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自元代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以来,得到了古往今来众多批评家和文人的青睐,赏析和评注极为丰富。随着西方认知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传入中国,我们对传统文学有了新的阐释角度和解读方式。笔者在接触了组块理论以及概念整合理论后发现,这些理论可以让我们在解读古诗词过程中从另外的角度找到一些新发现。本文尝试从这两个理论角度对《天净沙·秋思》进行一些新的解读。
在那些并非从事与文学相关职业的人士那里,往往在多年后仍会记起如《天净沙·秋思》里流传甚广的诗句,这种现象如果仅仅从美学或者文化的角度去解释恐怕还难以让人信服。组块理论从大脑的认知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解释。组块(chunking)是信息加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iHer提出,是打破人脑对于信息接受、处理和记忆的瓶颈角度提出的。MiHer提出比特(bit)和组块(chunk)两个概念。一个比特的信息是指在区分“两个几乎相同的项目”时所需要的信息量。组块则是稍大的信息单位。Miller认为它是“相关项目的组合”。通过再编码(recoding),可使每个组块中包含的信息量增加。这个再编码的过程被称为“组块”或“组块化”(chunking)。它有助于扩充短时记忆的容量,提高回忆(recal1)效果。组块可以帮助调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加工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善记忆效果。它存在动态性、扩容性以及自主性等特征。
我们来看《秋思》是如何通过组块来加强人脑对它的记忆的。曲中出现的“枯藤、古道、老树、人家、昏鸦、小桥、瘦马、流水、西风”这些孤立图象我们姑且称为比特(Bit),如果仅仅这样杂乱无章的简单罗列恐怕难以对我们的记忆形成深刻印象。然而诗人按照一定规律将其形成组块则不同了。枯藤是攀附在老树上的,老树是乌鸦筑巢的地方。眼前就会浮现出一棵枯藤缠绕的掉光树叶老树杈,树杈上栖息着黄昏归来的乌鸦凄惶的聒噪。枯藤、老树是静止的,而黄昏归巢的乌鸦是动态的,有了这“昏鸦”“老树”和“枯藤”出现了一点儿活力。组块理论认为不同组块之间相对独立,而组块内部却联系紧密。这一组块以一幅阴郁暗淡凄凉衰竭的图象加强了组块的这一自主性特征。而这一图象的形成又要得力于“枯、老、昏”几词的形容,单一的“藤、树、鸦”不过是自然界各不相关的存在物,难以让人对其产生紧密联系。但是加上“枯、老、昏”几字,几种自然物被赋予了共同的特征:一是都有阴郁暗淡凄凉衰竭之感,与人生悲秋时节的心境相符;二是但凡在南方乡村生活过的人们会经常见到这样的自然图景。这种紧密的组块结构又随着主题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记忆材料的不同而变化。刚刚记事的小孩可能对《锄禾》《春晓》之类的组块结构接受更快,原因在于其对组块内部结构认知能力的不够,他们更多是以发音方式上的共同性去辨别不同的组块,所以会对字数整齐、长度较短、比较压韵的绝句更快地形成记忆。而人到中老年则随着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将人生的经历投射到“枯藤老树昏鸦”的图景上。同时也因为句子本身从结构上并不强制这种内部联系,给人以极大的投射空间,所以使诗句在整合空间里获得更大容量,我们在后面还会对此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然而投射范围的扩大并没有弱化共同性给组块内部联系带来的紧密程度,人脑的记忆因为组块得到加强。“小桥流水人家”则是另外一种特征的组块。这里的组块对内依然是联系紧密的,“小桥流水”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心理感受,“人家”坐落在这“小桥流水”旁,显出了几分温馨、诗意。而对外则还是开放式的,并不需要人们通过逻辑思考去掌握其联系特征,而是简单的呈现。“古道西风瘦马”句中,深邃渺远的古道、清冷萧瑟的寒风和单薄瘦弱的老马则似乎专门与前两种组块特征区别开来,抓住了人物心理特征上的一致性,却在画面处理上营造了另外一种风格,给人在视觉色彩上带来丰富性、新奇感。最后,诗人又把整体画面融入到西下的夕阳里,有意识地透露出三个组块在情感归依上的一致性,让人在对其进行区别的同时把握整体的规律。
