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忽地就进入一派浓阴地。高原惟一的一块密集林阴地。只见梨树、李树,只现瓦檐,不见人踪;只闻鸡鸣狗吠,袅袅炊烟,不识路径。仿佛入了古人笔下的荒村。悠悠忽忽地转去,眼帘深处闪出一围篱笆,门扉开出,一英俊少年迎了出来。此正应了“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那句古诗画境。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称谓这使是玉河溪屯。屯中不过八九户人家。亲切的玉河流绕村前,不紧不慢,不匆不忙,像是一位行吟诗人,是她将我们婉转带入,转而交给这位翩翩少年。
少年形体端庄,容貌清秀,实在是怎样的山水出怎样的人才。灰白的衣,灰白的裤,灰白的鞋,头发幽幽,稍许卷曲,面色白白净净,一口洁白纯净好牙。很容易让人想起野百合。不自觉地又让人想起当下城市中孩子,他们当中多少人有这样一口好牙?
问少年:“多大年纪了?”
“十六。”
“不读书了?”
“读不起了,没有母亲了。”
“母亲呢?”
“在我十一岁时她就离开了家,跟别的男人跑到桂林去了。”
少年口气异常平静,没有凄楚,没有哀怨,没有愤恨,甚至连眼帘也没闪动一下,想必习惯了,根本就像是讲一件与己无关的事。当初母亲突然弃他和他父亲而去时,我想那定然不是眼下的情景,因为当时的他毕竟年幼,况且还有个小得多的弟弟。兄弟俩声声带血含泪的呼唤,不知揉碎过多少人的心。后来又问及一些家境情况。少年说小弟弟在伟江小学读书。祖父母老了,父亲病重,家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小片梨园。又是梨园?就溪岸草甸子中那些?那也还小呢?怎能养人?就像人小不能生育一样,小梨树突然还结不了果。那么世居于此的人们怎样过活?看到这高原人家的窘迫寒微,去口能如此坚韧达观生存下来,不由让我想起所过之境看到的山崖上永远长不高的竹,永远长不高的松树。自然条件是否太过残忍?说话间,又来了一位与前少年形貌相仿,年龄相仿的少年。正是后来的这位少年,在我后来的涉溪揽胜时,数度背我过河,至今仍让人挂怀不已。
两少年把我们带入一户人家。正是这个村肖组长的家,
肖组长嘴上留把小胡子,约摸三十一二岁年纪。去过广东打工,还去过别的一些更远的地方做过小买卖,后来回到家乡,在大南山牧场找到份送奶工作。他说玉河溪穷,上湖南省大南山场部十五里,下广西龙胜伟江六十多里。下县城更遥远。山道弯弯,山重水复,交通、信息都很成问题。但他家的日子,可算是这玉河溪屯人家中过得好的了。
肖组长家有母亲、妻子、孩子、吃的、穿的不赖。母亲大约五十余岁,身子骨硬朗。在儿子未找到工作前,一直在大南山牧场打豆腐卖,现在转为照看家里与孙子,家中小日子安排的妥妥帖帖。肖母最拿手的好戏是打一口好油茶,那茶打的远近知名。我们说,你这样好手艺,应当到县城去发挥。或者到更远些地方去,比如说去桂林。老婆婆兴奋得几乎双脚离地。
“有人吃?”
“当然有!”
“县财政局长叫我去的,但到了县城找不到她家。”
“你应当记下她家地址或电话号码。”
“忘了放哪了。”
“现在把我们的给你留下?”
