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儿童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严重。结论:切勿滥用抗生素,应该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关键。
关键词:小儿抗生素合理使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103【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71-01
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种类繁多的一大类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病情的转归、患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当前抗生素滥用情况非常严重,引起很多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也大大增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已广泛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就儿童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总结如下:
1应用抗生素应掌握各种副作用
滥用抗生素可以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患儿的痛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如青霉素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均可引起听神经的损害,最后导致药物性耳聋,主要是在母亲怀孕的时候使用了过量的庆大霉素或是不合理使用而导致先天性耳聋。由于抗生素对人类的贡献之大,而导致副作用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或者是对它的副作用视而不见。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肝脏葡萄糖醛酰转移酶不足,因此,应用氯霉素时不能与萄糖醛结合而游离在体内,容易发生急性中毒引起“灰婴综合症”。6岁以下小儿应用四环素族药物可引起乳牙或恒牙变黄。对抗生素的使用,必须全面考虑个体因素及药物疗效与毒性反应作出合理个性化治疗方案[1]。
2应用抗生素应注意药物的配伍与耐药性
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最高为79.3%[2],其次为环丙沙星、四环素、左施氧氟。因此,应重视抗生素的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长期反复不足量用药,使多重交义耐药菌珠不断增加,给临床的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建议临床医生特别对住院病儿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有些药物之间可产生相互影响,红霉素不可与维生素C同服,因为维生素C。可使红霉素的甙链水解失效,不可将卡苄西林与萄糖液配伍静滴,不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水解或脱水缩合反应。为了儿童用药安全、有效,一定要注意抗生素与其它药物的配伍禁忌。
3应用抗生素主张现用现配
各家医院儿科输液病人都很多,有些医院往往提前将抗生素先溶解稀释,常致药物效价降低甚至增加毒副作用。原因主要是抗生素较不稳定,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反应[1],所以药液配置后放置时间不宜过长,故欲静脉滴注青霉素时应现用现配或溶于生理盐水中,药性较稳定。
4预防性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
儿科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给药:①风湿病:用苄星青霉素预防,儿科剂量60~120万u,每月一次;②流行性脑膜炎:对密切接触者常用SD,SMZco3日;③密切接触开放性结核患者的儿童用异烟肼3个月;④烧伤患者手术前后用药2~3d;⑤外科手术:于麻醉时用一种抗生素静脉注入,可预防手术后细菌感染并发症;⑥婴儿室中出现细菌感染流行,按病原菌用药预防[3]。
5小儿应用抗菌药物的一般原则
抗菌药物应用有其适应证,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无细菌感染征象不宜应用,抗菌药物主要用于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烧伤、复合外伤、溺水、溺粪;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风湿热、有结核密切接触史而结核菌素转阳者;婴儿室为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流行预防用药等,原则上根据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参照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但若经验治疗已获确切的临床效果时,则不必急于更改。
6小儿不宜使用的抗生素
6.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有轻重不等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尤其是耳毒性,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6.2四环素类抗生素,能与新生长牙齿中的钙结合形成黄色结合物沉着,俗称“四环素牙”。此类药物还能与骨中的钙结合抑制婴儿的骨骼生长。8岁以下儿童禁用。
6.3氯霉素早产儿和新生儿应禁用,儿童慎用。因为此药易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循环系统衰竭称为“灰婴综合征”。此药还可抑制骨髓造血,导致儿童发生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6.4磺胺类药物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因此类药物能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黄疸、粒细胞减少等。
6.5喹诺酮类,12岁以下的儿童禁用,18岁以前慎用。12岁以前人体骨骼的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增殖、肥大、钙化,使儿童不断长高。而此类药物有可能使儿童骨骺软骨细胞提前骨化,不仅影响儿童长高,还易引起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
6.6第一代头孢菌素儿童不可大剂量使用。因为此类药物肾毒性较大,可引起小儿血尿、肾组织坏死。
总之选择抗生素时要全面考虑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合理选用药物的品种、使用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给药途径。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参考文献
[1]千小丽.沙丽塔娜提.白山等.我院医院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4.6(8)
[2]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超敏反应[J].抗感染药学.2004.1[2]:49
