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校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开展得越来越多,项目式学习也普遍受到学校的重视,各个学科都在尝试着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更感兴趣的项目式学习模式进行融合。笔者利用在学校开设的一门信息技术拓展课程《微电影制作》,对项目式学习方案进行了尝试。之所以选择一门课程而不是一节课来实施,是因为项目式学习有别于传统课堂的“半成品加工”或“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学生不是在一节课时间里完成某一个任务或简单几个任务,而是要面对整个项目从无到有包括规划、构建、协作、完善、展示等这一系列的环节,面对一整套复杂问题的解决。显然,短时间的一两节课,学生无法完成该项目,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
● 课程的规划与组织
1.课程设计
《微电影制作》课程由学生分小组完成各自的项目,每位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需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教师则要帮助学生制订项目计划,确定项目中的步骤环节,并督促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预期目标。根据各个小组人员配置和能力的区别,项目的步骤环节和预计时间可以稍作调整,大致的项目环节如下表所示。
2.构建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学习共同体在项目学习中至关重要,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各自的特长、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把学生按4~5人一个小组有机组合在一起,根据他们的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实际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各成员之间相互探讨、相互鼓励,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合作能力,发挥各自的特长,这样每位成员才能在团队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编组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意而为,通常一个成功的项目学习共同体中应当包含四种类型的角色:领导者、出谋划策者、协调者、实践者。每种角色与成员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同一成员可能兼有多种角色,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可能会随时进行转变,不同的角色对应的主要行为如下图所示。
● 项目式学习过程
1.确定分组,选定主题
该环节是能否出色完成项目的关键。由于是拓展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彼此之间不够了解,最初他们会自然地和认识的同学组成一组,但根据项目学习共同体的构成原则,教师需要对初步分成的项目小组根据学生的才能、特长、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构成最佳组合。同时,一个项目小组中的成员要对制作的微电影主题有一致的目标,否则各自的目标有分歧会让后面的项目实施事倍功半。所以,主题和分组尽量同时确定,只有有了相同目标和各司其职的成员,有效的项目学习共同体才能组建成功。
2.知识获取
微电影制作需要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包括影視制作理论知识和摄像设备、剪辑软件的操作知识等,教师需要在项目学习期间安排理论知识的讲授。对于该项目来说,笔者安排了如分镜头脚本写法、摄影摄像构图、摄像机操作、剪辑软件使用等理论课程。根据实践经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宜集中在整段时间内,而应穿插在项目进行的各进度节点才会获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项目进行到需要实际拍摄之前教师讲解摄像操作、用法和摄像构图原则等会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后很快就能在摄像机上实验,便于掌握和运用知识。
3.项目实施
项目的实施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协调、处理。本项目实践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如下:有的小组选择的拍摄主题难易程度不恰当,在进行剧本构思的时候学生容易眼高手低,期望制作出商业大片中的效果或剧情,这样往往造成后期很难实施下去;各小组成员的执行力不同,能力强、兴趣大的学生会十分投入,能有效完成预期目标,而同组的其他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完成目标,有些甚至混在项目组中滥竽充数,这势必会影响项目的完成效果。
教师应该对各小组的选题进行慎重审核,对难度过高或不切实际的预期及时做出调整,给出合理的修改建议,并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事先提醒,让项目组的学生有了充分认识后再一起决定。对于每个小组中的成员,教师首先要清楚他们的分工,定期督促他们的完成进度;对小组内出现的分歧、争论等情况尽早进行干预,合理疏导;对项目成员中不积极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技术指导。总之,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但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介入,针对不同小组、不同情况采取不一样的应对措施,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4.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环节是对各个小组劳动成果的总结,是学生享受收获喜悦的时刻,需要慎重对待。对于该项目来说,笔者安排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展示活动。
