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及极端天气现象日益严重,但二者对人群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大气氧化性污染物和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广州市逐日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浓度)、气象因素以及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个案数据.采用基于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大气氧化性污染物和气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采用双变量响应面模型和分层法对大气氧化性污染物与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交互作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机 构】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北京 100191;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632;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北京 1008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及极端天气现象日益严重,但二者对人群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大气氧化性污染物和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广州市逐日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浓度)、气象因素以及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个案数据.采用基于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大气氧化性污染物和气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采用双变量响应面模型和分层法对大气氧化性污染物与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交互作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广州市大气臭氧(O3)、空气氧化性指标(Ox)和二氧化氮(NO2)每日平均浓度分别为60.3、50.9和32.5μg·m–3,每日平均气温为22.3℃,冠心病和脑卒中每日平均死亡人数分别为20人和15人.O3、Ox和NO2浓度每升高10μg·m–3,O3、Ox和NO2对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风险在累积滞后2~5 d时达到最大:居民冠心病死亡超额风险(ER)最大值分别为1.26%(95%CI:0.79%~1.74%)、1.61%(95%CI:0.99%~2.23%)和1.33%(95%CI:0.59%~2.07%),脑卒中死亡ER最大值分别为1.56%(95%CI:1.04%~2.09%)、2.30%(95%CI:1.60%~3.01%)和2.93%(95%CI:2.07%~3.79%).气温与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呈反“J”型分布,最适气温分别为25.7℃和27.3℃.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高温与高浓度O3和Ox对冠心病死亡风险存在协同放大作用,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分别为0.103(95%CI:0.028~0.178)和0.079(95%CI:0.004~0.154),未发现低温与大气氧化性污染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大气氧化性污染物暴露可引起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且高温与其存在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肿瘤出芽和神经侵犯与胰腺导管腺癌(PDA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PDAC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76例患者中,70例(92.1%)有不同方式的神经侵犯.其中,6例(8.6%)为Pn-ena,42例(60.0%)为Pn-pni,22例(31.4%)为Pn-eni.64例(84.2%)患者存在肿瘤出芽.PDAC患者的中位OS为30(95%CI:26~3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中位O
目的 探讨单药化疗方案和联合化疗方案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初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伴有至少一个高危因素的低危型GTN患者78例,其中单药化疗组39例,包括接受甲氨蝶呤(MTX)化疗34例和放线菌素D(Act-D)化疗5例;联合化疗组39例,采用依托泊苷+MTX+Act-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EMA-CO)联合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单药化疗组达到完全缓解所需化疗周期数为(3.33±1.68)个,总周期数为(4
[背景]乳头状甲状腺癌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人群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且对女性人群危害更大.[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生育因素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关系,为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市两家医院首次确诊的331例女性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为病例组,年龄相差±3岁的体检无甲状腺结节人群作为对照配对,比较两组人群月经史、孕产史、妇科和乳腺病史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例组中本科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单药及联合化疗和/或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8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晚期HER-2阴性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9例仅接受PD-1单抗治疗,20例接受PD-1单抗联合化疗,23例接受PD-1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28例接受PD-1单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分析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和治疗线数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80例患者中无CR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p6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6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20例反应性淋巴增殖性疾病(RLD)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eclin-1和p62蛋白的表达水平,对比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Beclin-1在DLBCL及RLD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3.3%(38/60)和90.0%(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治疗前18 F-脱氧葡萄糖(18 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中脾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9年9月60例AITL患者治疗前临床病理及18 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测量患者病灶SUVmax、脾脏SUVmax、脾脏SUVmax/肝SUVmax(脾肝比)和脾脏垂直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病灶SUVmax和脾脏SUVmax的最佳预后临界值.以脾脏垂直径
[背景]目前关于甲状腺癌患者的膳食质量研究较少,膳食质量与甲状腺癌的关联尚不明确.[目的]应用中国健康膳食指数(CHDI)评估膳食质量,分析其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肿瘤医院和仁济医院(东院)确诊的PTC新发病例为病例组,按性别、年龄1:1匹配无甲状腺癌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疾病史、膳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等资料;采用经验证的食物频率法,调查研究对象过去一年的膳食情况.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选择CHDI构成指标,参照中国人群各类食物和营养素
[背景]甲状腺癌严重威胁上海市居民的健康,是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目的]探索上海市富碘食物摄入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按照性别、年龄(±3岁)配对,共纳入402对病例和对照,所有病例均为新发病例,采用统一设计的结构化调查表和经验证的食物频率调查表,以面对面的方式,分别获得人口学和膳食摄入等资料.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紫菜、海带、虾皮等富碘食物与PTC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402对PTC病例及对照,平均年龄为(41.
骨髓抑制是传统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新型抗肿瘤药物如靶向、免疫药物亦可引起,临床表现为外周血细胞数量减少,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血红蛋白降低(贫血),三者可以单独出现,也可相互兼夹,通常发生在抗肿瘤药物治疗后.80%以上的化疗药物能导致骨髓抑制[1] ,以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约为70%~90%[2].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化疗,以贫血、血小板减少为主.
目的 探讨泌尿系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术后经病理证实的6例泌尿系肾源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入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24~70岁,中位年龄54.5岁.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2例,下尿路症状2例,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例,1例因双肾积水行肾穿刺造瘘发现.病程为7天~1年余.位于膀胱、前列腺、输尿管分别为4例、1例、1例.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肿瘤直径范围0.2~1.0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单层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