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2年研发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至今已经过去二-1-四年,康师傅显然尝试过无数种可能,但前进的路并没有变得更轻松,不知道何时康师傅能给市场一个新的惊喜
2017年1月2日,顶新集团证实,经顶新集团100%转投资的台湾康师傅公司董事会决议,台湾康师傅公司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清算解散。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曾经为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如今与解散联系在一起,业内一片哗然,很多消费者联想到的是“康师傅”解散了,甚至在朋友圈号召赶紧买两盒方便面储存起来。殊不知,被清算解散的公司是康师傅控股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其并不生产方便面。
都是问题油惹的祸
台湾康师傅公司有今天的结局,与2014年发生的“黑心油”事件脱不了关系。
2014年10月,中国台湾检方查获顶新旗下正义公司以饲料用油混充食用猪油的案件,波及下游上百家食品企业。在问题油事件发生后,康师傅于当年10月份即宣布终止对台湾味全“康师傅”商标授权,并撤回在台湾的2条泡面生产线,味全也因而决定全面停止所有面体的生产,包括之前帮慈济代工生产的素食泡面服务。
虽然问题油事件后来被认为可能是一场“乌龙事件”,但是该事件对康师傅产生的影响已经造成,公司业绩每况愈下。
根据康师傅的描述,康师傅终止对台湾味全“康师傅”商标授权后,台湾康师傅公司就停止了相关业务。
不过,关停台湾康师傅公司却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康师傅连夜发布声明,表示康师傅业务一切正常,关停的仅是一家商贸公司。
对于康师傅的举动,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康师傅的主要市场是在中国大陆地区,因此,关停台湾康师傅公司对康师傅的业务没有影响。其业绩下滑主要是方便面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整体需求的减少,以及消费者对更健康饮品习惯与更多样化的饮食选择严重冲击了方便面市场的结果。
而作为一家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康师傅在声明中也强调,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始终聚焦主业,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无任何不利影响。
五年市值蒸发近千亿港元
事实上,这位昔日的方便面巨头,虽然在国内行业占有率依然排在首位,但是,公司业绩表现却并不理想。特别是自黑心油事件发生后,康师傅业绩一路下滑。在资本市场中,康师傅的股价从2014年的20多港元/股一路下挫至9.47港元/股(2017年1月3日),公司市值从2011年8月份超过1400亿港元蒸发至531亿港元(1月3日),5年时间市值蒸发近千港元。而且,2016年9月5日,康师傅控股还被剔除出恒生指数成份股,近日交银国际又评价称“康师傅10年没有进步”,建议投资者沽出。
一系列数据的指向,诉说着康师傅遇到了发展中的瓶颈。虽然2016年第三季度,公司业绩下滑幅度有所收窄,但总体来看并未改变整体下滑的态势。
根据康师傅控股三季报显示,2016前三季度,公司收益约69.13亿美元,同比下滑9.44%,缩水约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9.7亿元。
而从业务产品收益来看,2016年前三个季度,康师傅方便面、饮品、方便食品和其他业务收益,分别约为25.11亿美元、42.32亿美元、0.98亿美元和0.72亿美元,相较于2015年前三个季度分别下跌12.01%、8.01%、5.37%和5.43%。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康师傅控股在三季报中表示,2016年受到棕榈油价格上升的影响,方便面短期升级压力,以及为加大品牌建设提高广告投入导致方便面的业绩有所下滑所致。
康师傅方面也表示,公司业绩下滑除了上述因素外,与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目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有关。
