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餐式消费文化浪潮裹挟下,中国式新年电影:贺岁片——这一商业电影类别,与其被称为“大餐后的甜点”,不如说是影音娱乐时代的“速食面”。
“面”——中国特色,独具匠心。
贺岁片——之所以既不是大餐,不是甜点,亦不是汉堡,不是通心粉,就要溯其渊源而论。
首先,立足于电影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来讲,从卢米埃尔兄弟单纯的影像记录到反映工业时代文明的《大独裁者》、《摩登时代》,再到有声电影《爵士歌王》,有色电影《浮华世界》,电影一直肩负着表达情感、叙述故事的重任,好莱坞电影制作的成熟与一批具有前瞻性、思想性导演的诞生更是将电影推向了艺术的顶峰——时至今日,电影早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娱乐品,而是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的艺术;如若称这些肩负“艺术”重任的艺术片为大餐,那么艺术性渐弱、商业性渐强的新年电影自然就是餐后“甜点”。这个“甜点”,是就西方电影而论。电影本身是西方的舶来品,贺岁片亦是。贺岁片这一类别最早源自西方好莱坞式新年电影,是在新年、圣诞期间安排上映的圣诞题材电影。以2009年为例,相比鸿篇巨制、弘扬全人类团结共度危机的《2012》而言,《圣诞狗狗》以一种近似儿童的语言让人重拾圣诞的给予精神,故事浅显、直白,镜头语言与特效制作上不求完美,前者是“大餐”,后者则是餐后“甜点”。西方的新年片往往是直入主题的,既是借节日营销的一种模式,反过来又促进本土文化的根植人心,强化民族节日与民族意识,而这种题材是不作为满足深度思想与视觉消费而充饥的,它只是满足于新年人们寻求欢乐放松的普遍心理需求的“甜点”。
其次,新年电影来到中国,才有了“贺岁片”的名头。对中国人来说圣诞、新年是较西化的节日,国人更加愿意叫它——岁末。忙碌了一年的国人在岁末进入了休整期与消费期,这是典型的农业国家的生活方式。中国电影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黄金档期——贺岁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称谓。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正在于任何一种舶来的文化登陆中国,都变成了带有中国民族色彩的新文化,“甜品”在这种文化消化中逐步变成中国特色的“面”。“面”首先体现在其做法不同。“面”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每到岁末香港演艺圈内的一些明星都会自发地凑到一起,不计片酬地拍几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影片献给观众。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发财”、“家有喜事”、“福禄寿喜”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词来命名,内容上也基本满足以下两点:首先是喜剧,其次有一个相对圆满的大团圆结局。这里并没有像西方新年影片中强调其节日的圣诞题材。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最强烈的莫过于一些传统的节日娱乐项目。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每个农历传统节日是国人喜庆的日子,尤其是每年的岁末——春节。