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机构养老似乎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机构养老就适合所有老年人。到底是居家养老好还是机构养老好,这绝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是非题。不同性格、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健康程度、不同家庭环境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最终选择。
上海作为全国最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截至2007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已达286.3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8%,比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在这之中,约63万老人需要护理照料,其中11万老人需要完全护理,由此而产生的老年人护理需求的巨大缺口该由谁来弥补呢?
为了解决这一老年人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养老院。然而是不是退休以后,放弃居家养老,选择机构养老,住进宽敞明亮的养老院,过上晚年的集体生活,就养老无忧了呢?
一个花甲老人的担忧
张萍今年66岁,丈夫常国雄今年68岁,两人退休前都是上海的普通工人,虽然这些年上海市政府一直在增加退休人员养老金,但由于退休时间早,两人的养老金基数都很低,现在两人养老金加起来才2500元。尽管养老金不多,但老两口多少年来已经过惯了简朴的生活,日子还算过得安稳。然而退休第二年,常国雄就因为突发脑溢血昏迷住院,并进行了开颅手术,手术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常国雄此后身体大不如前,行动迟缓,经常会出现抽搐现象,别说家务活不能干,就连去门口小花园散步都要有人搀扶。好在张萍身体还很健康,不但包下了所有的家务活,还担起了时刻小心照顾丈夫的重任。
然而最近这两年,张萍明显感觉到自己老了,身体不听使唤了,做家务的时间稍微一长就会累得腰酸背痛,看着自己满头的白发和布满皱纹的额头,张萍突然感到一丝担忧:过两年要是我身体也渐渐差了,没力气照顾老常了,那我们可怎么办?要是我再有个万一,走在了老常前面,那以后老常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我就养了一个儿子,前些年结婚后搬出去了,他们小两口每天工作都忙得要死,晚上还要回家来吃饭,我现在每天烧饭给他们吃还来不及,以后万一我做不动了,他们哪有时间来照顾我们啊?”于是张萍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街道养老院。
可让张萍失望的是,他们家小区里的街道养老院虽然价格不高,每月最低只要800多元,但设施较差,卫生条件不理想,而且张萍最关心的伙食也不尽如人意,于是她又去附近的其他几家养老机构转了一圈,发现虽然有些养老院条件还不错,但收费太高。“我和老常一个月收入加起来才2500元,像我去住的话因为生活还能自理,把养老金全部扔进去差不多够了,但老常要人照顾,这点钱肯定不够用了。再说了,我们身边总还得有点余钱吧,总不能把所有养老金都给他们吧。哎,经济上能承受的,条件不满意,而条件满意的,经济上又承受不起。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张萍轻声感叹道。
“实在不行,就只能把房子卖了吧。”思考片刻后,张萍这样说道。不过从张萍的口气里可以听出,她希望房子以后能留给儿子。
机构养老想说爱你不容易
虽然很多老人还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乐意选择居家养老。不过,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也有许多老人和张萍一样还是希望能选择机构养老。毕竟岁月不饶人,身体再好,年纪一大,各种毛病还是会不期而至。
这些希望前往养老院安度晚年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的退休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长期与子女分开生活。待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时候,他们不愿“拖累”儿女,于是,或者雇保姆在家照看自己,或者住进老年护理院。但比起住进养老院,雇一个全天候看护老人的住家型保姆的费用可能更高。
然而许多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普通城市退休族却发现,目前的养老机构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状态:不是收费太高,太“贵族化”,就是收费不高,但条件太差,真正能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养老机构还是很少。
如张萍老夫妻要是入住上海市区某中高档敬老院的话,两人入住的一次性收费就要7600元,而张萍每月还需支付1280-1430元(全自理或半自理),而常国雄则要支付1580-1730元(半护理或全护理),这显然已经超出了这对普通退休工人的支付能力。
养老方式因人而异
抛开个人经济条件的局限性不说,机构养老是不是就一定比居家养老更好呢?
在“2008老龄事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副司长阎青春介绍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大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老龄社会初期,国家大规模兴办机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意识到机构养老对老人的心理可能造成伤害,养老要回归家庭,但不能一下子回归,就先回到社区;最后回归家庭,形成以家庭为主养老体系。
中国要建立怎样的养老模式呢?阎青春概括了三句话:“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社区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
毕竟,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来看,能够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的老年人都是少数,尤其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养老机构覆盖还很少。而且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也更认同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的晚年生活,即使独生子女一代无法和老年人同住,只要子女能够经常回家看看,老人自己能给自己寻找乐趣,多多参与社区活动,一样可以让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当然,如果老人没有子女,或者身患重病,需要有专业护理,同时家庭经济条件也能承受的话,那机构养老也不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毕竟,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各有千秋,究竟选择哪种养老方式,还是要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性格、经济条件、健康程度、家庭环境来决定。
上海作为全国最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截至2007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已达286.3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8%,比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在这之中,约63万老人需要护理照料,其中11万老人需要完全护理,由此而产生的老年人护理需求的巨大缺口该由谁来弥补呢?
