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水利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水库是水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关系着人们用水的关键,所以水库水源水质是取决于该地区用水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主要就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些年来,水库作为人们用水的水源地,其水源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人们的水源保护意识不高,给水库水源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用水安全,因此,很有必要针对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水库水源地的安全性。
一、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
1、 垃圾废弃物污染严重
垃圾废弃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建筑垃圾、工业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具体表现在:一是建筑垃圾,主要是库区附近出现的部分水泥厂的石料堆积物。二是工业垃圾:丹江口水库研究区内废旧塑料制品收购点约有 100 余家,规模约 1000余 t,由于塑料制品垃圾在高温时容易释放出有毒有害有机物,一旦有机物进入水源地,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三是生活垃圾:保护区内分布着大量的农村乡镇及村落,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基本处于分散无序状态,未能实现垃圾袋装化和分类化,已成为当前水源地保护区危害最大的面源污染【1】。
2、畜禽养殖废弃物严重
一些水库附近仍有许多居民经营着大规模的养殖场,如东郭镇,大约有近 20家养殖场。由于畜禽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较多,氮、磷等污染物浓度较高,很容易在局部范围内形成高强度的非点源污染负荷。
3、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大量的面源污染物随地表径流、泥沙流入到水体中。库区内的水土流失防治可采取坡耕地改造、坡面蓄排水工程、裸露面治理、生态护岸建设等各项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
4、其他面源的污染
农业地膜的广泛使用,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更是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一些高污染企业近年来都向边远地区或者农村转移,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的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而城市固体废弃物向农村的转移,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2】。在农村存在着很多赤脚医生和小型诊所,虽方便了居民看病,但其对医疗垃圾的随意丢弃,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废弃物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质构成影响,特别是对水源地构成严重危害。
二、防治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的具体措施
1、加强人工湿地建设
人工湿地中基质、植物、微生物等要素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有機污染物。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有植物湿地系统春夏平均磷的去除率在 60%以上,即使在冬季也能达到 40%以上。在有条件的水库水源地,在水体入库前,可考虑建设人工湿地(即前置库),根据处理目标、土地条件、来水水质状况等因素,确定湿地规模和布局。
2、种植植物缓冲带
植物缓冲带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生物过渡带。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缓冲带可以有效截留和去除地表及地下径流中的污染物。如 Syversen 对挪威南部 4 个不同区域的河岸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0 m 宽的河滨带对磷、氮的平均去除率为 60% ~89%,5 m 宽的则是 37% ~81%。在库区内河道两岸、农田四周等均可进行植树绿化,构成一道道生物屏障,截留和吸收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减少污染物的入河量。缓冲带宽度可根据不同水质保护要求、土地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植物选择时,尽可能做到乔、灌、草相结合,在有景观要求的地区,可同时满足景观的要求。
3、注重生活污水的处理
首先要建设生态污水处理池。在化粪池出口再连接 1 个生态床,生态床以砂砾石、细土等为基质,表面种植水生植物,经生态床处理后,氮、磷的浓度可大大降低,克服单独的厌氧处理去除氮、磷差的缺点。其次,应用农村户用沼气技术。该技术基本建设单元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与改圈、改厨、改厕同步进行,人畜粪便、污水、农业废物均通过沼气池得到处理,产生的沼气、残渣等可以综合利用。该项技术具有占地小、投资少、经济实用等优点,可有效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一般适合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村庄,单户或多户集中处理均能适用。再者采用地埋式无动力处理法。该项技术原理是通过提高厌氧污泥浓度来实现污水的深度厌氧处理,可对化粪池出水作进一步处理,该项措施具有投资较低、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的优点,其缺点是对总磷、总氮的处理效果较差,适合人口较多,污水较易收集的村庄。最后使用膜生物反应器法(简称 MBR)。其工艺为污水→调节池→膜生物反应池→清水池→回用或排放。该项措施处理效果好,但其投资及后期运行成本相对较高,适合处理要求高、人口较多、污水较易收集的村镇【3】。
4、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大量的面源污染物随地表径流、泥沙流入到水体中。库区内的水土流失防治可采取坡耕地改造、坡面蓄排水工程、裸露面治理、生态护岸建设等各项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坡耕地改造:采取加强宣传、政策引导、政府补助等形式,制定退耕还林优惠补偿政策,对库区内 25°以上的坡耕地逐步实施退耕,对于 25°以下的坡耕地,采用石坎或土坎水平梯田整地方式进行改造。②坡面径流调控工程:对部分坡耕地、经济林地,可修建截水沟、排水沟、蓄水池等小型蓄排工程,控制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增强保水保土能力。③裸露面治理:对库区内因矿山开采产生的裸露坡面、村镇周围的裸露地、火烧迹地等,采取植树种草等措施进行植被恢复,其中村镇裸露地恢复可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④生态修复:将流域内坡度 >25°且近远期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较少的山林地划为生态修复区,禁止垦植、伐木、采矿、取土、烧碳、挖笋等活动。
