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马其昶是活跃于清季民初的著名学者,也是桐城派学人治《易》之集大成者.虽治费易,但马其昶对虞氏学亦重视有加.《重定周易费氏学》全书近四千条征引,其中虞注有二百五十余条.除兑卦外,其余六十三卦均引虞注.除了征引,马其昶还经常借鉴虞翻的解卦思路.对虞氏学的借鉴,成就了马其昶易学思想的象数一翼.以虞释费,是马其昶费氏易建构的重要手段.马其昶对桐城易学也多有传承.其治《易》实未尽守费氏家法,故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费氏学.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100732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清史馆文人群体研究"(20FZWA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其昶是活跃于清季民初的著名学者,也是桐城派学人治《易》之集大成者.虽治费易,但马其昶对虞氏学亦重视有加.《重定周易费氏学》全书近四千条征引,其中虞注有二百五十余条.除兑卦外,其余六十三卦均引虞注.除了征引,马其昶还经常借鉴虞翻的解卦思路.对虞氏学的借鉴,成就了马其昶易学思想的象数一翼.以虞释费,是马其昶费氏易建构的重要手段.马其昶对桐城易学也多有传承.其治《易》实未尽守费氏家法,故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费氏学.
其他文献
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对郑玄的爻辰说及郑氏以爻辰解《易》的注文多有不满.不过,他批评郑注的方式,反映出他不仅未厘清八卦卦气与月份的关系,也没有很好地区分郑氏爻辰说与八卦卦气说,更未同情地理解郑注兼用两种象数易例递推象、辞关系时的理路;他指责郑氏爻辰说将一卦诸爻隔月值时,但在搬出《京氏易传》作为正面典型时,又未能准确把握京房纳支之说.这缘于王氏"不囿于汉学之藩篱"的学术风格和希望探察经文本义的治学追求.王氏的这种特点,虽带来了上述问题,但也使其能跳出汉易的局限而另有深刻见解.
俞琰对邵雍先天易学的发挥,以阐发《周易参同契》的丹道理论为关键环节.他通过诠释先天图式,论说了由"身中之易"返"先天之易"、"披阐先天图环中之极玄"、"降心火于气海"等思想,对丹道炼养的时机、入手处、关键方法等进行了理论说明,从而建构了一个由后天复归先天的道教易学体系.由于俞琰旨在阐发丹道理法而非解释先天学本身,他对先天学的论说偏离了邵雍的本意.清初学者猛烈批判先天易学,实与俞琰等人的发挥不无关系.
卦变问题自《彖传》发端,汉以后推演成说,并成为汉易的一个代表性理论.随后的经典注疏,对汉易以卦爻上下升降为特色的卦变说有所发展,其中不乏新解.程颐不认同汉易的卦变,而是承接王弼阐发义理的思路,提出了一切变化源于乾坤的卦变说,突出了"天下无不二"的对待原则的普遍意义.朱熹从重卦方式入手批评程颐的卦变说,但朱熹的辩驳与程颐卦变不在同一轨道上.后来顾炎武总结卦变,认为程颐之说较为妥帖.
晚清经师曹元弼的经学研究在当时具有典范性的意义,近年来受到学界重视.在易学领域,曹元弼与其师黄以周之间的传承关系并不像以往研究认为的那样紧密,二人存在为学风格与具体立场上的差异.另外,曹元弼在《周易学》《周易郑氏学笺释》《周易集解补释》三部作品中,表现出对惠栋、张惠言、姚配中三人释易体例的推崇,说明曹元弼易学属于乾嘉学术在清末民国的余绪.其易学研究存在对汉儒旧训"不论是非"的保守特点,也有因"好博闻"而堆砌材料、引注繁琐而"无所断制"的瑕疵.澄清曹元弼的学脉传承,客观评价其学术价值,有利于把握
梁韦弦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全书共413页,44万字,系"金景芳师传学者文库"之一、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成果.该书汇集了作者30余篇已刊论文及数篇未刊论文,是作者多年研究出土易学文献与先秦秦汉易学史的结晶.全书分为二十章.第一至四章是对出土数字卦之研究,作者重点提出了关于数字卦占筮方法之假说,即一组数字卦需占筮两次,分别筮得本卦与之卦,再据两卦相应爻位数字之阴阳来确定变爻;同时,作者认为八卦与六十四卦系统早出,商周时期的实占数字卦与筮书易卦是并行的两种书写形式.
蒙卦的象、辞和传文可以阐发出丰富的儿童哲学意蕴."童蒙"是生命未成熟的幼稚状态,但它具有突破险难、走向光明的潜力.把蒙昧当成儿童的一般属性,只是成人的武断."山下出泉"揭示了儿童活泼、率性的本真生命样态.儿童的本能欲求与精神冲动,促使他们不断追求真、善、美,并最终超越蒙昧."险而止"是儿童来到世界之初因陌生而陷入的两难境地.摆脱这种困境要靠成人的疏导,而教化成功的关键在于与儿童的天性保持一致.
"象""类"是易学的两个重要概念.从《易传》对《易经》的阐释来看,"象""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融的.这一方面体现在"观物取象"上,"观物"所取之"象"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具有"类"属性的、本质的心象;另一方面体现在"触类明象"上,即以"类象"为基础,通过连类、类推等方式来认识宇宙万物,以此获得明晰性的"(意)象"."象""类"相互交融的思维方式即"象类"思维.源于身体—主体的"观"和"感",经由"象""类"交融的思维过程,"
《火珠林》是纳甲筮法的代表作,对于研究筮法的演变与发展有重要意义.该书有宋本与通行本之别,彼此差异很大.朱子著作中曾提及《火珠林》,《永乐大典》所引当是宋本之遗.俄藏黑水城文献《六十四卦图歌》TK322,学人多不识,此即宋本《火珠林》,弥足珍贵.宋本大约成书于唐末宋初,作者不详.通行本《火珠林》则成书于明末清初,题麻衣道者,盖托异人以自重,实则书名与作者皆伪.《火珠林》得名之故,在于"火珠"灵异,烛鉴万物,以神化卜筮之术;"林"字则揭示其生生不已、变化无穷之道,可以感格神灵,事来即应.
目前,学界对方以智"太极观"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东西均》和《易余》,较少涉及《药地炮庄》.在《药地炮庄》中,方以智继承了方氏家学,对"太极""无极""有极"的关系予以阐发.他延续方氏易学中"全树全仁"的比喻,表明"太极"和"万物"之间"舍一无万,舍万无一"的关系,力图修补理学发展中出现的重"理"轻"物"倾向.方以智通过回归"体用一源",以"太极"贯穿"形上"与"形下"、古与今,维护了"太极"即"气"的一体性,由此提出了"道器不可须臾离也"
学界以往对欧阳修易学的研究多关注其疑经的一面.事实上,欧阳修的辨伪并非纯粹知识理性视野下的考察与怀疑,其目的是为自己的易学思想张本.他质疑《系辞》《文言》等文本为孔子所作的观点,但并未否定这些经典的价值,而是破而后立,对其予以全新定位.他力图将《周易》与卜筮分离,提出《易》为文王所作的全新看法,进而别具一格地提出"修吾人事而已"的易学主张,强调易学仅从人事角度诠释即可,无需过分关注天道问题.其易学呈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