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论至此,现状已基本清晰,那么作为整个户外保险链条上的每一环还能做些什么以营造一个让买卖双方都能从中获益的良性市场环境?
对个人购买者
魏强说:“据我观察,现阶段对于保费价格敏感的客户还是占据多数,而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是保险选购时存在的‘撞大运’现象,即存在一种赌博或说投机的心理,总是希望用最小的代价换得最大的收益。而我们最初在平台推出的五元/天的拉磨无忧险种就是采用了降低门槛的方式希望能培养更多人的购买习惯。”
另外,魏强还建议活动领队层面尽量不要全权包办参与者的保险购买,而是只需给予指导和建议,以借此促进每个个体的购买意识。
蒋力则提醒到,作为购买者的个人玩家来说,培养意识是很重要的第一步,首先,就是抛掉侥幸心理和忌讳心,养成对自己负责的购买户外保险的意识。
领攀的代表从购买者的角度建议,购买者应该明晰保险是用来应对意外的,而意外永远是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的。因此应根据自身所从事户外活动的风险情况理性地选择最适合的保险保障,而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将投保费用作为唯一和最重要的购买标准,贪图便宜去购买承保范围小、理赔额度低的保险。毕竟,有时候我们的赌注是自己的幸福甚至生命。
具体到购买环节时,通过一个靠谱的平台和机构来选购尤为重要。若通过中介机构购买,要认真确认其对保险承保的内容和理赔的条款是否清晰确认。一定要自己详细阅读保单及所有条款、知道是否对自己即将参与的活动可以起到承保作用;且不要在活动里超出承保范围去行事。
作为个人保险购买使用者,子君觉得,对于以个人性质参与户外活动,尤其是高风险项目的情况,根据她自己的经验和建议是务必在出发前将自己所从事活动的细节、所购保险的信息等告知一个可靠的朋友——这也即是我们在选购保险时需要填写却常常忽视其重要性的“紧急联系人”,因为如此,才能确保在出现意外时,别人能在第一时间帮助你有效地推进保险理赔进程。
对户外俱乐部及活动组织者
子君建议,在这一环节上,组织者若为参与者购买有专业且恰当的保险,应将所购买保险的具体类型、保障内容、免责条款等细节告知被保险人本人,并根据情况给出个人是否需要自行购买更多额外保险作为补充的建议。而作为活动参与者也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细心态度主动询问保险相关详情。
蒋力则认为,作为活动组织实施方的俱乐部和领队还应购买相应的公众责任险,以增强在出现意外时,对于参与者的保障和赔付能力。
对景区等户外活动目的地
子君觉得,不少未购买保险而无法理赔的户外事故常常是个人自发行为的情况,在她看来,未来包括景区等在内的户外活动目的地应发挥其场地属性优势,承担起相应的监督管控责任——比如在登山者进行进山登记时,就将其保险单号作为强制登记项进行要求,通过强制要求来促进户外参与群体保险意识的形成,或许是现阶段有助于降低户外事故发生概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蒋力说,大家常常遇到在购买一些景区门票时被提示其中已包含保险的情况,其实此类包含在门票价中、保费在两元左右的绝大部分都是赔付额度并不高的公众责任险,也就是当入园者遭遇因景区设置不合理和造成的事故时所给予保障的险种。而对于因其他原因造成的事故,显然并不在这一险种的保障范围之内。更进一步说,从国家层面是否也应该出台相应的规则规范以将户外保险重要性提升到其应有的受重视程度上来。
对于专业救援
子君用自身实例说明, 2015年她作为中国民间女子登山队一员参与珠峰攀登时,在尼泊尔一侧的珠峰大本营遭遇雪崩受伤寻求救援。因为出发前就已购买了多份高额的专项户外险,且海外相关保险机制都已经相当成熟,于是在意外发生后,包括救援、医疗在内的一切程序都有条不紊地开始推进。而且和国内治疗需先自行垫付治疗费用不同的是,在海外都是由保险公司直接和治疗机构对接,个人无需垫付。而且分享个小心得,像她的保险保障中包括境内外的医疗服务,所以受伤回国三个月内,仍可以得到国内的治疗。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回国后保险公司往往会需要提供海外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原件,因此一定要记得将诸如此类的细节落实到位。
蒋力作为从业者建议,尽管从事发地到救援车辆可到达地的“车前救援”在全球范围内都可算是个难点,但国内的问题更在于专业的救援公司仍较为缺乏。而在紧急情形下若需要调用直升机救援,则需要在购买保险时注意险种对应的救援费用是否足够充足;而且在很多地区可供调用的选择只有军用直升机,由于可能需要流程审批,其时效性往往不高,价格也往往无法协商,这些都需要保险购买者注意。
