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活动是让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走出“多付出,少收获”的尴尬境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标给予我们的解答是“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组织开展属于学生的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率问题的根本途径。现在,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探究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活动注意点。
一、具有明确的目标
任何活动都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活动更需要明确的目标。所谓“明确”,词典义:“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这个解释应包含两层意思:(1)清晰明白;(2)确定不移。对“清晰明白”的认识,有不少教师理解得太片面,认为只要用教参书上现成的说法在课堂上说明或写明具体的教学目标就可以了。其实,目标的设置必须经过教者作深入的研究。大体说来应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文本。高中文本有一个总目标,每个专题都有分目标,每一堂课又有一个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都必须为分目标和总目标服务。有些教师因为对文本的研究不透,理解不深,导致课堂教学目标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简单重复。第二,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活动的主体,是动态多变的。应该深入研究学生的知识状况、能力状况。知彼知己,才能确定目标。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常常出现尴尬局面,因目标设置得太大或太空,脱离了学生现有水平,导致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教师不得已而代言之。第三,教师。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在设置目标时,教师应考虑自身状况,不能强不知而为知。对“坚定不移”的理解,应该从活动的内容和技术手段两个方面考虑。因时空的限制,应该把活动的目标设置得小些、具体些。学生的活动是动态的、鲜活的、多变的,容易走边,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像倾听花开的声音一样倾听学生的声音,要耐心等待,细心感受,要用心体验,要从学生动态的千头万绪中找到目标的切入点,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以目标为抓手,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二、保持原汁的语文味
所谓“原汁的语文味”,就是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必须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特点。语文课堂活动是语文学习的方式,方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必须围绕语文学习这根主轴进行。或侧重朗读体验,或整理积累好词好句,或探究作者思想感情的生成,或讨论作品的艺术技巧。当前语文课堂活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重结论,轻朗读体验;重套路方法的探究,轻文本生成过程探讨。譬如:大讲特讲诗歌鉴赏的六种解题模式或各种解题套路。殊不知,学生连诗都读不懂,模式再多有何用。这样的研究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是“尸解式”活动。大家知道,学生是鲜活的,作品是鲜活的,用僵硬的手段来对待鲜活的语文,还能品尝到原汁的语文味吗?
在此,有人要问,从操作层面考虑,如何才能体现语文课堂活动最具语文味呢?笔者认为,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教学《愚公移山》的做法是最好的诠释。钱先生在组织学生讨论“邻人京城氏之孀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句意时,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帮助愚公搬石头,他的父亲不心疼吗?有的同学回答,小孩的父亲经商去了;有的同学说小孩的父亲去亲戚或朋友家了;有的同学抓住“孀”字的注解回答,这个小孩的父亲去世了。通过讨论,课堂气氛活跃了,文意大白了,知识点落实巩固了,分析能力提高了。品味钱先生组织的这一课堂活动,我们不禁拍案叫绝:极具人文性。父子血脉相连,哪一个父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极显工具性。通过活动,同学们逐步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活动,同学们提高了探究能力。极具动态性。激烈的讨论,充分的发言,让学生真正享受了做学习主人的无限乐趣,达到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的目的,达到了授之以渔的目的。
三、提供充分的时空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活动是让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活动充分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而到达这一境界的首要条件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对于时间的科学安排,专家学者各持自己的观点,没有定论。目前不少学校正在摸索、实践、探究。山东省有人提出了“2、4、6”课堂活动模式,江苏省有人提出了“1、3、6”课堂活动模式。这里的“1”或“2”是教师的引导时间比;“4”或“3”是学生口头发言活动时间比;“6”是学生书面研究活动时间比。笔者认为,不管科研结论如何,都应该对之作充分的肯定。因為这些科研活动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核心理念,都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都真正体现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彻底的改革精神。对于“充分空间”的理解,笔者认为,这里所提的“空间”,不是有形的,而是无形的,是心灵的。所谓“充分”,是指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民主的、平等的、轻松的、和谐的活动氛围,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在活动中人人都敞开胸怀,自由思想,畅所欲言,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吐为快。只有这样的“充分的空间”,才能让学生口头表达训练、思维训练达到极致,也只有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才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
四、采用灵活的方法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活动是长期的,应该体现在每一堂课之中。要想使学生在每次课堂活动中都保持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强烈的探究欲望,就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每次活动都是新鲜的,有趣的,充实的。简单的、单一重复的活动,势必使学生兴趣索然。在这方面,教师应借鉴语文教育专家的方法,用魏书生、钱梦龙、李镇西等大师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大脑,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组织课堂活动的有效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里,笔者提供一些课堂活动方式,仅作参考。成语接龙,形成成语学习网络;男女对句,师生对句,小组与小组对句,培养咬文嚼字的习惯;读书报告会,培养读好书的兴趣;主题演讲比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戏剧表演,培养综合素质;专题搜集材料,培养探究能力,如此等等。笔者相信,只要我们的教师坚定信心,不懈努力,善做有心人,科学的方法总会比困难多。