5、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区
库区应尽早制定畜禽养殖规划,明确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的分布和范围,按照“堵、控、疏”相结合的原则,在禁养区全面实施禁养(包括散养);在限养区内一律不得新建和扩建各类规模化养殖场,对符合治理条件的现有规模养殖场全部实施污染治理,不能治理达标的,予以关闭;在宜养区内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提高养殖环保准入条件。大力推广“猪 - 沼 - 果”、“猪 - 沼 - 田”等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变废为宝,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尿综合利用率。
6、加强生态农业带建设
对于入库河流现状水质较差的河道,在其两侧一定范围内开展生态农业带建设。生态农业带建设主要内容:①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防虫网等无农药污染的病虫害生态控制与综合防除技术;②增加有机肥的比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③农田径流调控。在农田与沟渠间建立缓冲林、绿化隔离带等生物屏障,如山坡梯田下部保留一定区域种植树木,梯田灌溉回归水通过林带排泄,截留和净化径流中的氮、磷等物质,达到减少污染物入河量的目的;④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引导推广“人粪尿 + 猪粪尿—沼液—作物”、“猪—蚯蚓—鸡蛋”、“猪—蚯蚓—甲鱼、水果”等生态种养模式,推进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如通过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以及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减少秸秆剩余量;⑤农业投入品回收处置。对废弃农药包装物、大棚塑料薄膜等农业投入品,逐步形成经营单位折价回收、镇乡或片区集中存放运输、部门监督协调的回收处置工作机制。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对于水质有着重要影响,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兰书林. 丹江口库区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与对策[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03:66-68.
[2]王冠,张锦娟,庄景. 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防治对策及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13,10:4578-4580.
[3]林素兰,袁立新. 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研究[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02:82-83.
关键词: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些年来,水库作为人们用水的水源地,其水源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人们的水源保护意识不高,给水库水源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用水安全,因此,很有必要针对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水库水源地的安全性。
一、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
1、 垃圾废弃物污染严重
垃圾废弃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建筑垃圾、工业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具体表现在:一是建筑垃圾,主要是库区附近出现的部分水泥厂的石料堆积物。二是工业垃圾:丹江口水库研究区内废旧塑料制品收购点约有 100 余家,规模约 1000余 t,由于塑料制品垃圾在高温时容易释放出有毒有害有机物,一旦有机物进入水源地,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三是生活垃圾:保护区内分布着大量的农村乡镇及村落,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基本处于分散无序状态,未能实现垃圾袋装化和分类化,已成为当前水源地保护区危害最大的面源污染【1】。
2、畜禽养殖废弃物严重
一些水库附近仍有许多居民经营着大规模的养殖场,如东郭镇,大约有近 20家养殖场。由于畜禽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较多,氮、磷等污染物浓度较高,很容易在局部范围内形成高强度的非点源污染负荷。
3、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大量的面源污染物随地表径流、泥沙流入到水体中。库区内的水土流失防治可采取坡耕地改造、坡面蓄排水工程、裸露面治理、生态护岸建设等各项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
4、其他面源的污染
农业地膜的广泛使用,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更是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一些高污染企业近年来都向边远地区或者农村转移,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的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而城市固体废弃物向农村的转移,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2】。在农村存在着很多赤脚医生和小型诊所,虽方便了居民看病,但其对医疗垃圾的随意丢弃,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废弃物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质构成影响,特别是对水源地构成严重危害。
二、防治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的具体措施
1、加强人工湿地建设
