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国开展乒乓球运动的时间长、效果好,乒乓球作为我们的强势项目,一直为我国在赛场上披荆斩棘,争金夺银。然而近来随着规则的变化的器材的改变,面对日本队等劲旅的冲击,马龙、许昕等老将年龄越来越大的显示,选拔一批能担起重任的接班人应是我们的奋斗方向。本文结合作者运动训练经验,结合实地考察和实践,对青少年乒乓球选材现状进行研究。
关键词:乒乓球;选材;体育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在我国广大范围内内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是我国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都发展的比较好的体育项目之一。并且我们的国家队在网络上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像乒乓球大满贯张继科号称拥有最大的90后粉丝群体。在这样的聚光灯下,省市队、国家队的选拔和选材,历来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也基于长期从事乒乓球专业训练的经历,谈些关于青少年选材的拙见。
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选材的现状
体育是看重成绩的,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我国的乒乓球是绝对的优势项目,在北京奥运会上,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的时刻令人无比震撼,但从如今的成绩来看,我们虽然在成年组处于领头羊的地位,但是在青少年组的成绩上还有进步的空间。例如国际乒联中文官网2019年5月23日的新闻,2019泰国青少年公开赛上的成绩如下:青年组男团冠军:中国、青年组女团冠军:中国、少年组男团冠军:中国、少年组女团冠军:中国、少年组女单冠军:蒯曼(中国)少年组男单冠军:拉菲纳尔(比利时)青年组女单冠军:蒯曼(中国)青年组男单冠军:PANAGITGUN Yanapong (泰国)希望组女单冠军:GODA Hana (埃及)希望组男单冠军:TAN Nicholas(新加坡)。从这样的情况来看,从整个团体来说我们是有优势,但是具体到个人并没有绝对的统治力,应当说距离我们成人赛场的统治力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这也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在我国如今的乒乓球选材中,在选材这个方面,都是由教练个人或一个教练团队拍板决定,然后经由教练介绍,青少年随后进入省队或者市队进行训练。作为选拔青少年的第一负责人教练显然是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选拨出来的,教练通常有很长的专业经历,有一定的执教和运动经验。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受到教练员个人打法以及培养的体系影响,在选材中会有一些不科学的方式存在,往往和教练的个人经历和喜好有关。
二、如今青少年选材的不足
(一)部分教练员选材知识有限
教练员对选材的知识了解不够,没有足够的理论学习,所以也很难进行客观的选材。以武汉市为例,经调查显示,乒乓球教练员(81%)2在阅读选材方面的相关书籍上还是不错的,但是在参加选材讲座上(32%)不够理想,这样会导致在选材中无章可循,往往就会让教练员在面临不同打法、不同身体素质的运动员时就会无计可施,全凭自己的经验。没有一个好的科学选材体系,往往使得教练员在选材时更多的凭靠自己的感觉,加入了很多的主观色彩。
(二)选材缺乏科学性
选材是一门科学,涉及到生理学、遗传学、运动训练学等诸多领域。但如今的选材是缺乏科学性的。选材往往会有运动员的年龄、身体形态、神经类型、身体素质、心理特征五个方面进行观察,3每一个方面都需要足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支撑,比如测青少年选手的血红蛋白、血乳酸、反应时、应对疲劳的能力,可能在顶级的选材中心这些设备还能有所准备,但是在大多数的基层队伍,这些条件显然是没有具备的,并且教练员也是没有这种意识的。
(三)对专项素质的认知不够
在乒乓球的运动中,肌肉的横截面积和肌肉的灵活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在基层青少年选材的时候,往往教练员会选择“身体素质好”的运动员(人高马大、有肌肉力量),虽然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现在专项素质往往被忽略。比如乒乓球独有的那些球感、協调性、反应速度这些很具有乒乓球运动员特色的身体素质却往往被忽略。
(四)忽视思想意识领域
运动员思想问题中,缺乏祖国培养意识和吃苦拼搏精神是排在第一位的主要问题。4但在青少年的选材阶段,各个省市队伍还从未有过对于思想认知和学习素养方面的考察。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中对于学习的时间分配可能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需要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但是对于基本的素质也是在选材中需要注意的。
三、我们努力的方向及建议
(一)政府部门联动
1.建立专门的评价体系
政府部门应该是选材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各地应该因地制宜,由政府去整合资源,联合各个部门,建立专门的评价体系。这一项工作往往是具有很强的普适性的,体现在不单单之于乒乓球这一项运动,有很多种运动都是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科学选材的。例如体育局可以召集相关专家,结合一线教练员意见和运动员的情况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并且与时俱进,打造专门的评价体系,卫生局和医院也可以测量一些基础的生理指标,其他政府部门也可以讲相关选材知识给基层的教练员进行普及,这样在选材的工作中教练员就会有章可循,也不会形单影只,不会没有章法地去进行选材工作。
2.提高选材的科学性
