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利用当地特色食材和其他自然资源,辅以一定程度的加工,并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生产出独具特色的食品进行售卖,一定的规模形成之后,经济效益凸显。不少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经过加工成为了民族的象征,助推民族经济的发展。而由于地理位置、生产条件及历史因素等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质量不高、品牌模糊、营销手段单一。如何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将是本文的探讨重点。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 产业价值 加工 品牌建设 民族文化 消费理念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1.13亿,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地区人民的生活保障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义。国家推行扶贫开发项目以来,不仅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与补贴,还强调地区人民的自主创业、自谋发展,鼓励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支持“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特色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是少数民族致富的一大途径。提升食品加工产业价值,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有利于更好地利用资源,推动民族经济发展。不同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雅妹子风酱肉”的生产模式、品牌建设、产品理念等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雅妹子风酱肉”是由洪雅人徐艳红创立,她利用当地特有的黑皮雅河猪,继承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酱肉制作工艺,加入自家的秘方制成口感细腻鲜美的风酱肉。从与餐馆的合作,到自营自销,风酱肉于2011年成为钓鱼台国宾馆的“外宾赠礼”,并于2014年远销7国,产值达2000万元。风酱肉,俨然成为了洪雅县的一大标志。本文将以“雅妹子风酱肉”为例,探究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方向,寻求产业价值提升的途径。
二、案例分析
以下将分点,依照产业价值链,从不同层面分析“雅妹子风酱肉”提升产业价值的途径,并探究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的价值。
1.生态养殖,严格把控产品质量。“雅妹子风酱肉”的制作原料的采集极为复杂,它包含了十余种特殊香料。而制作酱肉的猪肉选择更是精益求精。创始人徐艳红抢救下最后几头雅河黑皮猪进行育种,规模扩大之后,坚持采用生态化养殖模式,将每一头猪进行编号,标准化饲养;所有的饲料都来自自然。在风酱肉产出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管,实时监测卫生状况并及时调整问题。这样的生产方式与大部分“作坊式”的食品加工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老说,首先要保障作业环境的卫生,这是质量问题的基础。一旦忽视了卫生问题,就会引发品牌失信、顾客大量流失。而究其根本,则是技术问题。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食品生产极为简陋,以手工作业为主。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同时给予落后的生产单位以技术上的支持,普及生产知识,补贴技术升级费用,推动农产品加工走向标准化与质量化。
2.专业化销售,销售平台多样化。抛弃传统的“生产者—市场”的销售模式,“雅妹子风酱肉”的销售采用了“生产者—代理商—市场”的形式,将产品销售拓展到全国及国外部分国家。同时,它还利用了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建立企業官方网站、公众平台;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网络售卖;利用明星效应进行“微博营销”、“微信营销”。而多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单位都采用路边设摊位、集贸市场售卖或地方性超市销售。这样欠缺专业化的售卖方式往往导致产品挤压、产品影响力较弱。大数据时代提供了浩瀚的信息数据平台,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发布本平台信息,同时也可以了解市场价格、竞争者价格定位等因素,为自身的营销提供数据支撑。
3.包装技术先进,物流链条完善。风酱肉虽然保鲜期长、易储存,但长时间与水分接触或暴露在高温条件下就会对肉质造成影响。“雅妹子”利用真空包装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在产品外销过程中,它积极地与电商与物流商进行合作。在强大的物流链的支撑下,产品运输与销售趋于稳定。包装的优劣其实是质量问题,一旦出现漏气或者损坏现象,就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而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地势险要、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这就会造成运输过程中的大量损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部分特色农产品的外销。道路建设是物流链的一部分,“要致富先修路”,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同时,生产者也应转变观念,利用多渠道进行运输与销售。