为了解决这一老年人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养老院。然而是不是退休以后,放弃居家养老,选择机构养老,住进宽敞明亮的养老院,过上晚年的集体生活,就养老无忧了呢?
一个花甲老人的担忧
张萍今年66岁,丈夫常国雄今年68岁,两人退休前都是上海的普通工人,虽然这些年上海市政府一直在增加退休人员养老金,但由于退休时间早,两人的养老金基数都很低,现在两人养老金加起来才2500元。尽管养老金不多,但老两口多少年来已经过惯了简朴的生活,日子还算过得安稳。然而退休第二年,常国雄就因为突发脑溢血昏迷住院,并进行了开颅手术,手术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常国雄此后身体大不如前,行动迟缓,经常会出现抽搐现象,别说家务活不能干,就连去门口小花园散步都要有人搀扶。好在张萍身体还很健康,不但包下了所有的家务活,还担起了时刻小心照顾丈夫的重任。
然而最近这两年,张萍明显感觉到自己老了,身体不听使唤了,做家务的时间稍微一长就会累得腰酸背痛,看着自己满头的白发和布满皱纹的额头,张萍突然感到一丝担忧:过两年要是我身体也渐渐差了,没力气照顾老常了,那我们可怎么办?要是我再有个万一,走在了老常前面,那以后老常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我就养了一个儿子,前些年结婚后搬出去了,他们小两口每天工作都忙得要死,晚上还要回家来吃饭,我现在每天烧饭给他们吃还来不及,以后万一我做不动了,他们哪有时间来照顾我们啊?”于是张萍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街道养老院。
可让张萍失望的是,他们家小区里的街道养老院虽然价格不高,每月最低只要800多元,但设施较差,卫生条件不理想,而且张萍最关心的伙食也不尽如人意,于是她又去附近的其他几家养老机构转了一圈,发现虽然有些养老院条件还不错,但收费太高。“我和老常一个月收入加起来才2500元,像我去住的话因为生活还能自理,把养老金全部扔进去差不多够了,但老常要人照顾,这点钱肯定不够用了。再说了,我们身边总还得有点余钱吧,总不能把所有养老金都给他们吧。哎,经济上能承受的,条件不满意,而条件满意的,经济上又承受不起。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张萍轻声感叹道。
“实在不行,就只能把房子卖了吧。”思考片刻后,张萍这样说道。不过从张萍的口气里可以听出,她希望房子以后能留给儿子。
机构养老想说爱你不容易
虽然很多老人还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乐意选择居家养老。不过,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也有许多老人和张萍一样还是希望能选择机构养老。毕竟岁月不饶人,身体再好,年纪一大,各种毛病还是会不期而至。
这些希望前往养老院安度晚年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的退休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长期与子女分开生活。待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时候,他们不愿“拖累”儿女,于是,或者雇保姆在家照看自己,或者住进老年护理院。但比起住进养老院,雇一个全天候看护老人的住家型保姆的费用可能更高。
然而许多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普通城市退休族却发现,目前的养老机构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状态:不是收费太高,太“贵族化”,就是收费不高,但条件太差,真正能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养老机构还是很少。
如张萍老夫妻要是入住上海市区某中高档敬老院的话,两人入住的一次性收费就要7600元,而张萍每月还需支付1280-1430元(全自理或半自理),而常国雄则要支付1580-1730元(半护理或全护理),这显然已经超出了这对普通退休工人的支付能力。
养老方式因人而异
抛开个人经济条件的局限性不说,机构养老是不是就一定比居家养老更好呢?
在“2008老龄事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副司长阎青春介绍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大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老龄社会初期,国家大规模兴办机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意识到机构养老对老人的心理可能造成伤害,养老要回归家庭,但不能一下子回归,就先回到社区;最后回归家庭,形成以家庭为主养老体系。
中国要建立怎样的养老模式呢?阎青春概括了三句话:“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社区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
毕竟,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来看,能够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的老年人都是少数,尤其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养老机构覆盖还很少。而且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也更认同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的晚年生活,即使独生子女一代无法和老年人同住,只要子女能够经常回家看看,老人自己能给自己寻找乐趣,多多参与社区活动,一样可以让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当然,如果老人没有子女,或者身患重病,需要有专业护理,同时家庭经济条件也能承受的话,那机构养老也不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毕竟,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各有千秋,究竟选择哪种养老方式,还是要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性格、经济条件、健康程度、家庭环境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