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西地区嘉峪关、酒泉墓葬中出土的众多关于农耕、养殖、畜牧、出行、宴乐、庖厨、屠宰、衣着、生活用具、建筑等内容画像砖中,清楚地展现了河西走廊地区民众在魏晋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本文以魏晋墓画像砖资料为切入点,考察、论述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民众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魏晋十六国;河西地区;魏晋墓画像砖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064-02
一、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指自乌鞘岭以西至敦煌之间的狭长地带,南依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扼合黎山和龙首山。
自两汉以来,河西走廊的汉民族文化就占主导地位。魏晋以来中原战乱,而河西偏安一隅相对比较安定。随着魏晋时期对河西的不断开发,河西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张轨治理下的河西相对于中原,政治安定,经济活跃,社会丰裕,文化也逐渐发展。而这个稳定的局势也并未因张轨的逝世而消失,在张轨逝世一个历史上的分合势力后,稳定政权依旧延续,张轨的继任子孙仍能稳住河西局势,所以在张氏政权数代治理下,河西人总共享受了长达约六十年的和平。”① “及玄盛东迁,皆徙之于酒泉,分南人五千户置会稽郡,中州人五千户置广下郡,余万三千户分置武威、武兴、张掖三郡,筑城于敦煌南子亭,以威南虏。”②西凉李暠建初元年,迁治酒泉,前秦苻坚时,由江汉、中原等地迁往敦煌的1万余户,以及后凉吕光时,由武威、张掖以东避往敦煌晋昌的数千户,均随李暠迁往酒泉,加之李暠采取奖励农耕的政策,一时间酒泉地区人户众多,粮食充裕,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二、河西魏晋墓概述
河西地区目前清理发掘的10余座魏晋墓中,嘉峪关第一、三、四、五、六、七、十二、十三号墓都有壁画,被称为壁画墓。这八座壁画墓根据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壁画内容推断,上限起于魏晋,下限迄于十六国,墓主人是郡县一级文武官吏和地方豪绅。而酒泉丁家闸“壁画上面没有兵戎场面,相反,庄园林立,农牧林桑兴旺,五谷丰登,一派和平生产的景象。根据壁画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结合史籍记载加以考察,墓主人或系原西凉迁治酒泉后某个世族大姓中的高级官僚”。③
“魏晋壁画墓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是十分难得的。大凡墓室壁画,不外乎画天、地、人界几个层次。所谓天地界多属虚幻故事,这里数量很少,仅见于一些造型砖。大多数是以表现人界即人世间真实生活为主的壁画砖,这些壁画砖展现了墓主人所生活时代的社会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④
此外,“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地区,正是佛教由西域传入内地的必经之地,前凉、后凉、北凉政权曾大力提倡佛教,但是丁家闸五号墓中却没有佛教的影响,所能看到的却是传统的儒道思想的再现。这一情况充分说明,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尽管统治阶级提倡佛教,但是传统的儒道思想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⑤
三、魏晋墓壁画所表现的民众生活场景
魏晋墓壁画均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了魏晋十六国时期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第一,生产活动是嘉峪关壁画墓选题的一个重点,对农耕、园林、狩猎几类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和赖以生存的选题尤为侧重。农耕方面的壁画展现了犁地、耙地、耱地、碎土块、播种至收获后的持连枷打场、举杈扬场、看护粮垛等一系列生产活动的情景。“农作的画面,如犁地图:一农夫在犁地,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当时在河西一带犁地还主要使用二牛抬杠牵引一个直辕犁。河西地区犁耕从二牛挽犁为主改为一牛挽犁为主。(前室东壁壁Ⅲ 4)扬场图:一农夫持杈扬场,粮堆上有一小鸡农夫身后亦有二鸡前来啄食。(前室东壁Ⅲ 5)耙地图:一农夫手持鞭,右手揽着缰绳,立于用二牛抬杆牵引的一个耙上在耙地。(前室东壁Ⅲ 6)耱地图:一农夫左手持鞭,右手揽缰绳立于二牛抬杠牵引的耢上在耱地。(前室东壁Ⅳ 5)。”⑥这一系列描绘当时农耕活动的壁画既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展现,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现出劳动人们辛勤劳动的场面。
