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也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因此,构建有效的课堂成为学校和教师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教学方式明显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现状,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效能,学校和教师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进行有效引导。本文主要阐述了构建有效课堂的意义和价值,重点分析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策略,希望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课堂教学;途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9-0078-01
引言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我国的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的改观,但还在前进的路上。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另辟蹊径,探索出一条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道路。
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分析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非常单一、枯燥,教师只负责进行知识的灌输,很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没效率。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喜欢的学生学得很好,反之则会产生厌恶感甚至得焦虑综合症,会严重打击孩子幼小的心灵,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的甚至造成终身后遗症。
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这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特定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推行的过程中,受到广大师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欢迎。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提升,突破了以往对学生“高分低能”的评价,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课堂教育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与时俱进,把游戏、兴趣爱好带入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这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改善,这样既密切了师生关系,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师积极教不如学生主动学,学习兴趣是能否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把握这一关键信息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捕捉学生的兴趣点与所教的学科知识之间的微妙关系。
以《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为例,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爱我中华》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让大家分享一下视听感受,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进入本节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带入感会降低学生对要学习的新知识的陌生感和焦虑感,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并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进而爱上历史。这种“兴趣教学法”不仅在课前导入的时候可用,还可以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二)转变教学模式,注重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
过去教师侧重机械地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实质是没有效率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很多教学老师创新教学模式,提出分组教学、合作探究等方式。教师由教书匠角色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体现了学生的是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能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的快乐,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1]。
教师在进行《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教学活动中,当讲到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知识点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前后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请写出五个民族自治区名称,按成立的先后顺序编号并贴在地图上,教师可以对顺利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表扬。这样的小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同时还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树立团队意识,收获友谊,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社交能力。教师从枯燥的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减轻了教师教学的压力,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更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反馈对教学的有效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向师性,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上既敏感又脆弱,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更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教师的教学细节包括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同小可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责任心。否则,处理不当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一辈子的心理烙印。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鼓励、肯定为主,批评为辅。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学生勇于提问以及积极回答问题的态度给予肯定,对不能回答的同学要善于引导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收获自信心、成就感。
(四)注重作业质量。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同样适用于现代教育,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还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薄弱之处,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要布置适合他们个人的作业,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不管教师运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学校和教师应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宗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首先,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培训或者去优秀的学校观摩。再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在充分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使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陈飞鸿.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D].扬州大学,2013.
关键词: 课堂教学;途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9-0078-01
引言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我国的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的改观,但还在前进的路上。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另辟蹊径,探索出一条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道路。
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分析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非常单一、枯燥,教师只负责进行知识的灌输,很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没效率。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喜欢的学生学得很好,反之则会产生厌恶感甚至得焦虑综合症,会严重打击孩子幼小的心灵,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的甚至造成终身后遗症。
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这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特定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推行的过程中,受到广大师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欢迎。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提升,突破了以往对学生“高分低能”的评价,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课堂教育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与时俱进,把游戏、兴趣爱好带入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这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改善,这样既密切了师生关系,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师积极教不如学生主动学,学习兴趣是能否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把握这一关键信息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捕捉学生的兴趣点与所教的学科知识之间的微妙关系。
以《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为例,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爱我中华》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让大家分享一下视听感受,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进入本节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带入感会降低学生对要学习的新知识的陌生感和焦虑感,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并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进而爱上历史。这种“兴趣教学法”不仅在课前导入的时候可用,还可以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二)转变教学模式,注重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
过去教师侧重机械地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实质是没有效率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很多教学老师创新教学模式,提出分组教学、合作探究等方式。教师由教书匠角色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体现了学生的是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能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的快乐,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1]。
教师在进行《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教学活动中,当讲到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知识点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前后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请写出五个民族自治区名称,按成立的先后顺序编号并贴在地图上,教师可以对顺利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表扬。这样的小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同时还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树立团队意识,收获友谊,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社交能力。教师从枯燥的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减轻了教师教学的压力,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更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反馈对教学的有效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向师性,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上既敏感又脆弱,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更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教师的教学细节包括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同小可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责任心。否则,处理不当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一辈子的心理烙印。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鼓励、肯定为主,批评为辅。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学生勇于提问以及积极回答问题的态度给予肯定,对不能回答的同学要善于引导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收获自信心、成就感。
(四)注重作业质量。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同样适用于现代教育,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还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薄弱之处,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要布置适合他们个人的作业,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不管教师运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学校和教师应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宗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首先,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培训或者去优秀的学校观摩。再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在充分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使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陈飞鸿.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D].扬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