人工湿地中基质、植物、微生物等要素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有機污染物。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有植物湿地系统春夏平均磷的去除率在 60%以上,即使在冬季也能达到 40%以上。在有条件的水库水源地,在水体入库前,可考虑建设人工湿地(即前置库),根据处理目标、土地条件、来水水质状况等因素,确定湿地规模和布局。
2、种植植物缓冲带
植物缓冲带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生物过渡带。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缓冲带可以有效截留和去除地表及地下径流中的污染物。如 Syversen 对挪威南部 4 个不同区域的河岸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0 m 宽的河滨带对磷、氮的平均去除率为 60% ~89%,5 m 宽的则是 37% ~81%。在库区内河道两岸、农田四周等均可进行植树绿化,构成一道道生物屏障,截留和吸收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减少污染物的入河量。缓冲带宽度可根据不同水质保护要求、土地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植物选择时,尽可能做到乔、灌、草相结合,在有景观要求的地区,可同时满足景观的要求。
3、注重生活污水的处理
首先要建设生态污水处理池。在化粪池出口再连接 1 个生态床,生态床以砂砾石、细土等为基质,表面种植水生植物,经生态床处理后,氮、磷的浓度可大大降低,克服单独的厌氧处理去除氮、磷差的缺点。其次,应用农村户用沼气技术。该技术基本建设单元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与改圈、改厨、改厕同步进行,人畜粪便、污水、农业废物均通过沼气池得到处理,产生的沼气、残渣等可以综合利用。该项技术具有占地小、投资少、经济实用等优点,可有效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一般适合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村庄,单户或多户集中处理均能适用。再者采用地埋式无动力处理法。该项技术原理是通过提高厌氧污泥浓度来实现污水的深度厌氧处理,可对化粪池出水作进一步处理,该项措施具有投资较低、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的优点,其缺点是对总磷、总氮的处理效果较差,适合人口较多,污水较易收集的村庄。最后使用膜生物反应器法(简称 MBR)。其工艺为污水→调节池→膜生物反应池→清水池→回用或排放。该项措施处理效果好,但其投资及后期运行成本相对较高,适合处理要求高、人口较多、污水较易收集的村镇【3】。
4、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大量的面源污染物随地表径流、泥沙流入到水体中。库区内的水土流失防治可采取坡耕地改造、坡面蓄排水工程、裸露面治理、生态护岸建设等各项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坡耕地改造:采取加强宣传、政策引导、政府补助等形式,制定退耕还林优惠补偿政策,对库区内 25°以上的坡耕地逐步实施退耕,对于 25°以下的坡耕地,采用石坎或土坎水平梯田整地方式进行改造。②坡面径流调控工程:对部分坡耕地、经济林地,可修建截水沟、排水沟、蓄水池等小型蓄排工程,控制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增强保水保土能力。③裸露面治理:对库区内因矿山开采产生的裸露坡面、村镇周围的裸露地、火烧迹地等,采取植树种草等措施进行植被恢复,其中村镇裸露地恢复可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④生态修复:将流域内坡度 >25°且近远期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较少的山林地划为生态修复区,禁止垦植、伐木、采矿、取土、烧碳、挖笋等活动。
5、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区
库区应尽早制定畜禽养殖规划,明确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的分布和范围,按照“堵、控、疏”相结合的原则,在禁养区全面实施禁养(包括散养);在限养区内一律不得新建和扩建各类规模化养殖场,对符合治理条件的现有规模养殖场全部实施污染治理,不能治理达标的,予以关闭;在宜养区内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提高养殖环保准入条件。大力推广“猪 - 沼 - 果”、“猪 - 沼 - 田”等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变废为宝,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尿综合利用率。
6、加强生态农业带建设
对于入库河流现状水质较差的河道,在其两侧一定范围内开展生态农业带建设。生态农业带建设主要内容:①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防虫网等无农药污染的病虫害生态控制与综合防除技术;②增加有机肥的比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③农田径流调控。在农田与沟渠间建立缓冲林、绿化隔离带等生物屏障,如山坡梯田下部保留一定区域种植树木,梯田灌溉回归水通过林带排泄,截留和净化径流中的氮、磷等物质,达到减少污染物入河量的目的;④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引导推广“人粪尿 + 猪粪尿—沼液—作物”、“猪—蚯蚓—鸡蛋”、“猪—蚯蚓—甲鱼、水果”等生态种养模式,推进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如通过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以及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减少秸秆剩余量;⑤农业投入品回收处置。对废弃农药包装物、大棚塑料薄膜等农业投入品,逐步形成经营单位折价回收、镇乡或片区集中存放运输、部门监督协调的回收处置工作机制。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对于水质有着重要影响,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兰书林. 丹江口库区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与对策[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03:66-68.
[2]王冠,张锦娟,庄景. 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防治对策及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13,10:4578-4580.
[3]林素兰,袁立新. 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研究[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0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