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极对立思维造成语文教学存在内容和形式对立的思想误区,使语文偏离了作用轨道。因此,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既须克服重言语内容轻言语形式、重内容概括轻审美体验的弊端,也要克服“形式崇拜”、一味玩“技术流”形式主义。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掌握美的抽象规律,辩证地欣赏美。
一、语文教学“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
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其重要著作《艺术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美术观点:“有意味的形式”。一般认为凡是用来恰如其分地表现、传达或寄托艺术家主题内在生命并富于创造的形式即为“有意味的形式”。①贝尔的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他指出“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中国美学范畴“意趣”颇堪玩味。冯煦《蒿庵论词》记录陈子龙言论:“以沉挚之思,而出之必浅近,使读之者骤遇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则用意难也。”②吴雷发《说诗管蒯》:“诗须论其工拙,若寓意与否,不必屑屑计较也。大块中景物何限,会心之际,偶尔触目成吟,自有灵机意趣。”③二人对“意趣”概念都有涉及,“意”偏指作者的主观性,具体、凝重、充实;“趣”偏指客观性,玄远、清逸、容纳。“意”“趣”并举,给语文提供了一个展现美学意趣的空间。“意味”与“形式”交合会通产生艺术天地,最后浑然一体地表现为意境。“有意味的形式”,意味融于形式,浑然一体。
语文教学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常想到意味,多体验情境,注重联想想象,把情景相融、意境相偕、动静节律注入形式,创造出富有意味的教学。语文教学追求“有意味的形式”,触发“感性”“灵性”“悟性”,是对心灵审美情感的唤醒,也是对求知者心灵潜能的激发。
二、语文教学“有意味的形式”的外延
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它是内在的、活化的,引领师生体悟,感受形式之美。教师懂得从语文本真设计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素养训练。 “有意味的形式”最朴实的体现是:阅读像阅读,写作像写作,口语交际领风骚。
开展专题阅读、问题阅读、比较阅读等系列阅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要研究读的类型、读的目的、读的方法、读的时机、读的检测、读的质量。阅读教学向切实的文本语言体悟转变,咬文嚼字,认真揣摩,同时要有章法意识。阅读理解和学习表达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拓宽理解视野,充实内容环节,循序渐进品味领悟。对阅读活动进行立体设计,对阅读过程进行动态研究,充分而有效地阅读,体现语文的意味。
摸清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起点、写作需要,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强调课堂上的写作体验、升格训练,写作的过程性指导是关键。简化作文课的教学环节,精简作文的材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体验写作。写作返璞归真,在简约中体现语文的意味。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依赖语文实践。提供机会,组建社团、排演话剧、开展辩论、朗诵诗歌、新闻播报,鼓励学生缜密思考,大胆表达;老师巧妙退居其后,不越俎代庖,更不去压制“非主流意见”。成都的梁艳老师以她“让学、让热爱、让实践”的做法,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立的看法。她的学生思维活跃,充满自信,敢于质疑,善于表达。
三、语文教学中追求“有意味的形式”的途径
程少堂老师认为:“语文味”即“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④
语文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即是获得“语文味”的过程。余映潮老师的《<赫尔墨斯和雕像>六读》一课就是在有“味”的形式中读出“意”来。笔者思考,在语文教学中追求“有意味的形式”途径包括:
1.潜入心灵
从“艺术以感情动人”的作用出发,要想创造“有意味的形式”,语文教师必须潜入心灵境界,去体悟审美感情及其多种意味,并把它们融于语文的形式之中,以达到感人的目的。语文教学不仅融入更多的生活情感,还要融入更多的审美情感。生活情感贴近生活,具有生活气息,容易引起共鸣,便于接受。但是要想获得深切炽烈的领悟,还需要为其心灵注入审美情感,让学生更高层面地思考认识生存的世界,在语文中升华人生、人性、人情的魅力。
2.亲身体验
