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点评:
成立于1919年的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虽为私立研究机构,但已成为研究美国内政、全球安全、亚洲及中国问题的顶尖的权威机构。
是何原因促使胡佛研究院“牛”气冲天?是因为它拥有灿若星辰的学问大家?还是因为它有一掷千金的雄厚实力?这里的重要原因恐怕很出乎许多人的意外,这就是无孔不入、不遗余力地搜罗征集,分门别类、规范有序地科学管理,认真钻研、实事求是地充分利用档案资料。
来自胡佛研究院的报告再次让我们见识了档案的魅力。
媒体故事:
胡佛为何有今日声誉?胡佛研究院资深副院长理查德·苏萨看来,胡佛的首个特色是它的多元化,其研究内容包罗多样,“我们的研究项目不但深、专,而且广,举凡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环境、工业、国际关系等都是我们关心的议题。”
胡佛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在地理上远离华府政治中心,胡佛的学者能保持相当距离观测当前政策,独立思考,而不像一些华盛顿的智库,因为跟美国政治人物接近,易受其影响。“我们在加州、在太平洋沿岸,这是我们一个特色,尤其在21世纪。在太平洋沿岸,你会经历很多台风、地震、龙卷风、海啸等政治上的诸多问题。”
“胡佛研究院的人都勇于尝试、敢于冒险,所以在1919年,赫伯特·胡佛先生拿出5万美元给斯坦福大学,希望斯坦福大学校长能派两名年轻学者收集有关欧洲战后的档案,这个举动在当年来讲是史无前例的”,苏萨认为这是胡佛的第三个特点,基于此,胡佛能不断拿到新的档案。胡佛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条件为全世界其他智库没有,即胡佛拥有自身丰富、坚实的研究型图书与档案。成立近90年的胡佛集聚了约6000种收藏品、80万册书与手稿、6000万份文献、超过10万份以上的政治海报、6万份影音资料……
胡佛收集到的浩瀚档案来源于各方,包括传教士、教师、军人、医生、社会工作者、学生等,且绝大多数为第一手资料,有很多是手写资料。
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胡佛立刻派了非常能干的档案人员到波兰华沙,尽快成立据点,积极收集相关资料,“据我所知,在柏林墙倒塌时,全世界档案馆里只有胡佛做了这样一个决定,把我们的档案人员送到华沙。结果我们的收获非常丰富,我们有相当多的波兰政府资料及当时欧洲的相关资料”,苏萨说。
1991年苏联刚解体时,胡佛在那混乱当口,大胆地将他们的档案人员与机器送到苏联,在那里用微缩胶片技术保存苏共档案,最后胡佛保存了相当完整的苏共档案,“那时许多地方没有电,社会非常混乱,人身安全都有困难,可胡佛就把人送过去了。”
同样,在2000年台湾国民党选举失败之后,胡佛立刻跟台湾的国民党协商,希望保存国民党档案,“我们经过很长的协商,克服种种困难,现在胡佛有6台机器空运到台湾,在国民党的一个小实验室里用微缩胶片技术保存国民党档案,现在我们已做了90多万件国民党资料,我们预计要做三四百万件”,苏萨介绍。
就在最近,有一大批来自伊拉克纪念基金会的档案进入胡佛。纪念基金会在伊拉克收集到许多珍贵资料。“胡佛想争取这批伊拉克的资料是相当有争议,牵涉到法律、安全问题,但胡佛大胆尝试,这些资料运送都非常困难,都是先运到美国东岸,再辗转运到胡佛”。苏萨表示,胡佛从未因为有类似困难而放弃追寻、保存重要档案。
在图书与档案收集方面,胡佛过去的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欧洲,但苏萨表示,现在胡佛的重点无疑放在亚洲,特别是中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印度等。
在1900年义和团事变时,胡佛研究院的创办人,24岁的赫伯特·胡佛就在中国开滦煤矿任工程师,他对中国很有兴趣。1929年3月,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1届总统,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他在生前曾将大量文物、资料捐献给胡佛研究院,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他早年在中国天津生活期间的实物与档案。
很早时候,胡佛研究院就开始收集有关中国的档案,目前,胡佛已收集550多种中国方面的档案。“我们过去在中国的收藏相当丰富,我们有国民政府、‘满洲国’、‘文革’时期的收藏,有中国共产党早期及1949年之后在中国大陆的收藏,另外,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及之后中苏关系的收藏,我们都有相当多”。
2005年2月,蒋家与胡佛共同宣布,同意将两蒋日记暂存胡佛50年,并逐年公开蒋介石日记。目前,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档案几乎尽被胡佛收入囊中,其中宋子文的档案最为完整、并已全部开放。苏萨比喻,档案收集工作就像滚雪球,你做得好,别人会更信任你,成功会带来更多成功,“例如,我们早在70年代就拿到第一批宋子文先生的档案,因为胡佛做得很好,所以直到2004年,宋家还不断把宋档交给我们。也因为跟宋家建立了很好关系,所以我们有渠道能拿到孔祥熙先生的档案,也因为得到孔、宋家属信任,对后来蒋家决定把两蒋日记放到胡佛也有影响”。
“胡佛的目的不是去拥有这些资料,更不是从别的民族把这些资料抢过来。”“任何人到胡佛来,只要拿出一个有照片的ID(身份证件),比方护照等,然后办一个借档案的许可证,就可以进去”,苏萨说。
媒体文章来源:
贺莉丹:揭开世界顶尖智库的面纱,《新民周刊》2008年第16期。