[3]金有豫.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8.312
关键词:小儿抗生素合理使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103【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71-01
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种类繁多的一大类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病情的转归、患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当前抗生素滥用情况非常严重,引起很多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也大大增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已广泛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就儿童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总结如下:
1应用抗生素应掌握各种副作用
滥用抗生素可以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患儿的痛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如青霉素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均可引起听神经的损害,最后导致药物性耳聋,主要是在母亲怀孕的时候使用了过量的庆大霉素或是不合理使用而导致先天性耳聋。由于抗生素对人类的贡献之大,而导致副作用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或者是对它的副作用视而不见。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肝脏葡萄糖醛酰转移酶不足,因此,应用氯霉素时不能与萄糖醛结合而游离在体内,容易发生急性中毒引起“灰婴综合症”。6岁以下小儿应用四环素族药物可引起乳牙或恒牙变黄。对抗生素的使用,必须全面考虑个体因素及药物疗效与毒性反应作出合理个性化治疗方案[1]。
2应用抗生素应注意药物的配伍与耐药性
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最高为79.3%[2],其次为环丙沙星、四环素、左施氧氟。因此,应重视抗生素的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长期反复不足量用药,使多重交义耐药菌珠不断增加,给临床的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建议临床医生特别对住院病儿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有些药物之间可产生相互影响,红霉素不可与维生素C同服,因为维生素C。可使红霉素的甙链水解失效,不可将卡苄西林与萄糖液配伍静滴,不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水解或脱水缩合反应。为了儿童用药安全、有效,一定要注意抗生素与其它药物的配伍禁忌。
3应用抗生素主张现用现配
各家医院儿科输液病人都很多,有些医院往往提前将抗生素先溶解稀释,常致药物效价降低甚至增加毒副作用。原因主要是抗生素较不稳定,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反应[1],所以药液配置后放置时间不宜过长,故欲静脉滴注青霉素时应现用现配或溶于生理盐水中,药性较稳定。
4预防性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
儿科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给药:①风湿病:用苄星青霉素预防,儿科剂量60~120万u,每月一次;②流行性脑膜炎:对密切接触者常用SD,SMZco3日;③密切接触开放性结核患者的儿童用异烟肼3个月;④烧伤患者手术前后用药2~3d;⑤外科手术:于麻醉时用一种抗生素静脉注入,可预防手术后细菌感染并发症;⑥婴儿室中出现细菌感染流行,按病原菌用药预防[3]。
5小儿应用抗菌药物的一般原则
抗菌药物应用有其适应证,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无细菌感染征象不宜应用,抗菌药物主要用于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烧伤、复合外伤、溺水、溺粪;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风湿热、有结核密切接触史而结核菌素转阳者;婴儿室为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流行预防用药等,原则上根据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参照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但若经验治疗已获确切的临床效果时,则不必急于更改。
6小儿不宜使用的抗生素
6.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有轻重不等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尤其是耳毒性,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6.2四环素类抗生素,能与新生长牙齿中的钙结合形成黄色结合物沉着,俗称“四环素牙”。此类药物还能与骨中的钙结合抑制婴儿的骨骼生长。8岁以下儿童禁用。
6.3氯霉素早产儿和新生儿应禁用,儿童慎用。因为此药易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循环系统衰竭称为“灰婴综合征”。此药还可抑制骨髓造血,导致儿童发生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6.4磺胺类药物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因此类药物能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黄疸、粒细胞减少等。
6.5喹诺酮类,12岁以下的儿童禁用,18岁以前慎用。12岁以前人体骨骼的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增殖、肥大、钙化,使儿童不断长高。而此类药物有可能使儿童骨骺软骨细胞提前骨化,不仅影响儿童长高,还易引起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
6.6第一代头孢菌素儿童不可大剂量使用。因为此类药物肾毒性较大,可引起小儿血尿、肾组织坏死。
总之选择抗生素时要全面考虑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合理选用药物的品种、使用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给药途径。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参考文献
[1]千小丽.沙丽塔娜提.白山等.我院医院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4.6(8)
[2]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超敏反应[J].抗感染药学.2004.1[2]:49
[3]金有豫.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