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抚仙湖湖滨缓冲带进行现状分析以及缓冲带分区,提出抚仙湖湖滨缓冲带构建的总体框架思路,具体分析了缓冲带分区生态构建方案,指出湖滨缓冲带生态治理是抚仙湖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抚仙湖;湖滨缓冲带;生态构建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它以洁净的水质、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与独特的青铜文化而闻名于世。缓冲带生态系统为保护抚仙湖Ⅰ类水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但近十多年来,随着湖周经济的快速发展,抚仙湖湖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缓冲带的净化作用正在逐步丧失,其修复与构建刻不容缓。
1.抚仙湖湖滨缓冲带概况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境内,沿湖岸100.8km是水陆的过渡地带,是流域“清水产流”机制的最后一道屏障,起到对漫流入湖污染物进行拦截、净化的作用。目前,抚仙湖原有的自然湖岸带或被临时建筑物侵占,或被垦殖为农田或鱼塘。部分区域还堆满垃圾,缓冲带及沿岸村落密集,成为流域内污染重点区,缓冲带生态系统基本退化,水陆间的自然过渡带消失,急需整治。
2.缓冲带分区
为便于湖滨缓冲带的建设,在对抚仙湖沿岸的水生植物群落分布情况、人为干扰强度现状等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湖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污染控制及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对抚仙湖缓冲带进行分区,划分出不同的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进行缓冲带构建。缓冲带可分为五个区,分别为村落-农田型缓冲带、景区型缓冲带、陡岸型缓冲带、自然型缓冲带和河口湿地。其中村落-农田型缓冲带受强人为干扰,其物理基底和生态群落已遭受严重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的主要部分已破碎化,生态功能基本丧失。
3.抚仙湖湖滨缓冲带构建的总体布局
3.1 总体构思 湖滨缓冲带生态治理以削减人湖污染、改善湖岸环境为主要目的。生态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必须可操作性强,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抚仙湖湖滨缓冲带构建的总体构思:为了与抚仙湖一级保护区有效衔接,共同形成一个健康完善的湖滨生态系统。在抚仙湖最高蓄水水位线以上100米陆域范围内及外围进行缓冲带构建,对村落、景点建筑物进行拆迁,并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同时构建一条环湖的多自然型生态缓冲带及污染控制带。根据缓冲带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湖滨生态类型等对缓冲带分区分段,采取相适宜的技术与工艺因地制宜构建湖滨生态缓冲带。
3.2 缓冲带(100m)圈带组成 主要包括灌草带、多自然型乔草带、生态透水植被带、绿篱带等。其中灌草带主要由灌木和草本植物构成,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保持环境生态的稳定,同时可对地表径流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4.抚仙湖湖滨缓冲带分区构建方案
抚仙湖的湖滨缓冲带构建根据抚仙湖湖岸的土质、陆地植物等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根据分区以及各区的特点采用适宜工艺进行缓冲带构建。
4.1村落-农田型缓冲带构建方案 村落-农田型缓冲带的土地利用形式包括房屋、农田、鱼塘,其人为干扰严重,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机能丧失,故缓冲带的建设,首先是排除人为干扰,其次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构建,使缓冲带发挥其各项功能。
村落农田区的缓冲带构建方案:一是沿湖一侧建设30米宽的灌草系统,主要物种有石楠、麻叶绣线菊、野蔷薇、杜鹃、木本绣球等。二是中间规划为多自然型乔草带;主要为经济物种,核桃、板栗、山楂、滇朴、滇樟、竹子等。三是远湖一侧缓冲带为生态透水带,地表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四是在最外侧设置2-3米宽的绿篱植物带,以隔绝人为干扰,减少牲畜进入湖滨缓冲带。
4.2景区型缓冲带构建方案 对抚仙湖缓冲带内旅游景点进行整治,拆除孤山风景区、禄充风景区、上湾风景区和小沙田风景区等处的缓冲带范围内的建筑物和其它违规建筑。拆迁区建设景观效果好兼净化功能强的缓冲带生态系统,控制人工沙滩的规模与数量,减少冲刷和侵蚀;应用生态透水植被带恢复技术,在现有景区景点内的绿地、公园、草坪等处建设下凹式绿地、生态拦截带、地下净化系统等处理设施,使得抚仙湖沿岸的面源污染通过缓冲带最后一道生态屏障进行截留与净化。
4.3陡岸型缓冲带构建方案 对于公路亚型陡岸缓冲区主要进行陡岸生态修复工程,由于缓冲带较窄甚至几乎没有,其生态系统构建主要由灌草带或多自然型乔草带单独组成。对于山体亚型陡岸缓冲区主要进行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保护。此种类型缓冲带山体直接临湖,污染源主要为水土流失,在条件允许的缓冲带内可建设生态混凝土挡土墙,并应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治理、面山绿化、植被修复等工作。
4.4自然型缓冲带 自然生态型缓冲带主要采取管理与保护的措施,杜绝开发活动,以保持湖滨原地貌与自然生态的稳定。对自然生态型缓冲带的保护和管理需定期打捞植物残体、清除垃圾等,同时严禁对自然型缓冲带的侵占、破坏活动,以维持其现状自然生态体系,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发挥生态功能。
5.总结
湖滨缓冲带生态治理是抚仙湖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抚仙湖湖滨缓冲带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削减了人湖污染,大大降低人湖污染物的负荷量,保证入湖污水水质达污水处理厂I 级排放标准,为全湖性生态恢复和水质改善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相灿,胡小贞.湖泊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方法及其修复策略[J].中国环境科学.2010(03).
