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日交流日益频繁,呈现出多元化及复杂化的趋势,相关行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也向高质量、复合型、综合应用能力方向发展。随着日本企业以中国为目标的海外拓展不断发展,高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机制也需要与时俱进。商务日语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但现实中其实践教学在理论和实务上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很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改革强化了语言实践实训,但是实践实训方式单一,目标不清晰,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接触到真实工作环境,存在理论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践脱节的问题,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
一、学生现状分析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基本是零起点学习日语, 商务知识也非常欠缺,而大学三年课堂教学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的总课时是固定的、有限的,要在有限的大学三年课内教学中既学好日语又掌握商务知识技能,并能把二者融合起来加以运用,显然比较困难。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要在课外时间下功夫。例如成立语言服务工作室,帮助学生尽早接触真正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进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满意度。
二、专业相关能力要求
1、通用能力
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较强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尤其是日语口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熟练运用日语完成各商务活动;熟练操作日文系统办公软件;熟悉各种外贸业务单据的填写,外贸合同的签订和审核,信用证的审核等;具备日本主要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与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掌握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创业平台。
2、拓展能力
熟悉文秘工作,熟悉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熟悉报检、报关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岗位迁移能力。
商务日语专业的多学科性、复合性、应用性特征和日语语言及商务贸易本身的强实践性特征,加之日语语言与商务知识技能必须有机结合的专业要求,决定了商务日语专业实践、实践教学及其研究的重要性、必须性,同时也要求必须为其提供多元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途径和平台,来达成能力培养目标。
三、培养过程构建
1、课程建设内容
在明确了专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项目的建设就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了。 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支柱性核心主干课《基础日语》课程的建设为主导,重点建设与其并行课程《日语视听 说》、《日语会话》,同时建设后续课程《日语泛读》、《日语写作》、《商务日语文书写作》、《商务日语翻译》。并且还设有《办公室日语综合实训》、《国际贸易与实务》、《日文办公软件》、《跨境电商日语》等特色课程。商务日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注重学生一体化学习经验的培养。
2、项目工作室的建设
基础语言的习得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除课堂教学外,开展好商务日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专业实践实训非常重要。通过语言服务工作室,可以介绍我专业优秀学生兼职做日语导游,日本游客的向导和陪同、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作日语志愿者、陪同翻译;组织学生进行初级日语培训;成立对日跨境电商团队,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
语言服务工作室由专业教师、企业人士组成教师团队,配备学校专设的互联网电脑实训室。实现业务接洽、邮件翻译回复、语言培训、跨境电商等功能。所有任务由教师指导,学生为主体。工作室的工作嵌入课程教学,设计在相关过程中,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分组值班,指导教师实时指导,企业专业人员适时在线指导,按单位时间验收及评审。
四、预期效果及存在问题
运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商务日语专业学生从一年级的基础日语教学开始就融入了商务相关内容,在掌握了日语语言的基础上,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理解商务环境下的日语语言习惯及企业文化。在这样的机制下,学生不仅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思辨能力以及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生动鲜活的实训课程,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为重要。
新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学 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也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其次是对教师的基本素质及备课工作要求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实施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此外,因为它没有适用教材,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
五、结语
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技能培养机制教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成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商务日语专业技术技能培养机制,体现了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重语言的运用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和使用日语、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实践能力、提高运用日语的能力。这也体现了适应社会需求、应用为主的教学观念,为促进商务日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日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岩.商务日语教育指导理论[J].日语暨商务日语教学研讨会. 2010.
[2]刘春芬.高校外语教学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一、学生现状分析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基本是零起点学习日语, 商务知识也非常欠缺,而大学三年课堂教学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的总课时是固定的、有限的,要在有限的大学三年课内教学中既学好日语又掌握商务知识技能,并能把二者融合起来加以运用,显然比较困难。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要在课外时间下功夫。例如成立语言服务工作室,帮助学生尽早接触真正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进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满意度。
二、专业相关能力要求
1、通用能力
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较强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尤其是日语口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熟练运用日语完成各商务活动;熟练操作日文系统办公软件;熟悉各种外贸业务单据的填写,外贸合同的签订和审核,信用证的审核等;具备日本主要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与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掌握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创业平台。
2、拓展能力
熟悉文秘工作,熟悉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熟悉报检、报关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岗位迁移能力。
商务日语专业的多学科性、复合性、应用性特征和日语语言及商务贸易本身的强实践性特征,加之日语语言与商务知识技能必须有机结合的专业要求,决定了商务日语专业实践、实践教学及其研究的重要性、必须性,同时也要求必须为其提供多元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途径和平台,来达成能力培养目标。
三、培养过程构建
1、课程建设内容
在明确了专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项目的建设就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了。 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支柱性核心主干课《基础日语》课程的建设为主导,重点建设与其并行课程《日语视听 说》、《日语会话》,同时建设后续课程《日语泛读》、《日语写作》、《商务日语文书写作》、《商务日语翻译》。并且还设有《办公室日语综合实训》、《国际贸易与实务》、《日文办公软件》、《跨境电商日语》等特色课程。商务日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注重学生一体化学习经验的培养。
2、项目工作室的建设
基础语言的习得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除课堂教学外,开展好商务日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专业实践实训非常重要。通过语言服务工作室,可以介绍我专业优秀学生兼职做日语导游,日本游客的向导和陪同、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作日语志愿者、陪同翻译;组织学生进行初级日语培训;成立对日跨境电商团队,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
语言服务工作室由专业教师、企业人士组成教师团队,配备学校专设的互联网电脑实训室。实现业务接洽、邮件翻译回复、语言培训、跨境电商等功能。所有任务由教师指导,学生为主体。工作室的工作嵌入课程教学,设计在相关过程中,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分组值班,指导教师实时指导,企业专业人员适时在线指导,按单位时间验收及评审。
四、预期效果及存在问题
运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商务日语专业学生从一年级的基础日语教学开始就融入了商务相关内容,在掌握了日语语言的基础上,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理解商务环境下的日语语言习惯及企业文化。在这样的机制下,学生不仅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思辨能力以及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生动鲜活的实训课程,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为重要。
新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学 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也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其次是对教师的基本素质及备课工作要求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实施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此外,因为它没有适用教材,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
五、结语
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技能培养机制教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成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商务日语专业技术技能培养机制,体现了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重语言的运用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和使用日语、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实践能力、提高运用日语的能力。这也体现了适应社会需求、应用为主的教学观念,为促进商务日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日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岩.商务日语教育指导理论[J].日语暨商务日语教学研讨会. 2010.
[2]刘春芬.高校外语教学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