做儿子的说:“说是这样说罢,去不了的。”
其实送奶并不轻松,高原气候多变,多风雪,峰高道仄路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问寒暑,按合同规定,必需天天按时将牛奶送达客户手里。否则,隔天奶就酸了,不鲜了。肖组长摸摸小胡子,说今年春天出了次大的危险,当时天峰上两尺余厚的雪开始融化,马鞍形状的路面,里高外低,左抹右拐的,忽儿俯冲,忽儿攀爬,车轮似飘移油面上,既是人走也觉胆寒。车上装着满满一大车牛奶,无论我如何小心翼翼驾驶,但还是出事了。开始是方向盘老抢边,不听使唤,后来根本管不住了,眼看将连人带车冲下坡谷,当此千钧一发之际,幸被去牧场总部返回的一群奶场工人撞上,大伙一拥而上,硬是将已然滑出路面的车子锁定,死拉硬拽,将车活活扯回路面……肖组长叙说这一切时,脸上一片宁静,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送奶毛收入每天大概五十块,扣除车的折旧费,修理费,养路费,油料费等等,大概可净挣二十块钱。说到这里,肖组长脸上涌起一阵喜悦的红潮。手掌往伺立一侧的俩小伙子肩上拍了拍,说,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货款,买部车子,一起学开车,到外面去跑货拉。攒下钱,买肥料,买技术,然后买回玉溪漫山遍野、满树满枝的果实。肖组长对此充满信心,两少年亦被说的眉飞色舞,对未来的期盼竟也信心十足起来。
我们早被满室飘香的油茶弄得心荡神驰了。
其实这样的人间仙品在初进门的那一刻,作为茶引,已略有品尝了,只是仍未解瘾,便提议午饭改为油茶。谈话间,动作迅捷的肖母已将一碗碗新鲜油茶端上来了,含着这满口香凝的油茶,任由其自由自在的在嘴里慢慢溢散,其感觉就像滴在地板上的水汁,绘成各种地图册状四散浸润开去。
玉河溪油茶不同于素称油茶之乡的江底油茶,也不同于伟江油茶。当然,盛茶之碗是相同的。煮茶的锅头茶罐也相同。茶叶,米花,杷杷果料亦基本相同。略略不同处在江底等地油茶中虽也添以粑粑果,但更多的则是米饭锅巴。玉洞溪油茶只添粑粑果。表面看,那杷杷果与江底等地比较别无二样,形体,色彩大小均相仿,均为糯米制成,区别在于江底等地粑粑果无包心,而玉河溪粑粑果有包心。包心仿佛用的是白糖,又仿佛是蜜。粗中有细,滑而不腻,再说茶水,江底、伟江油茶太过浓味,盐味亦较重。色过黑。过苦涩,过油腻。反之,有的太过单调,味淡。而这玉河溪油茶,恰恰有着自己的色香、味不偏不倚。淡而淳,洌而香。犹以淳为最,淳到何等程度,很难用词汇说明,细品细体味中,如饮甘饴,舌尖触处,那淳便射电般向身体四散弥漫开来,你可以感觉它所到达的区域,比如脑,比如发梢,比如胸肌,指尖,身体里任何敏感地带……总之,让人顿感有一种全身心疏松、舒畅感。舌底津浪一浪压过一浪。一碗接一碗往下灌,分明已觉肚肠鼓舞,仍然欲罢不能,此实有不可思议者。
玉河溪不产茶叶,不像江底、伟江有自己的茶叶园地,玉河溪根本没有!所用茶叶均是朋友相送的,而这些个随意抓把茶叶相送的朋友亦非茶叶产地。主人将油茶调制出如此殊昧,谜底何在?除却主人茶艺匠心独运外,惟有一种解释,便是水之缘故。恐怕只有玉河溪的水才能煮出如此油茶。
我不无笨拙地问,这茶如此好喝,是否与水有关?
肖母不解似地怔了一怔。
又问,是否还有别的什厶奇招?
肖母笑了。
在场的人都笑了。
少年形体端庄,容貌清秀,实在是怎样的山水出怎样的人才。灰白的衣,灰白的裤,灰白的鞋,头发幽幽,稍许卷曲,面色白白净净,一口洁白纯净好牙。很容易让人想起野百合。不自觉地又让人想起当下城市中孩子,他们当中多少人有这样一口好牙?
问少年:“多大年纪了?”
“十六。”
“不读书了?”
“读不起了,没有母亲了。”
“母亲呢?”
“在我十一岁时她就离开了家,跟别的男人跑到桂林去了。”
少年口气异常平静,没有凄楚,没有哀怨,没有愤恨,甚至连眼帘也没闪动一下,想必习惯了,根本就像是讲一件与己无关的事。当初母亲突然弃他和他父亲而去时,我想那定然不是眼下的情景,因为当时的他毕竟年幼,况且还有个小得多的弟弟。兄弟俩声声带血含泪的呼唤,不知揉碎过多少人的心。后来又问及一些家境情况。少年说小弟弟在伟江小学读书。祖父母老了,父亲病重,家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小片梨园。又是梨园?就溪岸草甸子中那些?那也还小呢?怎能养人?就像人小不能生育一样,小梨树突然还结不了果。那么世居于此的人们怎样过活?看到这高原人家的窘迫寒微,去口能如此坚韧达观生存下来,不由让我想起所过之境看到的山崖上永远长不高的竹,永远长不高的松树。自然条件是否太过残忍?说话间,又来了一位与前少年形貌相仿,年龄相仿的少年。正是后来的这位少年,在我后来的涉溪揽胜时,数度背我过河,至今仍让人挂怀不已。
两少年把我们带入一户人家。正是这个村肖组长的家,
肖组长嘴上留把小胡子,约摸三十一二岁年纪。去过广东打工,还去过别的一些更远的地方做过小买卖,后来回到家乡,在大南山牧场找到份送奶工作。他说玉河溪穷,上湖南省大南山场部十五里,下广西龙胜伟江六十多里。下县城更遥远。山道弯弯,山重水复,交通、信息都很成问题。但他家的日子,可算是这玉河溪屯人家中过得好的了。
肖组长家有母亲、妻子、孩子、吃的、穿的不赖。母亲大约五十余岁,身子骨硬朗。在儿子未找到工作前,一直在大南山牧场打豆腐卖,现在转为照看家里与孙子,家中小日子安排的妥妥帖帖。肖母最拿手的好戏是打一口好油茶,那茶打的远近知名。我们说,你这样好手艺,应当到县城去发挥。或者到更远些地方去,比如说去桂林。老婆婆兴奋得几乎双脚离地。
“有人吃?”
