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反思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反思,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0)09—0021—03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历史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遗憾的是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在当前课堂上不尽如人意。灌输式的传授使学生昏昏欲睡,某些狭隘、狂热的民族主义话语却往往在课堂上博得阵阵掌声。爱国主义教育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弄清楚这个问题,也许才能改善历史课堂上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一、反思我国历史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
  
  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主要责任就是教化。通常情况下,教师知识渊博,是课堂上的“自然”权威,惯于以道德高位者的姿态来教导学生,热衷于谆谆教诲的方式。同时,一种错误的认识随之产生:教师只要讲授了爱国内容知识,就能使学生在价值观上有所提升,达到塑造爱国情感的目的。实际上,如果依此法教学,爱国主义教育可能收效甚微。因为一个不爱国的人完全可以正确地回答什么是爱国,但知道是一回事,有这种情感并付诸行动又是一回事。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真谛不是让学生在某些问题上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而是让他们拥有某种立场和态度。态度、立场才真正涉及学生内在的品性。
  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教师们经常采用的另一种方式是控制性的说服教育:说服者未全面准确地向被说服者展示各种相关信息,仅靠某些“道理”来主观诱导对方,达到改变对方行为抉择的预期目标。例如,教师在讲述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时,大多会提到义和团运动不仅沉重打击了清政府,而且使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从此再不敢言及“瓜分”一事,并用瓦德西的“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属下策”佐证之。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是什么真正迫使列强不再言谈“瓜分”一事呢?史家有不同看法。李时岳先生讲到:“瓦德西个人的观感并不能代表德国的政策,德皇一直把瓜分作为对华政策的基点,上述要求‘租借’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的行动就是证明。只是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瓜分才没有实行。”徐中约先生认为:义和团之后,不仅清朝的威望跌入谷底,而且“外国远征军的残暴表现,造成了一种不可战胜和至高无上的形象,中国人的自豪和自尊被击得粉碎,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由蔑视和敌对变成畏惧和奉承”。显然,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并不那么简单,隐去部分事实虽有当下的效果,却无长远的说服力。
  上述问题主要是教师误解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与内涵。在内涵上,爱国主义虽然是公民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但“公民的爱国并不表现在一味地顺从国家权力,而在于要求和督促国家权力不要破坏公民群体所共同珍惜的东西。在特殊情况下,公民爱国甚至可以通过公民不服从来表达”。从方式上看,如果把爱国主义教育视为一种教义、口号灌输,“学生死记硬背,不容提问,更不容置疑,与培养公民主体意识、自愿选择和独立判断的教育目的根本背道而驰”。
  
  二、对中国近代史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既有关怀整个人类,与正义、诚实等相关的博大、宽广的民族主义内容,也有与排外、专制、残暴相连的狭隘民族主义。如何扬弃?教师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近代史一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教师总会强调:落后就要挨打,青少年应该发奋读书,长大后报效祖国。但教师是否想过:从近代史的学习中,学生能够获得怎样的情感?2009年《历史学家茶座》第四辑所载的令人震惊的袁腾飞之语,展现的不仅是教师对问题的权威理解,也是教师对学生耳提面命的教诲。在“爱国主义”大旗之下的评论,很“解气”,容易引发学生没有深思的心理“共鸣”。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面对近代列强的多次凌辱、祖国饱受的苦难,学生义愤填膺,恨不能亲上战场,对那些“列强”也来一个“火烧××”“××屠杀”。这样的教育能够使学生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与个性吗?
  