一切审美的起点,都始于对审美感情的亲身体验。感人形式,因其包含着意向、意境和意味以及由审美感情引发的情绪、情调和情趣,故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语文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出富有意味、意趣的形式,提供广泛的参与机会,制定和谐的体验内容,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体验去经历,去尝试,去联系生活的本真。这样的“有意味的形式”,就要求教师本身就要有足够丰富的阅历来设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给学生预设最贴近生活的形式。
3.简化抽象
有意味的形式是通过简化而得到的。一是去掉语文课一切无意味因素,包括去掉大量视频、图片和音乐的视、听觉信息等因素,返璞归真,以求得纯净;二是追求一种纯粹的、不可名状的意味,追求有节奏的课堂旋律,以突出其抽象美。简化,就像中国的太极图,以S形曲线把图形分成反向的阴阳两仪,寓万象万殊于相反相成,纳万变万动于循环永恒。抽象,赋予语文不可塑性的造型,不可捉摸的理智,臻于化境的审美。“简单”“抽象”才能进入“有意味的形式”。
4.熔炼创新
语文最终粹取的是内涵。有意味的形式,是语文将各种有意味因素通过熔炼,使之形成一种有机统一的、富有生命特征的、具有变化和节奏的整体,即内涵的构成。形成内涵构成的先决条件,是要丰富情感;情商高了,灵感和反应就出现了。人的大脑受到情感所占据,就会创造出一个好的构成,从而也就会创造出艺术品般的人生。“熔炼”,是比拟运用高温,把矿石中的钢铁熔炼出来,用来激励语文教师以高度的热情和激情,把有意味的形式熔炼出来;把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富含时代气息,具有创新素养的健全人格创造出来。
掌握美的抽象规律,竭力表达抽象美,最终体现美的本质。这就是创造“有意味的形式”之根本要求。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改革要进一步向更高处迈进,就要正确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既要反对能力水平原因导致倾向于形式的教学,也要反对单纯追求形式改革的“形式崇拜”,只有以重视内容、形式的统一和追求有意味的形式为目标,多些尝试,如从形式意味的角度教会学生去领略文学作品文本的魅力,语文教学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注释
①方咸围、陈海英、陈志伟:《理科课堂教学应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教学研究》,2008年第3期。
②[明]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五册第3588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清]吴雷发:《说诗管蒯》,见[清]丁福保编《清诗话》第9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④钱冰山:《文化渗透:“语文味”教学的重要元素》,《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2期。
一、语文教学“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
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其重要著作《艺术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美术观点:“有意味的形式”。一般认为凡是用来恰如其分地表现、传达或寄托艺术家主题内在生命并富于创造的形式即为“有意味的形式”。①贝尔的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他指出“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中国美学范畴“意趣”颇堪玩味。冯煦《蒿庵论词》记录陈子龙言论:“以沉挚之思,而出之必浅近,使读之者骤遇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则用意难也。”②吴雷发《说诗管蒯》:“诗须论其工拙,若寓意与否,不必屑屑计较也。大块中景物何限,会心之际,偶尔触目成吟,自有灵机意趣。”③二人对“意趣”概念都有涉及,“意”偏指作者的主观性,具体、凝重、充实;“趣”偏指客观性,玄远、清逸、容纳。“意”“趣”并举,给语文提供了一个展现美学意趣的空间。“意味”与“形式”交合会通产生艺术天地,最后浑然一体地表现为意境。“有意味的形式”,意味融于形式,浑然一体。
语文教学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常想到意味,多体验情境,注重联想想象,把情景相融、意境相偕、动静节律注入形式,创造出富有意味的教学。语文教学追求“有意味的形式”,触发“感性”“灵性”“悟性”,是对心灵审美情感的唤醒,也是对求知者心灵潜能的激发。
二、语文教学“有意味的形式”的外延
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它是内在的、活化的,引领师生体悟,感受形式之美。教师懂得从语文本真设计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素养训练。 “有意味的形式”最朴实的体现是:阅读像阅读,写作像写作,口语交际领风骚。
开展专题阅读、问题阅读、比较阅读等系列阅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要研究读的类型、读的目的、读的方法、读的时机、读的检测、读的质量。阅读教学向切实的文本语言体悟转变,咬文嚼字,认真揣摩,同时要有章法意识。阅读理解和学习表达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拓宽理解视野,充实内容环节,循序渐进品味领悟。对阅读活动进行立体设计,对阅读过程进行动态研究,充分而有效地阅读,体现语文的意味。