这种追求喜庆的心里在洋节日的入侵下也是如此。过春节要有一些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娱乐项目,戏曲、花鼓、二人转等传统的文化娱乐品种,就像中国的“春晚”,1983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文化领域呈现的活跃氛围以及国人思想解放、振奋激扬的心理态势,中央电视台整合自身优势、全力打造、推出了春节联欢晚会。“春晚”一经推出,令全国人民耳目一新,受到普遍的欢迎和称赞。今天的“春晚”节目繁多,样式翻新,精彩不断更是国人忙碌一年后在家团聚、欢乐必看的一大文化大餐,这符合了当下人们的一种文化需求。
但这些对当下的年轻人并不是非常的“感冒”,相比官方味道浓重的“春晚”,贺岁电影则更多了个人化的创作与恶搞的空间。中国的新年电影已经成了国人的“年夜饭”,贺岁片每年云集此时,冯小刚成为当之无愧的贺岁片第一旗手,新年没有他的片子参加,就像是春晚看不到赵本山一样,已经形成了一种冯氏贺岁文化。从他的《甲方乙方》到《大腕》到目前的《非诚勿扰》基本上都体现出了主人公的品行,虽表面丑陋但心底善良且风趣幽默。他的电影大多是把都市小人物放置在自嘲的位置,从容地传达出真实的欲望,不急不躁地完成自我排解,从而获取一种心理平衡的境界,这种折中的手法,很好地掌握了中下层人民对命运与人生的诉求。除此之外,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社会调侃和讽喻,这种调侃和讽喻大都弱化甚至删除了政治内容,多是以巧妙而辛辣的形式对某些社会现象和权贵风气进行讽刺和捉弄,以此获取大众的心理认可和观影快感。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变成了冯氏电影的一大招牌,引领了中国的贺岁电影市场,也形成了中国新年电影的文化取向。
因此,这期间选择看电影无疑是很好的、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之一,这恰恰符合了年轻人的一种消费心理。西式的甜点、汉堡、通心粉来到中国,摇身一变,成了中国式的“面”。这种“面”不仅具有了中国百姓化的特征,也融入了大众化的概念,具有一种普及意义。吃“面”的方法不同,售“面”的方式也不同,于是,糅合了东西文化于一身的“速食面”诞生了。
“速食面”营销——速食与速销。
这种“面”不是中国百姓家家餐桌上的主食面,因此吃法上有不同。首先要理解你的处境,现在我们不是去精致的法式餐厅用餐,也不是在细品满汉全席,如果你做好准备皱起眉头思考——对不起,请出门右转;这种面是速食的,不要指望它能引起你的深思,永远在餐桌上保留,永远不要指望它能像一本书、一个人、一件事那样影响你的一生、或像《蒙娜丽莎》在卢浮宫博物馆永久性悬挂,它速食而速销,方便食用也方便丢弃;然而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不是老火慢炖的粤式煲汤,却要吃出煲汤的味道,因此,“面”就有了“料包”。本年度的最佳笑话,最流行语汇,最in词语,最转(音zhuǎi)动作,一时间翻箱倒柜、喷涌而出,因其浓缩,放足了味精,于是以一种极度夸张搞笑、逻辑不明的叙事结构搬上荧幕,五味杂陈……细看却能从每一块肢解的菜叶、肉末中想象还原出其原本的形状——哪一块颜色不能分辨出自己或者身边某些人的影子,抑或年度发生的辛辣事件?
当然,“速食面”都少不了包装与宣传,每年都会推陈出新,变幻新口味,也必然少不了视觉上的诱惑,强大的明星阵容,凶猛的造势,明知这只是尝鲜式的娱乐,总会有人屡屡经不起海报上汤汁鲜美背后大块朵颐的诱惑,食过之后又来痛斥食之无味与钱包的浩劫,全然不顾明码标价与贺岁档期。
“速食面”——何去何从?