  三、历史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方式
  
  课堂是师生互动、交流对话的舞台;课堂对话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独立见解,是不同观点或理解的思想对话,教师的思想、学生的思想以及文本的思想只有同其他思想发生碰撞之后,才能彰显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由“感受一情动——体验一理解——价值观人格化”这样一个过程组成的,应解决的问题是,对于祖国持什么态度、什么情感、什么立场,如何将其转化为自觉行为。因此,课堂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方式是引导式的对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赋权给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主见的思想者和探究者。教师的指导不是以现成的结论去帮助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反思不同的理解,感受人类历史所蕴褥的深邃思想,学会思考、理解、追问。如果教师只将爱国主义教育看成是情感问题或者认知问题,在教学中不提供充分的信息,不考虑学生道德认知水准,企图通过情感感染来实现教育目标,这种教育往往收效于一时,而不能久远。基于学生发展考虑,在许多问题上,重要的不是知识掌握的正确度,而是能否在呈现全部或尽可能多事实的前提下自己去判断。由于这种行为是他们自己权衡再三做出的,也不至于产生做出抉择后的所谓受骗感。
  在这种对话中,教师必须以平等者的目光审视学生的观念。“教人者与被教者之间先行设定为不平等,至少在价值担当上是不平等的,教化的过程就只能是以我们所据有的唯一正确的伦理价值规范来规训他人的过程,是训导他人‘如何做人’,而不是引导他人去自我寻思、学会如何成人”。我们必须放弃那种道义担当、舍我其谁的姿态,避免把自身视为被教化者的救星,要以冷静的眼光、宽容的心态等待学生的成长。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更是需要一个缓慢成长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有耐心,要宽容地看待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偏差。“对于学生最初认识上的错误或不足,老师们不应该操之过急,不应该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接受成人的观念,而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学生在摸索、碰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过程中时,“任何粗糙的插手,都会让孩子在自己找寻坐标的过程中感到被监视,甚至感到羞辱”。对于一时棘手的问题,可以延迟给予道德判断,让学生充分的思索,“甚至给予学生在一定限度内的尝试错误的空间,让学生在其中学会自主判断、自主思考、自主选择、自我承担,而不是以教化者的威权所预先给出的标准答案为唯一准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计划,逐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认识,在对话、反思、讨论中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地成长。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经验,对同一事件、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与理解,如果能够畅所欲言地讲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当场展开讨论甚至相互辩难,不仅有助于学生批判与思考能力的获得,而且能够使他们在广阔视野中思索和衡量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行使各种权利和义务,有助于他们形成包容、理解和尊重的态度。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在近代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不是如何对待列强的侵略,而是如何反思。例如,如果要使学生认同“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判断,罗列近代史上一次次的战争,用提供信息进行比较的办法就能顺利达到目的,因为这是认知方面的问题。然而,假如要学生进一步反思:中国近代以来为什么屡遭列强的蹂躏?做出回答并不容易。列强的侵略一方面来了灾难与痛苦,另一方面又使我们步入了近代化的时期,最终摆脱上千年的封建统治。对于这一悖论式的命题,我们不能仅依赖于提供信息、摆出事实,它还涉及情感、态度和信仰问题。近代历史上不乏裕谦、邓世昌、左宝贵等铮铮铁骨、顽强抗争的英雄人物,但我们却一败再败,是我们没有人?我们不敢打?我们不敢牺牲?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才是近代史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所在。
  关于历史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问题,笔者已有论述。尽管老师们都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笔者担心的是:我们的课堂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允许学生进行对话、讨论、反思?我们的老师是否有足够的宽容心态允许学生不同观点在课堂上出现?是否有明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计划?是否能够将情感教育与知识点的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等等。
  历史教育的魅力在于历史的复杂性,它蕴含太多可供思考的内容。历史教学的使命就是让学生成为植根在历史沃土上的一株“会思想的苇草”。对话教学虽然不能解决一切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但每个人的价值、尊严、权利得到凸显,爱国主义教育才得以向人的内在渗透。
其他文献
每年高考后研究试题已成常态,这是必要而有益的。2008年高考(广东)历史第4题颇有新意,出台即遇热议,讨论至今不断,见仁见智原题如下: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模块1的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提出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内容要求。人教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先了解他们的心理,根据他们的心理来实施教育。从心理 T
超塑性合金的结构敏感性很强,板材超塑性充模胀形的变形规律,不仅与应力状态有关,而且与加载路径有密切关系.超塑性自由胀形边界固定不受摩擦影响,因此,研究超塑性自由胀形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今天放学回家,我看到客厅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发票,这是一张普通的电费发票,但细心的我却发现了这张发票与以往的不同之处——电费居然有两种价格! After returning home from
所谓“闺怨诗”主要是指描写古代妇女愁情怨思的诗歌,表现各类女子由于各种因素与丈夫或恋人分离而产生的怨恨之意或相思之苦,剖析她们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或悲悼、或怨愤、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唐代乃我国闺怨诗创作的鼎盛时期,众多诗人对闺怨诗作了进一步的拓宽与发展,取得了空前绝后、令人瞩目的成就。如若根据抒情对象的不同,唐代闺怨诗可以细分为:宦妇怨诗、商妇怨诗、征妇怨诗与宫妇怨诗,这四类诗作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老乐今儿个是真乐。他在地里转悠了大半天。看庄稼苗长得齐刷刷、绿油油、水灵灵的真是招人喜欢。他打心眼里感谢县农牧站的小王,亏他帮助引进掖单11良种,要不哪能长势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