摸清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起点、写作需要,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强调课堂上的写作体验、升格训练,写作的过程性指导是关键。简化作文课的教学环节,精简作文的材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体验写作。写作返璞归真,在简约中体现语文的意味。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依赖语文实践。提供机会,组建社团、排演话剧、开展辩论、朗诵诗歌、新闻播报,鼓励学生缜密思考,大胆表达;老师巧妙退居其后,不越俎代庖,更不去压制“非主流意见”。成都的梁艳老师以她“让学、让热爱、让实践”的做法,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立的看法。她的学生思维活跃,充满自信,敢于质疑,善于表达。
三、语文教学中追求“有意味的形式”的途径
程少堂老师认为:“语文味”即“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④
语文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即是获得“语文味”的过程。余映潮老师的《<赫尔墨斯和雕像>六读》一课就是在有“味”的形式中读出“意”来。笔者思考,在语文教学中追求“有意味的形式”途径包括:
1.潜入心灵
从“艺术以感情动人”的作用出发,要想创造“有意味的形式”,语文教师必须潜入心灵境界,去体悟审美感情及其多种意味,并把它们融于语文的形式之中,以达到感人的目的。语文教学不仅融入更多的生活情感,还要融入更多的审美情感。生活情感贴近生活,具有生活气息,容易引起共鸣,便于接受。但是要想获得深切炽烈的领悟,还需要为其心灵注入审美情感,让学生更高层面地思考认识生存的世界,在语文中升华人生、人性、人情的魅力。
2.亲身体验
一切审美的起点,都始于对审美感情的亲身体验。感人形式,因其包含着意向、意境和意味以及由审美感情引发的情绪、情调和情趣,故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语文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出富有意味、意趣的形式,提供广泛的参与机会,制定和谐的体验内容,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体验去经历,去尝试,去联系生活的本真。这样的“有意味的形式”,就要求教师本身就要有足够丰富的阅历来设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给学生预设最贴近生活的形式。
3.简化抽象
有意味的形式是通过简化而得到的。一是去掉语文课一切无意味因素,包括去掉大量视频、图片和音乐的视、听觉信息等因素,返璞归真,以求得纯净;二是追求一种纯粹的、不可名状的意味,追求有节奏的课堂旋律,以突出其抽象美。简化,就像中国的太极图,以S形曲线把图形分成反向的阴阳两仪,寓万象万殊于相反相成,纳万变万动于循环永恒。抽象,赋予语文不可塑性的造型,不可捉摸的理智,臻于化境的审美。“简单”“抽象”才能进入“有意味的形式”。
4.熔炼创新
语文最终粹取的是内涵。有意味的形式,是语文将各种有意味因素通过熔炼,使之形成一种有机统一的、富有生命特征的、具有变化和节奏的整体,即内涵的构成。形成内涵构成的先决条件,是要丰富情感;情商高了,灵感和反应就出现了。人的大脑受到情感所占据,就会创造出一个好的构成,从而也就会创造出艺术品般的人生。“熔炼”,是比拟运用高温,把矿石中的钢铁熔炼出来,用来激励语文教师以高度的热情和激情,把有意味的形式熔炼出来;把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富含时代气息,具有创新素养的健全人格创造出来。
掌握美的抽象规律,竭力表达抽象美,最终体现美的本质。这就是创造“有意味的形式”之根本要求。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改革要进一步向更高处迈进,就要正确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既要反对能力水平原因导致倾向于形式的教学,也要反对单纯追求形式改革的“形式崇拜”,只有以重视内容、形式的统一和追求有意味的形式为目标,多些尝试,如从形式意味的角度教会学生去领略文学作品文本的魅力,语文教学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注释
①方咸围、陈海英、陈志伟:《理科课堂教学应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教学研究》,2008年第3期。
②[明]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五册第3588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清]吴雷发:《说诗管蒯》,见[清]丁福保编《清诗话》第9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④钱冰山:《文化渗透:“语文味”教学的重要元素》,《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