对个人购买者
魏强说:“据我观察,现阶段对于保费价格敏感的客户还是占据多数,而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是保险选购时存在的‘撞大运’现象,即存在一种赌博或说投机的心理,总是希望用最小的代价换得最大的收益。而我们最初在平台推出的五元/天的拉磨无忧险种就是采用了降低门槛的方式希望能培养更多人的购买习惯。”
另外,魏强还建议活动领队层面尽量不要全权包办参与者的保险购买,而是只需给予指导和建议,以借此促进每个个体的购买意识。
蒋力则提醒到,作为购买者的个人玩家来说,培养意识是很重要的第一步,首先,就是抛掉侥幸心理和忌讳心,养成对自己负责的购买户外保险的意识。
领攀的代表从购买者的角度建议,购买者应该明晰保险是用来应对意外的,而意外永远是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的。因此应根据自身所从事户外活动的风险情况理性地选择最适合的保险保障,而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将投保费用作为唯一和最重要的购买标准,贪图便宜去购买承保范围小、理赔额度低的保险。毕竟,有时候我们的赌注是自己的幸福甚至生命。
具体到购买环节时,通过一个靠谱的平台和机构来选购尤为重要。若通过中介机构购买,要认真确认其对保险承保的内容和理赔的条款是否清晰确认。一定要自己详细阅读保单及所有条款、知道是否对自己即将参与的活动可以起到承保作用;且不要在活动里超出承保范围去行事。
作为个人保险购买使用者,子君觉得,对于以个人性质参与户外活动,尤其是高风险项目的情况,根据她自己的经验和建议是务必在出发前将自己所从事活动的细节、所购保险的信息等告知一个可靠的朋友——这也即是我们在选购保险时需要填写却常常忽视其重要性的“紧急联系人”,因为如此,才能确保在出现意外时,别人能在第一时间帮助你有效地推进保险理赔进程。
对户外俱乐部及活动组织者
子君建议,在这一环节上,组织者若为参与者购买有专业且恰当的保险,应将所购买保险的具体类型、保障内容、免责条款等细节告知被保险人本人,并根据情况给出个人是否需要自行购买更多额外保险作为补充的建议。而作为活动参与者也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细心态度主动询问保险相关详情。
蒋力则认为,作为活动组织实施方的俱乐部和领队还应购买相应的公众责任险,以增强在出现意外时,对于参与者的保障和赔付能力。
对景区等户外活动目的地
子君觉得,不少未购买保险而无法理赔的户外事故常常是个人自发行为的情况,在她看来,未来包括景区等在内的户外活动目的地应发挥其场地属性优势,承担起相应的监督管控责任——比如在登山者进行进山登记时,就将其保险单号作为强制登记项进行要求,通过强制要求来促进户外参与群体保险意识的形成,或许是现阶段有助于降低户外事故发生概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蒋力说,大家常常遇到在购买一些景区门票时被提示其中已包含保险的情况,其实此类包含在门票价中、保费在两元左右的绝大部分都是赔付额度并不高的公众责任险,也就是当入园者遭遇因景区设置不合理和造成的事故时所给予保障的险种。而对于因其他原因造成的事故,显然并不在这一险种的保障范围之内。更进一步说,从国家层面是否也应该出台相应的规则规范以将户外保险重要性提升到其应有的受重视程度上来。
对于专业救援
子君用自身实例说明, 2015年她作为中国民间女子登山队一员参与珠峰攀登时,在尼泊尔一侧的珠峰大本营遭遇雪崩受伤寻求救援。因为出发前就已购买了多份高额的专项户外险,且海外相关保险机制都已经相当成熟,于是在意外发生后,包括救援、医疗在内的一切程序都有条不紊地开始推进。而且和国内治疗需先自行垫付治疗费用不同的是,在海外都是由保险公司直接和治疗机构对接,个人无需垫付。而且分享个小心得,像她的保险保障中包括境内外的医疗服务,所以受伤回国三个月内,仍可以得到国内的治疗。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回国后保险公司往往会需要提供海外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原件,因此一定要记得将诸如此类的细节落实到位。
蒋力作为从业者建议,尽管从事发地到救援车辆可到达地的“车前救援”在全球范围内都可算是个难点,但国内的问题更在于专业的救援公司仍较为缺乏。而在紧急情形下若需要调用直升机救援,则需要在购买保险时注意险种对应的救援费用是否足够充足;而且在很多地区可供调用的选择只有军用直升机,由于可能需要流程审批,其时效性往往不高,价格也往往无法协商,这些都需要保险购买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