错不在“速食面”本身,而在于食它的环境与态度。没有一个销售“速食面”的商家是为消费者的营养均衡与健康考虑的,即使所谓“非油炸”、“无添加”等各种口号,也无疑是围绕“票房”这一商业目的为核心。
首先,生产“速食面”本身并没有错,“速食面”的食用群体上至天天星巴克、必胜客的白领小资,下至食堂——寝室——教室三点一线的学生族、风餐露宿的打工仔,你无法忽视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更无法忽视他们特定时间段、特定场合的消费需求。因此,它是和社会环境、人心期盼、经济时潮相呼应的,体现了其社会文化研讨价值。
其次,当影视作品本身和实实在在的票房获取、投资回报、影院银幕块数相关联的时候,中国的商业电影可以通过一种可视化的度量衡与观众互动,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商业电影创作,又可以反过来探究大众的消费取向。
最后,贺岁片是与当今时代大众的心理互动,具有现实意义,并且确立了电影的国家文化新观念——多元、宽容、健康文化代替了自我、单一执迷、阴暗色调的国家精神产品,在整体趋势上引领大众文化向着多元、健康的方向发展。(责任编辑:郝大鹏)
“面”——中国特色,独具匠心。
贺岁片——之所以既不是大餐,不是甜点,亦不是汉堡,不是通心粉,就要溯其渊源而论。
首先,立足于电影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来讲,从卢米埃尔兄弟单纯的影像记录到反映工业时代文明的《大独裁者》、《摩登时代》,再到有声电影《爵士歌王》,有色电影《浮华世界》,电影一直肩负着表达情感、叙述故事的重任,好莱坞电影制作的成熟与一批具有前瞻性、思想性导演的诞生更是将电影推向了艺术的顶峰——时至今日,电影早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娱乐品,而是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的艺术;如若称这些肩负“艺术”重任的艺术片为大餐,那么艺术性渐弱、商业性渐强的新年电影自然就是餐后“甜点”。这个“甜点”,是就西方电影而论。电影本身是西方的舶来品,贺岁片亦是。贺岁片这一类别最早源自西方好莱坞式新年电影,是在新年、圣诞期间安排上映的圣诞题材电影。以2009年为例,相比鸿篇巨制、弘扬全人类团结共度危机的《2012》而言,《圣诞狗狗》以一种近似儿童的语言让人重拾圣诞的给予精神,故事浅显、直白,镜头语言与特效制作上不求完美,前者是“大餐”,后者则是餐后“甜点”。西方的新年片往往是直入主题的,既是借节日营销的一种模式,反过来又促进本土文化的根植人心,强化民族节日与民族意识,而这种题材是不作为满足深度思想与视觉消费而充饥的,它只是满足于新年人们寻求欢乐放松的普遍心理需求的“甜点”。
其次,新年电影来到中国,才有了“贺岁片”的名头。对中国人来说圣诞、新年是较西化的节日,国人更加愿意叫它——岁末。忙碌了一年的国人在岁末进入了休整期与消费期,这是典型的农业国家的生活方式。中国电影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黄金档期——贺岁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称谓。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正在于任何一种舶来的文化登陆中国,都变成了带有中国民族色彩的新文化,“甜品”在这种文化消化中逐步变成中国特色的“面”。“面”首先体现在其做法不同。“面”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每到岁末香港演艺圈内的一些明星都会自发地凑到一起,不计片酬地拍几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影片献给观众。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发财”、“家有喜事”、“福禄寿喜”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词来命名,内容上也基本满足以下两点:首先是喜剧,其次有一个相对圆满的大团圆结局。这里并没有像西方新年影片中强调其节日的圣诞题材。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最强烈的莫过于一些传统的节日娱乐项目。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每个农历传统节日是国人喜庆的日子,尤其是每年的岁末——春节。这种追求喜庆的心里在洋节日的入侵下也是如此。过春节要有一些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娱乐项目,戏曲、花鼓、二人转等传统的文化娱乐品种,就像中国的“春晚”,1983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文化领域呈现的活跃氛围以及国人思想解放、振奋激扬的心理态势,中央电视台整合自身优势、全力打造、推出了春节联欢晚会。“春晚”一经推出,令全国人民耳目一新,受到普遍的欢迎和称赞。今天的“春晚”节目繁多,样式翻新,精彩不断更是国人忙碌一年后在家团聚、欢乐必看的一大文化大餐,这符合了当下人们的一种文化需求。
