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阅读看作是学生独立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思考显得尤其重要。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重视构建心理安全区域,使学生想问敢问。
  
  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闭锁心理逐渐发展起来,轻易不愿与人接近,不愿将心里的疑问展示在众人面前,更怕提出的问题会招来别人笑话。体现在阅读课堂上,是台上一头一脑,台下昏头昏脑。长期的不能问,慢慢就演变为不想问,不爱问,不愿问,甚至不会问。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无法触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就不可能存在。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构建心理安全区,促使学生想问敢问。
  1.创造问的空间,激发思维兴趣。让学生懂得问是学习、创造的起点,也是知识水平、智能高低的标志。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是自己同文本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是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只有读进去了,读懂了,才会产生问题;问题越多,越能证明你是在以研究的眼光阅读,已经读懂课文了。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提问机会,让他们享受到提问的喜悦,促使其想问多问。
  2.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平等沟通。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开阅读研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质疑,随时提出问题,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对学生的问题认真对待,多鼓励多引导,即使是一些浅显幼稚的问题,也要给予认可,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信心、意志和品质,消除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二、重视方法引导,使学生会问善问。
  
  教师要花大力气教授向文本发问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有“疑”善“问”。在阅读中提问,必须以文本为中心,在理解内容、品味词句、梳理思路、领悟中心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独立思考。
  1.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习往往是从模仿和借鉴开始的。首都师范大学饶杰腾教授曾说:“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提问。告诉学生自己提问前的思索,琢磨问题如何提时的甘苦,将提问产生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作个示范。”他的话非常有道理。
  如在学习鲁迅作品《故乡》时,课文中闰土有这样一句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老师可以这样示范:闰土最小的孩子几岁了?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上学读书的时候,但却要他来做劳动的帮手,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么小的孩子都做劳动帮手了,可闰土一家为什么还是吃不够?这么一连串的几个问题,就会启发学生:原来一句话里还潜伏着这么多的问题。
  2.引导学生多角度质疑思辨,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从文章题目入手
  题目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体现,是文章的灵魂。这种置疑一般可放在阅读文章之初,让学生在没有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题目置疑,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比较,自己的猜测与作者的选材有怎样的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由此拓宽阅读的思路,提高理解题目的能力和命题能力。不同文体的课文质疑方式也不同:如写事的文章可以依据记叙的要素进行质疑;写人的文章可以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质疑;写景状物的文章可以就景物的特点进行质疑,介绍事物特点、功能的科普类文章,可以就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进行质疑;向别人介绍自己观点或见解的文章可以就议论文的知识点对题目质疑。
  (2)从文章重点入手
  重点是作者表达中心的主体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重点质疑,可使学生少走弯路,有利于提高质疑能力。这里所说的重点,既包括重点词语,又包括重点句子,同时包括重点段落。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重点内容是买橘送别,围绕这一部分,可引导学生从字、词、句等方面提出问题,如对父亲平时走路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父亲从月台下去作者又用了哪个字?写得最精彩的是哪几句,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有什么好处?父亲简短的几句话,又能表达父亲什么样的心情?我从父亲的一举一动中又领悟到了什么?……这些重点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那么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3)从文章难点入手
  课文的难点往往是较深、让人回味无穷的内容,学生对此往往不容易抓住,更谈不上理解。如《孔乙己》一文的难点有句子,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其中的“惟一”该如何理解;有段落,如该文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不是矛盾吗,怎么可以用在一起呢;教师应层层设疑,诱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大脑的加工整理,最后理解这些句子的内涵,探讨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
  (4)从文章“矛盾”处入手
  课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如鲁迅《祝福》中有一段祥林嫂与“我”的对话:“一个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也许有罢。”“那么也就有地狱了?”“论理,就该也有。”“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我说不清。”这段对话展示了两个人的矛盾心理。祥林嫂的心理矛盾是既“希望其(指灵魂)有,又希望其无”。“我”的心理矛盾是:既不愿使她与儿子“团聚”的希望落空,也不愿让她再感到死后被“阎王锯开”的恐惧。因此,一个一问再问,越问越实;一个愈答愈虚,终于陷入了“说不清”的两难之中。通过质疑,不仅能加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而且能品味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把握人物心理进行对话的高超技巧。
  (5)从文章结构入手
  对一篇文章,大部分学生都会去考虑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而往往忽略质疑的另一方面——结构。结构如建筑物的框架、人体的骨骼,它起支撑文章的作用。严谨的结构,新颖的构思,可使人感到文章浑然一体,如同天成。引导学生就文章的结构可进行如下质疑: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能找出反映作者活动时心情的词语吗?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某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加入这一段?等等。教会学生从结构方面质疑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它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对文章的理解思路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陶行知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既要在鼓励学生使之有勇气提问方面下功夫,更要在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上动脑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诱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
  
  (作者单位:诸暨市大唐镇中学)
其他文献
罗非鱼9月下旬,海南地区,规格在500g以上的罗非鱼价格为4(赊账)元/500g,价格与上个月相比持平,现金走货价格为3.8元/500g,价格与上个月相比持平。规格在500g以下基本不出售。
对普通旧镗床,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加触摸屏操作单元进行自动控制改装.利用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化设计、硬件配置灵活且具扩展性的特点,按照机器的具体要求进行配置.合理利用
为了研究保水剂与尿素互作对氮素的缓释效果,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生育期土壤碱解氮的变化,探讨并研制适当配比的保水缓释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玉米生育前期,保水剂能
在激光光谱分析中静态干涉法比传统机械扫描的稳定性好、实时性高,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静态傅里叶干涉具空间扫描型光谱分析算法,并在Visual Studio平台下采用C#编写了光谱分析软件.实验采用532,660,780,850,980 nm的多种激光器,经斜楔角度0.1°的静态傅里叶干涉具,得到干涉条纹,由CameraLink公司的M2CL型线阵CCD探测器采集干涉条纹,经光谱分析算法得到光谱信息.通
目的:探讨急诊治疗肾绞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1月运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急诊治疗的632例肾绞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ESWL术治疗后肾绞
为了探明湖南烤烟主产区土壤对磷的供肥潜力,为烟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湖南烤烟主产区5种主要成土母质发育的常年植烟土壤对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并拟合了Langmuir等
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特性设计了一种用于微位移驱动的致动器.分析了致动器工作磁场的组成,计算了线圈的工作电流,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稳流电源.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
企业兼并作为企业资产重组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盘活存量资产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旧的经济体制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在企业之间的兼并过程中,政府作为主要参与者的过多介入,导致
值此畜禽疫病常态化、饲料禁抗转型时期,2020年9月26日,江西省生态饲养学会在南昌锦都皇冠酒店举办为期3d的"首届生态饲养技术高层论坛",共话新形势下生态养殖前沿技术。
成语“山高水长”与“山高水远”只有一字之差,其中“长”和“远”意思又比较接近,人们往往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把“山高水长”与“山高水远”混为一谈,认为意思接近,可以互换。其实不然,“山高水长”与“山高水远”是不一样的,前者形容人的精神品德永存,后者形容路途坎坷遥远。  “山高水长”出自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很明显,“山高水长”在这里比喻的是嚴子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