选材是一门严谨的、多方面的科学,绝不是一个人拍板就可以决定的,政府部门联动的另一个意义就是提高选材的科学性。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同样也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最好的就是加大重视程度和投入,医疗和科研的科技支持,能够客观而有效的反映运动员的身体情况。经费的保障,可以让选材工作更好地进行。现在的选材过程中这些必要的身体机能指标在选材时并没有考虑进去,对于选材工作也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往往选材就会被忽略掉,使得有一些好的苗子会被埋没,一些天才难有用武之地。
(二)转变乒乓球选材固有思想
1.注意球感
球感这个指标是主观性很强的一个指标。但是球感这个指标又是不能在选材中忽视的,身体素质可以后天进行练习,但是球感属于天赋的范畴中,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对于这一项素质是应该留心去关注的,毕竟有天赋的苗子很少,在培养中需要的工作也就会更加有效一些。针对于此可以成立一个专家组,专家组有一些有经验的教练员运动员等组成,“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集中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观察,选出一些适合从事乒乓球运动训练的苗子。
2.全面、综合的考察
乒乓球运动的选材当然是要和乒乓球的相关技能相关,但是全面的考察一定是一项重要的依据。首先对于其理解能力,也就是所谓的“这孩子灵不灵”;对于乒乓球的自我认知,对于新事物的学习能力都是需要注意的条件。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的、复合的运动,这也就使得乒乓球运动员不应该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而是具有精气神、朝气蓬勃的国球运动员。
四、结束语
虽然2019年世乒赛上国家乒乓球队仍然包揽五冠,但当马龙、许昕、刘诗雯等名将退役后,谁来挑起乒乓球队的大旗?居安思危是我们应有的责任意识,如今欧洲劲旅势头正盛、隔壁日韩虎视眈眈,特别是日本出了石川佳纯水谷隼等好手外,伊藤美诚、张本智和的世界排名也都跻身前五,并且佐藤瞳、宇田幸矢等小将上升势头也不可忽视。在青少年的比赛中我们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人才出现,国乒在青少年赛场上并没有成人赛场的统治力。
我国乒乓球青少年运动员现状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做好下一代的乒乓球选材工作,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应当从基础的选材工作着手,让国家乒乓球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徐向军,等.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33(7).
[2]雷皓.武汉市男子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基本技术[J].当代体育科技,2019(06).
[3]申仙仙.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科学选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06).
[4]李红霞,等.国家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0).
关键词:乒乓球;选材;体育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在我国广大范围内内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是我国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都发展的比较好的体育项目之一。并且我们的国家队在网络上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像乒乓球大满贯张继科号称拥有最大的90后粉丝群体。在这样的聚光灯下,省市队、国家队的选拔和选材,历来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也基于长期从事乒乓球专业训练的经历,谈些关于青少年选材的拙见。
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选材的现状
体育是看重成绩的,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我国的乒乓球是绝对的优势项目,在北京奥运会上,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的时刻令人无比震撼,但从如今的成绩来看,我们虽然在成年组处于领头羊的地位,但是在青少年组的成绩上还有进步的空间。例如国际乒联中文官网2019年5月23日的新闻,2019泰国青少年公开赛上的成绩如下:青年组男团冠军:中国、青年组女团冠军:中国、少年组男团冠军:中国、少年组女团冠军:中国、少年组女单冠军:蒯曼(中国)少年组男单冠军:拉菲纳尔(比利时)青年组女单冠军:蒯曼(中国)青年组男单冠军:PANAGITGUN Yanapong (泰国)希望组女单冠军:GODA Hana (埃及)希望组男单冠军:TAN Nicholas(新加坡)。从这样的情况来看,从整个团体来说我们是有优势,但是具体到个人并没有绝对的统治力,应当说距离我们成人赛场的统治力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这也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在我国如今的乒乓球选材中,在选材这个方面,都是由教练个人或一个教练团队拍板决定,然后经由教练介绍,青少年随后进入省队或者市队进行训练。作为选拔青少年的第一负责人教练显然是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选拨出来的,教练通常有很长的专业经历,有一定的执教和运动经验。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受到教练员个人打法以及培养的体系影响,在选材中会有一些不科学的方式存在,往往和教练的个人经历和喜好有关。
二、如今青少年选材的不足
(一)部分教练员选材知识有限