第二,宴饮图和宴乐图是反映墓主人生活方面最多的壁画。嘉峪关第六号墓中室东西壁整壁画男女主人宴饮,宾主席地而坐,前置案,樽、勺、斛、镟等盛食器皿,有的手举肉串食叉,并有乐师吹奏助兴。其中最具典型的为嘉峪关五号墓中的一幅宴饮图,“宾主四人,两边相对而坐,左边上方一人举着耳杯,右手边上方一人手持便面,正在宴饮作乐。中间置勺、斛、镟三器一组的食器,旁边一侍童正伸手取勺为宾主取食。(前室南壁西侧Ⅲ1)女宾主二人对坐宴饮,身旁各有侍女一人持团扇为其扇凉,中间放置勺、斛、镟三器一组的食器(前室南壁西侧Ⅳ1)”。⑦这些画面均是对当时世家大族宴饮生活的真实展现。
第三,厨房庖厨和养殖是生活场景的另外一个方面。很多壁画都可见妇女在灶前做饭,盆内揉面,庖丁俎前切肉,用釜烹食、抬水,以及厨房内的设施食柜、肉钩,还有酿造等。养殖的画面可见猪舍、鸡棚、牵羊人、肥猪在坞旁觅食、鸡群飞啄、牵羊人悠闲走动。还有牲畜饮水的井饮,繁殖马匹的配种。而宰猪、宰羊、宰牛、杀鸡、煲鸭的劳作,以及伏猪于案上杀宰、羊四足倒挂、宰牛、庖丁举铁锤击头部等一系列画面,都是贴近当时实际生活的反映。
第四,穿着、服饰反映出民族融合和阶级差别。河西是多民族杂居地,原来就有羌、氐等民族,魏晋以来不断接纳内附的鲜卑族,壁画中“披发左衽”穿胡服带胡帽的人物,大体上是对这些少数民族的表现。酒泉丁家闸五号墓壁画中墓主人及其近侍、乐舞妓等均为汉族装束。而生产者中,大多数着少数民族服饰,留少数民族发饰,个别人更是高鼻深目,显然是少数民族形象。总之,当时的河西地区,除汉族外还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上层统治者已经采用了汉晋以来的典章制度。当时广大劳动群众,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他们自己的文化习俗。因此着汉装者不一定是汉族,而生产中一定包含了各族劳动人民,他们在长期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实践中,逐渐融合,共同开发了辽阔的河西地区。”⑧ 第五,嘉峪关壁画墓中的绢帛图和丝束图数量甚多,这应该与墓中随葬财富钱币的意义相同。“因为在东汉末年,经济衰败,货币混乱,绢帛逐渐有取代货币之势,曹操首先在建安九年明令将汉代的人口算赋,更赋为户出绢二匹、棉二斤,确立了户调制。到了魏黄初二年,更明令罢五铢钱,以谷帛相交易,绢帛便兼有货币的职能。而当时河西地区,几自西晋一代,就一直不用钱币,仍用绢帛。”⑨由此可见,墓中所绘之“绢帛”、“丝束”并非一般装饰性的图案,而是作为财富的象征随葬于墓中的。因此,绢帛图和丝束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时期河西民众的社会生活信息。
四、结语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反映了河西地区在魏晋时期,经过各族人民辛勤的劳动,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墓主人在这里沉睡了很久。墓主人渴望死后依然过生前奢华的生活,因而墓室构建中有庭院、卧室。墓室中井然有序地摆放着许多陶制用具,壁上也画满歌舞升平、车马出行以及挂满鸡鸭鱼肉的庖厨等场景。” ⑩这是对统治阶级上层生活的描述,但多少也反映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嘉峪关墓葬壁画中反映的世家大族居住在四周高墙围绕的坞壁里,这种坞壁,正反映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程度。
从进食图、乐宴图、农耕图以及放牧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强化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坞主占有大片土地,役使着成千上万的部曲和贫困的族人、佃客、宾客和奴婢;畜养有成群的牛、马、羊等牲畜,房前筑有场圃,屋后有果木园林,仓库里堆满了粮食、绢帛和珍宝;在良朋嘉宾到来的时候则款以佳肴美酒,还有妖童、美妾为他们歌舞,生活极尽声色之娱;死后还极尽奢侈,进行厚葬。这种腐朽的寄生生活,是完全建筑在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之上的。
不可否认的是,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在共同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友好交往中,共同开发了河西地区,推进了河西社会历史的发展。
[注 释]
①信玄:《一个历史上的分合势力——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与中原》,《历史月刊》,第225期,第103页。
②房玄龄:《晋书》卷87《李玄盛传》中华书局,第1974年版,第2263页。
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④张宝玺:《甘肃嘉峪关魏晋五号墓》,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⑤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⑥⑦⑧⑨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第55页。