以上是笔者在践行新课程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笔者认为,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活动,师生的思想观念大解放是前提。只有用新课标的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动,才能确保语文课堂活动长期有序有效进行。在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活动中,明确的目标决定活动的方向,原汁的语文味决定活动的有效度,而充分的时空和灵活多变的方法是活动得以顺利高效进行的根本措施。它们之间互为联系,相辅相成。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走出“多付出,少收获”的尴尬境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标给予我们的解答是“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组织开展属于学生的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率问题的根本途径。现在,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探究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活动注意点。
一、具有明确的目标
任何活动都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活动更需要明确的目标。所谓“明确”,词典义:“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这个解释应包含两层意思:(1)清晰明白;(2)确定不移。对“清晰明白”的认识,有不少教师理解得太片面,认为只要用教参书上现成的说法在课堂上说明或写明具体的教学目标就可以了。其实,目标的设置必须经过教者作深入的研究。大体说来应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文本。高中文本有一个总目标,每个专题都有分目标,每一堂课又有一个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都必须为分目标和总目标服务。有些教师因为对文本的研究不透,理解不深,导致课堂教学目标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简单重复。第二,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活动的主体,是动态多变的。应该深入研究学生的知识状况、能力状况。知彼知己,才能确定目标。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常常出现尴尬局面,因目标设置得太大或太空,脱离了学生现有水平,导致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教师不得已而代言之。第三,教师。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在设置目标时,教师应考虑自身状况,不能强不知而为知。对“坚定不移”的理解,应该从活动的内容和技术手段两个方面考虑。因时空的限制,应该把活动的目标设置得小些、具体些。学生的活动是动态的、鲜活的、多变的,容易走边,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像倾听花开的声音一样倾听学生的声音,要耐心等待,细心感受,要用心体验,要从学生动态的千头万绪中找到目标的切入点,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以目标为抓手,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二、保持原汁的语文味
所谓“原汁的语文味”,就是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必须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特点。语文课堂活动是语文学习的方式,方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必须围绕语文学习这根主轴进行。或侧重朗读体验,或整理积累好词好句,或探究作者思想感情的生成,或讨论作品的艺术技巧。当前语文课堂活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重结论,轻朗读体验;重套路方法的探究,轻文本生成过程探讨。譬如:大讲特讲诗歌鉴赏的六种解题模式或各种解题套路。殊不知,学生连诗都读不懂,模式再多有何用。这样的研究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是“尸解式”活动。大家知道,学生是鲜活的,作品是鲜活的,用僵硬的手段来对待鲜活的语文,还能品尝到原汁的语文味吗?
在此,有人要问,从操作层面考虑,如何才能体现语文课堂活动最具语文味呢?笔者认为,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教学《愚公移山》的做法是最好的诠释。钱先生在组织学生讨论“邻人京城氏之孀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句意时,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帮助愚公搬石头,他的父亲不心疼吗?有的同学回答,小孩的父亲经商去了;有的同学说小孩的父亲去亲戚或朋友家了;有的同学抓住“孀”字的注解回答,这个小孩的父亲去世了。通过讨论,课堂气氛活跃了,文意大白了,知识点落实巩固了,分析能力提高了。品味钱先生组织的这一课堂活动,我们不禁拍案叫绝:极具人文性。父子血脉相连,哪一个父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极显工具性。通过活动,同学们逐步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活动,同学们提高了探究能力。极具动态性。激烈的讨论,充分的发言,让学生真正享受了做学习主人的无限乐趣,达到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的目的,达到了授之以渔的目的。
三、提供充分的时空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活动是让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活动充分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而到达这一境界的首要条件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对于时间的科学安排,专家学者各持自己的观点,没有定论。目前不少学校正在摸索、实践、探究。山东省有人提出了“2、4、6”课堂活动模式,江苏省有人提出了“1、3、6”课堂活动模式。这里的“1”或“2”是教师的引导时间比;“4”或“3”是学生口头发言活动时间比;“6”是学生书面研究活动时间比。笔者认为,不管科研结论如何,都应该对之作充分的肯定。因為这些科研活动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核心理念,都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都真正体现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彻底的改革精神。对于“充分空间”的理解,笔者认为,这里所提的“空间”,不是有形的,而是无形的,是心灵的。所谓“充分”,是指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民主的、平等的、轻松的、和谐的活动氛围,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在活动中人人都敞开胸怀,自由思想,畅所欲言,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吐为快。只有这样的“充分的空间”,才能让学生口头表达训练、思维训练达到极致,也只有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才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
四、采用灵活的方法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活动是长期的,应该体现在每一堂课之中。要想使学生在每次课堂活动中都保持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强烈的探究欲望,就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每次活动都是新鲜的,有趣的,充实的。简单的、单一重复的活动,势必使学生兴趣索然。在这方面,教师应借鉴语文教育专家的方法,用魏书生、钱梦龙、李镇西等大师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大脑,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组织课堂活动的有效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里,笔者提供一些课堂活动方式,仅作参考。成语接龙,形成成语学习网络;男女对句,师生对句,小组与小组对句,培养咬文嚼字的习惯;读书报告会,培养读好书的兴趣;主题演讲比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戏剧表演,培养综合素质;专题搜集材料,培养探究能力,如此等等。笔者相信,只要我们的教师坚定信心,不懈努力,善做有心人,科学的方法总会比困难多。
以上是笔者在践行新课程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笔者认为,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活动,师生的思想观念大解放是前提。只有用新课标的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动,才能确保语文课堂活动长期有序有效进行。在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活动中,明确的目标决定活动的方向,原汁的语文味决定活动的有效度,而充分的时空和灵活多变的方法是活动得以顺利高效进行的根本措施。它们之间互为联系,相辅相成。