4.紧抓消费心理,营造自身特色。近年来,“有机”、“生态”的概念在农产品市场上风头正劲。“雅妹子”紧紧抓住商机,申请并最终成为同行业内唯一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和有机食品标志认证的企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吃的要求从“吃得饱”演化到了“吃得健康”,“雅妹子风酱肉”选取生态养殖的黑皮猪,加入十余种对人体有益的香料,健康的理念贯穿始终。同时,“怀旧热”也是近年来在消费者群体中流行的浪潮。这群人年龄多在四十岁以上,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吃腻了山珍海味之后,开始怀念“儿时的味道”。“雅妹子”嗅到了这一变化,打出了“吃出回忆的幸福”的营销主题,一下就将自己的酱肉品牌与其他采用机械化、批量化养殖的品牌区别开来。同样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处于原生态的环境中,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十分纯净。关键在于如何找到自身的独特优势以适应当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明白消费者的口味,才能更好地进行营销。
5.融入民族文化,讲述品牌故事,树立品牌口碑。“雅妹子风酱肉”在传承羌族人民时代相传的民族制作工艺的同时,也将更多的民族文化融入了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在外包装设计上,它纳入了羌族的羌绣、蓝印花和竹编元素,美观而大方,彰显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雅妹子”还为消费者讲述了品牌故事,“清代道士独创的秘方”、“美国旅行家偶然的品尝”和“第五代传人的动人故事”。尤其是徐艳红在汶川地震与雅安地震时临危不惧,全力自助受灾民众。面对倒塌的厂房,她没有放弃,而是拾起信心、重振旗鼓,两次被打倒,两次又站起。这样的品牌故事在社会广为流传,为品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强大的公众舆论力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助推力。少数民族文化各自具有不同的魅力,文化吸引力与经济相结合,增加关注度,间接推动消费。
三、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参与。政府应当积极履行职能,监管生产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相关生产单位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品牌建设的发展。而各民族地区的龙头企业应更好地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积极分享发展经验,带动地区致富。产业价值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涉及产业价值链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工厂商与企业在分析时应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把握产业链条,明确自身定位、树立品牌价值并扩大品牌影响力。自力更生、自主经营、不断谋求发展的少数民族特色农产品加工单位,将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大环境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耿选珍 西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销售研究——以四川金阳县青花椒为例 中国商贸 2011(10).
[2]潘斌,罗艺 基于乳品产业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11).
[3]王新同 羌族妹子徐艳红:发掘百年“风酱肉” 新青年(珍情) 2015(2).
[4]田丽敏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产品 武汉大学 2010(4).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 产业价值 加工 品牌建设 民族文化 消费理念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1.13亿,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地区人民的生活保障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义。国家推行扶贫开发项目以来,不仅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与补贴,还强调地区人民的自主创业、自谋发展,鼓励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支持“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特色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是少数民族致富的一大途径。提升食品加工产业价值,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有利于更好地利用资源,推动民族经济发展。不同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雅妹子风酱肉”的生产模式、品牌建设、产品理念等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雅妹子风酱肉”是由洪雅人徐艳红创立,她利用当地特有的黑皮雅河猪,继承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酱肉制作工艺,加入自家的秘方制成口感细腻鲜美的风酱肉。从与餐馆的合作,到自营自销,风酱肉于2011年成为钓鱼台国宾馆的“外宾赠礼”,并于2014年远销7国,产值达2000万元。风酱肉,俨然成为了洪雅县的一大标志。本文将以“雅妹子风酱肉”为例,探究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方向,寻求产业价值提升的途径。
二、案例分析
以下将分点,依照产业价值链,从不同层面分析“雅妹子风酱肉”提升产业价值的途径,并探究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的价值。
1.生态养殖,严格把控产品质量。“雅妹子风酱肉”的制作原料的采集极为复杂,它包含了十余种特殊香料。而制作酱肉的猪肉选择更是精益求精。创始人徐艳红抢救下最后几头雅河黑皮猪进行育种,规模扩大之后,坚持采用生态化养殖模式,将每一头猪进行编号,标准化饲养;所有的饲料都来自自然。在风酱肉产出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管,实时监测卫生状况并及时调整问题。这样的生产方式与大部分“作坊式”的食品加工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老说,首先要保障作业环境的卫生,这是质量问题的基础。一旦忽视了卫生问题,就会引发品牌失信、顾客大量流失。而究其根本,则是技术问题。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食品生产极为简陋,以手工作业为主。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同时给予落后的生产单位以技术上的支持,普及生产知识,补贴技术升级费用,推动农产品加工走向标准化与质量化。