在分析文本是如何借助组块特征抓住读者记忆之后,我们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问题:便于记忆不等于人们记忆深刻的原因,我们为什么喜欢去记忆这样一首小曲?这就要探讨文本产生的意义和艺术价值,借助概念整合理论能够加深我们在这方面的理解。
概念整合也称融合(integration)理论,是探索意义构建信息整合的理论框架。 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了“类属空间”(genetic space)、输入心理空间I(input space I)、输入心理空间Ⅱ(input space lI)、整合空间(blending space)四空间论,构建了复合空间概念复合模式。概念整合就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一系列认知活动融合起来,通过把两个输入心理空间(input mental space)跨空间的部分映现匹配起来,然后将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一个可以得到动态解释的复合空间(blended mental space)。跨空间映现利用了输入空间里共有的图式结构或者发展其他的共有图式结构,这一共有结构包含在第四个空间即所谓的共有空间(generic space)里。
在《秋思》里,景物画面的组块构成输入心理空间I,乌鸦到了黄昏也还找到了聊以立足的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处的人家在夕阳下虽然充满温情,却不属于西风中与瘦马为伴的断肠人。一直在画面中没有直接出现却一直作为一个旁观者间接出现的断肠人及其心理构成了输入心理空间Ⅱ,一句“在天涯”把旁观的诗人拉到这一心理空间,与景物形成的心理空间I形成跨空间投射,从而形成景与人共存的类属空间。在类属空间里,形成跨空间投射相同的结构成分特征是心境,它们都同时向整合空间输入。在输入整合空间成分里,既有两个输入心理空间共有的成分,也有一些二者都不存在的成分。那么,這里的整合空间是以具体什么样的过程得以实现的,就要考察在概念整合理论里,建构整合成时的三个操作过程: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 0n) 。概念整合理论指出,当输入空间Ⅰ和Ⅱ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间后通过这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层创结构的产生过程就是意义的运演与产生的过程。
组合:整合心理空间由来自输入空间的元素组合而成,这些元素提供了两个输入空间不存在的关系。两个输入中那些分散的元素的对应成分被带进合成空间组合起来。在《秋思》曲中,诗人以创造图象反应为目的,而不像大多数诗展示的是关系网络。读者的头脑通过视知觉来力图还原一幅幅统一的图画,而不需要向面对关系网络那样需要进行推理融合。体现在这首曲子里的组合是通过线性视觉完成的,从而在整合空间中既能概括三维空间中知觉到的东西,还能把聚集在时间维度上的视觉背后人的行为综合起来。
完善:整合补充了广泛的背景概念结构和知识,将长期记忆中的信息与来自输入空间的结构匹配。在这里我们会把对时代、对诗人及其当时处境的了解融入到完善过程中。马致远的生平记载留下的材料不多,有些说法还不一致。但可以肯定的他是北方人,出生于大都(北京),曾经在浙江做过官,熟悉江南以及北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因为政治上不得志约四五十岁光景就退隐了,这曲小令当是其退隐前后所做。这些背景知识就把新的特征引入到输入空间整合结构也变得更加立体丰厚。
扩展:根据整合的原理和逻辑,扩展过程通过想象的心理模拟精细化而合成。在扩展过程中,连续的动态完善能增添新的原理和逻辑,精细化过程本身也能够产生新的原理和逻辑。曲中两字一画一停顿,抵消了整体的行进步伐,使所有的关系都有同等的分量,产生接受上的轻松快感。我们在一种存在状态中感受了整合空间的衍变状态。
通过利用西方组块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天净沙·秋思》进行的解读或许可以让我们以更清晰的方式去发掘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精义,并焕发永恒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牛书杰,吕建斌.人类组块理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的发展与理论前沿[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