如今,康师傅启动对台湾康师傅公司的清算解散工作,剥离这块没有业务的资产,对于康师傅来说是一次公司治理行为,也是康師傅集所有力量发展大陆业务的战略举措。“这次关停台湾康师傅公司,是公司的正常治理行为,对大陆这边没有任何影响。而且,这件事也是一件好事,清算了一个没有经营的公司,康师傅控股可以集所有人力和物力倾注到大陆市场。”康师傅方面表不。
跨界对手“打劫”市场利润
康师傅业绩下滑背后,既有行业整体面临的难题,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中,食品饮料经历着盛衰的更替。便捷、易于长期储藏的方便面,曾是白领、学生的宵夜甚至正餐,是火车上的主食。但在“消费升级”口号下,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提高,方便面也多次被称为“不健康”的食品。消费动力削弱,是康师傅和整个方便面行业共同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即便曾经打出“非油炸更健康”旗帜的五谷道场方便面如今也命途多舛,几经易手。
当康师傅和同行对手在泡面、饮料上争得你死我活时,跨界入侵早己悄然打响。外卖异军突起,连锁便利店快餐后起而秀于林。
2010年左右开始活跃的外卖业务在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442.4亿元。在外卖抢食的同时,连锁便利店也在方便食品中玩出了更符合消费升级的花样。各大便利店都有稍作加热便可食用的便当,甚至还有快餐,如7-11便利店。这些便利店快餐也蚕食掉了一部分方便面的市场。
“受送餐外卖服务冲击,加上缺乏创新动力,中国方便面市场显露疲态。”一位快消行业人士表示。方便面的销售下滑主要是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是受到外卖市场做大、消费升级所导致的正常结果。
方便面消费市场不仅迎来了跨行业竞争对手的挑战,一些外资品牌的侵入也使得国内方便面品牌一筹莫展,例如日本的日清、韩国的农心、新加坡的KOKA等。在一线城市连锁便利店,外资品牌的销量已经略优于国产品牌。以韩国拉面为例,其2016年上半年对华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19.1%,对外出口额激增了48.2%。
创新乏力是最大症结
面对市场失落、业绩下滑之境,康师傅、统一等纷纷应战,追随消费升级的健康潮流,转战高端市场。
2015年,康师傅推出多款价位在五六元的产品。2月,“珍料多”和汤大师上市,一桶单价在6元左右,分别定向学生群体和白领等中高收入群体。而8年前开始研发的爱鲜大餐单价也在6元左右。今年康师傅又推出了黑白胡椒面,袋面的单价在2,6元左右,康师傅方面称,其在2016年3月份销量突破百万。
尽管康师傅不断尝试迎合消费者口味,但消费者似乎并不完全买账。对于康师傅的窘境,《糖烟酒周刊》副总编辑、食品版主编梁剑的一席话或许可以窥见一个重要原因。梁剑评论称,康师傅出现了“品牌下沉”。“例如,在十几年前康师傅的冰红茶,我们认为是一款零售价在3块钱的高档饮品。而现在成为了一款低档的产品,年轻的消费者不太愿意选择。”梁剑说。
与之相呼应的是,三十年来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数十倍,方面便饮料价格增长仅为数倍。
尽管在营销上,康师傅也一直试图紧抓年轻消费者。但在产品本身上,业界一直都有康师傅创新乏力的评价。梁剑称,如果大品牌没有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品年轻化趋势进行相应的延展,实际上企业是在被动地下沉。
从1992年研发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至今已经过去二十四年,康师傅显然尝试过无数种可能,但前进的路并没有变得更轻松,不知道何时康师傅能给市场一个新的惊喜。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指出,方便面市场衰退原因与市场变化和品牌自身产品的更迭息息相关。“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注重健康食品。方便面给人固有的不健康、没营养的印象,使其需求下降。而网络订餐平台的兴起,从渠道上对方便面形成替代,挤占了部分需求。”朱丹蓬认为,高铁占比提升、网络外卖崛起、农民工群体消费升级等客观因素的变化,让方便面的品类属性已经从主流食品变为边缘化的补充性食品。
快消产品营销专家李兴敏也认为:“康师傅不能用不变的产品去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产品结构老化成为其最大问题。如今快消市场大环境在下滑,消费环境在发生变化,如果康师傅能及时做出产品升级,结构调整,或许够延缓下降的趋势,并且还是要研发一些健康食品,加强和年轻一代的沟通。”
