运动性创伤的发生与预防[J].体育科学研究,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