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裔作家金雪飞以《等待》这部描写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东北小城部队医院里一对恋人二十年纠葛的小说获得了199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这位用英语写作的作家以一个翻译味很浓、含义模糊的名字哈金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如今他记述南京大屠杀的新书《南京安魂曲》的英文和中文版几乎同时上市,也同时受到国内和美国主流媒体的关注。
《华尔街日报》评论此书说,“作为小说家,哈金的叙述比张纯如的历史更加节制更少情绪,《南京安魂曲》看起来是作为一种责任在写,是一种传道,作者以一种可以理解的倾向性重新讲述了人类文明史上的黑暗时刻是如何发生的。我们感受到小说的结尾处叙述者的凄凉总结:处于战争的极端情况下,人类会比最无情的野兽更加邪恶,什么道德都不顾,任何坏事都做的出来。”
《纽约时报》更多地是从语言和写作艺术本身来评价《南京安魂曲》,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对用英语写作的外国人怀有的警惕与偏见上:“这部小说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表达。小说是哈金用他的第二外语,英语写的,虽然有显著的成绩但还需严谨的语言组织。读者会惊奇的发现,有几处当代俚语从一个70多年前的中国角色口中蹦出。例如一名为家人寻找避难所的中国男子找到一份在学校的工作时脱口而出:‘真的假的’。这类错误可能导致读者在读一本好书时不幸分心。”不过这篇书评也以称赞为主调,认为此书“以细腻又强大的洞察力描述了20世纪发生的恐怖事件”。
南京大屠杀在中国是一件事关情绪的事件,对《南京安魂曲》的评价也是如此,比如作家阎连科说,
“我两天时间读完哈金的最新作品《南京安魂曲》,合上书页之后,中午我没有吃饭,因为他那巨大的创作还原能力,让我无法摆脱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和战时南京女子金陵学院中悲怆、凌乱的场景和画面。”作家余华破例作序,在序中,他写道:“《南京安魂曲》有着纪录片般的真实感,触目惊心的场景和苦难中的人生纷至沓来……”
哈金经历坎坷,14岁当兵入伍,在中国经历文化大革命,之后移民美国与亲人和家乡分离,面对生存压力。哈金的作品都与中国相关,都能引起国人的痛楚: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朝鲜战争的残酷和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他的作品多以严谨的语言捕捉压力下人的生活困境。
虽然东北口音依然,还是爱吃中国饭,自称用“残疾的英文”写作,但是25年没有回国的哈金已经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作家。《南京安魂曲》尤其给人这种感觉。这本书的主角是以美国传教士明妮·魏特琳的视角,叙述南京大屠杀以及大屠杀之后的故事。这位金陵女子学院的校长为南京大屠杀留下了详尽的日记,她的日记虽然不如《拉贝日记》著名,但是如实记述了整个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日本军队暴行和在南京的外国人的救助行为。从1937年8月12日一直写到了1940年4月14日。明妮后来因为精神问题自杀了。本书以明妮的中国助手,一个50岁的中国女人的人称来写作,不过这个书中的“我”是一位基督徒,脑海里经常想起的是主的话:“权力和荣耀全是你的。”
如果说《等待》表现了哈金对环境和人性以及对两者的互动的深刻体味的话,那把握细节的高手还欠缺对南京大屠杀这样大题材的运筹。所以我们还可以再等待。
文学是更加强大的历史记忆,对世界的影响力也更广泛,如果没有《伊利亚特》谁还记得特洛伊战争呢?但是对于一个民族历史来说最巨大的疼痛,最深刻的表达,从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严歌苓《金陵十三钗》再到如今的《南京安魂曲》,不管这些作品有着怎样的瑕疵,但是为什么总是那些海外华人的作品更加有力更有影响呢?难道是因为太过痛苦了,我们选择不再回忆?
《华尔街日报》评论此书说,“作为小说家,哈金的叙述比张纯如的历史更加节制更少情绪,《南京安魂曲》看起来是作为一种责任在写,是一种传道,作者以一种可以理解的倾向性重新讲述了人类文明史上的黑暗时刻是如何发生的。我们感受到小说的结尾处叙述者的凄凉总结:处于战争的极端情况下,人类会比最无情的野兽更加邪恶,什么道德都不顾,任何坏事都做的出来。”
《纽约时报》更多地是从语言和写作艺术本身来评价《南京安魂曲》,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对用英语写作的外国人怀有的警惕与偏见上:“这部小说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表达。小说是哈金用他的第二外语,英语写的,虽然有显著的成绩但还需严谨的语言组织。读者会惊奇的发现,有几处当代俚语从一个70多年前的中国角色口中蹦出。例如一名为家人寻找避难所的中国男子找到一份在学校的工作时脱口而出:‘真的假的’。这类错误可能导致读者在读一本好书时不幸分心。”不过这篇书评也以称赞为主调,认为此书“以细腻又强大的洞察力描述了20世纪发生的恐怖事件”。
南京大屠杀在中国是一件事关情绪的事件,对《南京安魂曲》的评价也是如此,比如作家阎连科说,
“我两天时间读完哈金的最新作品《南京安魂曲》,合上书页之后,中午我没有吃饭,因为他那巨大的创作还原能力,让我无法摆脱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和战时南京女子金陵学院中悲怆、凌乱的场景和画面。”作家余华破例作序,在序中,他写道:“《南京安魂曲》有着纪录片般的真实感,触目惊心的场景和苦难中的人生纷至沓来……”
哈金经历坎坷,14岁当兵入伍,在中国经历文化大革命,之后移民美国与亲人和家乡分离,面对生存压力。哈金的作品都与中国相关,都能引起国人的痛楚: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朝鲜战争的残酷和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他的作品多以严谨的语言捕捉压力下人的生活困境。
虽然东北口音依然,还是爱吃中国饭,自称用“残疾的英文”写作,但是25年没有回国的哈金已经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作家。《南京安魂曲》尤其给人这种感觉。这本书的主角是以美国传教士明妮·魏特琳的视角,叙述南京大屠杀以及大屠杀之后的故事。这位金陵女子学院的校长为南京大屠杀留下了详尽的日记,她的日记虽然不如《拉贝日记》著名,但是如实记述了整个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日本军队暴行和在南京的外国人的救助行为。从1937年8月12日一直写到了1940年4月14日。明妮后来因为精神问题自杀了。本书以明妮的中国助手,一个50岁的中国女人的人称来写作,不过这个书中的“我”是一位基督徒,脑海里经常想起的是主的话:“权力和荣耀全是你的。”
如果说《等待》表现了哈金对环境和人性以及对两者的互动的深刻体味的话,那把握细节的高手还欠缺对南京大屠杀这样大题材的运筹。所以我们还可以再等待。
文学是更加强大的历史记忆,对世界的影响力也更广泛,如果没有《伊利亚特》谁还记得特洛伊战争呢?但是对于一个民族历史来说最巨大的疼痛,最深刻的表达,从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严歌苓《金陵十三钗》再到如今的《南京安魂曲》,不管这些作品有着怎样的瑕疵,但是为什么总是那些海外华人的作品更加有力更有影响呢?难道是因为太过痛苦了,我们选择不再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