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叶以后,信息与新技术浪潮席卷世界,在学术研究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交流日益增多,学科互涉和边界跨越逐渐成为这个时代文化与科学研究的显著特征。综合材料绘画就是在缤纷复杂的学科知识交叉与融合的背景下,诸多学科渗透并结合得最为明显、最具创造性、最具自由品格,艺术精神树立得最为彻底的当代艺术表达形式之一。它让我们在跨越传统审美观念和形式的过程中融合中西艺术精神,在确立自身文化与民族艺术营养中汲取人类各个学科的探索成果,以拓宽绘画表现手段和各种媒材综合运用的维度。
综合材料运用于水彩课程创新思维和教学,是对审美禀性和文化能力的重新思考,并借助在传统人文、自然科学有关知识整合与碰撞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来进行的。知识与文化的综合,材料媒介与技能表现的综合,脑与手的综合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当今高校美术综合材料水彩教学进行材料与语言重构的新命题。触类旁通的学科互渗、边界跨越,使艺术视觉、知觉和质觉在相互转换中得到空前丰富的灵感来源。由于新知识的促进,提升了想象与创造的力度,完善和修正了高校美术教学因特定条件制约使文化知识结构失衡而造成学生审美的人文性和对科学知识探索的主动能力的丧失的弊病,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审美能力、融文化与科学思维为一体的综合美术人才。
一、材料介入对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的影响
20世纪末,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同时伴随着西方思想意识滚滚而来,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国内艺术家亲眼目睹了西方的现代艺术,对综合材料做了可贵的探索。近几年来宾卡斯、克劳德·伊维尔等西方画家在华的材料讲学,又引起了国内艺术界对材料的重新认识。我国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认识到综合材料在表现作品内在意蕴和画面形式方面的重要意义所在,认识到材料不仅是艺术家表现所依托的物质载体,也是艺术家活跃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推动力。因此,充分认识到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是艺术家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
由于西方综合材料的绘画形式在中国的展现与推广,我国高校美术与时俱进,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材料"这个普通而又新颖词汇在进入了中国艺术家视野的同时震撼了很多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工作者,材料在绘画中造型语言和色彩语言的充分体现,以及材料作为绘画最基本的审美元素之一,不同材料所体现出来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视觉效果使我国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美术高校开始认识到综合材料在表现作品内在意蕴和画面形式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引发了很多美术教育工作者亲身创作后的思考。随之而来,一些美术高等学府进行了大胆改革,分别开设了如综合材料、表现技法等类似的课程,并形成完善的理论,虽然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各异,但材料的运用已成为现在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二、在水彩教学中加强材料认识
自中国改革开放后,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国内艺术家亲眼目睹了西方的现代艺术,对综合材料做了可贵的探索。我国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美术高校开始认识到综合材料在表现作品内在意蕴和画面形式方面的重要意义,各大美术高校开设了如综合材料、表现技法等类似的课程,虽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各异,但材料的运用已成为现在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但是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水彩画对材料上的研究与应用在各高校教学中却略显单薄。
在水彩教学中对于传统技法、材料进行研究,是美术教学中取之不竭的源泉。如何看待传统的水彩材料和技法,是我们今天应正视的课题。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绘画教育是建立在欧洲近三百年来形成的直接画法体系之上并发展至今的,对欧洲优秀传统绘画发展近两千年丰富的间接画法体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借鉴。我们所熟悉的艺术巨匠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由于材料性质,以及使用方法的不同,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材料为主线,贯穿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从本体语言的规律入手。探究古老传统是为了借鉴转换那些不为我们所知的过去的极具艺术表现和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和人文精神。学习与借鉴传统是为了找到重建艺术语言的切入点。使学生的思想意识、艺术观念、审美价值取向上有根深层次的认识。在重新认识西方传统和现代绘画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水彩画材料与表现技法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在改变材料表现手法单一认识下,不单转向突破中国水彩画创作的固有模式,还应寻求艺术观念上的转变,使中国水彩画与当今的文化背景相协调。
三、综合材料中观念的体现
观念的更新,是艺术家得以发现新的材料并更好地运用的关键所在。