2.专业化销售,销售平台多样化。抛弃传统的“生产者—市场”的销售模式,“雅妹子风酱肉”的销售采用了“生产者—代理商—市场”的形式,将产品销售拓展到全国及国外部分国家。同时,它还利用了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建立企業官方网站、公众平台;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网络售卖;利用明星效应进行“微博营销”、“微信营销”。而多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单位都采用路边设摊位、集贸市场售卖或地方性超市销售。这样欠缺专业化的售卖方式往往导致产品挤压、产品影响力较弱。大数据时代提供了浩瀚的信息数据平台,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发布本平台信息,同时也可以了解市场价格、竞争者价格定位等因素,为自身的营销提供数据支撑。
3.包装技术先进,物流链条完善。风酱肉虽然保鲜期长、易储存,但长时间与水分接触或暴露在高温条件下就会对肉质造成影响。“雅妹子”利用真空包装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在产品外销过程中,它积极地与电商与物流商进行合作。在强大的物流链的支撑下,产品运输与销售趋于稳定。包装的优劣其实是质量问题,一旦出现漏气或者损坏现象,就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而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地势险要、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这就会造成运输过程中的大量损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部分特色农产品的外销。道路建设是物流链的一部分,“要致富先修路”,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同时,生产者也应转变观念,利用多渠道进行运输与销售。
4.紧抓消费心理,营造自身特色。近年来,“有机”、“生态”的概念在农产品市场上风头正劲。“雅妹子”紧紧抓住商机,申请并最终成为同行业内唯一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和有机食品标志认证的企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吃的要求从“吃得饱”演化到了“吃得健康”,“雅妹子风酱肉”选取生态养殖的黑皮猪,加入十余种对人体有益的香料,健康的理念贯穿始终。同时,“怀旧热”也是近年来在消费者群体中流行的浪潮。这群人年龄多在四十岁以上,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吃腻了山珍海味之后,开始怀念“儿时的味道”。“雅妹子”嗅到了这一变化,打出了“吃出回忆的幸福”的营销主题,一下就将自己的酱肉品牌与其他采用机械化、批量化养殖的品牌区别开来。同样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处于原生态的环境中,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十分纯净。关键在于如何找到自身的独特优势以适应当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明白消费者的口味,才能更好地进行营销。
5.融入民族文化,讲述品牌故事,树立品牌口碑。“雅妹子风酱肉”在传承羌族人民时代相传的民族制作工艺的同时,也将更多的民族文化融入了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在外包装设计上,它纳入了羌族的羌绣、蓝印花和竹编元素,美观而大方,彰显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雅妹子”还为消费者讲述了品牌故事,“清代道士独创的秘方”、“美国旅行家偶然的品尝”和“第五代传人的动人故事”。尤其是徐艳红在汶川地震与雅安地震时临危不惧,全力自助受灾民众。面对倒塌的厂房,她没有放弃,而是拾起信心、重振旗鼓,两次被打倒,两次又站起。这样的品牌故事在社会广为流传,为品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强大的公众舆论力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助推力。少数民族文化各自具有不同的魅力,文化吸引力与经济相结合,增加关注度,间接推动消费。
三、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参与。政府应当积极履行职能,监管生产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相关生产单位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品牌建设的发展。而各民族地区的龙头企业应更好地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积极分享发展经验,带动地区致富。产业价值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涉及产业价值链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工厂商与企业在分析时应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把握产业链条,明确自身定位、树立品牌价值并扩大品牌影响力。自力更生、自主经营、不断谋求发展的少数民族特色农产品加工单位,将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大环境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耿选珍 西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销售研究——以四川金阳县青花椒为例 中国商贸 2011(10).
[2]潘斌,罗艺 基于乳品产业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11).
[3]王新同 羌族妹子徐艳红:发掘百年“风酱肉” 新青年(珍情) 2015(2).
[4]田丽敏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产品 武汉大学 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