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斯诺——寄希望于美国人民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19日,是中国人民的诚挚朋友,美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反法西斯的坚强战士,杰出的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05—1972)诞生一百周年。1928年,年轻的斯诺怀着巨大的好奇心,揣着从纽约股票交易中得来的800美金,挎着一架旧柯达照相机,在开往远东的“拉德纳”号轮船上当一名临时水手,横渡太平洋,寻找“东方魅力”。他原打算只在中国逗留6个星期,然后周游世界,进行写作。然而,当他踏上神州大地之后,他被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震慑了。他留在中国住了13年,并一生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
  
  1936年,当中国革命处于十分艰难的岁月里,斯诺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国民党的封锁,秘密访问陕北苏区,向全世界披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的真相,他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报春燕”。在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在欧亚大陆肆意侵略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他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西行漫记》)出版,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使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走上革命道路,吸引了白求恩、柯棣华等许多国际反法西斯战士不远万里到中国来支持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当时各国人民都在思考“究竟到哪里才能找到可以团结的反法西斯、反军国主义的力量?”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欧文•拉铁摩尔指出:“在人们政治上陷入思想苦闷的情况下,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就像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另一位著名作家拉奇曼说:《红星照耀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事业给予了充分的报道。这一事业对于本世纪30年代那些惧怕抗击法西斯的人们,是一个强有力的鼓舞。”在抗日战争中,斯诺始终站在中国人民一边,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回到美国后,他三次会见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政府给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直接军事援助。当中国人民进行争取民主、自由、解放的斗争时,他于1947年会见杜鲁门总统要求美国政府不要干涉中国内政,不要支持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中国革命胜利后,斯诺多次呼吁美国政府承认新中国,主张与中国人民友好相处。因此,他在美国一直遭到反共的麦卡锡主义和敌视新中国的反动势力的迫害,被迫举家离开美国,迁往瑞士。斯诺从1960年后10年中3次访问新中国。他不仅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的建设成就和社会进步的情况,也不讳言中国人民在前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缺点。他对“文革”中大搞“个人崇拜”的问题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意见。毛泽东称赞斯诺不对他说假话,保持独立思考是对的。斯诺作为中国人民的最诚挚的朋友是当之无愧的。他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为改善两国关系奋斗到最后一息。


  斯诺作古已经30多年,他在中国仍然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宋庆龄在一篇纪念斯诺文章中指出:“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埃德加•斯诺这位致力于中美两国人民友好的不知疲倦的活动家。太平洋两岸的子孙后代将会感谢他,因为他留下了供他们研究中国历史的遗产。”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全新中文译本《西行漫记》,自1979年公开出版发行至今,多家出版社印行,累计达200余万册。1984年,又出版了《斯诺文集》四卷,其中包括《红星照耀中国》和首次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为亚洲而战》、《复始之旅》、《大河彼岸—今日红色中国》等著作,近3万册,以及斯诺的早期作品《斯诺通讯特写》选集、《红色中国散记》和他的最后一部著作《漫长的革命》。斯诺的这些著作对旧中国和新中国作了朴素、深刻、生动的描绘,反映出一幅幅时代的真实画面,在国际上被誉为了解和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典百科全书”。
  斯诺在中国的传奇般人生经历,是中美人民之间友好关系历史的见证,反映出他正直诚实、勇于追求真理、热爱和信任人民的高尚品德。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斯诺超越中美两国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和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的鸿沟,通过他自己在中国的亲身体验和对中国的历史、现实国情的深刻认识,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所作的选择。他认为,不可以把美国的一切东西强加于别国人民。他生前告诫自己的同胞说:“如果认为美国的制度可以输出,解决环境截然不相同的国家的问题,那么就再荒谬不过了。基本上说来,除了与其他国家一起共同寻求他们自己可行的解救途径外,我们不可能再做什么。”在谈到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时,斯诺提醒人们说:“亲密无间看来还很遥远,两国之间的近期关系必将矛盾重重,不断进行调整和斗争。”他指出,“像美国一样,中国也需要一个和平的世界,希望国家之间的关系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希望得到更多的东西,就必须丢掉幻想。”1963年5月10日,斯诺在给毛泽东的一封信中认为:“从历史经历、现有的社会或政治制度以及彼此的国家利益来看”,“中美两国之间的差异,决不能证明双方发生大战或彼此持续强烈仇恨是合理的。”他相信,“和平而又竞争的共存,最终必将成为两国关系的主流。”
  放眼跨入21世纪的当今世界和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斯诺生前给予人们的这些忠告,反映出他非凡的洞察力和殷切的希望,是何等的具有远见卓识和现实意义啊!
  曾有人说:“今天美国没有斯诺的声音,是因为斯诺1972年就去世了,他不能再写新的东西了。”然而,斯诺一生为中美人民友好事业所作的独特贡献是彪炳史册的,斯诺的真知灼见是不朽的。正如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所说的“除非人们去阅读和研究斯诺,否则就不可能了解今天的中国。”斯诺逝世后,在美国,一些学者对研究斯诺的生平及思想越来越有兴趣,已经出版了一些有关斯诺的著述。如美国作家约翰•汉密尔顿写的《埃德加•斯诺传》(1988年出版)和美国历史学家伯纳德•托马斯写的《冒险的岁月——埃德加•斯诺在中国》(1996年出版)等著作,并很快在我国翻译出版了中文本。尽管作者的立场、观点与我们不尽相同,但都从不同角度,真实、生动地介绍了斯诺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反映出斯诺坚持中美人民友好的精神。
  在我国,多年来,除报刊上经常有关于斯诺的各类文章发表外,还有中国作者写的《斯诺传奇》、《世纪行——记斯诺》、《斯诺评传》等著作面世,以及从纪念斯诺的回忆文集,到为少年儿童写的《斯诺的故事》等许多作品,还拍摄公映了《西行漫记》、《毛泽东与斯诺》等电视剧、影片,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斯诺在中国的故事。
  