材料作为创作语言的一种形式存在,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性。如何将材料的独特审美价值与无可替代的视觉效果运用到创作中去,将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恰如其分的与表现内容和主题融合成一体,而不是为材料而材料,这种独特的眼光是从生活体验和艺术创作活动中经过长期实践和不断积累才能得以提升的一种认知和审美能力。马蒂斯在《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一文中提到:"观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需要某种努力。"如果没有对事物向孩子那样保持一种新奇的眼光,就不可能对身边司空见惯的物质材料产生兴趣,更不可能去注意它,也就不可能发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毕加索也说:"当我画我的对象时,我是在发现而不是在寻找。"可见,真正的审美价值不是在对象上,而是在心中。因而,在创作中对材料的选择关键在于用艺术眼光去发现,并对其视觉效果的感悟。就因为这种特殊的眼光,使那些大师的作品并不依赖于精确地复制自然的形态,也不依赖耐心地把种种精确的细节集合在一起,而是依赖于画家对自己选择材料对象时那种深沉的感受,依赖于美术家凝聚在其上的注意力和对其精神实质的洞察。美国现代抽象表现画家杰克逊·波洛克将油彩直接沿画布周遭洒漏上去,造成一种欲滴四溅的抽象效果,取名也堂而皇之地冠以"秋天的韵律"等字眼,这就是观念的结果;为迎合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需要,美国流行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作品经常利用丝网印进行多次复制,形象冷漠,反映在美国消费文化下人们复杂的变异心态。由此可见,观念的更新可以促使材料的开发,对于材料的选择取决于艺术家的爱好、审美情趣以及对材料特性的理解,对材料所蕴含的信息内容的敏锐把握。这是一个当代成功艺术家所必备的素质。塔皮埃斯说过:"既然这是建造一种对于现实的新视觉……艺术家应该发明一切,应该奋不顾身地投向未知,扬弃任何成见。"一种颇具现代冲击力的艺术符号和它所依附的材料本身就是一种观念;而艺术的魅力在于观念以及观念的革新。因此,艺术家的观念--对创新的态度和对材料的认知程度,会极大地影响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及因有的作用。对于艺术家来说,更新自己的艺术观念和对待综合材料的态度,是艺术家得以发现新材料和更好地运用材料从事艺术创作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艺术家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创造试验带给教学,这是可贵的,它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创造者的观念更新。艺术家应把不自觉转变成自觉,在教学中自觉给学生开拓视野,扩大眼界,引导学生思考和试验,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注入新鲜血液,不使其在僵化封闭中死亡。
综上所述,材料的介入与拓展,给绘画带来了更大的可能。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要充分认识到材料的重要性,同时不断加深对材料特质的认识,更新观念,以激发艺术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扩大绘画形式与表现研究的新空间和新领域。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探研,为教育开拓新领域。
参考文献:
[1]郭志刚.综合材料绘画教学的当代研究[J].西北美术,2005,(4).
[2]和丽斌.综合材料的教学[J].美苑,2003,(4).
[3]卢辅圣.黄宾虹艺术随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4]刘可新.浅谈综合材料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思维引导作用[J].职大学报,2010.
[5]郭志刚.学科互涉下综合材料绘画的创新与教学[J].文艺研究
综合材料运用于水彩课程创新思维和教学,是对审美禀性和文化能力的重新思考,并借助在传统人文、自然科学有关知识整合与碰撞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来进行的。知识与文化的综合,材料媒介与技能表现的综合,脑与手的综合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当今高校美术综合材料水彩教学进行材料与语言重构的新命题。触类旁通的学科互渗、边界跨越,使艺术视觉、知觉和质觉在相互转换中得到空前丰富的灵感来源。由于新知识的促进,提升了想象与创造的力度,完善和修正了高校美术教学因特定条件制约使文化知识结构失衡而造成学生审美的人文性和对科学知识探索的主动能力的丧失的弊病,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审美能力、融文化与科学思维为一体的综合美术人才。
一、材料介入对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的影响
20世纪末,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同时伴随着西方思想意识滚滚而来,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国内艺术家亲眼目睹了西方的现代艺术,对综合材料做了可贵的探索。近几年来宾卡斯、克劳德·伊维尔等西方画家在华的材料讲学,又引起了国内艺术界对材料的重新认识。我国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认识到综合材料在表现作品内在意蕴和画面形式方面的重要意义所在,认识到材料不仅是艺术家表现所依托的物质载体,也是艺术家活跃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推动力。因此,充分认识到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是艺术家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
由于西方综合材料的绘画形式在中国的展现与推广,我国高校美术与时俱进,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材料"这个普通而又新颖词汇在进入了中国艺术家视野的同时震撼了很多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工作者,材料在绘画中造型语言和色彩语言的充分体现,以及材料作为绘画最基本的审美元素之一,不同材料所体现出来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视觉效果使我国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美术高校开始认识到综合材料在表现作品内在意蕴和画面形式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引发了很多美术教育工作者亲身创作后的思考。随之而来,一些美术高等学府进行了大胆改革,分别开设了如综合材料、表现技法等类似的课程,并形成完善的理论,虽然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各异,但材料的运用已成为现在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二、在水彩教学中加强材料认识
