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班集体是一个微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班集体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于培养远大理想、爱国情感,增强自我教育和发展个性心理品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一个具有人际关系和谐、自觉纪律、乐学向上的班集体,几乎随时都在熏陶感染着集体中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个别成员的不良行为不易萌发,而好的行为常得到强化。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发展的良好微环境。
一、培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心理学硏究表明,个人交际的范围愈是比较广泛,他同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就愈是多样,深入到社会关系的也就愈深刻,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愈丰富。这告诉我们,作为班级教育者,必须十分重视良好班级人际关系的建设,班级是一个社会小群体,其中存在着网络似的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等等,纵横交错。
首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作为班级教育者,在师生交往中应随时注意和调节双方的心理距离。既要有教师的尊严,又要努力形成自身的凝聚力和让学生指向教育者的向心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有至诚之爱的真挚情感和态度,从而引起学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正如古人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才能"受其术"。
其次是融洽的生生关系的建立硏究表明,初中学生出现了独立性意向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等等,这种社会性的需求,引起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种疏远父母和老师的"闭锁性"和寻求能坦言相告的伙伴的"开放性"趋向。这要求班级教育者不宜只扮演严加管教的单一角色,而应力求做到既是严师又是良友;尽可能让学生与多位老师建立关系,重视生生关系中舆论导向作用,帮助他们在集体内取得一个应有地位意向,获得自我尊严和自我需求,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摆正位置,与家长、老师合作,克服社交中的困难,让学生在这个班级中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谐。
二、培养班级自觉纪律
自觉纪律是指班级成员在履行纪律规范、规则方面的高度自觉,不仅指学生对纪律的认识,重要的还包括学生执行纪律的积极体验以及遵守纪律的行为意向。表现为对纪律的认识和行为的统一,对纪律信念和正确的外部表现相统一。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的声音,集体的的动作,集体的的表情,集体的信念。"他特别强调"纪律是集体的美",认为自觉纪律既能美化集体的内在,即集体的思想道德面貌和心理品质,又能美化集体的外表,包括集体的言论、活动等,即班级形象。例如,当你来到一个自觉纪律的班里,你会感到这里文明,整齐,和谐,协调--美。相反,当你走进一个乱班教室里,可能会觉得这里卫生差,语言不文明,行为不规范,气氛不和谐,哪里还有美!第一阶段的纪律教育与纪律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在落实,严格要求,学生受纪律约束也处于被动勉强状态。这是一个最困难的阶段。教育者要巧妙地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纪律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防止产生消极、否定的态度。对不良现象一定要认真严肃予以批评制止,让集体对此也加以谴责,绝不听之任之。接下来是学生比较习惯纪律约束的第二阶段,也是由他律向自律过度阶段。这时,教育者重点放在学习引导上,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把搞好学习与遵守纪律联系起来,认识到纪律是保证学好的前提。第三阶段是纪律向班级健康舆论和作风发展阶段,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予以支持、鼓励和及时启示,保证自觉纪律的执行。同时要不断巩固和强化已形成的自觉纪律,这要求班级教育者必须掌握自觉纪律教育的特征:尊重学生人格,强调自我控制、相互监督;其次是教师本身一定要以身作则,方能有成效。自觉纪律的形成,良好的集体才能形成和发展,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归因
班级教育者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行为归因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归因模式。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或失败的教训,在学生取得成功或失败后,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归因:靠自己的努力,凭自己的聪明,碰上好运气,老师辅导正确,同学的帮助,或老师偏见,自己笨,运气不好,主观不努力等等。其中有的是恰当的,有的则不恰当,恰当的归因是再一次投入竞争的驱动力量,不恰当的归因会使其意志消沉。我们的作用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认识自己成功过程中的内在付出和外在帮助,使他们认识到成功既来自自己的努力,也来自他人协助,暗示学生:不要忘记每一个帮助自己获得成功的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靠大家的支持,竞争才会有更多的成功把握。这样就不会产生成功后的唯我独"上"的优越感。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取得成功的分量,是小成功还是大成功,是中间成功还是终点成功,是与弱者竞争还是在强手如林中竖起成功之旗。这样,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更加珍惜成功,并准备再次争取成功。同样的道理可以使学生在逆境中奋发向上。
四、培养学生的乐学心理
教育者既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外部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重视对班级学生内部心理本质的转化,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探究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但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才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并维持强烈的求知欲。实践证明,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过易的问题又使学生无所用心,唯有那些"半生不熟","高而可攀"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整个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体验他们的处境,体谅他们的幼稚,呵护他们的童心,肯定他们的判断,使他们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产生自信,在自信的推动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并且要采取多种措施巩固已建立的乐学心理,帮助他们回忆成功的过程,在回忆中体验成功的艰辛与喜悦,身心得到自我强化,进一步努力的目标也更鲜明,信心也更足了,成功的可能也就愈大,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班级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心理学与班集体》
