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传统生产模式的转变,以及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改变的需求,高职院校的知识型技术人才逐渐成为企业在人才市场上主要的追逐对象。由于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就业过程中的使用性,与没有较高的就业几率,同时也造成企业在录用专业型技术人才方面所面临的短缺问题。因此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有助于高职教学对“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的了解,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有效的合作,真正解决学生在当今社会就业难等问题。
关键词: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
引言
近几年大学本科生的求职队伍不断在增长,当今社会上拥有本科学历的求职者越来越多,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奔赴各大人才市场,招聘会力求能谋取一个就业的机会,如今社会情况残酷的反应出大学生在毕业后求职困难的局面。但与之产生较为鲜明对比的却是在职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往往在就业过程中颇受企业的亲睐,拥有一技之长的高职校学生在企业的录用中甚至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伴随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后,传统产业也在逐步向现代产业转变中,企业对于高质素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知识型技术工人大受市场欢迎之际,“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也在各大职业应运而生并在各门课程专业中应用广泛。
1.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的优点
“订单式”的人才培训模式主要依据学校和企业需求所签订的协议,然后经过学校以及企业的相互合作所开发出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企业的全程参与,与学校共同制定相关的订单教育,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资源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让学校能按照社会企业的要求为学生量身打造教学课程教学计划,还有利于降低学校以及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让学校能与企业真切的实现无缝连接等多方面的合作。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教学与实习同步完成,使学生就业之路得以拓宽,让学生实现了毕业就能就业的能力。
2.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实施的具体方法
液压专业是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的课程,主要是以立体作为工作介质,然后通过各式各样的元件最终实现能量的转换,传递以及控制的技术,液压专业主要会应用到机床,工程机械,汽车和建筑机械等行业之中。就目前社会上对于此专业开设的院校相对总体而言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从而造成了企业在应聘此类型技术人才或是培训液压技术应用人才的时候都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为了能满足社会对于液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职液压专业的教学,对于学生掌握液压技能的培养,提出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就业,企业生产招聘过程的迫切需求,是液压专业在高职院校教学发展过程中随应社会必然要求。下面是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訓模式实施的具体措施:
2.1高职液压专业在实行 “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第一步,与相关的企业签署协议。院校在分析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职业能力需要之后,选中当中适应的企业,让他们对高职院校调研考察过后,签订“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的相关合作协议。依据高职液压专业本身属性,以及液压专业作为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社会总体需求量比较大而单一的企业需求量相对不多的特点,高职院校想在切实开展好液压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则需要和多家企业从事不同方向发展而需要到液压专业技能的企业达成“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的合作协议。
2.2企业要切实的参与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而不是只在于和高职签订合作关系之后就完全放手,单一依靠高职院校的教学,然后就等到学生毕业后才参与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关系上。企业应该出学生初期进入到校园的时候就积极与高职院校相互配合,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新生在入学的时候就应该有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的进行专业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充分的了解液压专业的知识以及“订单式”合作下企业技能要求的认识,早日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及就业目标。
2.3有计划的安排高职液压专业的课程教学,与企业实习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学生踏入学校的第一年,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由学校开展相依的液压专业知识认识教学与培养,有条件的按时安排学生进入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单位去了解液压行业的具体概况,液压职业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相关的企业文化。第二学年以专业通用能力培养为主,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此阶段主要依托学校资源开展教学,同时安排学生到订单企业实习。假期安排学生进入订单企业进行实践,使学生深入了解订单企业,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订单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为后续专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奠定基础。第三学年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教学,学生根据意向企业进行分班培养,教学环节以企业人员为主,学校教师为辅,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完成专项能力培养和训练。这一阶段是“组合订单”培养的关键阶段,学生基本掌握了企业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把自己融入到企业当中。第四学年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员工身份到生产岗位工作,适应企业环境,增强岗位意识,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3.结语
高职液压专业中应用“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有助于满足如今社会上,对于液压专业知识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有助于企业请人难,与学生学无用武之地的问题,实现双赢的局面。还能降低企业在工人就职前的职业培训成本,大大的优化了企业以及高职院校的资源,真正高职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余,也能保证高职液压专业的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的成为自己就职,谋生甚至是在社会立足的重要技能。随着社会上合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不断增强,“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也得以不断的改善与发展,让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吴红霞.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胡大威.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软件测试人才后置订单培养模式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4期
[3]卢海涛.关于高职发展“订单式培养”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13期.