成立于1919年的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虽为私立研究机构,但已成为研究美国内政、全球安全、亚洲及中国问题的顶尖的权威机构。
是何原因促使胡佛研究院“牛”气冲天?是因为它拥有灿若星辰的学问大家?还是因为它有一掷千金的雄厚实力?这里的重要原因恐怕很出乎许多人的意外,这就是无孔不入、不遗余力地搜罗征集,分门别类、规范有序地科学管理,认真钻研、实事求是地充分利用档案资料。
来自胡佛研究院的报告再次让我们见识了档案的魅力。
媒体故事:
胡佛为何有今日声誉?胡佛研究院资深副院长理查德·苏萨看来,胡佛的首个特色是它的多元化,其研究内容包罗多样,“我们的研究项目不但深、专,而且广,举凡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环境、工业、国际关系等都是我们关心的议题。”
胡佛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在地理上远离华府政治中心,胡佛的学者能保持相当距离观测当前政策,独立思考,而不像一些华盛顿的智库,因为跟美国政治人物接近,易受其影响。“我们在加州、在太平洋沿岸,这是我们一个特色,尤其在21世纪。在太平洋沿岸,你会经历很多台风、地震、龙卷风、海啸等政治上的诸多问题。”
“胡佛研究院的人都勇于尝试、敢于冒险,所以在1919年,赫伯特·胡佛先生拿出5万美元给斯坦福大学,希望斯坦福大学校长能派两名年轻学者收集有关欧洲战后的档案,这个举动在当年来讲是史无前例的”,苏萨认为这是胡佛的第三个特点,基于此,胡佛能不断拿到新的档案。胡佛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条件为全世界其他智库没有,即胡佛拥有自身丰富、坚实的研究型图书与档案。成立近90年的胡佛集聚了约6000种收藏品、80万册书与手稿、6000万份文献、超过10万份以上的政治海报、6万份影音资料……
胡佛收集到的浩瀚档案来源于各方,包括传教士、教师、军人、医生、社会工作者、学生等,且绝大多数为第一手资料,有很多是手写资料。
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胡佛立刻派了非常能干的档案人员到波兰华沙,尽快成立据点,积极收集相关资料,“据我所知,在柏林墙倒塌时,全世界档案馆里只有胡佛做了这样一个决定,把我们的档案人员送到华沙。结果我们的收获非常丰富,我们有相当多的波兰政府资料及当时欧洲的相关资料”,苏萨说。
1991年苏联刚解体时,胡佛在那混乱当口,大胆地将他们的档案人员与机器送到苏联,在那里用微缩胶片技术保存苏共档案,最后胡佛保存了相当完整的苏共档案,“那时许多地方没有电,社会非常混乱,人身安全都有困难,可胡佛就把人送过去了。”
同样,在2000年台湾国民党选举失败之后,胡佛立刻跟台湾的国民党协商,希望保存国民党档案,“我们经过很长的协商,克服种种困难,现在胡佛有6台机器空运到台湾,在国民党的一个小实验室里用微缩胶片技术保存国民党档案,现在我们已做了90多万件国民党资料,我们预计要做三四百万件”,苏萨介绍。
就在最近,有一大批来自伊拉克纪念基金会的档案进入胡佛。纪念基金会在伊拉克收集到许多珍贵资料。“胡佛想争取这批伊拉克的资料是相当有争议,牵涉到法律、安全问题,但胡佛大胆尝试,这些资料运送都非常困难,都是先运到美国东岸,再辗转运到胡佛”。苏萨表示,胡佛从未因为有类似困难而放弃追寻、保存重要档案。
在图书与档案收集方面,胡佛过去的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欧洲,但苏萨表示,现在胡佛的重点无疑放在亚洲,特别是中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印度等。
在1900年义和团事变时,胡佛研究院的创办人,24岁的赫伯特·胡佛就在中国开滦煤矿任工程师,他对中国很有兴趣。1929年3月,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1届总统,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他在生前曾将大量文物、资料捐献给胡佛研究院,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他早年在中国天津生活期间的实物与档案。
很早时候,胡佛研究院就开始收集有关中国的档案,目前,胡佛已收集550多种中国方面的档案。“我们过去在中国的收藏相当丰富,我们有国民政府、‘满洲国’、‘文革’时期的收藏,有中国共产党早期及1949年之后在中国大陆的收藏,另外,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及之后中苏关系的收藏,我们都有相当多”。
2005年2月,蒋家与胡佛共同宣布,同意将两蒋日记暂存胡佛50年,并逐年公开蒋介石日记。目前,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档案几乎尽被胡佛收入囊中,其中宋子文的档案最为完整、并已全部开放。苏萨比喻,档案收集工作就像滚雪球,你做得好,别人会更信任你,成功会带来更多成功,“例如,我们早在70年代就拿到第一批宋子文先生的档案,因为胡佛做得很好,所以直到2004年,宋家还不断把宋档交给我们。也因为跟宋家建立了很好关系,所以我们有渠道能拿到孔祥熙先生的档案,也因为得到孔、宋家属信任,对后来蒋家决定把两蒋日记放到胡佛也有影响”。
“胡佛的目的不是去拥有这些资料,更不是从别的民族把这些资料抢过来。”“任何人到胡佛来,只要拿出一个有照片的ID(身份证件),比方护照等,然后办一个借档案的许可证,就可以进去”,苏萨说。
媒体文章来源:
贺莉丹:揭开世界顶尖智库的面纱,《新民周刊》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