  (二)
  
  缅怀斯诺先生,很自然地使我们想到另一位斯诺,就是斯诺的原配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女士。她同斯诺一样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美国著名的诗人、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上个世纪30年代初,她来到中国与斯诺相识,一见如故,相知、相恋,结为伉俪。他们在旧中国共同生活、工作了10多年。她和斯诺志同道合,是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忠诚合作伙伴,又是两个独立的思想者。
  1937年,海伦•斯诺步斯诺的后尘访问延安,以尼姆•韦尔斯的笔名写出了《续西行漫记》(英文书名《红色中国内情》)、《中国共产党人》(又名《红尘》)等著作,与斯诺的《西行漫记》一样,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介绍给世界人民起了很好的作用。尽管他们二人因性格各异而于1949年离婚,但她仍保留着“斯诺”这个姓氏,没有再婚,并同斯诺始终保持着真诚的友谊。1958年,斯诺的自述性著作《复始之旅》一书出版,他特意寄赠海伦•斯诺一册,在书的扉页上写着:“赠尼姆:友谊地久天长,埃德(斯诺昵称)”。斯诺在1960年访问中国后立即写信告诉她说:“我们认识的中国人,都怀着关切和思念的心情谈起你。如果你要去中国,我确信你会受到欢迎。”
  