2017年1月2日,顶新集团证实,经顶新集团100%转投资的台湾康师傅公司董事会决议,台湾康师傅公司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清算解散。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曾经为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如今与解散联系在一起,业内一片哗然,很多消费者联想到的是“康师傅”解散了,甚至在朋友圈号召赶紧买两盒方便面储存起来。殊不知,被清算解散的公司是康师傅控股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其并不生产方便面。
都是问题油惹的祸
台湾康师傅公司有今天的结局,与2014年发生的“黑心油”事件脱不了关系。
2014年10月,中国台湾检方查获顶新旗下正义公司以饲料用油混充食用猪油的案件,波及下游上百家食品企业。在问题油事件发生后,康师傅于当年10月份即宣布终止对台湾味全“康师傅”商标授权,并撤回在台湾的2条泡面生产线,味全也因而决定全面停止所有面体的生产,包括之前帮慈济代工生产的素食泡面服务。
虽然问题油事件后来被认为可能是一场“乌龙事件”,但是该事件对康师傅产生的影响已经造成,公司业绩每况愈下。
根据康师傅的描述,康师傅终止对台湾味全“康师傅”商标授权后,台湾康师傅公司就停止了相关业务。
不过,关停台湾康师傅公司却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康师傅连夜发布声明,表示康师傅业务一切正常,关停的仅是一家商贸公司。
对于康师傅的举动,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康师傅的主要市场是在中国大陆地区,因此,关停台湾康师傅公司对康师傅的业务没有影响。其业绩下滑主要是方便面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整体需求的减少,以及消费者对更健康饮品习惯与更多样化的饮食选择严重冲击了方便面市场的结果。
而作为一家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康师傅在声明中也强调,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始终聚焦主业,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无任何不利影响。
五年市值蒸发近千亿港元
事实上,这位昔日的方便面巨头,虽然在国内行业占有率依然排在首位,但是,公司业绩表现却并不理想。特别是自黑心油事件发生后,康师傅业绩一路下滑。在资本市场中,康师傅的股价从2014年的20多港元/股一路下挫至9.47港元/股(2017年1月3日),公司市值从2011年8月份超过1400亿港元蒸发至531亿港元(1月3日),5年时间市值蒸发近千港元。而且,2016年9月5日,康师傅控股还被剔除出恒生指数成份股,近日交银国际又评价称“康师傅10年没有进步”,建议投资者沽出。
一系列数据的指向,诉说着康师傅遇到了发展中的瓶颈。虽然2016年第三季度,公司业绩下滑幅度有所收窄,但总体来看并未改变整体下滑的态势。
根据康师傅控股三季报显示,2016前三季度,公司收益约69.13亿美元,同比下滑9.44%,缩水约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9.7亿元。
而从业务产品收益来看,2016年前三个季度,康师傅方便面、饮品、方便食品和其他业务收益,分别约为25.11亿美元、42.32亿美元、0.98亿美元和0.72亿美元,相较于2015年前三个季度分别下跌12.01%、8.01%、5.37%和5.43%。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康师傅控股在三季报中表示,2016年受到棕榈油价格上升的影响,方便面短期升级压力,以及为加大品牌建设提高广告投入导致方便面的业绩有所下滑所致。
康师傅方面也表示,公司业绩下滑除了上述因素外,与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目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有关。
如今,康师傅启动对台湾康师傅公司的清算解散工作,剥离这块没有业务的资产,对于康师傅来说是一次公司治理行为,也是康師傅集所有力量发展大陆业务的战略举措。“这次关停台湾康师傅公司,是公司的正常治理行为,对大陆这边没有任何影响。而且,这件事也是一件好事,清算了一个没有经营的公司,康师傅控股可以集所有人力和物力倾注到大陆市场。”康师傅方面表不。