[3][美]鲁·阿恩海姆,郭小平,翟灿译.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作者:赖申昊,湖北民族学院教师。尹文学,湖北省恩施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在那些并非从事与文学相关职业的人士那里,往往在多年后仍会记起如《天净沙·秋思》里流传甚广的诗句,这种现象如果仅仅从美学或者文化的角度去解释恐怕还难以让人信服。组块理论从大脑的认知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解释。组块(chunking)是信息加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iHer提出,是打破人脑对于信息接受、处理和记忆的瓶颈角度提出的。MiHer提出比特(bit)和组块(chunk)两个概念。一个比特的信息是指在区分“两个几乎相同的项目”时所需要的信息量。组块则是稍大的信息单位。Miller认为它是“相关项目的组合”。通过再编码(recoding),可使每个组块中包含的信息量增加。这个再编码的过程被称为“组块”或“组块化”(chunking)。它有助于扩充短时记忆的容量,提高回忆(recal1)效果。组块可以帮助调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加工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善记忆效果。它存在动态性、扩容性以及自主性等特征。
我们来看《秋思》是如何通过组块来加强人脑对它的记忆的。曲中出现的“枯藤、古道、老树、人家、昏鸦、小桥、瘦马、流水、西风”这些孤立图象我们姑且称为比特(Bit),如果仅仅这样杂乱无章的简单罗列恐怕难以对我们的记忆形成深刻印象。然而诗人按照一定规律将其形成组块则不同了。枯藤是攀附在老树上的,老树是乌鸦筑巢的地方。眼前就会浮现出一棵枯藤缠绕的掉光树叶老树杈,树杈上栖息着黄昏归来的乌鸦凄惶的聒噪。枯藤、老树是静止的,而黄昏归巢的乌鸦是动态的,有了这“昏鸦”“老树”和“枯藤”出现了一点儿活力。组块理论认为不同组块之间相对独立,而组块内部却联系紧密。这一组块以一幅阴郁暗淡凄凉衰竭的图象加强了组块的这一自主性特征。而这一图象的形成又要得力于“枯、老、昏”几词的形容,单一的“藤、树、鸦”不过是自然界各不相关的存在物,难以让人对其产生紧密联系。但是加上“枯、老、昏”几字,几种自然物被赋予了共同的特征:一是都有阴郁暗淡凄凉衰竭之感,与人生悲秋时节的心境相符;二是但凡在南方乡村生活过的人们会经常见到这样的自然图景。这种紧密的组块结构又随着主题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记忆材料的不同而变化。刚刚记事的小孩可能对《锄禾》《春晓》之类的组块结构接受更快,原因在于其对组块内部结构认知能力的不够,他们更多是以发音方式上的共同性去辨别不同的组块,所以会对字数整齐、长度较短、比较压韵的绝句更快地形成记忆。而人到中老年则随着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将人生的经历投射到“枯藤老树昏鸦”的图景上。同时也因为句子本身从结构上并不强制这种内部联系,给人以极大的投射空间,所以使诗句在整合空间里获得更大容量,我们在后面还会对此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然而投射范围的扩大并没有弱化共同性给组块内部联系带来的紧密程度,人脑的记忆因为组块得到加强。“小桥流水人家”则是另外一种特征的组块。这里的组块对内依然是联系紧密的,“小桥流水”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心理感受,“人家”坐落在这“小桥流水”旁,显出了几分温馨、诗意。而对外则还是开放式的,并不需要人们通过逻辑思考去掌握其联系特征,而是简单的呈现。“古道西风瘦马”句中,深邃渺远的古道、清冷萧瑟的寒风和单薄瘦弱的老马则似乎专门与前两种组块特征区别开来,抓住了人物心理特征上的一致性,却在画面处理上营造了另外一种风格,给人在视觉色彩上带来丰富性、新奇感。最后,诗人又把整体画面融入到西下的夕阳里,有意识地透露出三个组块在情感归依上的一致性,让人在对其进行区别的同时把握整体的规律。
在分析文本是如何借助组块特征抓住读者记忆之后,我们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问题:便于记忆不等于人们记忆深刻的原因,我们为什么喜欢去记忆这样一首小曲?这就要探讨文本产生的意义和艺术价值,借助概念整合理论能够加深我们在这方面的理解。
