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是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消耗的费用,建筑造价管理就是对建筑筹建到竣工全过程中由于建筑建设、安装工程、材料消耗、设备消耗、人力使用、缴纳税金等等费用进行管理与控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建筑造价管理保证了建筑成本符合建筑成本预算,保障了建筑投资收益。建筑造价管理的发展是在建筑工程需求之上,为提高建筑成本管控而发展起来的。通过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升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建筑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建筑造价造价管理 造价发展趋势 建筑成本 建筑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在16世纪时期为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在共同劳动规模扩大,劳动分工和协作出现精细而又复杂,迫切要求对工程建设的消耗进行测量与评估的情况下产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立足于工程造价之上,结合建筑工程建设情况而形成的,是新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建筑造价管理实现了项目管理的目标,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分析,通过对建筑造价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研究工程造价管理对建筑项目的应用。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工程造价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0~1957)属于无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这一时期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按设计图计算工程量。当时没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只是有估价员根据企业的积累资料和本人的工作经验,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工程报价,经过和业主进行双方洽谈,达成的最终工程造价。
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1958~1966)是概预算定额管理逐渐被削弱的阶段,由于受“左”的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概预算与定额管理权限全部下放,造成后各级基层管理机构的概预算部门被精简,设计单位概预算人员减少,概预算控制投资阶段被削弱。
第三阶段,1967~1976年,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概预算和定额管理机构被撤销,预算人员改行,大量基础资料被销毁,定额被说成是“管、卡、压”的工具,造成设计无概算、施工无预算、竣工无决算
第四阶段,1977~20世纪90年代初,是造价机构管理工作整顿和发展的时期。国家恢复重建造价管理机构,成立基本建设标准定额局,规划建设管理发展文件,颁布几十项预算定额,概算定额,估算定额。1900年成立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对推动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建筑造价管理的现状。
1.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目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这段时间造价管理沿袭了以前的造价管理方法,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到与国际接轨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国家建设部对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模式提出了“控制量,放开价,引入竞争”的基本改革思路。各地在编制新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明确规定预算定额单价中的材料、人工、机械价格均作为编制期的基期价,并定期发布市场价格信息进行动态知道,在规定的幅度内予以调整;同时在引入竞争机制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建筑产品价格从根据国家预算定额、计划价格的计价模式,逐步走向根据国家预算定额、物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市场指导价,并受承包合同条件制约的计价模式。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一批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对规范建筑产品的市场管理,促进建筑业的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更多地融入了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因素,计价方式也由政府决定造价转变为政府指导造价,造价管理方式进行了转变。
2.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造价管理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说来还存在以下问题:
(1)工程造价管理的上行法律缺失。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均停留在部门规章阶段,多以部令和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发布,建筑法等对工程造价管理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条款,工程造价的管理缺乏上行法律、法规。工程价格管理的规章制度层次不高、可操控性不强,缺乏系统性。同时在贯彻和落实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在实际处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被扭曲、串标、议标的现象较为严重。
(2)工程交易和计价不规范,缺乏监督与惩治手段。目前建筑市场计价行为的不规范主要有:阴阳合同、高价围标与结算、低价中标、多层转包、拖欠工程款或工人工资、工程纠纷显著增多,这些问题大多与工程造价直接相关。
(3)国有投资项目(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不规范、资金不到位、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责任追究,起了极大的反面作用。主要变现包括:不履行法定的建设程序、不履行法定的招标程序、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及拖欠工程款、压缩工期现象严重、注重政绩和形象工程、贪腐问题突出。
(4)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单位诚信体系不健全,执业不规范、行业的公信力不足。(关系型项目居多,企业规模偏小,缺乏执业标准,人员水平偏低、没有诚信档案)。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有80多万。这80多万的从业人员中本科毕业生还不到三分之一,绝大多数是大专、电大、函大毕业,有的甚至还没有专科文凭。从专业上来看,正规高等院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毕业的还不到1%,大部分都是工程经济、投资经济、工程管理、概预算等相近专业,这些人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往往只停留在概预算上,他们不能也不可能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同时,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刚刚起步,目前取得证书的还不足1%,能够充当总经济师的更是屈指可数。
(5)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受到计划经济模式制约和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造价管理工作中,仍有较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三性一静”(造价定额的统一性、指令性和综合性以及人工、材料、设备价格的静态性)上,同时出现工程估算、预算、概算和决算分离,超预算、超造价现象较为严重。
四.建筑造价管理发展趋势。
1. 国际化趋势。
随着加入 WTO 中国经济日益深刻融入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 BOT 方式运作。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工程造价管理国际化趋势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2. 信息化趋势。
伴随着 Internet 走进千家万户,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协同办公模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己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由于各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表明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全部过程之中,其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提升管理水平需要各个部门的大力协作和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提高,实现建筑单位的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 郭文艳 论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下)》2011年2期
[2] 杨麟 信息技术发展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2013年3期
[3] 张艳琴ZHANG Yan-qin 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期刊论文]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年2期