一个具有人际关系和谐、自觉纪律、乐学向上的班集体,几乎随时都在熏陶感染着集体中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个别成员的不良行为不易萌发,而好的行为常得到强化。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发展的良好微环境。
一、培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心理学硏究表明,个人交际的范围愈是比较广泛,他同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就愈是多样,深入到社会关系的也就愈深刻,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愈丰富。这告诉我们,作为班级教育者,必须十分重视良好班级人际关系的建设,班级是一个社会小群体,其中存在着网络似的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等等,纵横交错。
首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作为班级教育者,在师生交往中应随时注意和调节双方的心理距离。既要有教师的尊严,又要努力形成自身的凝聚力和让学生指向教育者的向心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有至诚之爱的真挚情感和态度,从而引起学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正如古人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才能"受其术"。
其次是融洽的生生关系的建立硏究表明,初中学生出现了独立性意向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等等,这种社会性的需求,引起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种疏远父母和老师的"闭锁性"和寻求能坦言相告的伙伴的"开放性"趋向。这要求班级教育者不宜只扮演严加管教的单一角色,而应力求做到既是严师又是良友;尽可能让学生与多位老师建立关系,重视生生关系中舆论导向作用,帮助他们在集体内取得一个应有地位意向,获得自我尊严和自我需求,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摆正位置,与家长、老师合作,克服社交中的困难,让学生在这个班级中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谐。
二、培养班级自觉纪律
自觉纪律是指班级成员在履行纪律规范、规则方面的高度自觉,不仅指学生对纪律的认识,重要的还包括学生执行纪律的积极体验以及遵守纪律的行为意向。表现为对纪律的认识和行为的统一,对纪律信念和正确的外部表现相统一。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的声音,集体的的动作,集体的的表情,集体的信念。"他特别强调"纪律是集体的美",认为自觉纪律既能美化集体的内在,即集体的思想道德面貌和心理品质,又能美化集体的外表,包括集体的言论、活动等,即班级形象。例如,当你来到一个自觉纪律的班里,你会感到这里文明,整齐,和谐,协调--美。相反,当你走进一个乱班教室里,可能会觉得这里卫生差,语言不文明,行为不规范,气氛不和谐,哪里还有美!第一阶段的纪律教育与纪律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在落实,严格要求,学生受纪律约束也处于被动勉强状态。这是一个最困难的阶段。教育者要巧妙地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纪律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防止产生消极、否定的态度。对不良现象一定要认真严肃予以批评制止,让集体对此也加以谴责,绝不听之任之。接下来是学生比较习惯纪律约束的第二阶段,也是由他律向自律过度阶段。这时,教育者重点放在学习引导上,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把搞好学习与遵守纪律联系起来,认识到纪律是保证学好的前提。第三阶段是纪律向班级健康舆论和作风发展阶段,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予以支持、鼓励和及时启示,保证自觉纪律的执行。同时要不断巩固和强化已形成的自觉纪律,这要求班级教育者必须掌握自觉纪律教育的特征:尊重学生人格,强调自我控制、相互监督;其次是教师本身一定要以身作则,方能有成效。自觉纪律的形成,良好的集体才能形成和发展,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归因
班级教育者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行为归因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归因模式。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或失败的教训,在学生取得成功或失败后,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归因:靠自己的努力,凭自己的聪明,碰上好运气,老师辅导正确,同学的帮助,或老师偏见,自己笨,运气不好,主观不努力等等。其中有的是恰当的,有的则不恰当,恰当的归因是再一次投入竞争的驱动力量,不恰当的归因会使其意志消沉。我们的作用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认识自己成功过程中的内在付出和外在帮助,使他们认识到成功既来自自己的努力,也来自他人协助,暗示学生:不要忘记每一个帮助自己获得成功的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靠大家的支持,竞争才会有更多的成功把握。这样就不会产生成功后的唯我独"上"的优越感。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取得成功的分量,是小成功还是大成功,是中间成功还是终点成功,是与弱者竞争还是在强手如林中竖起成功之旗。这样,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更加珍惜成功,并准备再次争取成功。同样的道理可以使学生在逆境中奋发向上。
四、培养学生的乐学心理
教育者既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外部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重视对班级学生内部心理本质的转化,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探究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但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才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并维持强烈的求知欲。实践证明,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过易的问题又使学生无所用心,唯有那些"半生不熟","高而可攀"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整个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体验他们的处境,体谅他们的幼稚,呵护他们的童心,肯定他们的判断,使他们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产生自信,在自信的推动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并且要采取多种措施巩固已建立的乐学心理,帮助他们回忆成功的过程,在回忆中体验成功的艰辛与喜悦,身心得到自我强化,进一步努力的目标也更鲜明,信心也更足了,成功的可能也就愈大,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班级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心理学与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