“当然有!”
“县财政局长叫我去的,但到了县城找不到她家。”
“你应当记下她家地址或电话号码。”
“忘了放哪了。”
“现在把我们的给你留下?”
做儿子的说:“说是这样说罢,去不了的。”
其实送奶并不轻松,高原气候多变,多风雪,峰高道仄路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问寒暑,按合同规定,必需天天按时将牛奶送达客户手里。否则,隔天奶就酸了,不鲜了。肖组长摸摸小胡子,说今年春天出了次大的危险,当时天峰上两尺余厚的雪开始融化,马鞍形状的路面,里高外低,左抹右拐的,忽儿俯冲,忽儿攀爬,车轮似飘移油面上,既是人走也觉胆寒。车上装着满满一大车牛奶,无论我如何小心翼翼驾驶,但还是出事了。开始是方向盘老抢边,不听使唤,后来根本管不住了,眼看将连人带车冲下坡谷,当此千钧一发之际,幸被去牧场总部返回的一群奶场工人撞上,大伙一拥而上,硬是将已然滑出路面的车子锁定,死拉硬拽,将车活活扯回路面……肖组长叙说这一切时,脸上一片宁静,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送奶毛收入每天大概五十块,扣除车的折旧费,修理费,养路费,油料费等等,大概可净挣二十块钱。说到这里,肖组长脸上涌起一阵喜悦的红潮。手掌往伺立一侧的俩小伙子肩上拍了拍,说,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货款,买部车子,一起学开车,到外面去跑货拉。攒下钱,买肥料,买技术,然后买回玉溪漫山遍野、满树满枝的果实。肖组长对此充满信心,两少年亦被说的眉飞色舞,对未来的期盼竟也信心十足起来。
我们早被满室飘香的油茶弄得心荡神驰了。
其实这样的人间仙品在初进门的那一刻,作为茶引,已略有品尝了,只是仍未解瘾,便提议午饭改为油茶。谈话间,动作迅捷的肖母已将一碗碗新鲜油茶端上来了,含着这满口香凝的油茶,任由其自由自在的在嘴里慢慢溢散,其感觉就像滴在地板上的水汁,绘成各种地图册状四散浸润开去。
玉河溪油茶不同于素称油茶之乡的江底油茶,也不同于伟江油茶。当然,盛茶之碗是相同的。煮茶的锅头茶罐也相同。茶叶,米花,杷杷果料亦基本相同。略略不同处在江底等地油茶中虽也添以粑粑果,但更多的则是米饭锅巴。玉洞溪油茶只添粑粑果。表面看,那杷杷果与江底等地比较别无二样,形体,色彩大小均相仿,均为糯米制成,区别在于江底等地粑粑果无包心,而玉河溪粑粑果有包心。包心仿佛用的是白糖,又仿佛是蜜。粗中有细,滑而不腻,再说茶水,江底、伟江油茶太过浓味,盐味亦较重。色过黑。过苦涩,过油腻。反之,有的太过单调,味淡。而这玉河溪油茶,恰恰有着自己的色香、味不偏不倚。淡而淳,洌而香。犹以淳为最,淳到何等程度,很难用词汇说明,细品细体味中,如饮甘饴,舌尖触处,那淳便射电般向身体四散弥漫开来,你可以感觉它所到达的区域,比如脑,比如发梢,比如胸肌,指尖,身体里任何敏感地带……总之,让人顿感有一种全身心疏松、舒畅感。舌底津浪一浪压过一浪。一碗接一碗往下灌,分明已觉肚肠鼓舞,仍然欲罢不能,此实有不可思议者。
玉河溪不产茶叶,不像江底、伟江有自己的茶叶园地,玉河溪根本没有!所用茶叶均是朋友相送的,而这些个随意抓把茶叶相送的朋友亦非茶叶产地。主人将油茶调制出如此殊昧,谜底何在?除却主人茶艺匠心独运外,惟有一种解释,便是水之缘故。恐怕只有玉河溪的水才能煮出如此油茶。
我不无笨拙地问,这茶如此好喝,是否与水有关?
肖母不解似地怔了一怔。
又问,是否还有别的什厶奇招?
肖母笑了。
在场的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