教练员对选材的知识了解不够,没有足够的理论学习,所以也很难进行客观的选材。以武汉市为例,经调查显示,乒乓球教练员(81%)2在阅读选材方面的相关书籍上还是不错的,但是在参加选材讲座上(32%)不够理想,这样会导致在选材中无章可循,往往就会让教练员在面临不同打法、不同身体素质的运动员时就会无计可施,全凭自己的经验。没有一个好的科学选材体系,往往使得教练员在选材时更多的凭靠自己的感觉,加入了很多的主观色彩。
(二)选材缺乏科学性
选材是一门科学,涉及到生理学、遗传学、运动训练学等诸多领域。但如今的选材是缺乏科学性的。选材往往会有运动员的年龄、身体形态、神经类型、身体素质、心理特征五个方面进行观察,3每一个方面都需要足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支撑,比如测青少年选手的血红蛋白、血乳酸、反应时、应对疲劳的能力,可能在顶级的选材中心这些设备还能有所准备,但是在大多数的基层队伍,这些条件显然是没有具备的,并且教练员也是没有这种意识的。
(三)对专项素质的认知不够
在乒乓球的运动中,肌肉的横截面积和肌肉的灵活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在基层青少年选材的时候,往往教练员会选择“身体素质好”的运动员(人高马大、有肌肉力量),虽然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现在专项素质往往被忽略。比如乒乓球独有的那些球感、協调性、反应速度这些很具有乒乓球运动员特色的身体素质却往往被忽略。
(四)忽视思想意识领域
运动员思想问题中,缺乏祖国培养意识和吃苦拼搏精神是排在第一位的主要问题。4但在青少年的选材阶段,各个省市队伍还从未有过对于思想认知和学习素养方面的考察。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中对于学习的时间分配可能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需要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但是对于基本的素质也是在选材中需要注意的。
三、我们努力的方向及建议
(一)政府部门联动
1.建立专门的评价体系
政府部门应该是选材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各地应该因地制宜,由政府去整合资源,联合各个部门,建立专门的评价体系。这一项工作往往是具有很强的普适性的,体现在不单单之于乒乓球这一项运动,有很多种运动都是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科学选材的。例如体育局可以召集相关专家,结合一线教练员意见和运动员的情况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并且与时俱进,打造专门的评价体系,卫生局和医院也可以测量一些基础的生理指标,其他政府部门也可以讲相关选材知识给基层的教练员进行普及,这样在选材的工作中教练员就会有章可循,也不会形单影只,不会没有章法地去进行选材工作。
2.提高选材的科学性
选材是一门严谨的、多方面的科学,绝不是一个人拍板就可以决定的,政府部门联动的另一个意义就是提高选材的科学性。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同样也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最好的就是加大重视程度和投入,医疗和科研的科技支持,能够客观而有效的反映运动员的身体情况。经费的保障,可以让选材工作更好地进行。现在的选材过程中这些必要的身体机能指标在选材时并没有考虑进去,对于选材工作也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往往选材就会被忽略掉,使得有一些好的苗子会被埋没,一些天才难有用武之地。
(二)转变乒乓球选材固有思想
1.注意球感
球感这个指标是主观性很强的一个指标。但是球感这个指标又是不能在选材中忽视的,身体素质可以后天进行练习,但是球感属于天赋的范畴中,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对于这一项素质是应该留心去关注的,毕竟有天赋的苗子很少,在培养中需要的工作也就会更加有效一些。针对于此可以成立一个专家组,专家组有一些有经验的教练员运动员等组成,“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集中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观察,选出一些适合从事乒乓球运动训练的苗子。
2.全面、综合的考察
乒乓球运动的选材当然是要和乒乓球的相关技能相关,但是全面的考察一定是一项重要的依据。首先对于其理解能力,也就是所谓的“这孩子灵不灵”;对于乒乓球的自我认知,对于新事物的学习能力都是需要注意的条件。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的、复合的运动,这也就使得乒乓球运动员不应该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而是具有精气神、朝气蓬勃的国球运动员。
四、结束语
虽然2019年世乒赛上国家乒乓球队仍然包揽五冠,但当马龙、许昕、刘诗雯等名将退役后,谁来挑起乒乓球队的大旗?居安思危是我们应有的责任意识,如今欧洲劲旅势头正盛、隔壁日韩虎视眈眈,特别是日本出了石川佳纯水谷隼等好手外,伊藤美诚、张本智和的世界排名也都跻身前五,并且佐藤瞳、宇田幸矢等小将上升势头也不可忽视。在青少年的比赛中我们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人才出现,国乒在青少年赛场上并没有成人赛场的统治力。
我国乒乓球青少年运动员现状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做好下一代的乒乓球选材工作,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应当从基础的选材工作着手,让国家乒乓球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徐向军,等.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33(7).
[2]雷皓.武汉市男子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基本技术[J].当代体育科技,2019(06).
[3]申仙仙.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科学选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06).
[4]李红霞,等.国家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