关键词: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
引言
近几年大学本科生的求职队伍不断在增长,当今社会上拥有本科学历的求职者越来越多,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奔赴各大人才市场,招聘会力求能谋取一个就业的机会,如今社会情况残酷的反应出大学生在毕业后求职困难的局面。但与之产生较为鲜明对比的却是在职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往往在就业过程中颇受企业的亲睐,拥有一技之长的高职校学生在企业的录用中甚至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伴随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后,传统产业也在逐步向现代产业转变中,企业对于高质素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知识型技术工人大受市场欢迎之际,“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也在各大职业应运而生并在各门课程专业中应用广泛。
1.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的优点
“订单式”的人才培训模式主要依据学校和企业需求所签订的协议,然后经过学校以及企业的相互合作所开发出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企业的全程参与,与学校共同制定相关的订单教育,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资源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让学校能按照社会企业的要求为学生量身打造教学课程教学计划,还有利于降低学校以及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让学校能与企业真切的实现无缝连接等多方面的合作。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教学与实习同步完成,使学生就业之路得以拓宽,让学生实现了毕业就能就业的能力。
2.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实施的具体方法
液压专业是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的课程,主要是以立体作为工作介质,然后通过各式各样的元件最终实现能量的转换,传递以及控制的技术,液压专业主要会应用到机床,工程机械,汽车和建筑机械等行业之中。就目前社会上对于此专业开设的院校相对总体而言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从而造成了企业在应聘此类型技术人才或是培训液压技术应用人才的时候都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为了能满足社会对于液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职液压专业的教学,对于学生掌握液压技能的培养,提出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就业,企业生产招聘过程的迫切需求,是液压专业在高职院校教学发展过程中随应社会必然要求。下面是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訓模式实施的具体措施:
2.1高职液压专业在实行 “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第一步,与相关的企业签署协议。院校在分析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职业能力需要之后,选中当中适应的企业,让他们对高职院校调研考察过后,签订“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的相关合作协议。依据高职液压专业本身属性,以及液压专业作为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社会总体需求量比较大而单一的企业需求量相对不多的特点,高职院校想在切实开展好液压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则需要和多家企业从事不同方向发展而需要到液压专业技能的企业达成“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的合作协议。
2.2企业要切实的参与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而不是只在于和高职签订合作关系之后就完全放手,单一依靠高职院校的教学,然后就等到学生毕业后才参与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关系上。企业应该出学生初期进入到校园的时候就积极与高职院校相互配合,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新生在入学的时候就应该有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的进行专业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充分的了解液压专业的知识以及“订单式”合作下企业技能要求的认识,早日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及就业目标。
2.3有计划的安排高职液压专业的课程教学,与企业实习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学生踏入学校的第一年,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由学校开展相依的液压专业知识认识教学与培养,有条件的按时安排学生进入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单位去了解液压行业的具体概况,液压职业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相关的企业文化。第二学年以专业通用能力培养为主,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此阶段主要依托学校资源开展教学,同时安排学生到订单企业实习。假期安排学生进入订单企业进行实践,使学生深入了解订单企业,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订单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为后续专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奠定基础。第三学年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教学,学生根据意向企业进行分班培养,教学环节以企业人员为主,学校教师为辅,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完成专项能力培养和训练。这一阶段是“组合订单”培养的关键阶段,学生基本掌握了企业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把自己融入到企业当中。第四学年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员工身份到生产岗位工作,适应企业环境,增强岗位意识,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3.结语
高职液压专业中应用“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有助于满足如今社会上,对于液压专业知识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有助于企业请人难,与学生学无用武之地的问题,实现双赢的局面。还能降低企业在工人就职前的职业培训成本,大大的优化了企业以及高职院校的资源,真正高职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余,也能保证高职液压专业的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的成为自己就职,谋生甚至是在社会立足的重要技能。随着社会上合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不断增强,“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也得以不断的改善与发展,让高职液压专业“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吴红霞.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胡大威.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软件测试人才后置订单培养模式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4期
[3]卢海涛.关于高职发展“订单式培养”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