⑩康小花:《酒泉丁家闸魏晋壁画墓》,《丝绸之路》,2002年第9期,第49页。
[关键词]魏晋十六国;河西地区;魏晋墓画像砖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064-02
一、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指自乌鞘岭以西至敦煌之间的狭长地带,南依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扼合黎山和龙首山。
自两汉以来,河西走廊的汉民族文化就占主导地位。魏晋以来中原战乱,而河西偏安一隅相对比较安定。随着魏晋时期对河西的不断开发,河西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张轨治理下的河西相对于中原,政治安定,经济活跃,社会丰裕,文化也逐渐发展。而这个稳定的局势也并未因张轨的逝世而消失,在张轨逝世一个历史上的分合势力后,稳定政权依旧延续,张轨的继任子孙仍能稳住河西局势,所以在张氏政权数代治理下,河西人总共享受了长达约六十年的和平。”① “及玄盛东迁,皆徙之于酒泉,分南人五千户置会稽郡,中州人五千户置广下郡,余万三千户分置武威、武兴、张掖三郡,筑城于敦煌南子亭,以威南虏。”②西凉李暠建初元年,迁治酒泉,前秦苻坚时,由江汉、中原等地迁往敦煌的1万余户,以及后凉吕光时,由武威、张掖以东避往敦煌晋昌的数千户,均随李暠迁往酒泉,加之李暠采取奖励农耕的政策,一时间酒泉地区人户众多,粮食充裕,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二、河西魏晋墓概述
河西地区目前清理发掘的10余座魏晋墓中,嘉峪关第一、三、四、五、六、七、十二、十三号墓都有壁画,被称为壁画墓。这八座壁画墓根据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壁画内容推断,上限起于魏晋,下限迄于十六国,墓主人是郡县一级文武官吏和地方豪绅。而酒泉丁家闸“壁画上面没有兵戎场面,相反,庄园林立,农牧林桑兴旺,五谷丰登,一派和平生产的景象。根据壁画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结合史籍记载加以考察,墓主人或系原西凉迁治酒泉后某个世族大姓中的高级官僚”。③
“魏晋壁画墓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是十分难得的。大凡墓室壁画,不外乎画天、地、人界几个层次。所谓天地界多属虚幻故事,这里数量很少,仅见于一些造型砖。大多数是以表现人界即人世间真实生活为主的壁画砖,这些壁画砖展现了墓主人所生活时代的社会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④
此外,“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地区,正是佛教由西域传入内地的必经之地,前凉、后凉、北凉政权曾大力提倡佛教,但是丁家闸五号墓中却没有佛教的影响,所能看到的却是传统的儒道思想的再现。这一情况充分说明,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尽管统治阶级提倡佛教,但是传统的儒道思想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⑤
三、魏晋墓壁画所表现的民众生活场景
魏晋墓壁画均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了魏晋十六国时期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第一,生产活动是嘉峪关壁画墓选题的一个重点,对农耕、园林、狩猎几类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和赖以生存的选题尤为侧重。农耕方面的壁画展现了犁地、耙地、耱地、碎土块、播种至收获后的持连枷打场、举杈扬场、看护粮垛等一系列生产活动的情景。“农作的画面,如犁地图:一农夫在犁地,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当时在河西一带犁地还主要使用二牛抬杠牵引一个直辕犁。河西地区犁耕从二牛挽犁为主改为一牛挽犁为主。(前室东壁壁Ⅲ 4)扬场图:一农夫持杈扬场,粮堆上有一小鸡农夫身后亦有二鸡前来啄食。(前室东壁Ⅲ 5)耙地图:一农夫手持鞭,右手揽着缰绳,立于用二牛抬杆牵引的一个耙上在耙地。(前室东壁Ⅲ 6)耱地图:一农夫左手持鞭,右手揽缰绳立于二牛抬杠牵引的耢上在耱地。(前室东壁Ⅳ 5)。”⑥这一系列描绘当时农耕活动的壁画既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展现,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现出劳动人们辛勤劳动的场面。