[4] 徐石平 对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对策探讨 [期刊论文] 《民营科技》 2011年1期
[5] 谢洪斌 试论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2007年22期
【关键词】建筑造价造价管理 造价发展趋势 建筑成本 建筑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在16世纪时期为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在共同劳动规模扩大,劳动分工和协作出现精细而又复杂,迫切要求对工程建设的消耗进行测量与评估的情况下产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立足于工程造价之上,结合建筑工程建设情况而形成的,是新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建筑造价管理实现了项目管理的目标,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分析,通过对建筑造价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研究工程造价管理对建筑项目的应用。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工程造价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0~1957)属于无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这一时期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按设计图计算工程量。当时没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只是有估价员根据企业的积累资料和本人的工作经验,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工程报价,经过和业主进行双方洽谈,达成的最终工程造价。
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1958~1966)是概预算定额管理逐渐被削弱的阶段,由于受“左”的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概预算与定额管理权限全部下放,造成后各级基层管理机构的概预算部门被精简,设计单位概预算人员减少,概预算控制投资阶段被削弱。
第三阶段,1967~1976年,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概预算和定额管理机构被撤销,预算人员改行,大量基础资料被销毁,定额被说成是“管、卡、压”的工具,造成设计无概算、施工无预算、竣工无决算
第四阶段,1977~20世纪90年代初,是造价机构管理工作整顿和发展的时期。国家恢复重建造价管理机构,成立基本建设标准定额局,规划建设管理发展文件,颁布几十项预算定额,概算定额,估算定额。1900年成立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对推动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建筑造价管理的现状。
1.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目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这段时间造价管理沿袭了以前的造价管理方法,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到与国际接轨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国家建设部对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模式提出了“控制量,放开价,引入竞争”的基本改革思路。各地在编制新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明确规定预算定额单价中的材料、人工、机械价格均作为编制期的基期价,并定期发布市场价格信息进行动态知道,在规定的幅度内予以调整;同时在引入竞争机制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建筑产品价格从根据国家预算定额、计划价格的计价模式,逐步走向根据国家预算定额、物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市场指导价,并受承包合同条件制约的计价模式。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一批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对规范建筑产品的市场管理,促进建筑业的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更多地融入了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因素,计价方式也由政府决定造价转变为政府指导造价,造价管理方式进行了转变。
2.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造价管理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说来还存在以下问题:
(1)工程造价管理的上行法律缺失。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均停留在部门规章阶段,多以部令和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发布,建筑法等对工程造价管理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条款,工程造价的管理缺乏上行法律、法规。工程价格管理的规章制度层次不高、可操控性不强,缺乏系统性。同时在贯彻和落实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在实际处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被扭曲、串标、议标的现象较为严重。
(2)工程交易和计价不规范,缺乏监督与惩治手段。目前建筑市场计价行为的不规范主要有:阴阳合同、高价围标与结算、低价中标、多层转包、拖欠工程款或工人工资、工程纠纷显著增多,这些问题大多与工程造价直接相关。
(3)国有投资项目(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不规范、资金不到位、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责任追究,起了极大的反面作用。主要变现包括:不履行法定的建设程序、不履行法定的招标程序、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及拖欠工程款、压缩工期现象严重、注重政绩和形象工程、贪腐问题突出。
(4)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单位诚信体系不健全,执业不规范、行业的公信力不足。(关系型项目居多,企业规模偏小,缺乏执业标准,人员水平偏低、没有诚信档案)。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有80多万。这80多万的从业人员中本科毕业生还不到三分之一,绝大多数是大专、电大、函大毕业,有的甚至还没有专科文凭。从专业上来看,正规高等院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毕业的还不到1%,大部分都是工程经济、投资经济、工程管理、概预算等相近专业,这些人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往往只停留在概预算上,他们不能也不可能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同时,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刚刚起步,目前取得证书的还不足1%,能够充当总经济师的更是屈指可数。
(5)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受到计划经济模式制约和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造价管理工作中,仍有较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三性一静”(造价定额的统一性、指令性和综合性以及人工、材料、设备价格的静态性)上,同时出现工程估算、预算、概算和决算分离,超预算、超造价现象较为严重。
四.建筑造价管理发展趋势。
1. 国际化趋势。
随着加入 WTO 中国经济日益深刻融入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 BOT 方式运作。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工程造价管理国际化趋势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2. 信息化趋势。
伴随着 Internet 走进千家万户,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协同办公模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己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由于各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表明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全部过程之中,其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提升管理水平需要各个部门的大力协作和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提高,实现建筑单位的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 郭文艳 论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下)》2011年2期
[2] 杨麟 信息技术发展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2013年3期
[3] 张艳琴ZHANG Yan-qin 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期刊论文]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年2期
[4] 徐石平 对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对策探讨 [期刊论文] 《民营科技》 2011年1期
[5] 谢洪斌 试论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2007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