  1972年斯诺逝世后,海伦高举斯诺开拓的中美人民友好事业的旗帜,为促进中美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继续架桥。年逾花甲,生活清贫,经济拮据的海伦•斯诺卖掉自己的一些家具和心爱的收藏品,筹措旅费,在1972年和1978年两次访问中国。她说:“我始终觉得自己是美国人民的私人代表……我始终站在一个热爱美国历史和传统,同时感到自己对美中友谊负有自然使命的美国人的立场上看中国。我站在已如此暗淡的正在消失的地平线上,经济上几乎难以维持生计,体力上几乎难以继续工作,但是我仍然有自己的归宿,有自己的使命感,这就是把我在中国的见闻,把我学到的浅薄的知识告诉我的美国同胞。”她用极其生动的文笔写出的《我在中国的岁月》、《重返中国》、《七十年代西行漫记》、《毛泽东的故乡》等著作,向中美两国年轻一代介绍中国革命的历史和新中国的深刻变化。她写了许多诗歌、文章和书信,表达她对中国人民的热爱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赞赏和支持。她在中国访问期间,不论是会见在延安时的老朋友,还是刚结识的新朋友,特别是年轻朋友,总是表达中美人民要世代友好下去的强烈愿望。
  1978年来中国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已于1976年相继去世,她十分悲痛。她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泽东遗容时泣不成声。她说:“他是一位真正的伟人,他改变了中国,世界也因此变了样。”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刮起一阵反共、反华的寒流,一些国际友人困惑、迷惘的时候,海伦•斯诺写诗抒发她对中美人民友谊坚贞不渝的情怀和对中国人民处于艰难时刻的理解和信任。她在《友谊》一诗中写道:“在每一个十字路口,总是那样坚定不移”。在另一首诗《永恒》中说:“我愿在墓中面向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友谊》一诗荣获美国1989年“金诗人”奖,《永恒》一诗被收入美国名诗人诗集。
  1989年,海伦•斯诺曾亲笔写信给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要求美国政府取消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她认为:“中国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世人有目共睹。这一切,无论对中国,还是全世界,都是一件大好事。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有她自己特殊的历史和文化,我向来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她还说:“当今世界,是一个多种社会制度共存,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世界,也是一个多事的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之间,需要沟通,需要了解。”海伦的这些看法同斯诺的观点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海伦•斯诺于1997年1月逝世,享年89岁。她晚年在美国逢人便讲她和埃德加•斯诺在中国的经历和故事。在她的影响下,她的许多亲友和会见过她,读过她介绍中国的书的美国人,都成了促进中美人民友好事业的积极分子。
  2000年秋天,笔者去美国访问,参加美国杨伯翰大学举办的“海伦•斯诺学术研讨会”。与会中美人士,除两个斯诺的生前友好、亲属外,绝大多数是从未见过两个斯诺的中青年学者。在所有的论文、发言、讨论中,大家从不同的视角、观点探讨了两个斯诺的生平和他们为促进中美人民友好事业所作的贡献和思想。大家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表达出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要继承两个斯诺和其他老一代美国友人为中美人民友好事业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新世纪里,发扬两个斯诺的精神,巩固老关系,建立新关系,继续架设中美人民友好之桥。与会者有一种共识:无论何时,中美两国之间出现任何问题,这种由两个斯诺当年建立起来的中美人民之间的关系,在大家心目中总是一种可以相互沟通的桥梁。
  海伦•斯诺没有子女,她的大侄女谢莉尔•福斯特•毕绍夫夫人和丈夫毕绍夫先生,在海伦•斯诺的影响下,满腔热情地投入中美人民友好活动,是海伦•斯诺文学托管会的两位主席。他们曾多次到中国访问,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这次会议期间,谢莉尔夫人把她新编的一本题为《交接火炬——纪念海伦•斯诺》图集的草本,带来征求与会中美学者和海伦生前友好的意见。在这本图集中,记述了海伦•斯诺的曾孙侄女、谢莉尔夫人的孙女凯琳•毕绍夫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凯琳读小学六年级时,有一天上地理课学习中国概况。老师问全班同学,谁能找到关于中国的有趣的材料给大家讲一讲。由于凯琳的奶奶谢莉尔经常给她讲海伦•斯诺曾祖姑母在中国经历的惊险故事,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凯琳自告奋勇向全班同学作了一次关于海伦•斯诺在中国的故事的讲演。同学们大为惊奇,听得津津有味,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凯琳的老师问她怎样才能得到一本海伦•斯诺的《我在中国的岁月》回忆录。凯琳表示遗憾,告诉老师这本书已经脱销了。但她把自己的一本借给老师阅读。这位老师读后大为感动,说:“海伦真了不起”,“原来当年美中人民是这样友好,互相帮助。”并表示一定要到中国去看一看。
  之后,凯琳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海伦•斯诺曾祖母。海伦回信感谢凯琳把她在中国的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希望凯琳不断向人们讲述这个故事,成为继续架设美中人民友好桥梁的接班人。(待续)
  
  2005年4月为纪念斯诺诞生百年而作。本文作者系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主要著作有:《报春燕纪事——斯诺在中国的足迹》、《斯诺传奇》、《十个美国人的中国情缘》、《斯诺与中国》等。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少学生在高中开始阶段,记叙或议论尚能做到条理清晰,观点与材料较一致,语句通顺,文章篇幅较长。高中学生愈到高一个级段,写作思维不见其清晰,反见其模糊,层次不清,生造词语,辞不达意,愈写愈短现象屡屡出现,似乎高中学生进入了一个“江郎才尽”的“黑洞”。有的教师把这些现象的出现归咎为高中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视野狭窄,学生没有时间写作,导致写作兴趣
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我国早期的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并不高,大多都是以人力来进行人工堆建的,这样的水利工程在运营几十年后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如若维修养护不
本文对综合物探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将探底雷达与超声波成像技术综合起来进行衬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孔深范围41—42cm处为见空腔,与超声波检测结
本文简要介绍了东城黄河路现状道路技术状况的调研情况,在技术条件相对受限的前提下,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取得可靠的技术资料,为市政道路的管养和维护改造提供数据支持;简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