第二,宴饮图和宴乐图是反映墓主人生活方面最多的壁画。嘉峪关第六号墓中室东西壁整壁画男女主人宴饮,宾主席地而坐,前置案,樽、勺、斛、镟等盛食器皿,有的手举肉串食叉,并有乐师吹奏助兴。其中最具典型的为嘉峪关五号墓中的一幅宴饮图,“宾主四人,两边相对而坐,左边上方一人举着耳杯,右手边上方一人手持便面,正在宴饮作乐。中间置勺、斛、镟三器一组的食器,旁边一侍童正伸手取勺为宾主取食。(前室南壁西侧Ⅲ1)女宾主二人对坐宴饮,身旁各有侍女一人持团扇为其扇凉,中间放置勺、斛、镟三器一组的食器(前室南壁西侧Ⅳ1)”。⑦这些画面均是对当时世家大族宴饮生活的真实展现。
第三,厨房庖厨和养殖是生活场景的另外一个方面。很多壁画都可见妇女在灶前做饭,盆内揉面,庖丁俎前切肉,用釜烹食、抬水,以及厨房内的设施食柜、肉钩,还有酿造等。养殖的画面可见猪舍、鸡棚、牵羊人、肥猪在坞旁觅食、鸡群飞啄、牵羊人悠闲走动。还有牲畜饮水的井饮,繁殖马匹的配种。而宰猪、宰羊、宰牛、杀鸡、煲鸭的劳作,以及伏猪于案上杀宰、羊四足倒挂、宰牛、庖丁举铁锤击头部等一系列画面,都是贴近当时实际生活的反映。
第四,穿着、服饰反映出民族融合和阶级差别。河西是多民族杂居地,原来就有羌、氐等民族,魏晋以来不断接纳内附的鲜卑族,壁画中“披发左衽”穿胡服带胡帽的人物,大体上是对这些少数民族的表现。酒泉丁家闸五号墓壁画中墓主人及其近侍、乐舞妓等均为汉族装束。而生产者中,大多数着少数民族服饰,留少数民族发饰,个别人更是高鼻深目,显然是少数民族形象。总之,当时的河西地区,除汉族外还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上层统治者已经采用了汉晋以来的典章制度。当时广大劳动群众,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他们自己的文化习俗。因此着汉装者不一定是汉族,而生产中一定包含了各族劳动人民,他们在长期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实践中,逐渐融合,共同开发了辽阔的河西地区。”⑧ 第五,嘉峪关壁画墓中的绢帛图和丝束图数量甚多,这应该与墓中随葬财富钱币的意义相同。“因为在东汉末年,经济衰败,货币混乱,绢帛逐渐有取代货币之势,曹操首先在建安九年明令将汉代的人口算赋,更赋为户出绢二匹、棉二斤,确立了户调制。到了魏黄初二年,更明令罢五铢钱,以谷帛相交易,绢帛便兼有货币的职能。而当时河西地区,几自西晋一代,就一直不用钱币,仍用绢帛。”⑨由此可见,墓中所绘之“绢帛”、“丝束”并非一般装饰性的图案,而是作为财富的象征随葬于墓中的。因此,绢帛图和丝束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时期河西民众的社会生活信息。
四、结语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反映了河西地区在魏晋时期,经过各族人民辛勤的劳动,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墓主人在这里沉睡了很久。墓主人渴望死后依然过生前奢华的生活,因而墓室构建中有庭院、卧室。墓室中井然有序地摆放着许多陶制用具,壁上也画满歌舞升平、车马出行以及挂满鸡鸭鱼肉的庖厨等场景。” ⑩这是对统治阶级上层生活的描述,但多少也反映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嘉峪关墓葬壁画中反映的世家大族居住在四周高墙围绕的坞壁里,这种坞壁,正反映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程度。
从进食图、乐宴图、农耕图以及放牧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强化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坞主占有大片土地,役使着成千上万的部曲和贫困的族人、佃客、宾客和奴婢;畜养有成群的牛、马、羊等牲畜,房前筑有场圃,屋后有果木园林,仓库里堆满了粮食、绢帛和珍宝;在良朋嘉宾到来的时候则款以佳肴美酒,还有妖童、美妾为他们歌舞,生活极尽声色之娱;死后还极尽奢侈,进行厚葬。这种腐朽的寄生生活,是完全建筑在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之上的。
不可否认的是,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在共同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友好交往中,共同开发了河西地区,推进了河西社会历史的发展。
[注 释]
①信玄:《一个历史上的分合势力——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与中原》,《历史月刊》,第225期,第103页。
②房玄龄:《晋书》卷87《李玄盛传》中华书局,第1974年版,第2263页。
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④张宝玺:《甘肃嘉峪关魏晋五号墓》,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⑤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⑥⑦⑧⑨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第55页。
⑩康小花:《酒泉丁家闸魏晋壁画墓》,《丝绸之路》,2002年第9期,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