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进行,科学技术特别是医学的飞速发展,必然引起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在旧的道德规范冲击、新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目标尚未完全确立的情况下,社会道德观会出现片面强调功利的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有所滋长,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恶和美丑界限混淆,道德水平下降等,这些现象不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原有的医疗观念、道德标准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考验,医德医风出现滑坡现象,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行风建设及医德教育,现实而又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笔者认为,应根据当前医疗活动的特点,用传统文化之精华来影响医护人员的行为。提高医德水平,改善服务质量。
突出一个“义”字,淡泊名利
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在名利面前要讲义,清心寡欲,把荣誉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不为名利所诱或不为威武所屈的名医华佗,其医德医风留芳千古,被后人视为医界典范。民间名医董奉,为人治病,不收费用,不计报酬,如病愈者感谢,就让病重者在山上植杏树五棵,病轻者植杏树一棵,十年杏树成林,后来“杏林”二字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只有淡泊名利,才能从内心深处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经受住灯红酒绿的考验,得到患者的尊敬和爱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提倡一个“仁”字,正确对待患者
孟子规劝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医护人员要有仁的品德,宽厚待人,要有同情心,关怀患者、体贴患者,视患者如亲人,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赖感,使自己的整个诊疗过程都洋溢着爱的温馨。在诊治中不敷衍塞责、马虎从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症状和微小的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时机。当患者有事相商时,耐心听取,给予安慰和鼓励;当患者烦躁时要体谅和劝解,杜绝服务中的生、冷、硬、顶现象。
宣传一个“礼”字,谦和待人
孔子曰:“为国以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感,上好信,则民莫敢不同情”。患者得病后,内心焦虑孤独,需要被理解,被重视,被接纳。如果我们接待患者有失礼节,不尊重患者,包括患者的隐私权,就会失去患者的信任,甚至引发抵触情绪。因此,我们要深切体谅患者的特殊心理需要,不指责训斥,鄙视和嘲笑患者,尊重他,理解他,相信他,沟通思想,联系感情,加深理解,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牢记一个“和”字,以和为贵
医疗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求医师与护士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后勤管理人员之间,都要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在医术上真诚磋商,不搞门户之见,不互相拆台。不可否认,如今有个别医务人员企图利用患者制造矛盾,达到发泄私怨的目的,这种人连起码的义字都做不到,更违背了和的原则。
把握一个“精”字,提高诊疗技术
高尚的医德包含着高超的医术及诊疗技术的精益求精。不然,以患者为中心就成了一句空话。试想,无论说话多么热情,服务多么周到,但对患者的疾病诊断不清楚,治疗效果不佳,这样的医生不能算是一位好医生,不能说他有高尚的医德。要达到精,必须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勤于钻研,使患者不被误诊、漏诊,不被拖延治疗或错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
注意一个“公”字,公正处理医德中违规行为
在医德教育中,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手软,并建立完善医德考评办法,定期抽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晋职、晋级、奖金挂钩。对违规事件进行处理时,突出一个公字,本着既弄清问题的性质,又帮教结合的原则,使犯错误的同志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和处分。这对其他同志来说,也是接受教育的机会。医护人员自我教育的潜能意识得到升华,廉洁行医的自觉性将大大增强。
总之,以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够显示出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又能充分体现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整体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改进和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努力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突出一个“义”字,淡泊名利
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在名利面前要讲义,清心寡欲,把荣誉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不为名利所诱或不为威武所屈的名医华佗,其医德医风留芳千古,被后人视为医界典范。民间名医董奉,为人治病,不收费用,不计报酬,如病愈者感谢,就让病重者在山上植杏树五棵,病轻者植杏树一棵,十年杏树成林,后来“杏林”二字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只有淡泊名利,才能从内心深处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经受住灯红酒绿的考验,得到患者的尊敬和爱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提倡一个“仁”字,正确对待患者
孟子规劝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医护人员要有仁的品德,宽厚待人,要有同情心,关怀患者、体贴患者,视患者如亲人,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赖感,使自己的整个诊疗过程都洋溢着爱的温馨。在诊治中不敷衍塞责、马虎从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症状和微小的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时机。当患者有事相商时,耐心听取,给予安慰和鼓励;当患者烦躁时要体谅和劝解,杜绝服务中的生、冷、硬、顶现象。
宣传一个“礼”字,谦和待人
孔子曰:“为国以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感,上好信,则民莫敢不同情”。患者得病后,内心焦虑孤独,需要被理解,被重视,被接纳。如果我们接待患者有失礼节,不尊重患者,包括患者的隐私权,就会失去患者的信任,甚至引发抵触情绪。因此,我们要深切体谅患者的特殊心理需要,不指责训斥,鄙视和嘲笑患者,尊重他,理解他,相信他,沟通思想,联系感情,加深理解,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牢记一个“和”字,以和为贵
医疗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求医师与护士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后勤管理人员之间,都要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在医术上真诚磋商,不搞门户之见,不互相拆台。不可否认,如今有个别医务人员企图利用患者制造矛盾,达到发泄私怨的目的,这种人连起码的义字都做不到,更违背了和的原则。
把握一个“精”字,提高诊疗技术
高尚的医德包含着高超的医术及诊疗技术的精益求精。不然,以患者为中心就成了一句空话。试想,无论说话多么热情,服务多么周到,但对患者的疾病诊断不清楚,治疗效果不佳,这样的医生不能算是一位好医生,不能说他有高尚的医德。要达到精,必须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勤于钻研,使患者不被误诊、漏诊,不被拖延治疗或错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
注意一个“公”字,公正处理医德中违规行为
在医德教育中,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手软,并建立完善医德考评办法,定期抽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晋职、晋级、奖金挂钩。对违规事件进行处理时,突出一个公字,本着既弄清问题的性质,又帮教结合的原则,使犯错误的同志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和处分。这对其他同志来说,也是接受教育的机会。医护人员自我教育的潜能意识得到升华,廉洁行医的自觉性将大大增强。
总之,以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够显示出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又能充分体现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整体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改进和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努力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