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现实课堂提问中存在着问题质量低劣化、提问对象不平等化、提问时机随意化、提问评价漠视化等现象。本文认为,财会课教学提问应坚持适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时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课堂提问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财会课教学 课堂提问 问题 原则
课堂提问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能传授基础知识,启发学生思维,控制教学流程,反馈教学效果,等等。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不善于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导致提问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结合教学实践,对财会课教学中的提问作探究,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
(一)问题质量低劣化
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如“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等。还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复杂,导致大多数学生短时间内无法回答。其实,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启情诱思”,开启学生的心智。问题过于简单无需思考,问题过于复杂则难以回答。在这些情况下,学生均无法体味到由教师提问所激发的思考的乐趣,提问也就不能成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动力。
(二)提问对象不平等化
有些教师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活动按预定计划开展下去,经常会指定几个学习较好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提问就成了教师和少数优秀学生的互动,而大多数学生则被排除在互动之外,他们也不会投入思考,提问的作用也就因此被大大地削弱了。还有的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搞“一刀切”,不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是否一致,不分难度地将所有问题抛给所有的学生,这样也难以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三)提问时机随意化
不少教师对问题的设置缺乏精心准备和科学设计,既不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又不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来进行课堂提问,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有的教师提问时表述含糊,指向不明,学生听了不知所云。还有些教师由于准备不足,问题不仅没有艺术性,而且存在科学性的错误。这些类型的提问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四)提问评价漠视化
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仅仅给予简单的“对”或“错”的评价,不给予及时的表扬或进一步的启发。还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甚至不加点评,使得学生过后一知半解,疑惑仍然存在。对学生回答的忽视,不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且会制造出新的问题,增加教学难度。
二、财会课教学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在对课堂提问进行设计时应考虑问题的深浅,把握问题的难易。心理学把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所经过的轨迹称为解答距。依据解答距的长短,提问分为四个级别:微解答距所提出问题,学生参照例题、例文就可以作答(初级阶段);短解答距所提出问题,没有现成模子可套,却是教材内容的变化或翻新(中级阶段);长解答距所提出问题,学生要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高级阶段);新解答距所提出问题,学生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创造性地解决(创新阶段)。这四种解答距所提问题,依易难程度呈逐步递增之势。因此,在进行教学提问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思维发展能力和情感体验等因素,适当提高解答距的等级,多设计一些高级和创新阶段的提问,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老师所提问题的思考中。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循序渐进,将提问的解答距始终控制在大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如在复习“账簿的种类”时,可设计如下问题:1.账簿的种类包括哪些?2.总账、日记账、明细账采用的外表形式、账页格式分别是什么?3.指出“银行存款”日记账、“原材料”明细账按不同的标准归属于什么账簿?以上设计的三个问题既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又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提高。
(二)针对性原则
所谓针对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提问时应合理选择提问的对象。学生个体的差异,决定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回答并愿意回答每个问题,由此说明了提问对象的选择也是决定课堂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实践上来看,财会课教学设置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类:第一类是“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断型的問题。这类问题最简单,一般学生都可以回答出来,因此,这类问题的提问对象应主要是后进生。第二类是“是什么”、“怎么样”的叙述型的问题。第三类是“为什么”的分析型问题。这两类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在识记有关知识,甚至是在理解有关原理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地描述和解释,一般来说这些问题对后进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两类问题的提问对象应主要是中等生。第四类是“如何处理”的创造型问题,对一般的学生来说,要较好地回答出这类问题很难,因此这类问题的回答最好由那些基础很好、思维敏捷的学生来完成。只有贯彻针对性原则,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施加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认真思考,从而有所收获。
(三)适时性原则
所谓适时性原则就是指提问的时机要适当。首先,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提问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如何选择呢?通常应是知识的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的衔接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具体的切入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加以确立。如在《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最终复习课上,我将均符合配比性原则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两个账户结合复习,设计了三个循序渐进的问题:1.两个账户的核算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2.两个账户的性质和特点分别是什么?3.两个账户分别核算什么内容?学生们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将两个属于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对易混淆的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其次,从课堂教学的时间角度看,提问应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适时地提问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开始时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过程中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把握课堂节奏,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课堂结束前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巩固课堂知识。因此,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问题,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如我在讲“错账更正”时,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在登记账簿的过程中,发现账簿记录错误是怎么处理的?”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集中到课堂上来了,有的说用橡皮擦,有的说用修正液修改,有的说把账页撕掉重做,等等。随后我环顾全体学生,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的做法都不对。”看着他们疑惑的表情,我在黑板上板书——错账的更正,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四)激励性原则
首先,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愿意并勇于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增强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表情、言语、手势等手段体现出对学生的鼓励和爱护,让学生积极踊跃地投身于课堂讨论中。
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应及时给予评价。学生的回答即使不够完整,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直至作出满意的回答。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尤其是一些回答具有创造性的学生,除给予赞扬外,还要将其思路介绍给大家,使其他学生取长补短。对于那些回答错误或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千万不要指责,应给予鼓励,希望下次一定能回答好,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谭顶良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大学出版社,2006.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19).
