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数学课后反思

来源 :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更有利于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教师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记录自己的感受、心得、评价与修订,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既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利于优化下一节、下一轮的教学,又便于及时弥补教学中的“遗憾”和修正“失误”,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不断思考、实践中,我认为教后反思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反思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现区”,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更好的改进。
  例如,在教学“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中,笔者提出问题:把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积为36平方厘米的圆锥形铁块,这个圆锥形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原以为学生通过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之后会积极发言、顺利解决,不料问题提出后却冷了场,笔者只好作引导性讲解。
  解后反思:本题的隐含条件——正方体铁块与圆锥形铁块体积相等,远离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学生难以“发现”。于是,在接下来的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我准备了体积相等的正方体和圆锥体空心实物各一个以及一些沙子,问题提出后进行演示:把正方体空心实物里装满的沙子,倒入圆锥体空心实物里。在这一实物演示情景的启发下,大多数学生很快发现题中两种实物体里所装的沙子一样多,实物的形状虽然变了,但沙子的体积不变,从而得出体积相等的这一隐含条件,由1/36×36×h=6×6×6,求出h=18厘米。
  2 反思解题方法、解题结果、问题延伸与突出问题的处理。
  教学时,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迸发出许多思维的火花——新颖的观点、巧妙的构思、多样的解法、问题的延伸,也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错误,这些往往又是教师始料不及的突发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珍惜、利用这些思维的火花及认识的错误,因势利导加以探究,教后更应从科学性、严谨性与学科的意义等方面去反思、审视它们,分析学生思维的火花及认识错误形成的原因,总结因势利导的优化方法和处理突发问题的灵活技巧,然后加以整理记录(再备课),以便教学的改进。
  例如,3台台扇与5台吊扇的价格相等,每台台扇的单价比每台吊扇多54元,台扇与吊扇每台各多少元?
  对于学生A、B、C提出的解答及其思想方法,教师除了课堂上应给予肯定并充分利用其增强教学效果外,教后对此进行反思并加以记录是十分必要的。
  3 反思教学方法和师生情感交流方式是否合理、得当。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本课的教法设计和实施,也取决于师生情感交流是否顺畅得当。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采用哪种方法更合适有效——是启发讲授还是激励探讨?是讲练结合还是指导自学?是实验演示还是实验操作?……所用教法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是否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精神?这些在教后反思中会得到较为清楚的回答。这样教师便能总结成功因素,分析失败原因,发扬“得意”的或改进“不当”的教法和情感交流方式。
  例如: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一课,原来根据教科书和教参的安排采用讲授与指导自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出示:像2/5、7/16、7/25、19/40、23/50这些最简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你们认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这样教学,由于教师将问题问得浅显直白,无思维含量,缺乏探索空间,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完成教师的指令,做一名“操作工”。
  笔者感觉学生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学生难以全面概括出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通过教后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把本节课教学法改为激励探索法。如教师提出问题:请看下面的分数,看谁能够快速地判断出这些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和老师进行比赛。好吗?2/5、7/9、3/10、5/23、9/50、15/33。结果教师用口算判断比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快得多。此时,学生渴望探究奥秘,惊奇地看着老师问:“老师,你怎么算得这样快?”这时,教师并不急于表态,而是用一句征询的话:“请大家猜猜看,别着急,相信你们会找到规律的。”一句征询的话语,足以温暖学生的心田,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促使他们大胆去“再发现”、“再创造”。
  经过充分辩证,最后较成功地探究出了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具体规律。学生逐步学会了探究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从而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换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关键词】兴趣;英语学习;农村学生  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黎明六点从家往学校赶的时候,我常常想起宋朝词人秦观的这一句词,我家在城里,却每天要
期刊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诸如备课没有针对性,目标不明确;教学素材运用不精练、不到位;备课随意性强,忽视学生情感;只备知识不备学生,课堂调控不灵活等现象比较集中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备课”显得尤为重要。  1 确立新的音乐教学备课观。  从备课的内容范围看,备课不仅要备教的内容,即是一个什么音乐作品或有关音乐内容,其中,涉及哪些音乐知识技能?哪些音乐文化?哪些人文精神?  从备课的对象范围看
期刊
笔者做过“中学生环保与低碳生活”问卷调查,发现有70.5%的学生认为环保与低碳生活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90.5%的学生认为二氧化碳排放关系到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这方面看,的确令人欣喜。但有8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但没有采取行动,有62%的学生去购物时没有有自带包具或循环使用塑料袋的习惯,认为带上不方便 ,有50.5%的学生在外面就餐经常使用一次性餐
期刊
教学改革是这几年热议的话题,许多学校、许多教育同仁们都在为教学改革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作为一个初中数学教育的教育者,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四十五分钟,为什么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效果呢?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我通过对上好一堂数学活动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知识,并学会利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问
期刊
【摘要】面对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如何摆脱目前书法教育的困境?以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尝试多种策略,让书法教育回归正道。  【关键词】书法教育;困境;策略  一方面随着电脑的普及、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素质教育表面热闹、其实举步维艰;导致书法及书法教育早已不被中小学生重视,甚至以“学习”为借口遭到全面冷落。面对当前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存在的种种
期刊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一是认真阅读新的课程教学标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二是教学过程中要清晰地展示教学目标。三是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堂的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四是课后反思。  【关键词】初中数学;目标;教学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期刊
做班主任以来,我一直很困惑,老师都希望学生能愉快学习,那么,作为教育者自身,尤其是班主任,要不要进行愉快工作呢?诚然,班主任工作是美的,使人有美感的工作是幸福的,有美感的班主任工作,不仅能减轻班主任工作的身心负担,而且能使班主任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体现着无穷无尽的美,并且让班主任这份工作创造更多的美?我觉得从班级管理入手,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很有必要。  1 在师生交往中,创设
期刊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1 班级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目前人们使用频率较高而又颇有争议的一个概念。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给文化提出了一百六十多个定义。根据马克思的文化哲学理论,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便产生了物质
期刊
教学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历史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必须遵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创新历史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等。  1 历史教学原则要创新  历史教学原别的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位联系性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
期刊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它是学生掌握和学好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和关键。特别是这几年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要把数学概念教好,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好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内容,并根据概念的本质特征和各种关系,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一下我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粗浅体会:  1 采用形象直观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