[2] 吴俊,张世涛,禚传源,赵向东.抚仙湖生态环境治理规划[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4).
关键词:抚仙湖;湖滨缓冲带;生态构建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它以洁净的水质、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与独特的青铜文化而闻名于世。缓冲带生态系统为保护抚仙湖Ⅰ类水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但近十多年来,随着湖周经济的快速发展,抚仙湖湖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缓冲带的净化作用正在逐步丧失,其修复与构建刻不容缓。
1.抚仙湖湖滨缓冲带概况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境内,沿湖岸100.8km是水陆的过渡地带,是流域“清水产流”机制的最后一道屏障,起到对漫流入湖污染物进行拦截、净化的作用。目前,抚仙湖原有的自然湖岸带或被临时建筑物侵占,或被垦殖为农田或鱼塘。部分区域还堆满垃圾,缓冲带及沿岸村落密集,成为流域内污染重点区,缓冲带生态系统基本退化,水陆间的自然过渡带消失,急需整治。
2.缓冲带分区
为便于湖滨缓冲带的建设,在对抚仙湖沿岸的水生植物群落分布情况、人为干扰强度现状等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湖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污染控制及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对抚仙湖缓冲带进行分区,划分出不同的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进行缓冲带构建。缓冲带可分为五个区,分别为村落-农田型缓冲带、景区型缓冲带、陡岸型缓冲带、自然型缓冲带和河口湿地。其中村落-农田型缓冲带受强人为干扰,其物理基底和生态群落已遭受严重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的主要部分已破碎化,生态功能基本丧失。
3.抚仙湖湖滨缓冲带构建的总体布局
3.1 总体构思 湖滨缓冲带生态治理以削减人湖污染、改善湖岸环境为主要目的。生态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必须可操作性强,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抚仙湖湖滨缓冲带构建的总体构思:为了与抚仙湖一级保护区有效衔接,共同形成一个健康完善的湖滨生态系统。在抚仙湖最高蓄水水位线以上100米陆域范围内及外围进行缓冲带构建,对村落、景点建筑物进行拆迁,并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同时构建一条环湖的多自然型生态缓冲带及污染控制带。根据缓冲带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湖滨生态类型等对缓冲带分区分段,采取相适宜的技术与工艺因地制宜构建湖滨生态缓冲带。
3.2 缓冲带(100m)圈带组成 主要包括灌草带、多自然型乔草带、生态透水植被带、绿篱带等。其中灌草带主要由灌木和草本植物构成,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保持环境生态的稳定,同时可对地表径流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4.抚仙湖湖滨缓冲带分区构建方案
抚仙湖的湖滨缓冲带构建根据抚仙湖湖岸的土质、陆地植物等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根据分区以及各区的特点采用适宜工艺进行缓冲带构建。
4.1村落-农田型缓冲带构建方案 村落-农田型缓冲带的土地利用形式包括房屋、农田、鱼塘,其人为干扰严重,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机能丧失,故缓冲带的建设,首先是排除人为干扰,其次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构建,使缓冲带发挥其各项功能。
村落农田区的缓冲带构建方案:一是沿湖一侧建设30米宽的灌草系统,主要物种有石楠、麻叶绣线菊、野蔷薇、杜鹃、木本绣球等。二是中间规划为多自然型乔草带;主要为经济物种,核桃、板栗、山楂、滇朴、滇樟、竹子等。三是远湖一侧缓冲带为生态透水带,地表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四是在最外侧设置2-3米宽的绿篱植物带,以隔绝人为干扰,减少牲畜进入湖滨缓冲带。
4.2景区型缓冲带构建方案 对抚仙湖缓冲带内旅游景点进行整治,拆除孤山风景区、禄充风景区、上湾风景区和小沙田风景区等处的缓冲带范围内的建筑物和其它违规建筑。拆迁区建设景观效果好兼净化功能强的缓冲带生态系统,控制人工沙滩的规模与数量,减少冲刷和侵蚀;应用生态透水植被带恢复技术,在现有景区景点内的绿地、公园、草坪等处建设下凹式绿地、生态拦截带、地下净化系统等处理设施,使得抚仙湖沿岸的面源污染通过缓冲带最后一道生态屏障进行截留与净化。
4.3陡岸型缓冲带构建方案 对于公路亚型陡岸缓冲区主要进行陡岸生态修复工程,由于缓冲带较窄甚至几乎没有,其生态系统构建主要由灌草带或多自然型乔草带单独组成。对于山体亚型陡岸缓冲区主要进行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保护。此种类型缓冲带山体直接临湖,污染源主要为水土流失,在条件允许的缓冲带内可建设生态混凝土挡土墙,并应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治理、面山绿化、植被修复等工作。
4.4自然型缓冲带 自然生态型缓冲带主要采取管理与保护的措施,杜绝开发活动,以保持湖滨原地貌与自然生态的稳定。对自然生态型缓冲带的保护和管理需定期打捞植物残体、清除垃圾等,同时严禁对自然型缓冲带的侵占、破坏活动,以维持其现状自然生态体系,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发挥生态功能。
5.总结
湖滨缓冲带生态治理是抚仙湖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抚仙湖湖滨缓冲带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削减了人湖污染,大大降低人湖污染物的负荷量,保证入湖污水水质达污水处理厂I 级排放标准,为全湖性生态恢复和水质改善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相灿,胡小贞.湖泊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方法及其修复策略[J].中国环境科学.2010(03).
[2] 吴俊,张世涛,禚传源,赵向东.抚仙湖生态环境治理规划[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