[4]鲁志鲲.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
[5]刘清雯.课堂提问艺术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
关键词: 财会课教学 课堂提问 问题 原则
课堂提问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能传授基础知识,启发学生思维,控制教学流程,反馈教学效果,等等。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不善于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导致提问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结合教学实践,对财会课教学中的提问作探究,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
(一)问题质量低劣化
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如“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等。还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复杂,导致大多数学生短时间内无法回答。其实,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启情诱思”,开启学生的心智。问题过于简单无需思考,问题过于复杂则难以回答。在这些情况下,学生均无法体味到由教师提问所激发的思考的乐趣,提问也就不能成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动力。
(二)提问对象不平等化
有些教师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活动按预定计划开展下去,经常会指定几个学习较好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提问就成了教师和少数优秀学生的互动,而大多数学生则被排除在互动之外,他们也不会投入思考,提问的作用也就因此被大大地削弱了。还有的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搞“一刀切”,不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是否一致,不分难度地将所有问题抛给所有的学生,这样也难以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三)提问时机随意化
不少教师对问题的设置缺乏精心准备和科学设计,既不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又不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来进行课堂提问,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有的教师提问时表述含糊,指向不明,学生听了不知所云。还有些教师由于准备不足,问题不仅没有艺术性,而且存在科学性的错误。这些类型的提问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四)提问评价漠视化
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仅仅给予简单的“对”或“错”的评价,不给予及时的表扬或进一步的启发。还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甚至不加点评,使得学生过后一知半解,疑惑仍然存在。对学生回答的忽视,不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且会制造出新的问题,增加教学难度。
二、财会课教学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在对课堂提问进行设计时应考虑问题的深浅,把握问题的难易。心理学把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所经过的轨迹称为解答距。依据解答距的长短,提问分为四个级别:微解答距所提出问题,学生参照例题、例文就可以作答(初级阶段);短解答距所提出问题,没有现成模子可套,却是教材内容的变化或翻新(中级阶段);长解答距所提出问题,学生要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高级阶段);新解答距所提出问题,学生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创造性地解决(创新阶段)。这四种解答距所提问题,依易难程度呈逐步递增之势。因此,在进行教学提问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思维发展能力和情感体验等因素,适当提高解答距的等级,多设计一些高级和创新阶段的提问,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老师所提问题的思考中。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循序渐进,将提问的解答距始终控制在大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如在复习“账簿的种类”时,可设计如下问题:1.账簿的种类包括哪些?2.总账、日记账、明细账采用的外表形式、账页格式分别是什么?3.指出“银行存款”日记账、“原材料”明细账按不同的标准归属于什么账簿?以上设计的三个问题既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又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提高。
(二)针对性原则
所谓针对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提问时应合理选择提问的对象。学生个体的差异,决定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回答并愿意回答每个问题,由此说明了提问对象的选择也是决定课堂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实践上来看,财会课教学设置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类:第一类是“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断型的問题。这类问题最简单,一般学生都可以回答出来,因此,这类问题的提问对象应主要是后进生。第二类是“是什么”、“怎么样”的叙述型的问题。第三类是“为什么”的分析型问题。这两类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在识记有关知识,甚至是在理解有关原理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地描述和解释,一般来说这些问题对后进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两类问题的提问对象应主要是中等生。第四类是“如何处理”的创造型问题,对一般的学生来说,要较好地回答出这类问题很难,因此这类问题的回答最好由那些基础很好、思维敏捷的学生来完成。只有贯彻针对性原则,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施加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认真思考,从而有所收获。
(三)适时性原则
所谓适时性原则就是指提问的时机要适当。首先,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提问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如何选择呢?通常应是知识的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的衔接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具体的切入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加以确立。如在《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最终复习课上,我将均符合配比性原则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两个账户结合复习,设计了三个循序渐进的问题:1.两个账户的核算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2.两个账户的性质和特点分别是什么?3.两个账户分别核算什么内容?学生们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将两个属于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对易混淆的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其次,从课堂教学的时间角度看,提问应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适时地提问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开始时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过程中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把握课堂节奏,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课堂结束前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巩固课堂知识。因此,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问题,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如我在讲“错账更正”时,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在登记账簿的过程中,发现账簿记录错误是怎么处理的?”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集中到课堂上来了,有的说用橡皮擦,有的说用修正液修改,有的说把账页撕掉重做,等等。随后我环顾全体学生,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的做法都不对。”看着他们疑惑的表情,我在黑板上板书——错账的更正,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四)激励性原则
首先,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愿意并勇于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增强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表情、言语、手势等手段体现出对学生的鼓励和爱护,让学生积极踊跃地投身于课堂讨论中。
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应及时给予评价。学生的回答即使不够完整,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直至作出满意的回答。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尤其是一些回答具有创造性的学生,除给予赞扬外,还要将其思路介绍给大家,使其他学生取长补短。对于那些回答错误或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千万不要指责,应给予鼓励,希望下次一定能回答好,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谭顶良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大学出版社,2006.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19).
[4]鲁志鲲.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
[5]刘清雯.课堂提问艺术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