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翻转课堂”运用模式研究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xwork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它有着互联网的基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核心组成,而翻转课堂又恰好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激活学生思维,有效培养学生自主獲取知识的能力?
  一、课前预习,借翻转课堂找到切入点
  “翻转课堂”突破了教学时空,而预习则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阅读课堂的深入开展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面对课文篇幅比较长或者文章意蕴比较深的课文,课前自主预习至关重要。传统的预习模式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开展预习,不少学生在预习时只停留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层面。而翻转课堂以网络为学习载体,教师可以在课前事先将课文的重要探究内容以微视频的形式发布在网上,学生在预习时能借微课平台而高效展开。
  如北师大版《飞向月球》一课,由于教材涉及的科技知识较多,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无法事先了解相关的一些科技知识,可能无法感受到教材的生动有趣。由于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有限,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时,可以结合教材设计预习微视频,巧妙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去获取与本课相关的知识。如搜集人类的探索月球的成果,人类有关登月的幻想故事、登月失败的惨痛案例,以及人类为登月而做出的巨大努力等。同时,教师结合文本设计探究问题:你觉得宇航员在飞行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月球上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问题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了方向,学生会带着重点去感悟文本,最终实现了预习的有效性。
  二、课中讨论,借翻转课堂找到突破点
  “翻转课堂”的课中阶段,也就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时间。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采用知识灌输,机械记忆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不高。“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将教学难点以视频形式呈现,使学生结合视频更好地参与探究。当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突破难点时,教师并不结束课堂,而是让学生结合微视频进行二次学习或多次学习。由于翻转课堂以网络为平台,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讨论和自己的评价输入网络,从而让课堂探究释放魅力。
  如在学习《生死攸关的烛光》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紧张的气氛是阅读本文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关键。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设计相关的背景气氛,通过气氛帮助学生感受文本关于环境描写的精彩之处,也为主人公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感悟打下基础。人物内心的感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灌输给学生,而要让学生结合文本自主去感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必须结合文本的写作情境才能深入,而微视频又为学生的感悟提供了载体,学生的交流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人物的内心逐渐被揣摩,文本的意蕴渐渐地被学生所理解。
  三、课后拓展,借翻转课堂找到延伸点
  课后拓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它对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翻转课堂”为课后拓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基于互联网终端的微课平台为学生的互动讨论提供了可能,学生在课后拓展中既可以进行文本的拓展阅读,还可以基于教师预设的拓展题而展开讨论。在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时,教师要将平台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进行互动拓展。
  如《凡卡》学习完之后,教师可以寻找文本拓展点,借助微课平台让学生在课后展开讨论。比如像“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一句中,“指望”如何理解?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课后拓展可以基于此而展开。这样带有隐喻的句型在文章中出现多次,教师可以以此让学生进行课后拓展,以丰富学生对文章的认识。本文中还有如“慈悲”、“抽噎”等词,教师同样可以设计成拓展延伸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后借互联网更好地进行讨论。
  总之,“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但想让“翻转课堂”更好地激活课堂,需要教师把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效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学习素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瓜州县锁阳中心小学(736100)
其他文献
新課标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提倡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帮助学生深度阅读文本。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而帮助学生抓住文本的重难点进行解读就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对话,提升第二课时的课堂效果。  一、多元有择,适当拓展  学生的认识具有差异性,看问题的角度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从而导致了学生们发展的全面性不够,自主探究能力也有所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建构“主体式”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已成为当代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当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导向,以生为本,开展高效“主体式”语文课堂。接下来,笔者将从高效预习、引导探究和实践教学这三个方面入手,谈一下如何基于建构理论,构建主体式
我国的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信息化应用于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开展群文阅读的时候,阅读的材料至关重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阅读材料不断丰富,但是也要从中选择适合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材料,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起来可以事半功倍。  一、富有趣味而不低俗肤浅  常言道: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不如对其有兴趣的接受得快。所以在
课改如一缕春风,吹绿了创新之芽,吹开了思变之花,也吹暖了一江春水。春江水暖,但乍暖还寒,其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流失已“寒气”逼人,不容小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一、强化教师的“磁性”  一个教师,在某种意义上就如同一块电磁铁。课堂上,老师往那儿一站,其吸引力的大小直接左右着学生的视线,关系着一节课的成效。  如何强化老师的“磁性”?我认为,生活是“源”
1概述英德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山区,江大片节水工程位于英德市大站镇的江南、大塘等管理区内。工程地处东区总面积约3333.3hm2农田整治的中段,地面高程一般在26.6~32.5m之间,灌溉水源为长湖水,出口高程为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一定量童话、传说、戏曲和经典小说资源,这是非常珍贵的教学材料。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搜集整合相关戏曲信息,为课堂教学带来丰富教育契机。对文本教材展开深度挖掘、对学生生活积累认知进行筛选、利用教辅资料和网络搜集,都可以带来更多戏曲方面的资源信息,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设计课堂演绎活动,让学生展开实践性体验学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还可以丰富学生感知视角,形成综合语文素质。  一、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简洁化,要在整合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避免繁琐化。不少小学语文课本都按照一定主题安排学习单元,除此以外,教师在具体教学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对课本进行重组,积极展开不同类型的单元主题语文活动。在整合理念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提炼出重点,促进其围绕该主题进行延伸学习,这对学生知识建构和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有很大好处。  一、知识本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