但这些对当下的年轻人并不是非常的“感冒”,相比官方味道浓重的“春晚”,贺岁电影则更多了个人化的创作与恶搞的空间。中国的新年电影已经成了国人的“年夜饭”,贺岁片每年云集此时,冯小刚成为当之无愧的贺岁片第一旗手,新年没有他的片子参加,就像是春晚看不到赵本山一样,已经形成了一种冯氏贺岁文化。从他的《甲方乙方》到《大腕》到目前的《非诚勿扰》基本上都体现出了主人公的品行,虽表面丑陋但心底善良且风趣幽默。他的电影大多是把都市小人物放置在自嘲的位置,从容地传达出真实的欲望,不急不躁地完成自我排解,从而获取一种心理平衡的境界,这种折中的手法,很好地掌握了中下层人民对命运与人生的诉求。除此之外,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社会调侃和讽喻,这种调侃和讽喻大都弱化甚至删除了政治内容,多是以巧妙而辛辣的形式对某些社会现象和权贵风气进行讽刺和捉弄,以此获取大众的心理认可和观影快感。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变成了冯氏电影的一大招牌,引领了中国的贺岁电影市场,也形成了中国新年电影的文化取向。
因此,这期间选择看电影无疑是很好的、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之一,这恰恰符合了年轻人的一种消费心理。西式的甜点、汉堡、通心粉来到中国,摇身一变,成了中国式的“面”。这种“面”不仅具有了中国百姓化的特征,也融入了大众化的概念,具有一种普及意义。吃“面”的方法不同,售“面”的方式也不同,于是,糅合了东西文化于一身的“速食面”诞生了。
“速食面”营销——速食与速销。
这种“面”不是中国百姓家家餐桌上的主食面,因此吃法上有不同。首先要理解你的处境,现在我们不是去精致的法式餐厅用餐,也不是在细品满汉全席,如果你做好准备皱起眉头思考——对不起,请出门右转;这种面是速食的,不要指望它能引起你的深思,永远在餐桌上保留,永远不要指望它能像一本书、一个人、一件事那样影响你的一生、或像《蒙娜丽莎》在卢浮宫博物馆永久性悬挂,它速食而速销,方便食用也方便丢弃;然而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不是老火慢炖的粤式煲汤,却要吃出煲汤的味道,因此,“面”就有了“料包”。本年度的最佳笑话,最流行语汇,最in词语,最转(音zhuǎi)动作,一时间翻箱倒柜、喷涌而出,因其浓缩,放足了味精,于是以一种极度夸张搞笑、逻辑不明的叙事结构搬上荧幕,五味杂陈……细看却能从每一块肢解的菜叶、肉末中想象还原出其原本的形状——哪一块颜色不能分辨出自己或者身边某些人的影子,抑或年度发生的辛辣事件?
当然,“速食面”都少不了包装与宣传,每年都会推陈出新,变幻新口味,也必然少不了视觉上的诱惑,强大的明星阵容,凶猛的造势,明知这只是尝鲜式的娱乐,总会有人屡屡经不起海报上汤汁鲜美背后大块朵颐的诱惑,食过之后又来痛斥食之无味与钱包的浩劫,全然不顾明码标价与贺岁档期。
“速食面”——何去何从?
错不在“速食面”本身,而在于食它的环境与态度。没有一个销售“速食面”的商家是为消费者的营养均衡与健康考虑的,即使所谓“非油炸”、“无添加”等各种口号,也无疑是围绕“票房”这一商业目的为核心。
首先,生产“速食面”本身并没有错,“速食面”的食用群体上至天天星巴克、必胜客的白领小资,下至食堂——寝室——教室三点一线的学生族、风餐露宿的打工仔,你无法忽视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更无法忽视他们特定时间段、特定场合的消费需求。因此,它是和社会环境、人心期盼、经济时潮相呼应的,体现了其社会文化研讨价值。
其次,当影视作品本身和实实在在的票房获取、投资回报、影院银幕块数相关联的时候,中国的商业电影可以通过一种可视化的度量衡与观众互动,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商业电影创作,又可以反过来探究大众的消费取向。
最后,贺岁片是与当今时代大众的心理互动,具有现实意义,并且确立了电影的国家文化新观念——多元、宽容、健康文化代替了自我、单一执迷、阴暗色调的国家精神产品,在整体趋势上引领大众文化向着多元、健康的方向发展。(责任编辑:郝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