跨界对手“打劫”市场利润
康师傅业绩下滑背后,既有行业整体面临的难题,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中,食品饮料经历着盛衰的更替。便捷、易于长期储藏的方便面,曾是白领、学生的宵夜甚至正餐,是火车上的主食。但在“消费升级”口号下,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提高,方便面也多次被称为“不健康”的食品。消费动力削弱,是康师傅和整个方便面行业共同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即便曾经打出“非油炸更健康”旗帜的五谷道场方便面如今也命途多舛,几经易手。
当康师傅和同行对手在泡面、饮料上争得你死我活时,跨界入侵早己悄然打响。外卖异军突起,连锁便利店快餐后起而秀于林。
2010年左右开始活跃的外卖业务在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442.4亿元。在外卖抢食的同时,连锁便利店也在方便食品中玩出了更符合消费升级的花样。各大便利店都有稍作加热便可食用的便当,甚至还有快餐,如7-11便利店。这些便利店快餐也蚕食掉了一部分方便面的市场。
“受送餐外卖服务冲击,加上缺乏创新动力,中国方便面市场显露疲态。”一位快消行业人士表示。方便面的销售下滑主要是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是受到外卖市场做大、消费升级所导致的正常结果。
方便面消费市场不仅迎来了跨行业竞争对手的挑战,一些外资品牌的侵入也使得国内方便面品牌一筹莫展,例如日本的日清、韩国的农心、新加坡的KOKA等。在一线城市连锁便利店,外资品牌的销量已经略优于国产品牌。以韩国拉面为例,其2016年上半年对华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19.1%,对外出口额激增了48.2%。
创新乏力是最大症结
面对市场失落、业绩下滑之境,康师傅、统一等纷纷应战,追随消费升级的健康潮流,转战高端市场。
2015年,康师傅推出多款价位在五六元的产品。2月,“珍料多”和汤大师上市,一桶单价在6元左右,分别定向学生群体和白领等中高收入群体。而8年前开始研发的爱鲜大餐单价也在6元左右。今年康师傅又推出了黑白胡椒面,袋面的单价在2,6元左右,康师傅方面称,其在2016年3月份销量突破百万。
尽管康师傅不断尝试迎合消费者口味,但消费者似乎并不完全买账。对于康师傅的窘境,《糖烟酒周刊》副总编辑、食品版主编梁剑的一席话或许可以窥见一个重要原因。梁剑评论称,康师傅出现了“品牌下沉”。“例如,在十几年前康师傅的冰红茶,我们认为是一款零售价在3块钱的高档饮品。而现在成为了一款低档的产品,年轻的消费者不太愿意选择。”梁剑说。
与之相呼应的是,三十年来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数十倍,方面便饮料价格增长仅为数倍。
尽管在营销上,康师傅也一直试图紧抓年轻消费者。但在产品本身上,业界一直都有康师傅创新乏力的评价。梁剑称,如果大品牌没有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品年轻化趋势进行相应的延展,实际上企业是在被动地下沉。
从1992年研发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至今已经过去二十四年,康师傅显然尝试过无数种可能,但前进的路并没有变得更轻松,不知道何时康师傅能给市场一个新的惊喜。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指出,方便面市场衰退原因与市场变化和品牌自身产品的更迭息息相关。“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注重健康食品。方便面给人固有的不健康、没营养的印象,使其需求下降。而网络订餐平台的兴起,从渠道上对方便面形成替代,挤占了部分需求。”朱丹蓬认为,高铁占比提升、网络外卖崛起、农民工群体消费升级等客观因素的变化,让方便面的品类属性已经从主流食品变为边缘化的补充性食品。
快消产品营销专家李兴敏也认为:“康师傅不能用不变的产品去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产品结构老化成为其最大问题。如今快消市场大环境在下滑,消费环境在发生变化,如果康师傅能及时做出产品升级,结构调整,或许够延缓下降的趋势,并且还是要研发一些健康食品,加强和年轻一代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