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能力亟待提高。本文通过高职院校毕业生和企业的调研,对制约高职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情况作出了概括,研究其面临的新形势、新局面、新趋势,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及创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一、高职生就业创业困难原因分析
1.资金缺乏
大学生创业最难莫过于资金匮乏。虽然有相关政策规定大学毕业生可以申请小额贷款作为创业基金,但是由于学生的还贷能力弱,许多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这些规模小、风险大的大学生。事实上确实有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银行投资不负责任,拿着贷款进行没有目标的投资,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没有丝毫回报。这样的资金利用使银行投资者失去信心,也使许多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一段时间以后缺乏后续的资金支持,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2.知识和经验准备不足
首先,许多高职毕业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或创业知识,只有一些理论层面的建构及美好愿望。所以大多数的高职毕业生选择的投资项目是投入少、操作简单、管理容易、启动资金少的项目。第二,市场调研不足。许多高职毕业生没有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就盲目注入资金,或者主观推测市场需求状况,致使成果找不到买家,没有市场。第三,心理准备不足。高职毕业生刚走出校门,对于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困难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在工作和创业中一旦处于困境,高职毕业生就会感到十分失望。
3.缺乏有序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从目前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之路非常艰难。这里既有高职毕业生自身素质的限制和传统社会观念的原因,还有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环境的缺乏。与英美国家成熟而完备的就业创业环境相比,我国在就业创业环境方面如资金支持、创业就业政策、教育培训、社会环境方面还有许多不足。
二、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对策
高职毕业生就业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体系中的一个分系统,涉及用人单位、政府、学校、学生个人等各个方面。
1.建立体系的雇主要素
企业主动走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搭建高职生就业与创业平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推进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只有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途径,才能在办学过程中把应用科技推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发挥职业学校成为专业技术示范基地的优势,与经济建设和科技接轨,把人力资本在一定的科技条件下转变为产业资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办学效益以及学校抵御市场经济风险能力。
2.建立体系的政府要素
政府在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应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充分发挥作用,制订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以解决日益严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
3.建立体系的个人因素
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高职生自身的完善也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一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高职生首要的一点就是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先就业后择业,争取自我创业。高职生要提高就业能力,就要在在校期间发奋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思想品德好、专业水平高、竞争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强、身体好、德识才学兼备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4.建立体系的学校要素
(1)构建合理的组织制度。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校、院、系三级领导体系。形成各部门、各层次密切配合、紧密合作共同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局面,使就业工作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其次,制度支持。包括设立创业风险基金;从机制入手,实施一系列保障就业优先的管理措施;建立专业导师制,由专业导师专门对毕业生进行指导等。
(2)促进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师是提高毕业生就业力和创业能力的关键,高职院校要把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与创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提高指导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
(3)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包括加强高职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教育,激发高职生自我规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高职生的生涯规划理论教育,完善高职生自我规划的知识体系和科学体系;加强高职生的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拓展高职生自我规划的认知能力和调试能力;加强高职生的个人化咨询辅导工作,服务于高职生自我规划的个性需求和科学实践。
(4)开展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应本着高起点、务实效、求创新的工作思路,形成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新格局,用发展个人潜能的措施来开展创业教育。要建设一支有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帮助学生实现研究成果转化,对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技术成果给予特别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丹霞.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2.
[2]梁静.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3]严金发.高职学生创业热情高成功率低,难题如何破解[N].中国教育报,2011-4-8.
[4]王友明.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9(2).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一、高职生就业创业困难原因分析
1.资金缺乏
大学生创业最难莫过于资金匮乏。虽然有相关政策规定大学毕业生可以申请小额贷款作为创业基金,但是由于学生的还贷能力弱,许多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这些规模小、风险大的大学生。事实上确实有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银行投资不负责任,拿着贷款进行没有目标的投资,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没有丝毫回报。这样的资金利用使银行投资者失去信心,也使许多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一段时间以后缺乏后续的资金支持,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2.知识和经验准备不足
首先,许多高职毕业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或创业知识,只有一些理论层面的建构及美好愿望。所以大多数的高职毕业生选择的投资项目是投入少、操作简单、管理容易、启动资金少的项目。第二,市场调研不足。许多高职毕业生没有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就盲目注入资金,或者主观推测市场需求状况,致使成果找不到买家,没有市场。第三,心理准备不足。高职毕业生刚走出校门,对于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困难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在工作和创业中一旦处于困境,高职毕业生就会感到十分失望。
3.缺乏有序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从目前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之路非常艰难。这里既有高职毕业生自身素质的限制和传统社会观念的原因,还有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环境的缺乏。与英美国家成熟而完备的就业创业环境相比,我国在就业创业环境方面如资金支持、创业就业政策、教育培训、社会环境方面还有许多不足。
二、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对策
高职毕业生就业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体系中的一个分系统,涉及用人单位、政府、学校、学生个人等各个方面。
1.建立体系的雇主要素
企业主动走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搭建高职生就业与创业平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推进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只有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途径,才能在办学过程中把应用科技推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发挥职业学校成为专业技术示范基地的优势,与经济建设和科技接轨,把人力资本在一定的科技条件下转变为产业资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办学效益以及学校抵御市场经济风险能力。
2.建立体系的政府要素
政府在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应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充分发挥作用,制订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以解决日益严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
3.建立体系的个人因素
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高职生自身的完善也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一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高职生首要的一点就是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先就业后择业,争取自我创业。高职生要提高就业能力,就要在在校期间发奋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思想品德好、专业水平高、竞争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强、身体好、德识才学兼备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4.建立体系的学校要素
(1)构建合理的组织制度。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校、院、系三级领导体系。形成各部门、各层次密切配合、紧密合作共同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局面,使就业工作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其次,制度支持。包括设立创业风险基金;从机制入手,实施一系列保障就业优先的管理措施;建立专业导师制,由专业导师专门对毕业生进行指导等。
(2)促进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师是提高毕业生就业力和创业能力的关键,高职院校要把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与创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提高指导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
(3)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包括加强高职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教育,激发高职生自我规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高职生的生涯规划理论教育,完善高职生自我规划的知识体系和科学体系;加强高职生的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拓展高职生自我规划的认知能力和调试能力;加强高职生的个人化咨询辅导工作,服务于高职生自我规划的个性需求和科学实践。
(4)开展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应本着高起点、务实效、求创新的工作思路,形成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新格局,用发展个人潜能的措施来开展创业教育。要建设一支有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帮助学生实现研究成果转化,对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技术成果给予特别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丹霞.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2.
[2]梁静.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3]严金发.高职学生创业热情高成功率低,难题如何破解[N].中国教育报,2011-4-8.
[4]王友明.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