(1)在项目班级里展示作品,各个项目小组的成员轮流上台展示他们拍摄的微电影作品,然后由组长介绍每位小组成员在该项目制作过程中的分工,比如哪些同学完成的脚本编写、哪些同学参与了拍摄剪辑等。同时,还可以介绍在制作该项目的过程中遇到过的问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把他们的收获分享给其他同学。最后,每个小组把创作过程写成书面的项目研究报告,作为小组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2)经过项目班级的展示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投票推荐出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参加学校举办的艺术节微电影大赛,学校的艺术节期间会安排优秀微电影参赛作品放映展播,这相当于一个学校范围内的小型电影节,获取推荐展示的项目小组学生对此有极大的热情,他们获得了犹如大牌导演和明星般的成就感。
(3)在学校范围内获得好评的微电影作品,指导教师会和项目组的学生一起再次加工剧本和作品,用该作品参与市、省、国家级别的中学生微电影大赛,这样的参赛经历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 总结与反思
1.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一个完整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一系列实际问题,从小组分组到项目策划,从剧本编写到剪辑拍摄,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道道难题,但这些难题又不同于书本、考试中的试题,他们需要和同学、教师甚至社会上的不同人员进行沟通;在遇到困难时不一定能从书本中找到答案,而是要不断地尝试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法;当一个人的力量完不成任务的时候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努力。实践证明,面对真实的世界和项目,学生能学到的远远比书本、教师教授的要多,他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像编剧一样写剧本,像导演一样拍摄镜头,像剪辑师一样剪辑制作,项目式学习成了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2.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项目式学习方式有别于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教师在整个课程中的作用不但没有变弱,反而更强了。教师除了要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际实施操作的过程中给予指导;除了要安排项目进度,还要对各个小组的过程保持密切关注和监控;有时还要成为小组成员之间关系的润滑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等。相比传统课堂,项目式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业务水平和素养的要求。要发挥好项目式学习的优势,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提升自身素养。
3.评价机制还需完善
笔者实施的项目课程是以小组完成一个微电影作品为目标,在项目小组构成的时候虽然明确了小组中每位成员的分工,但在完成阶段性成果的时候还是无法明确每位成员在该项目中的工作量或贡献程度,不能量化每位成员的工作就会使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客观合理。在今后的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评价机制。
项目式学习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需要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更能锻炼学生和教师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总之,项目式学习是值得在更多学科教学中推广的教学模式,希望在今后的探索中能不断完善。
● 课程的规划与组织
1.课程设计
《微电影制作》课程由学生分小组完成各自的项目,每位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需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教师则要帮助学生制订项目计划,确定项目中的步骤环节,并督促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预期目标。根据各个小组人员配置和能力的区别,项目的步骤环节和预计时间可以稍作调整,大致的项目环节如下表所示。
2.构建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学习共同体在项目学习中至关重要,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各自的特长、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把学生按4~5人一个小组有机组合在一起,根据他们的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实际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各成员之间相互探讨、相互鼓励,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合作能力,发挥各自的特长,这样每位成员才能在团队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编组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意而为,通常一个成功的项目学习共同体中应当包含四种类型的角色:领导者、出谋划策者、协调者、实践者。每种角色与成员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同一成员可能兼有多种角色,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可能会随时进行转变,不同的角色对应的主要行为如下图所示。
● 项目式学习过程
1.确定分组,选定主题
该环节是能否出色完成项目的关键。由于是拓展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彼此之间不够了解,最初他们会自然地和认识的同学组成一组,但根据项目学习共同体的构成原则,教师需要对初步分成的项目小组根据学生的才能、特长、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构成最佳组合。同时,一个项目小组中的成员要对制作的微电影主题有一致的目标,否则各自的目标有分歧会让后面的项目实施事倍功半。所以,主题和分组尽量同时确定,只有有了相同目标和各司其职的成员,有效的项目学习共同体才能组建成功。
2.知识获取
