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惰性的成因

来源 :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ou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参与惰性。究其成因,主要可以归结为:社会大环境和课堂小环境对学生的不利影响,学生缺乏参与教学的内在动机,教师设计的教学参与活动方法和内容不当,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考核不够合理,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其他文献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长期以来是在高中阶段慢慢形成的,高中阶段,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职业价值观也逐渐形成,是二者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四点有关中学生
摘要:目前随着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各种实践模式、方法被应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文章从实践教学的理念、目的、常见模式、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因素、实践教学的考核原则、保证支持等方面讨论了如何高质量地完成实践教学工作,并从中使学生真正受益。  关键词:实践教学;影响因素;实践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27-02  教育部于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