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利用一题多解、典型引路、逆向探求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求异思维;探索精神;逆向探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12-0070-01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强调:“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因此作为教师应着手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规律,科学地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到底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谈几点自己在教学中肤浅的体会,以求同仁的指点。
1利用一题多解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思维过程中应做到:能细致地多方面地研究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多方面地进行尝试。一题多解显然有利这些能力的发展。
例:在教学工程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题:某工程需在规定的时期内完工,甲单做可按时完工,乙独做则要超过三天。现在甲乙合做2天后剩下的由乙去做正好按时完工,求规定的时间是几天?
引导学生分析这道题,首先应从复习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入手,这样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环节--找相等关系也就不犯愁了。不同的相等关系可列出不同的方程。
方法一:甲乙合做的工作量+乙独做的工作量=工作总量
方法二:合做的总量÷合做效率=合做时间
方法三:乙独做总量÷乙的效率=乙的工作时间
而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有三种相等关系,所以以上三种方法又可变形成九个方程式。这样方法多了,老师在指导时作些必要的引导和归纳,学生对工程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就有了眉目,方法多了学生对解应用题的兴趣和信心就会增强,从而有效地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由此看出讨论典型的多种解法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积极思考,在寻求多种解法的过程中,必然会考虑到问题的方方面面,这样长期的引导学生就自然养成了爱动脑的好习惯。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在这种引导中得到提高,他们的思维的广阔性就会获得发展。
2通过典型引路,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能够有效地运用原有的知识去分析和解答问题,为此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倡导探索和创新,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提供锻炼机会。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提问。学生提问是他们思考的结果,也是创新的开始。对于不同的看法,不要急于下结论,而应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以求自我判定。在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与兴趣时,解剖典型例题和总结解题规律可以起到启发引路的作用。利用典型题的剖析,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增强知识的稳固性。教师在学生已经掌握常规解题方法后再推出一些特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求发展获取新知识,不但可以有效地强化常规解题方法,又可以把学生从常规解法的死胡同里拉出来。
3借助逆向探求,诱导学生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能力
逆向思维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如果能经常注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从另一个方面开阔学生的思路,那就会促使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应用知识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在教学圆这一章时有许多概念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但学生往往把这一类概念混为一谈。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适时把这些概念拿出来变换说法让学生辨析,如:直径是弦,弦直径;三角形必有一个内切圆和一个外接圆,一个多边形有一个内切圆和一个外接圆,此多边形必是三角形等,这样经常性的引导学生习惯性地从事物的反面去考虑问题,不断的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总之,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会做题,而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旧的教学观念应从过去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能力和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课堂这个阵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学报.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
[2]楚天学术.湖北大学出版社. 2007.
关键词求异思维;探索精神;逆向探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12-0070-01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强调:“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因此作为教师应着手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规律,科学地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到底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谈几点自己在教学中肤浅的体会,以求同仁的指点。
1利用一题多解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思维过程中应做到:能细致地多方面地研究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多方面地进行尝试。一题多解显然有利这些能力的发展。
例:在教学工程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题:某工程需在规定的时期内完工,甲单做可按时完工,乙独做则要超过三天。现在甲乙合做2天后剩下的由乙去做正好按时完工,求规定的时间是几天?
引导学生分析这道题,首先应从复习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入手,这样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环节--找相等关系也就不犯愁了。不同的相等关系可列出不同的方程。
方法一:甲乙合做的工作量+乙独做的工作量=工作总量
方法二:合做的总量÷合做效率=合做时间
方法三:乙独做总量÷乙的效率=乙的工作时间
而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有三种相等关系,所以以上三种方法又可变形成九个方程式。这样方法多了,老师在指导时作些必要的引导和归纳,学生对工程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就有了眉目,方法多了学生对解应用题的兴趣和信心就会增强,从而有效地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由此看出讨论典型的多种解法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积极思考,在寻求多种解法的过程中,必然会考虑到问题的方方面面,这样长期的引导学生就自然养成了爱动脑的好习惯。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在这种引导中得到提高,他们的思维的广阔性就会获得发展。
2通过典型引路,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能够有效地运用原有的知识去分析和解答问题,为此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倡导探索和创新,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提供锻炼机会。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提问。学生提问是他们思考的结果,也是创新的开始。对于不同的看法,不要急于下结论,而应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以求自我判定。在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与兴趣时,解剖典型例题和总结解题规律可以起到启发引路的作用。利用典型题的剖析,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增强知识的稳固性。教师在学生已经掌握常规解题方法后再推出一些特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求发展获取新知识,不但可以有效地强化常规解题方法,又可以把学生从常规解法的死胡同里拉出来。
3借助逆向探求,诱导学生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能力
逆向思维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如果能经常注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从另一个方面开阔学生的思路,那就会促使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应用知识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在教学圆这一章时有许多概念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但学生往往把这一类概念混为一谈。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适时把这些概念拿出来变换说法让学生辨析,如:直径是弦,弦直径;三角形必有一个内切圆和一个外接圆,一个多边形有一个内切圆和一个外接圆,此多边形必是三角形等,这样经常性的引导学生习惯性地从事物的反面去考虑问题,不断的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总之,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会做题,而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旧的教学观念应从过去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能力和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课堂这个阵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学报.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
[2]楚天学术.湖北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