微电影制作需要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包括影視制作理论知识和摄像设备、剪辑软件的操作知识等,教师需要在项目学习期间安排理论知识的讲授。对于该项目来说,笔者安排了如分镜头脚本写法、摄影摄像构图、摄像机操作、剪辑软件使用等理论课程。根据实践经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宜集中在整段时间内,而应穿插在项目进行的各进度节点才会获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项目进行到需要实际拍摄之前教师讲解摄像操作、用法和摄像构图原则等会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后很快就能在摄像机上实验,便于掌握和运用知识。
3.项目实施
项目的实施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协调、处理。本项目实践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如下:有的小组选择的拍摄主题难易程度不恰当,在进行剧本构思的时候学生容易眼高手低,期望制作出商业大片中的效果或剧情,这样往往造成后期很难实施下去;各小组成员的执行力不同,能力强、兴趣大的学生会十分投入,能有效完成预期目标,而同组的其他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完成目标,有些甚至混在项目组中滥竽充数,这势必会影响项目的完成效果。
教师应该对各小组的选题进行慎重审核,对难度过高或不切实际的预期及时做出调整,给出合理的修改建议,并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事先提醒,让项目组的学生有了充分认识后再一起决定。对于每个小组中的成员,教师首先要清楚他们的分工,定期督促他们的完成进度;对小组内出现的分歧、争论等情况尽早进行干预,合理疏导;对项目成员中不积极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技术指导。总之,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但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介入,针对不同小组、不同情况采取不一样的应对措施,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4.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环节是对各个小组劳动成果的总结,是学生享受收获喜悦的时刻,需要慎重对待。对于该项目来说,笔者安排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展示活动。
(1)在项目班级里展示作品,各个项目小组的成员轮流上台展示他们拍摄的微电影作品,然后由组长介绍每位小组成员在该项目制作过程中的分工,比如哪些同学完成的脚本编写、哪些同学参与了拍摄剪辑等。同时,还可以介绍在制作该项目的过程中遇到过的问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把他们的收获分享给其他同学。最后,每个小组把创作过程写成书面的项目研究报告,作为小组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2)经过项目班级的展示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投票推荐出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参加学校举办的艺术节微电影大赛,学校的艺术节期间会安排优秀微电影参赛作品放映展播,这相当于一个学校范围内的小型电影节,获取推荐展示的项目小组学生对此有极大的热情,他们获得了犹如大牌导演和明星般的成就感。
(3)在学校范围内获得好评的微电影作品,指导教师会和项目组的学生一起再次加工剧本和作品,用该作品参与市、省、国家级别的中学生微电影大赛,这样的参赛经历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 总结与反思
1.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一个完整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一系列实际问题,从小组分组到项目策划,从剧本编写到剪辑拍摄,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道道难题,但这些难题又不同于书本、考试中的试题,他们需要和同学、教师甚至社会上的不同人员进行沟通;在遇到困难时不一定能从书本中找到答案,而是要不断地尝试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法;当一个人的力量完不成任务的时候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努力。实践证明,面对真实的世界和项目,学生能学到的远远比书本、教师教授的要多,他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像编剧一样写剧本,像导演一样拍摄镜头,像剪辑师一样剪辑制作,项目式学习成了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2.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项目式学习方式有别于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教师在整个课程中的作用不但没有变弱,反而更强了。教师除了要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际实施操作的过程中给予指导;除了要安排项目进度,还要对各个小组的过程保持密切关注和监控;有时还要成为小组成员之间关系的润滑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等。相比传统课堂,项目式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业务水平和素养的要求。要发挥好项目式学习的优势,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提升自身素养。
3.评价机制还需完善
笔者实施的项目课程是以小组完成一个微电影作品为目标,在项目小组构成的时候虽然明确了小组中每位成员的分工,但在完成阶段性成果的时候还是无法明确每位成员在该项目中的工作量或贡献程度,不能量化每位成员的工作就会使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客观合理。在今后的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评价机制。
项目式学习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需要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更能锻炼学生和教师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总之,项目式学习是值得在更多学科教学中推广的教学模式,希望在今后的探索中能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