概念整合也称融合(integration)理论,是探索意义构建信息整合的理论框架。 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了“类属空间”(genetic space)、输入心理空间I(input space I)、输入心理空间Ⅱ(input space lI)、整合空间(blending space)四空间论,构建了复合空间概念复合模式。概念整合就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一系列认知活动融合起来,通过把两个输入心理空间(input mental space)跨空间的部分映现匹配起来,然后将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一个可以得到动态解释的复合空间(blended mental space)。跨空间映现利用了输入空间里共有的图式结构或者发展其他的共有图式结构,这一共有结构包含在第四个空间即所谓的共有空间(generic space)里。
在《秋思》里,景物画面的组块构成输入心理空间I,乌鸦到了黄昏也还找到了聊以立足的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处的人家在夕阳下虽然充满温情,却不属于西风中与瘦马为伴的断肠人。一直在画面中没有直接出现却一直作为一个旁观者间接出现的断肠人及其心理构成了输入心理空间Ⅱ,一句“在天涯”把旁观的诗人拉到这一心理空间,与景物形成的心理空间I形成跨空间投射,从而形成景与人共存的类属空间。在类属空间里,形成跨空间投射相同的结构成分特征是心境,它们都同时向整合空间输入。在输入整合空间成分里,既有两个输入心理空间共有的成分,也有一些二者都不存在的成分。那么,這里的整合空间是以具体什么样的过程得以实现的,就要考察在概念整合理论里,建构整合成时的三个操作过程: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 0n) 。概念整合理论指出,当输入空间Ⅰ和Ⅱ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间后通过这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层创结构的产生过程就是意义的运演与产生的过程。
组合:整合心理空间由来自输入空间的元素组合而成,这些元素提供了两个输入空间不存在的关系。两个输入中那些分散的元素的对应成分被带进合成空间组合起来。在《秋思》曲中,诗人以创造图象反应为目的,而不像大多数诗展示的是关系网络。读者的头脑通过视知觉来力图还原一幅幅统一的图画,而不需要向面对关系网络那样需要进行推理融合。体现在这首曲子里的组合是通过线性视觉完成的,从而在整合空间中既能概括三维空间中知觉到的东西,还能把聚集在时间维度上的视觉背后人的行为综合起来。
完善:整合补充了广泛的背景概念结构和知识,将长期记忆中的信息与来自输入空间的结构匹配。在这里我们会把对时代、对诗人及其当时处境的了解融入到完善过程中。马致远的生平记载留下的材料不多,有些说法还不一致。但可以肯定的他是北方人,出生于大都(北京),曾经在浙江做过官,熟悉江南以及北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因为政治上不得志约四五十岁光景就退隐了,这曲小令当是其退隐前后所做。这些背景知识就把新的特征引入到输入空间整合结构也变得更加立体丰厚。
扩展:根据整合的原理和逻辑,扩展过程通过想象的心理模拟精细化而合成。在扩展过程中,连续的动态完善能增添新的原理和逻辑,精细化过程本身也能够产生新的原理和逻辑。曲中两字一画一停顿,抵消了整体的行进步伐,使所有的关系都有同等的分量,产生接受上的轻松快感。我们在一种存在状态中感受了整合空间的衍变状态。
通过利用西方组块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天净沙·秋思》进行的解读或许可以让我们以更清晰的方式去发掘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精义,并焕发永恒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牛书杰,吕建斌.人类组块理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的发展与理论前沿[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
[3][美]鲁·阿恩海姆,郭小平,翟灿译.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作者:赖申昊,湖北民族学院教师。尹文学,湖北省恩施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