自中国改革开放后,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国内艺术家亲眼目睹了西方的现代艺术,对综合材料做了可贵的探索。我国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美术高校开始认识到综合材料在表现作品内在意蕴和画面形式方面的重要意义,各大美术高校开设了如综合材料、表现技法等类似的课程,虽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各异,但材料的运用已成为现在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但是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水彩画对材料上的研究与应用在各高校教学中却略显单薄。
在水彩教学中对于传统技法、材料进行研究,是美术教学中取之不竭的源泉。如何看待传统的水彩材料和技法,是我们今天应正视的课题。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绘画教育是建立在欧洲近三百年来形成的直接画法体系之上并发展至今的,对欧洲优秀传统绘画发展近两千年丰富的间接画法体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借鉴。我们所熟悉的艺术巨匠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由于材料性质,以及使用方法的不同,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材料为主线,贯穿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从本体语言的规律入手。探究古老传统是为了借鉴转换那些不为我们所知的过去的极具艺术表现和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和人文精神。学习与借鉴传统是为了找到重建艺术语言的切入点。使学生的思想意识、艺术观念、审美价值取向上有根深层次的认识。在重新认识西方传统和现代绘画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水彩画材料与表现技法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在改变材料表现手法单一认识下,不单转向突破中国水彩画创作的固有模式,还应寻求艺术观念上的转变,使中国水彩画与当今的文化背景相协调。
三、综合材料中观念的体现
观念的更新,是艺术家得以发现新的材料并更好地运用的关键所在。
材料作为创作语言的一种形式存在,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性。如何将材料的独特审美价值与无可替代的视觉效果运用到创作中去,将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恰如其分的与表现内容和主题融合成一体,而不是为材料而材料,这种独特的眼光是从生活体验和艺术创作活动中经过长期实践和不断积累才能得以提升的一种认知和审美能力。马蒂斯在《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一文中提到:"观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需要某种努力。"如果没有对事物向孩子那样保持一种新奇的眼光,就不可能对身边司空见惯的物质材料产生兴趣,更不可能去注意它,也就不可能发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毕加索也说:"当我画我的对象时,我是在发现而不是在寻找。"可见,真正的审美价值不是在对象上,而是在心中。因而,在创作中对材料的选择关键在于用艺术眼光去发现,并对其视觉效果的感悟。就因为这种特殊的眼光,使那些大师的作品并不依赖于精确地复制自然的形态,也不依赖耐心地把种种精确的细节集合在一起,而是依赖于画家对自己选择材料对象时那种深沉的感受,依赖于美术家凝聚在其上的注意力和对其精神实质的洞察。美国现代抽象表现画家杰克逊·波洛克将油彩直接沿画布周遭洒漏上去,造成一种欲滴四溅的抽象效果,取名也堂而皇之地冠以"秋天的韵律"等字眼,这就是观念的结果;为迎合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需要,美国流行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作品经常利用丝网印进行多次复制,形象冷漠,反映在美国消费文化下人们复杂的变异心态。由此可见,观念的更新可以促使材料的开发,对于材料的选择取决于艺术家的爱好、审美情趣以及对材料特性的理解,对材料所蕴含的信息内容的敏锐把握。这是一个当代成功艺术家所必备的素质。塔皮埃斯说过:"既然这是建造一种对于现实的新视觉……艺术家应该发明一切,应该奋不顾身地投向未知,扬弃任何成见。"一种颇具现代冲击力的艺术符号和它所依附的材料本身就是一种观念;而艺术的魅力在于观念以及观念的革新。因此,艺术家的观念--对创新的态度和对材料的认知程度,会极大地影响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及因有的作用。对于艺术家来说,更新自己的艺术观念和对待综合材料的态度,是艺术家得以发现新材料和更好地运用材料从事艺术创作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艺术家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创造试验带给教学,这是可贵的,它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创造者的观念更新。艺术家应把不自觉转变成自觉,在教学中自觉给学生开拓视野,扩大眼界,引导学生思考和试验,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注入新鲜血液,不使其在僵化封闭中死亡。
综上所述,材料的介入与拓展,给绘画带来了更大的可能。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要充分认识到材料的重要性,同时不断加深对材料特质的认识,更新观念,以激发艺术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扩大绘画形式与表现研究的新空间和新领域。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探研,为教育开拓新领域。
参考文献:
[1]郭志刚.综合材料绘画教学的当代研究[J].西北美术,2005,(4).
[2]和丽斌.综合材料的教学[J].美苑,2003,(4).
[3]卢辅圣.黄宾虹艺术随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4]刘可新.浅谈综合材料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思维引导作用[J].职大学报,2010.
[5]郭志刚.学科互涉下综合材料绘画的创新与教学[J].文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